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春茂侯门 >

第414部分

春茂侯门-第414部分

小说: 春茂侯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游氏心里清楚的很,三夫人和丁氏今日过来,还真不全是冲着唐慎之的侯爵之位来的——只冲着榜眼这个名次,足够三房把郑家姐妹丢到一边去了。
如今唐慎之又是宗室又是侯爵,三房哪里能不抓紧了?
游氏自己统共两个女儿现在都嫁了人、孩子都有了,嫁得也不差,就连侄女,也都嫁得嫁、许人的许人,不必留着唐慎之给自家的孩子。她对三房的印象也不坏,倘若能帮三房一把,游氏也不介意。
然而唐慎之的身世揭露背后有太子一系的明显推手,游氏哪里能对他的前程放心?这些隐秘事不方便告诉三房,何况即使告诉了,三房现在明显是被侯爵和榜眼这两块招牌迷住了,也未必听得进去。
游氏飞快的思索了一下,觉得现在赞成和不赞成都不妥当,赞成的话,以后唐慎之下场不好,三房恐怕反过来又要埋怨自己,而且届时没准自己房里也被拖累,再说现在她能不能做唐慎之的主,游氏自己心里都没数;不赞成呢,当场就要得罪三夫人与丁氏,几十年的妯娌都没红过脸,实在不值得。
所以她想了想,决定还是把事情推给皇后:“三嫂说的正是,我这几日为这孩子担心着,倒是忘记先去和三嫂说声,还劳三嫂亲自过来,实在是我的不是。”就直接道,“若非慎郎改回唐姓,这事情我这会就定了,问题是现在不问过皇后娘娘,我便是答应了,又怕反而误了八娘。”
三夫人也不能肯定皇后会任由游氏来决定唐慎之的妻子人选,听了这话虽然失望倒不觉得游氏是推脱,只得叹了口气,和丁氏一样把目光放到卓昭节身上:“那就劳烦七娘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如何阻止挑拨离间
卓昭节临回家之前得了这么件差事,回到雍城侯府当然要和宁摇碧说起,宁摇碧听了之后,不禁笑出了声,道:“这件事情现在最该问的是唐表哥自己罢?”
“母亲问了,但表哥说他如今无心此事。”卓昭节道,“我想也是啊,东夷山的事情到现在都没议出个结果,还不知道是打是招降,再说表哥才和母亲提了要把姨夫姨母合葬,这会子哪里有心思想到娶妻上头?”
又道,“至于表哥怨不怨七嫂之前迫着他拿郑家姐妹表决心,却不清楚了。”
宁摇碧哂道:“岳母大人说这件事情问问皇后娘娘也是正理,回头你进宫去与皇后娘娘提一提,看看娘娘的意思罢。”
“唐表哥往后会怎么样?”卓昭节忍不住问,“母亲不大赞成这件事情,因为不知道唐表哥的前程到底会如何,他的祖父总是齐王啊!”
宁摇碧微笑着道:“这可难说得紧。”
卓昭节挑眉道:“我怎觉得你仿佛晓得什么?”就扯着他袖子,“快说快说!你怎么什么都瞒着我?半点不拿人家当妻子看了吗?”
“我怎么敢?”宁摇碧伸指在她粉嫩的颊上轻轻一划,微微而笑,道,“确实难说得很啊,这回太子已经下定决心要让古家甚至是祖父起复了,唐表哥的身世又是他们揭露出来的,如今虽然帝后和宰相都不赞成他们这么做,然而太子决心已定是其一,早有准备是其二,咱们家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你问我唐表哥往后,我哪里能保证?”
卓昭节失望道:“那你揣测下呢?有几种可能?”
宁摇碧沉吟着道:“若无意外的话,他最差也就是守着这个爵位却做不了官,就这么过罢了。”又道,“他这两代也许还会被朝廷忌惮下,往后大家都把这往事忘记得差不多了,也和寻常人一样,若子孙争气……”
“三房如今虽然还住在侯府,八娘算是侯府的娘子,可一旦祖父……三伯父不过一个六品散官,八娘的婚事确实需要抓紧辰光了。”卓昭节忙道,“我看三伯母和七嫂的模样,只要唐表哥能一直保着这爵位不被夺了,也无性命之忧,没有实职她们也未必在乎。”
卓家三房因为是庶出,偏敏平侯在元配死后续了弦,三位嫡子争世子之位闹得家门不宁,庶出的二房、三房根本没有说话的地方,只能两边不得罪的艰难度日,那时候三夫人是只求不被拖下水就谢天谢地了。
但四年前局势变幻,世子人选定下来,沈氏母女出了家,侯府重归宁日,各房也有心思考虑以后了。
毕竟敏平侯这把年纪,一旦去世,大房袭爵为敏平伯,略改侯府规制,大房的子女身份变化不大;四房的次子这回中了榜,又有两个好女婿,日子也不会过差了去;五房是嫡幼子,敏平侯不会亏待了卓芳涯,而且沈丹古这次不也是榜上有名吗?这沈郎君欠侯府、沈氏的恩情怕是这辈子都要还不清了……
和三房一样是庶出的二房,虽然一样三个儿子没有一个中榜的,但大郎卓昭美与六郎卓知勇本身才干不差,经敏平侯认可后,早就为他们谋取了外放实职,这些年来虽然没有升迁入京,但在地方上捞的油水想也不少。所以二房分家之后必不会一落千丈的,何况二房里唯一的女儿二娘卓昭丽子女都快要说亲了。
相比之下,三房最弱,庶长子卓知润这次下场是第二次了,仍旧一无所获。庶女嫁是嫁了,没有低嫁,也得意不起来。唯一的嫡子卓昭嘉至今还没中举,去年娶的妻子由于侯府衰微的缘故门第也平平,原本三夫人也许心里失望,但也没想过卖女求荣——不然也不会选择身世没被揭发之前的唐慎之了。
可现在是三房本就看中且说好了的未来女婿忽然成了宗室又封了侯,严格说起来也不能算三房攀附富贵。三房不想放过这个光耀门楣的机会,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从侯爵之家一下子落到六品散官、又不像二房有外放多年的两个儿子可以补贴家中,往后产业上也只有分家的那一份,既然有机会结一门高贵的亲事,三夫人动心不足为奇。
至于唐慎之会被天家提防架空,对于一旦敏平侯去世就会立刻成为长安几乎满大街都是的六品散官中的一员的卓家三房来说,有爵位就代表着身份在那里,自己家自也跟着沾光——这要是唐慎之还是任慎之,即使孜孜不倦的操劳上一辈子,譬如时斓,到现在连个开国县男的爵位都没有呢!
女儿能够做到侯爵夫人,三夫人已经很满意了——游氏的两个女儿,一个未来是子爵夫人,一个未来是伯爵夫人,谁说妯娌私下不羡慕了?
三夫人的这点盘算宁摇碧也明白了,他思索片刻,道:“若三伯母要求不高,这门亲事倒也未必不能结,不过我与你说一句,八娘子……是那年义康姑母宴上把位置让给我的那位年罢?”
卓昭节啐道:“你说的仿佛是她主动把位置让给你了,也不想想当初是谁玩弄手段,也就是八娘她脾气好,没和你计较。你若是挑了六娘,你看你什么下场!”
宁摇碧笑着道:“六姐似乎刚强很多,但我想让她把位置让与我也不是没办法……好吧,先不说这个,我是说,这八娘太好说话了点儿,依我来看她是不适合做唐表哥现在的妻子的,宗室里头那些弯弯绕绕,她哪儿应付得下来?当然她应付不下来的话,本来也没关系,然而唐表哥也是有问题的。”
“唐表哥怎的了?”卓昭节诧异的问。
宁摇碧微笑着道:“唐表哥又不是我,有把握把妻子护得好好儿的,我瞧唐表哥自己应付如今的身份就有点吃力了,哪里还有心力为八娘分担?他这样的情况还是娶个能干伶俐的妻子,要么就是出身大族比如说淳于家,否则恐怕夫妻两个过得都不会舒服。”
卓昭节打了他一下:“是是是,你把我护得好好儿的,如今长安上下还在传着呢,说我最没用不过,什么都得靠你!”
“那起子长舌妇是在嫉妒你呢!”宁摇碧一本正经的道,“她们自己过不好,就看不得别人好!我不是和你说过许多次了吗?这样粗浅的挑拨离间,你怎么还要上当?”
卓昭节被他说得扑哧一下笑出了声,道:“好吧,我不上当。”
宁摇碧伸手抚着她面庞,慢条斯理的道:“你就这么说句不上当,还是无法震慑她们!其实你以后若不想听到她们这么嚼舌根,我觉得有个法子可以用一用。”
卓昭节把头一歪,索性依偎进他怀里,笑道:“咦,你又有什么名堂?”
“就是每次听到她们这么说,你便对我好一点,主动亲亲我,抱抱我。”宁摇碧正色道,“她们那么说,无非就是盼望着你听了生气,回来与我争吵,这样她们就痛快了!结果你不但不上当,咱们反而倒更加的恩爱了,这起子东西越想越生气,不定气死几个,纵然还有没气死的,然而见这挑拨离间不好用了,你说她们还费这个功夫做什么?”
他不怀好意的搂上卓昭节的腰,“所以为了不让这起子东西得逞,昭节你快对我好点……喏喏,亲这里这里!”
卓昭节又好气又好笑,捏拳在他胸前打了两下,笑骂道:“你果然就没正经话说!谁理你?”
未想话声方落,就被宁摇碧趁机按倒在榻……

第一百六十八章 使者人选
东夷山虽只一隅之地,对于地域辽阔又富庶的大凉来说不足为惧,然而地处西域,当年齐王煽动仲崇圣叛乱,为策万全,还对西域诸胡许以重诺——只是当时苏史那执掌月氏,忌惮大凉国力昌盛,虽然答应了齐王会出兵,但事到临头却选择了观望为主、出兵为辅。
那时候月氏在西域诸胡中极为强盛,苏史那之名响彻西域,其余收到齐王请求的胡族自然有样学样。结果仲崇圣果然是独木难支,西域诸胡看到这般景象,当然不肯继续和大凉鏖战。之后仲崇圣兵败如山倒,齐王伏诛,仲崇圣退守东夷山。
大凉也不是完全没打过东夷山,只是西域诸胡见到大凉兵强马壮之后,非常担心大凉打下东夷山后,会趁势扫荡西域,重开前朝的西域都护府,迁胡人入关,占据他们的桑梓地,因此相约囤兵东夷山附近,大凉本就恼恨他们答应襄助齐王,见这情形,自是飞报长安,言胡族有异心,那时候横竖大军还在西域,咸平帝自是命其时为帅的古太傅大可便宜行事——这就是大凉西征、老敦远伯重伤殁于军中、月氏等族投降、申骊歌远嫁长安、苏史那陪嫁等前事的始末了。
这样错综复杂的前事,再加上帝后打算留给子孙建功的私心,东夷山之事就这么搁置了下来。如今再提起,少不得要反复争论,毕竟东夷山的收回,关系到朝臣们的切身利益,甚至于对于目前朝中局势的变化都是一个极微妙的引子。
帝后的态度又暧昧不明,这样一路争议到了五月初才定下来。到底还是宰相一派胜出,决定先礼后兵,派遣使者陪同义荣侯唐慎之前往东夷山中劝降仲崇圣。
对于仲崇圣投降的条件,咸平帝开的也不差,因为唐慎之这个名义上的仲崇圣故主封了侯,仲崇圣自然不能越过他,君臣商议下来,若仲崇圣决定投降,可以封其不超过伯的爵位,另赐府邸钱帛,使他可以回长安颐养天年。
至于仲崇圣的麾下,也各有封赏赦免。
本来仲崇圣至今没有投降,早先是因为齐王,加上畏惧朝廷事后翻脸。后来帝后有意留他给子孙建功,既然不理他,仲崇圣想投降也寻不着门路——如今唐慎之既受了咸平帝的封侯,又考了咸平朝的榜眼,这个齐王血脉都降了咸平帝,还亲自出面去劝仲崇圣,仲崇圣不降反而就难以下台了。
而且咸平帝既然宽待唐慎之,照理也不会杀害仲崇圣,即使被拘回长安软禁,好歹比一辈子埋骨荒山好罢?
所以朝野上下都认为东夷山这次能够兵不刃血的拿下来,其可能至少有七八成。因为唐慎之毕竟是齐王之后,不可能让他独身一人上东夷山,总归是要派人陪同——也可以说是监视的,不然万一唐慎之与仲崇圣会合,一起反了大凉——这样的可能虽然不多,若是出现,岂不是丢尽了朝廷的体面?
既然劝降的事情这么有把握,这一趟去东夷山,等若是现成的分功劳了。唐慎之齐王之后的身份,咸平帝已经封了他一个侯爵,以示对齐王一脉的宽容,这回劝下仲崇圣,也不太可能给他什么好处了,那么大头的好处当然是陪他前去的使者来分。
大凉太平了这么多年,好容易有这么个立功的机会,自然是满朝文武都不甘心落后,为了决定使者的人数和身份,朝臣几次差点在御前打了起来!
还是避暑的日子近了,为了不耽搁去翠微山避暑,咸平帝几次当朝震怒,才让众人勉强议出结果。最终定下来的却是一名正使、三名副使,唐慎之占定了一个副使的身份,另两名副使的名额,一个被太子拼死替长子延昌郡王要了下来,毕竟唐慎之的身份是延昌郡王“发现”的,太子抓住这个理由死活让延昌郡王也成为副使之一。
两名副使已经一郡王一侯爵了,最后一名副使若身份相齐,也太过抬举仲崇圣,反而不美。所以朝臣提议最后一名副使不宜再遣高官厚爵之人担任,他们这么一提,咸平帝倒是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