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春茂侯门 >

第84部分

春茂侯门-第84部分

小说: 春茂侯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堑愣难鄣搅俗壳逅卣獾热烁肮豢疵矗磕阋晕呀诓磺捉飧鲎娓付运惺裁春么Γ俊
“我倒宁可卓清素不要疼她的好!”班氏冷冷道,“他是怎么疼爱昭节的?一个惧内观察使庶子,不能容与嫡母,连家都待不了,沈氏当个宝贝似的收养下来,如今倒是登堂入室到了要娶侯府嫡孙女了?他也配吗?冲着他姓沈我也不答应——你这个木头脑袋看不出来卓清素的用意,当我也是瞎的?卓清素也许是爱才,也许这沈小郎君确实不错,但更多的无非就是借此想化解沈氏与卓芳纯、卓芳礼之间的仇怨,我呸!他自己作的孽,倒是想拿孙女还?!”
游若珩狐疑道:“卓清素到底哪里得罪了你?你怎的总将他往坏处想?也许他的确觉得那沈小郎君是个好孩子呢?昭节与那沈小郎君不是正合宜吗?何况那小郎君出身不高,又受沈氏的恩——沈氏对他有恩,卓家对他难道没恩了?往后自然不会薄待了昭节……你别忘记昭节到底姓卓!”
“你个蠢物!”班氏恨铁不成钢的痛骂道,“这样明显的事情,你竟然也没看出来?!”
第一百零八章 老夫老妻(下)
班氏冷冷的问:“你为什么不想一想那姓沈的小子的出身,卓清素膝下嫁个庶孙女过去,也足够他受宠若惊了!为什么卓清素却巴巴的要将昭节嫁给他?!还是看过昭节的画像之后?你别告诉我卓清素会不知道郎子对沈氏的厌恶!”
游若珩呆了一呆,道:“不是说那沈小郎君相貌不错……”
“我呸!他是个什么东西?!没家世没资财,一张小白脸——值得什么?”班氏冷笑着道,“何况昭节那些个堂姐堂妹就一定生得差了吗?即使都生得差,凭着侯府女眷的身份,肯下嫁给那姓沈的小子也是他占了便宜了!卓清素如果单只是觉得那小子不错,想籍着联姻拉他一把,我听说卓家这一代还有六娘、八娘未许人家——那两位小娘子配不上这小子?!那两位小娘子一直养在侯府里,和这姓沈的小子不是更熟悉一点?为什么要在咱们家养了十几年的昭节?为什么要明明就和沈氏不和的卓家四房之女?”
“…………”
见游若珩皱着眉思索起来,班氏缓了口气,道:“你这榆木疙瘩的脑袋也不必想了,还是我来告诉你吧!说来说去,卓清素还是拿昭节来抵他作的孽呢!昭节生得神似梁氏——你也知道卓芳纯和卓芳礼,还有卓家大娘子卓芳华,当年为了梁氏气病交加而故不足百日、卓清素就娶了沈氏进门的事情,对卓清素向来有怨,卓大娘子更是多年都没有回过娘家!也因此,卓家大房、四房同沈氏母子素不和睦!”
“可见卓芳纯这三人心目中梁氏地位之重!你且想一想,昭节生得这么像梁氏,又是四房的嫡女,她这么一回去,她的大伯、大姑并她父亲能不特别宠她吗?”班氏冷冷的道,“所以如果她嫁给了那姓沈的小子,卓芳纯和卓芳华、卓芳礼才有可能因为她对沈家改观或改变态度——如此继室与嫡子女之间的矛盾才能有缓和的机会,嘿!卓清素这老东西想的倒好!可他为昭节想过么?”
游若珩脸色阴了下来,迟疑半晌,才道:“这也只是你的猜测,挑唆昭节没见面就先怨怼上祖父到底有失妇德……”
班氏心中大骂他读书读呆了脑袋,冷冷的道:“猜测?!那你告诉我,昭节在咱们家养了十几年,卓清素难道是到今儿才晓得自己有这么个孙女?为什么他看到昭粹拿给郎子和霁娘的画像之前提都没提过这个孙女,看了画像就把昭节的婚事处置之权要了过去?!”
游若珩无言以对。
半晌,才喃喃道:“但这样的事情终究不该是你来说,咱们到底是外人,这样做事太不规矩!”
“规矩?!”班氏忽然之间泪流满面,哭喊道,“去年姿娘去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说任家有没有规矩?!姿娘去的时候才多大?咱们两个老东西还在呢!她年纪轻轻的倒是先去了!慎郎到如今都恹恹的——虽然姿娘打小身子不好,可怎么说也出了阁又生下慎郎的!若不是在那杀千刀的任家遭了大罪,她一个寡妇当年何至于千里迢迢的跑回来投奔咱们?!这些年来为她花了那么多银子吊命都没吊到咱们去啊!”
突如其来的哭声让游若珩怔住。
“当初我就不同意姿娘嫁到任家——人死帐消,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这样的话我也不多说了!”班氏擦着泪,冷笑着道,“可你休想要我看着霁娘和昭节步姿娘的后尘!难为咱们的女儿们守着你那所谓的妇德规规矩矩做人,竟然活该一个个都被人作践死?!若是如此我情愿她们都不规矩!”
她厉声道,“你说我是外人,挑唆昭节防着她祖父不规矩,那我倒要问你一问!昭节是咱们的什么人?她是霁娘十月怀胎生下来、托付咱们帮着养大的,亦是咱们的血脉!任家也不过是一介太守,尚且将姿娘欺负成了那个样子,何况是侯府?!”
游若珩讷讷的道:“可咱们到底是外姓……”
“那你想让谁去提醒昭节防着她祖父拿她偿孽?!”班氏咄咄逼人,问道,“让霁娘开这个口?让昭质、昭琼还是昭粹?!还是让卓芳礼自己告诉女儿防着他父亲?!一旦传出去让旁人晓得敏平侯府的四房这样子不孝,做子女的挑唆着孙女怨怼祖父?!还是让昭节什么都不知道,就这么被糊弄着嫁过去、一辈子落在沈氏手里任她搓扁捏圆走姿娘的路?”她惨然一笑道,“终归我是外祖母,怎么说也和卓清素同辈,即使将来昭节说漏了嘴或因故被旁人知道……怎么也比晚辈妄议长辈的名声好听吧?”
游若珩迟疑片刻,才道:“但卓清素为昭节看中的夫婿明明是那沈小郎君……你为什么要说太子庶三子?那个人……”
“嘿!那姓沈的小子除了出身外,连咱们特意派到陇右去的人都打听不出来什么不好的地方,他如今又住着侯府,卓清素既有此意,又有沈氏从旁促成,怎能不让他常和昭节遇见?这年岁仿佛郎才女貌的,祖父祖母都乐见其成,虽然昭节与宁世子一直写着信,但她能够经常见到宁世子吗?我怎么知道昭节会不会糊里糊涂的就被骗了去,到时候她自己闹着要嫁给这姓沈的,有卓清素发话沈氏帮腔,郎子、霁娘拦得住么?”班氏冷声问。
“所以你故意把沈小郎君说成了声名狼狈的太子庶三子?”游若珩喃喃道,“这样污蔑卓清素,让昭节还没见着她祖父就先恨上,到长安后她若是听到那唐五的为人只有更恨卓清素的……即使事后知道卓清素有意将她许配的人是沈小郎君,出于厌恶和不信任卓清素也不肯?昭节是你一手抚养长大的,同是长辈,她自然信你的话,卓清素也不是肯和晚辈细细解释的人……”
“你不疼霁娘,我可舍不得自己这最后的女儿!这件事情将来若是闹了出来,骂名我一个人担了,到时候你给我张休书即可——我有这点年纪还能怕什么呢?无非就是放不下小孩子们罢了!”班氏捏着帕子,老泪纵横,凄声打断他道,“总而言之为了他们我做什么都愿意,你要守着你那些破规矩净叫自己人吃亏,除非我死了!”
她流着泪道,“如果姿娘不是嫁得远,单是当年看着她回来时的凄惨样子,连嫁妆都没能带齐……我早就带上人去任家拼命了!这样的亏我已经吃了一次,姿娘过世到现在整整一年竟不能与郎子合葬,慎郎为了按她的叮嘱中榜后再扶灵归故里,如今昼夜苦读,可怜的孩子,他本来就够用功的了,如今简直拿命攻读……如今我就这么一个女儿,长安虽远,我也绝不容她和她的孩子沦为棋子不被当人看!”
班氏多年持家,向来强势,游若珩记忆中她这样痛哭伤心的次数屈指可数,即使游姿去世那晚,班氏也不过在外间落着泪,叮嘱危氏照料好任慎之……如今她这么难过,游若珩再难无动于衷。
——想到听着新岁爆竹声却终究没能熬过再一岁的庶女,想到游姿死后仍旧痴痴望向外孙那充满眷恋又满是哀怨的眼睛,想到任家之后的冷漠,嫡长女游霁如今在侯府亦是小心翼翼……亲家不放过任何机会拖自己下水……游若珩心中一痛,再也质问不下去,伸手握住班氏的手,低声道:“是我无能,要你处处操心……还惹你生气,我对你不住!”
班氏维持着悲痛伤心的神色,慢条斯理的擦着眼角,心中却是哭笑不得的暗啐:“这老头子这把年纪了还是这样好哄,唉……锦章当年说他做不得官,真真是正理……”
她微微眯眼,想着:霁娘我儿,我连你庶妹的事情都拿出来说了,你父亲这儿再无问题,可长安那边,却要靠你自己了……卓清素这个老贼!昭节乃我亲自抚养长大,想拿她做棋子许给姓沈的作践,当我们母女都死了么!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倒要看看你这老东西手段再高明能把先入为主的昭节哄得听你话?
这边老夫妻抱头痛哭之后重归于好,回到缤蔚院的卓昭节渐渐平静下来,握紧了拳,眼中寒光闪烁:祖父——外祖母说的对,你既然不拿我当孙女看待,我又何必对你心存指望?想叫我为了你嫁个不肖之徒……做梦去罢!
——作为陪着游若珩寒窗攻读、经历仕宦长安又荣归故里、多少年风风雨雨下来的班老夫人倾注晚年所有心血栽培出来的晚辈,卓昭节从外祖母身上学到的可不仅仅是端庄典雅四个字!
班氏十几年来言传身教之余的娇生惯养、容忍她种种小脾气、纵着她不时撒娇使性。子,这样养出来的小娘子,虽然不失还是一位合格的大家闺秀,却绝对不是肯为了没有相处过的长辈可以慷慨的抛头颅撒热血奉献一切的孝顺孙女!
在游家,向来人人围着我转,回侯府,不奢望继续人人围着我转,但若要我去围着旁人转……嘿!卓昭节神色冷静的思索着自己可能遇见的困境,手中却狠狠捏断了一支紫毫。  

班氏维持着悲痛伤心的神色,慢条斯理的擦着眼角,心中却是哭笑不得的暗啐:“这老头子这把年纪了还是这样好哄,唉……锦章当年说他做不得官,真真是正理……”
——————————————————————————
大爱班氏~~
老太太,你是牛人,顶礼膜拜~
第一卷结束。  
第二卷 盛世   在 长安 
第一章 灞陵柳
“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汉时司马相如的这篇《上林赋》以瑰丽的辞藻描绘了汉时长安的上林苑,也留下了八水绕长安的佳话。
沧海桑田,曾经巨丽的天子林苑已在时光中灰飞烟灭,如今的长安只留下了更名为曲江芙蓉园的上林旧址,但八水仍存,其中七水汇入渭河,渭入黄河——从江南的秣陵,沿杭渠一路北上,转入黄河之后,再逆渭河经行,出发的时候,江南桃吐杏蕾、烟柳迷人眼,抵达灞陵渡口,渡口如云柳林,却也才堪青色盈盈,南北差异,可见一斑。
卓昭节在楼船上层怔怔望着柳枝发怔——江南与长安的区别,又岂独一柳枝哉……
“娘子!”脆生生的呼唤打断了卓昭节的思绪,她偏过头,微皱着眉问:“什么事?”
初秋走了过来,恭敬道:“八郎说,就要到咱们的船靠上栈桥了,如今三郎已带着人在码头等着——娘子该更衣了。”
这时候是晌午才过,卓昭节在船上穿着家常衣裙,虽然卓昭质是她同胞长兄,当年她到游家还是卓昭质送的,可这是长大后头一次相见,总也要换身像样点的衣裳,以示尊重,卓昭节听说就快靠上栈桥了,顿时一急,起身道:“怎么不早点叫我!”
初秋抿嘴笑道:“娘子莫急,说是就到了,但这儿船多,河面又不算宽阔,船家须得小心行事,再说如今只须着春裳,用不了许多功夫的。”
话是这么说,卓昭节一心要给兄长留个好印象,虽然衣裙早有备好的,却还是又郑重挑选了半晌才能够决定,换过雪青雨丝锦绣缠枝葡萄纹上襦,系杏子黄并青白间色裙,因为如今长安还有些未散尽的料峭春寒,又加了一件朱膘洒绣团花的半臂,腰间束了游灵亲手打的两条五彩攒花串珠宫绦,腕上拢了碧玉镯,颈上戴着璎珞圈,双螺上缠了两垂东珠,另 了一支粉色水晶步摇,一缕儿火焰般的珊瑚珠,落在左鬓畔,雪肤鸦鬓红珊瑚——对镜自照,卓昭节自己也满意得紧。
还没起身,看着卓昭节贴身紧要之物的明吟进了来,笑着道:“娘子,八郎说,三郎就待上船了,请娘子好了就下去呢。”
“正好。”卓昭节站起身,初秋和立秋忙一起捧上百花锦帛,卓昭节挽在臂上,明吟又上前一步,替她理了理宫绦,正了璎珞圈,这才退后一步,伺候她下去。
到了甲板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