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雪耻 >

第551部分

抗日之雪耻-第551部分

小说: 抗日之雪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行一次大整编了,尤其是中央警卫部队也应该得到加强,没有强大的警卫部队保护后防安全的话,韩云华等人也放不开手脚。
韩云华建议中央把现在所有能连在一起的根据地进行一次整体划分,连同所有的部队进行一次大的整编。不过主席等人对此是顾虑重重,因为一旦这样,国民政府绝对会深受刺激,国共合作很可能立即就会打破。现在虽然和整编后的情况相差不多,但是这只能说国民革命军从日本人手中收复了什么地方,于国民政府的形象没有损害。但是一旦中共对这些地方进行行政划分以后,摆明了那是要永久滴占领下去,国民政府肯定是不会答应的,那可不是几个县几个乡的地盘,而是大半个中国北方地区,蒋介石绝对不会容忍的。
尽管现在这些地盘就在中共的控制下,只要中共不随意成立政府机构,国民党还是不愿意和羽翼已丰的中共硬磕的。
听完主席的顾虑韩云华也知道自己以前想的确实太简单,不过随即他也就释怀了,不管是前世今生自己都是一个单纯的军人,都不曾是一个政客,他对政治不感兴趣,所以也就没有想那么多。他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提高部队的效率和战斗力,至于会引起什么样的误会他是不清楚的。
中央进驻归绥对于整个中共都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近段时间中央不断地召开各个领域的会议,让归绥迅速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中心。
韩云华在归绥待了3天便返回了长春,因为整个内蒙古军区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处理。不过经过韩云华的再三请求,中央最终答应尽快将李雨涵从八路军129师调回内蒙古军区,这对韩云华来说倒是一个意外之喜。
回到长春之后韩云华又陷入了忙碌之中,由于占领东北地区之后,部队收编了大量的伪军土匪以及抗日小部队,几乎所有的部队都迅速扩编了。再加上塞北军分区被划分出去,鉴于这种情况,韩云华决定对内蒙古军区进行一次彻底的整编,这次整编包括内蒙古军区所有的正规部队以及民兵组织。韩云华很清楚以现在杂乱的部队编制进行大兵团作战是很吃亏的,必须在全面向日军发起反击之前完成这些动作。
1943年1月20日,内蒙古军区师一级以上的军政干部在长春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对部队的整编问题,经过两天的讨论,最终决定撤销所有的军分区,内蒙古军区的指挥系统分为军区(方面军)、集团军、野战军三级,全军区下辖8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下辖4个野战军,每个野战军下辖3个整编师一个总部。
22日,也就是中国农历春节前两天,内蒙古军区司令部下发了关于部队整编的命令,同时也公布了新的干部任命名单。
第1集团军司令员由陈赓担任,政治委员由陈锡联担任,参谋长由曾国华担任。第1集团军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每个野战军8。2万人,全军总兵力35万人。整编后的第1集团军驻守辽沈一带。
第5集团军司令员吕正操,政治委员周保中,参谋长李兆麟。部队下辖6个野战军,总兵力52万人,防区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的全部地区。
另外军区还组建了军区近卫军,司令员由李井泉担任,政治委员由李雨涵担任,参谋长莫文华。警卫军下辖4个集团军,总兵力35万人,主要负责军区总部的安全。此外军区司令部还直辖有万国权的装甲集团、刘文华的炮兵集团、上官青云的航空兵团、傲烈格的骑兵集团、李双江的海防河运集团以及李文兵的电子雷达兵团。
经过整编后的内蒙古军区总兵力高达348万部队,不过这只是韩云华的一个扩军计划,事实上内蒙古军区现在正规部队只有286万人,而且塞北军分区被划出去之后又少了40万大军,就算是加上20万可以使用的伪军也不过260万,远远没有达到348万的庞大数字。
不过内蒙古军区还有数量庞大的民兵部队,之前韩云华打算将这些民兵直接改变为城市警察部队,不过想来想去民兵改编的警察除了堕落之外根本不会起到多少作用,因为民兵普遍知识水平较低,因此韩云华最终还是决定将所有的城市都变成军管城市,所有的治安城防等任务全部交给当地驻军。所有的民兵全部编入大部队,此后内蒙古军区将不再建立民兵部队和游击队,现有的民兵和游击队员全部升格为正规部队。加上这批人,内蒙古军区虽然距离满员还有一小点差距,但是这段时间随着内蒙古军区胜仗不断,愿意参加内蒙古军区的青壮年不在少数哦,20万的缺口最多3个月就能全部招满。
相对于人员的缺口,韩云华最担心的还是武器装备的缺口。部队扩编武器装备就是一个大问题,不是内蒙古军区拿不出那么多的武器装备,单单这一仗缴获的日伪军的武器装备就能足足装备一百五十万人,不过这些武器装备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日军给伪军装备的枪支本身就很落后,绝大多数都是从关内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中正式、汉阳造都有,中国的、俄国的、法国的、英国的、美国的那叫一个齐全。
所以部队的武器装备就成了一个大问题,缴获的那些武器装备临时应应急还行,要是真上战场那可就要命啊,再加上之前部队里面使用的部分枪支也需要换装,所以内蒙古军区的武器缺口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经过统计,内蒙古军区现在还缺55万长枪、2万轻机枪、8000重机枪、4000手枪。另外部队还缺120万套军装被服,弹药也是很缺乏,物资的缺口更大。
庞大的数据让韩云华感到压力很大,不过韩云华暂时也没有好的办法,日军虽然留下不少兵工厂,单单大型兵工厂就有8座,这些兵工厂不要说生产步枪了,最牛的时候甚至还可以生产飞机配件、坦克以及各种口径的火炮,关内日本人一半以上的军火供应是沈阳兵工厂生产的。不过现在日本人撤退的时候将兵工厂损毁的不成样子了,而且装备也绝大多数被掩埋或者直接炸毁了。
大战结束这么长时间了,整个东北地区恢复生产的只有4家小兵工厂,每天的产量加起来也不够一个步兵营,按照这个速度下去这几十万的武器缺口没个5年的时间恐怕无法完成。
因此韩云华向苏联以及美国寻求帮助,希望派部分专家过来帮助内蒙古军区修复那些被日本人损毁了的武器生产线。同时希望美苏两国能援助中国一批枪支弹药以及火炮的生产设备,哪怕是最落后的也行。
罗斯福和斯大林也知道韩云华的难处,于是各派了一个专家小组过来帮助修复设施,同时还将国内的一批淘汰了的生产设备支援给了内蒙古军区。
被服的缺口也不小,不过这些东西是可以克服的,而且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后勤部门已经立下军令状,半年内解决所有士兵的被服问题。
对于军区的这次整编韩云华是有着殷切的希望的,一方面韩云华大力的扩充部队,加大对日作战的速度和力度,另一方面韩云华还希望有一天中国的精锐部队能够登陆日本列岛。无论哪一件事都需要强大的军队的支持,而这次整编就是为了今后的对日作战。
整编后的内蒙古军区保留了大量的机动部队,除了陈赓的第1集团军以及杨成武的第3集团军是为了监视华北方面军以及关东军之外,其他的部队都是机动部队,尤其是第七、第8集团军以及警卫军,在加上军区的直属部队,内蒙古军区在一个小时内可以迅速调动的部队高达140万。
1943年的春节也许是韩云华今生前世过的最简单的一个春节了,大除夕的韩云华只是在办公室里吃了一碗厨房做的饺子便继续工作去了。一方面是因为今年的春节妻子儿女都在远方并没有陪在韩云华身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整个内蒙古军区这个战争机器正在高速运转,就算是春节期间都没有停下,他这军区司令员也不能偷懒。
春节刚过韩云华便命令军区高层四处视察,主要是对东北地区的工农业进行考察,日伪统治时期的东北工农业虽然也算有所发展,不过那是畸形发展,农民生活困苦,工业生产全部围绕战争进行,整个地区的经济不但停滞不前,而且还大量的萎缩后退。
1月27日,农历大年初三,韩云华在听取完罗荣桓关于东北地区农业的调查报告之后,进行了简单的整理之后又按照后世土改的方案做了一份计划书,上报中央请求审核,他要在东北地区率先进行一次土地改革。
土改不是一个新鲜的词了,其实很早以前中共就在土地上做文章了。一开始中共在苏区实行的是打土豪分田地,之后中央又在陕甘宁边区以及所有的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不管哪一次都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效果,不但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
韩云华深知中国农民的朴实,你对他好他也肯定会对你好的。他这次提出的土改和中央在1941年实施的土改还不一定,他是按照中共中央在1947年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方案制定的这个计划,而且实施的范围也只限于东北地区。
在这份土改计划中韩云华决定从即日起没收东北地区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保存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路线。韩云华知道中央对于这份土改计划肯定会有顾虑,因为这样会使得大量的地主阶级对中共充满警惕。

第六百二十八章 :东北土改与军队建设

韩云华的考虑是极为有必要的,中央对他提交上来的这份土改计划很是纠结了一阵子。正如他所担心的那样,这份土改计划与中央之前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一定的冲突,尤其是没收地主的土地更是要不得,全国最大的地主就是蒋介石,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这不是逼着老蒋同中共决裂吗。
最终中央考虑了几天之后回电韩云华让他暂时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吧,至于原因中央也是没有保留地告诉了韩云华。
看完中央的会点之后韩云华没有气馁,他继续致电中央说明自己要在东北地区实行土改的原因以及决心,同时也陈述了东北实施土改的可能性。韩云华始终认为土改的利绝对大于弊,农民虽然是整个国家比较底层或者说是最底层的一个阶级,但是正因为如此农民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因为他们才具有革命的勇气和决心,故得民心者的天下。此时虽然进入了民国时期,但是国民政府仍维持封建土地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他们十分悲惨,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土地改革就是为了使这部分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这有这样中共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东北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在东北地区站稳脚跟。
不过中央的担心也是有必要的,所以韩云华在特别强调单独在东北地区实施土改,因为东北地区的特殊政治环境为大尺度的土改提供了可能。日伪统治期间为了支持日本移民,不管是关东军还是日本的武装开拓团对东北的地主阶级进行了残酷地掠夺,为了土地他们明抢暗夺,刺杀、低价购买、绑架勒索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大量的东北地住在这一时期遭到灭顶之灾,不是悄无声息地消亡就是逃亡外地。而那些幸存的东北地主不是伪政府的高级官僚就是投靠了日本人,成了日本人的帮凶,人人喊打的大汉奸。
而这些人在部队收复东北之时绝大多数人都已经逃了,所以东北地区此时幸存的地主还真不多,因此韩云华认为这次土改的阻力不会太大。而这种土地政策实施以后必将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东北地区的经济不但有望恢复,部队也会迅速得到人民的支持。
韩云华的决心以及他所说的这些理由最终还是打动了中央的首长们,1月29日中央回电,同意韩云华所部在东北地区实施土改。不过范围只限定于东北,决不允许内蒙古军区在所有辖区内进行如此大尺度的土地改革。
接到中央的命令之后韩云华大喜,命令陈云立即成立土地改革领导小组,以想像为单位逐步进行土地改革。要求在开春之前必须将这项工作完成,同时要求各集团军司令员立即在辖区内按照中央1941年的土改方案进行小尺度的土地改革,以推动整个根据地的经济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