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乱世神图 >

第63部分

乱世神图-第63部分

小说: 乱世神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击掌赞道:“说得好!那如果敌人——比如这个李大使,接连内应,内外夹击,围困洛阳,你又如何解之?”
“洛阳带甲之兵尚有数万,粮草可支十年。只要坚守不降,各地勤王之师络绎赶来,敌军唯有覆灭,焉能猖狂?”太子说完,看了李成一眼,威严中露出一丝寒意,瞧得李成惴惴不安,竟然想起元首,不由心生躲避之意,神情极为狼狈。
皇帝道:“说的好,不愧寡人给你取一个‘振’字。你先退下吧。”
看着太子离开,李成松了一口气,又惧怕又佩服,说:“太子天纵英才,资质过人,可喜可贺。”
此话并非阿谀奉承,皇帝亦有同感:“此子聪慧,朕最珍爱。只可惜生不逢时,否则必为一代明君。”
话语既出,两人若有所思。过了片刻,皇帝兴致大发:“大使且与朕同游太液池,可乎?”
李成尚未回应,太监安大海劝谏:“陛下龙体违和,今日春寒料峭,若行舟涉水,怕对身子不好。”
皇帝说:“你的心意寡人明白。只是大使到来,朕心甚慰,你这是劝朕呢还是要管朕呢?”
安大海一个哆嗦,不敢多嘴。李成见此,亦不反对,跟随皇帝来到太液池。两人上了龙舟,泛游湖上。湖水清澈,舟行其上,如人在画中,妙不可言。片刻之后,天色昏暗,忽然下起小雨。太监急忙取出纸伞为两人打上,皇帝兴致勃勃地说:“朕亦有少年时,当日也是在湖中,狂风大雨,朕不用从人,独自划舟,冒雨直进,未想今日却划不动桨了。”回忆过去,皇帝诗兴大发,作词一首: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待雨停落,皇帝离舟登岸,来到皇宫城墙之上。李成亦不多言,紧紧跟随。禁军林立,旌旗飞扬,风吹旗动人不动,气氛肃穆。站在墙上,整个洛阳尽收眼底。此刻城中早已万家灯火,街上行人无几。皇帝颇感失落,扶着城垛,叹息曰:“十年了,十年了!这时间足够让一个男孩变成一个英姿勃发的青年,足够让一个女人失去她的美丽容颜,而朕,就这么一直呆在这座皇城之中,哪儿也没有去,什么也没有做,一直在腐朽,一直在衰老,一直在等待,等待死亡最后的召唤。”
李成触动心弦,感伤不已。至夜返回会同馆,沈国宏报告各部情况:城中被捕人员已全部释放,但是武器被收缴,现在正想法弄一批新枪支弹药;城外部队处境也安全下来,正在演练各种突发事宜。与此同时,国内加急批文也抵达。元首亲笔批复,同意承认孙景隆身份,已写成公文一封,签字盖印,只需找个时间在公开场合递交给孙景隆即可,另外如果孙景隆以后还有任何动摇皇室地位,影响皇族声誉的要求,一律答应,可为唐军行动提供大大便利。
过了几日,永安宫再次邀请唐使,李成进宫面帝。皇帝聊到兴起:“来,大使陪朕去瞧瞧含元殿。”李成转头看看安大海,见他欲言又止,终究没有阻拦,只是安排侍从多带御寒之物以备万一。
含元殿是皇宫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譬如皇帝登基,新年朝会,外国进贡,重大议事,均在此举行。皇帝回忆往事:“当年朕在此登基,四方来贺,八方来朝,人头攒动,盛况空前。那时朕站在皇位之上,看到下面的大臣三叩九拜,远处的人就像蚂蚁那么小,再远的地方,已经分不清是人还是灰尘了。现在只怕等振儿登基才能再看到这番场景了。”
无论皇帝如何回忆往昔的辉煌,如今的含元殿空空荡荡,只有几个把门侍卫。空旷的大殿上,连自己的呼吸声都显得很大。皇帝反复摩挲龙椅,恋恋不舍走出大殿。
众人走下龙尾道,一阵微风拂过,身上吹得暖洋洋的。皇帝却不住发愣:“往年这个时候,春风吹过,沁人心扉。为何现在朕丝毫感觉不到太阳的温暖,只有秋天般的寒冷?莫非真的死期不远了吗?”话语一出,侍从纷纷跪倒,哭声一片。
皇帝回头看着大殿。整个含元殿伫立在眼前,举世无双,威严慑人,好像一个历史的仲裁者,不声不语,永远沉默注视着一切。面前的所有人,包括皇帝和大使,在他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皇帝触景生情,叹曰:
迢迢长路染金秋,几处吴山几点愁。
谁家黄柳成飞絮,看惯红叶做风舟。
世事漫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休。
三十六万五千日,尽把霜花染眉头。
一个小太监来到安大海身边悄声说了几句,安大海启奏:“长宁公主求见。”
皇帝笑道:“朕却怎么忘了这件事。快让云儿过来。”
云公主应声而来,李成一见,几乎窒息:云鬓乌黑,眼波流转。樱桃小嘴,娇艳欲滴;黄蜂细腰,盈盈可握。粉嫩肌肤,束腰丝衣,没有一点瑕疵,没有一处缺点。虽不是李成见过的最性感最美丽的女子,却是最无缺点可挑剔的完美少女。一时间,李成思绪混乱,几乎冲淡了对成洁的思念。
皇帝忽然困意袭来:“巧的很,寡人颇感疲惫,这就去小憩片刻。”安大海心领神会,说:“老奴也要去侍奉皇上了,两位慢慢聊吧。嘿嘿嘿……”笑得李成浑身不自在。云公主脸儿一红,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两人相对无语,只是并肩而行。不知不觉走到一个亭子前面,公主问:“大使还记得这个亭子吗?”
李成抬头一瞧,记了起来:“这不就是公主修建的月神羲和亭吗?”
“叫我云儿罢。”
李成憋了许久,才念了出来:“云儿。”声音虽轻,却无比温柔,连李成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忽然就想起了当年情不自禁拥抱小公主的那个迷人的夜晚。
云儿说:“大使觉得一个人全身心的热爱另一个人,在每一个太阳和月亮下都忍不住思念,那么,他们最后可以在一起吗?”
李成岂不知公主所说何事,只是自己心中现在容不下另外一个女子,即使是这般美丽。为了不伤害公主,李成忍痛回答:“我想,这大概要看缘分吧。谁能保证爱一个人就一定可以在一起呢?”
公主的身体贴近,又追问:“那如果是每分每秒都在思念他,每个日日夜夜都在向神灵祈祷呢?这样的诚意也无法达成吗?”
两人身在花丛中,云公主今年十八岁,人比花娇,体比花香,吐气如兰,身体柔滑,李成血脉贲张,假如几年前的自己,莽莽撞撞行事冲动,定然一把抱住公主不放,可是经过了岁月磨练的李成,已经不是当年的少年了,他拥有了拒绝这份美丽的力量。
李成轻轻推开公主,摇头说:“对不起,我不知道。”
公主陷入绝望,几乎要哭出来:“如果这样的心意都无法达成,那么,世上还有什么感情可以信任,还有什么善良可以相信呢?”
李成不知如何安慰,转角处忽然传来一阵奸猾笑声:“找的我好辛苦,原来两位却在这里。”声尽人出,原来是禁军大统领孙景隆。
有人解围,李成松了一口气,说:“孙大统领来的正好。长安文书已到,这是元首祝贺统领上任的亲笔文书。”孙景隆接过文书,眼光只在云公主身上滴溜溜乱转,说:“谁把我们可爱的公主惹生气了?别伤心,公主要什么,我都给你弄来,就算要天上的月亮,我也叫人摘下来给你。”
公主低头:“我要的东西,只有李大使能给我,其他人都不行。”
“哦?”孙景隆转身瞧着李成,目露凶光,一瞬而逝,又柔声问,“我倒想听听,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
李成顿时心怯,萌生退意,说:“我想起来使馆还有些事要回去处理,这就告辞了。”说完匆匆就走。走到花园外围,隔开公主和孙景隆,心情平复下来,又生悔意,自己就这么放弃了公主,让她和姓孙的单独在一起,万一发生什么事,如何是好?李成又想折身回去又迈不开脚,转来转去,逡巡良久,哀叹一声,还是走了。
公主丝毫没有听见身旁的男子在殷勤的说着什么,只是瞧着李成离去的方向,呆呆站了好久,好久。
连续多日,皇帝邀请李成同游皇宫各处,从含元殿,到宣政殿、紫宸殿、麟德殿等宫殿,太液池、蓬莱山等景观。李成都跑的疲惫不堪,皇帝却精神抖擞。
这天深夜,李成命人关上大门,严密把守,然后召集众人商议:“我们是得到忠王关于皇帝病重的消息,本着皇帝不久于人世的前提,进行‘穿越行动’的。可如今,皇帝只是年老体衰,触景伤怀,并无病重情况。我来洛阳许多日,反而见皇帝身体一日好似一日,这般下去,如何是好?”
众人议论纷纷,有人提议:“既然如此,一不做二不休,派人下毒暗杀隋帝。”
此言一出,沈国宏皱眉,李成更是大怒,一拍桌子:“我宁愿无功而返,也不做这等卑鄙之事。”
众人陷入沉默,沈国宏说:“城中城外,均已准备妥当。皇帝既然无事,我们许多人和枪在这里,久拖必然生变。不如请示长乐宫,由元首定夺。”
李成欣然同意,当即写成电文一封,交由从人。信使骑马出城,一路狂奔,过了荆州边境,在高杰处向长安发电报。不久国内回复到了,李成拆开来看,原来元首指示,先向情报来源——忠王询问皇帝身体究竟如何,如果无事,那么行动取消,人员撤回国内,再寻他途。
李成派心腹找到忠王,忠王找到主治太医,太医说皇帝的所有器官几乎都已衰竭,但身体为什么没有任何问题,这他也弄不明白,或许真有先祖保佑。
忠王消息反馈回来,李成不知道该高兴还是失望,下令收拾物品,准备回国,并且通知礼部。孙景隆很快得知,于是在醉霄楼为使团饯行。
李成仅带二人赴宴,于座的还有忠王和温财神。孙景隆说:“你我兄弟未能畅饮,大使就此离开,真是遗憾。”语气是带着遗憾,但神情却掩饰不住的兴奋。李成想起云公主,心中亦是牵挂伤怀,语言上全是敷衍。两人虚情假意,口是心非,反倒不如忠王和温财神两人探讨美食美色来的投契。
宴席过半,满桌狼藉。包厢房门忽然“砰”被人撞开,一人惊慌失措冲进来,太过慌张,一头载在地上,还没爬起来就大喊:“大事不好啦,大事不好啦。”
众人定睛一看,是一名宫中太监。孙景隆极为不快:“不长眼的东西,也不瞧瞧这里是什么地方,坐的是什么人,屁大点的事,也来乱喊乱叫的。成何体统?”
那太监手忙脚乱爬起来,来到孙景隆身旁,说:“小人有要事密报!”
孙景隆根本不拿正眼瞧他,一把推开:“有什么事,大声说出来。”
太监急的不行:“可这事实在不得了啊。”
孙强压怒气:“在座的都是我的好朋友,好兄弟,你是要他们觉得我见外吗?你是要他们觉得我不是人吗?”
“那这可是大统领您让我说的。”
孙景隆不耐烦了:“说。”
太监终于下定决心:“刚才皇上昏倒,呕血不止,情况危急,遗诏都拟好了。还望大统领回去主持大局!”
此话一出,真个似晴天霹雳,孙景隆的酒杯,李成的筷子,财神的牙签,忠王的手帕,全都惊落到地上。孙景隆第一个冲出酒楼,忠王随后跟了出去。剩下李成与温财神对望一眼:时机到了!
温财神回到温宫,吩咐关上大门,今晚不许任何人进出。李成回到使馆,召集众人,宣布了这一事件,派人去找何进,下令今晚动手。使团成员抬出枪支,按人发放,各人领取子弹,打开保险,上膛预备。
大家神情紧张,各自忙活,忽然派去寻找何进的人跌跌撞撞跑了回来:“大事不好啦,大事不好啦。隋军包围了使馆!”众人放下手中事情,跑到窗口,果然看到大批禁军将会同馆团团围住,带头军官喊道:“奉大统领之命,请李大使出来答话。”
沈国宏持枪吼道:“既然事情已泄,抄家伙跟他们拼了!”


第七十八章 太子即位
更新时间201293 13:36:17  字数:4118

 李成最先冷静下来:“他们只是喊我出去答话,我出去瞧瞧怎么回事。你们不要轻举妄动。”看众人收起武器,才走出门去。
带队军官恭恭敬敬地说:“陛下想找大使说话,孙统领让在下来请大使进宫。”
李成答应,转身回到使馆,责备沈:“刚才若听你言,几乎坏了大事!我现在进宫一趟,你们看好这里,先不要联系何进。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动手!”
军官牵来良马一匹,李成骑上,一队人呼啸而去。永安宫早已乱成一团,嫔妃,大臣,皇族,侍卫,将寝宫围得水泄不通,有人哭泣,有人沉默,神情各异,太监们递送东西,传达命令,晕头转向。安大海在殿门等候多时,见了李成,一把拉住:“陛下等你好久啦!”
皇帝躺在龙床上,双目紧闭,极为痛苦,被褥上血迹斑斑,宫女们都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