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奇石录 >

第214部分

奇石录-第214部分

小说: 奇石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辰远皱着眉定定的看着康星宇,他企图从这个自己熟悉的好友脸上找到一丝破绽,不过他失败了,不只是因为他不善于看透人心,更是因为他看不到一丝玩笑之意。李辰远禁不住自言自语似的说道:“为了一个人,一句话,你们就要赴汤蹈火?”

    “在所不辞。”王焕蓉语气坚定给自己等人的行为作了一个醒目的注脚。

    这一下李辰远呆立了良久,缓缓的吐出两个字:“值吗?”

    王焕蓉突然洒脱的一笑:“值不值该怎么衡量呢,我们的命运决定我们必须这么做,无关值不值,如果真要衡量,为了天下苍生之命,值。”

    李辰远突然露出迷茫之色,他看着王焕蓉洒脱释然的笑,一股情愫由心而生,他不明白王焕蓉怎么会露出这样释然的笑意,许是看淡了生命,许是看透了人生,无论怎样李辰远知道对方真的是看透了释然了,连几人的告辞的话都没有听清,一直在回味王焕蓉的话和她的笑。

    走出了几十米,王焕蓉终究不忍李辰远这样迷茫下去,陡然停下跑回来,一把握住李辰远的手腕,柔声道:“李大哥,别想了,有些事情是想不通的,只有做才能知道你的本心是什么,守住它。”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骑追风

    11…24

    “你不会一直这么高兴下去吧?”康星宇看着王焕蓉,有些吃味的说道。康星宇的话倒不全是问句,更多的是一种感慨。

    此时已经是他们与李辰远分别的第五天上了,这五天里他们星夜赶路,似是完全忘记了身上的伤势,只求快字,直到此时几人终于离开了兴元府边境,或者说他们终于离开了陆敬梅的势力范围。这无由使几人都暗中松了口气,之前虽然是在李辰远家里养伤,可是毕竟离兴元府城不远,随时都有被追兵找到的危险,虽然他们安然无恙,可是承受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毕竟听天由命的感觉还是很不好的。然而比起其他人,王焕蓉表现出来的情绪可不单单是放松那么简单了,确切的说是很高兴,而且已经持续了五天,也就是说从他们离开李辰远家的时候,王焕蓉就已经表现出这样的情绪,也难怪康星宇半问半感慨的说了这么一句。

    “人家高兴。”换上女装之后,王焕蓉无论说话神态都与甄燕平不同,颇有些小姑娘的娇憨之态,与之前的形象简直是天差地别,也不知她为何这么轻易就能完成角色过度的。

    康星宇见状撇了撇嘴,不屑的道:“因为小李子吧!都走了还高兴个什么劲!”

    提到李辰远,王焕蓉的眼睛没来由的一亮,开心得到:“李大哥的修为有了突破,我自然高兴?”

    康星宇闻言微微一愣,有些茫然的问道:“我怎么没发现?”

    “若没有我慧眼如炬,当然发现不了。”王焕蓉一脸开心的笑容,思绪也飘回了几百里外的李辰远的家中。

    王焕蓉不忍李辰远心中负累太大,更不想看到自己开导的话反倒成为李辰远的心障,是以忍不住让他不要想太多,可是恰恰就是这么一句话,点醒了李辰远。李辰远在那几日也是冥思苦想,想要抓住心中千丝万缕的头绪,可是灵感这东西,你越是想要抓紧,往往越是握不实在,更何况李辰远也是急于找到自己的出路,反而有些冒进了。只是他虽然没有想通,但是那几日他将自己的过往一一回想了一遍,再与王焕蓉的本心之说相互验证,很多心结也一一解开,不过三跪九叩却就差最后一拜,终究是不能解开他所有的心结。

    王焕蓉最后补上的一句话,暗合了画府心法的入静之道,恰似以退为进:你想不通那就不要想了,只有做出来才是你想要的。那一瞬间,李辰远也是豁然开朗,他一直以来的迟疑和犹豫,不正是因为不知该怎么做吗?既然不知道那就去做,无论结果如何,总会在行动中找到答案。以平和中庸为基调的元气诀,在李辰远修炼到七重天的关卡上,居然被王焕蓉以画府心法的入静之道所点拨才得以突破,这不得不说是机缘巧合,而直至此时,李辰远和王焕蓉双双突破了迟滞已久的心境,两人的心境修为都深深烙上了彼此的烙印,他二人这一生恐怕也会因此纠缠不清了。

    而王焕蓉此时显然想不到这么许多,她由衷的替李辰远感到高兴。至于李辰远的心境突破,和王焕蓉一样,既不惊天动地,也不感人肺腑,只是平淡无奇,而李辰远在晋升之后,心情正好,玩心一起就翻手将王焕蓉的玉手握在掌中,还对她眨了眨眼。善于观察人心的王焕蓉立时就猜透了李辰远的心思,虽然觉得对方如此动作有些不妥,可还是为对方高兴,而且她心中也涌出了丝丝甜蜜,她觉得这种暗示就像两人之间的小秘密,不足为外人道的默契,这让王焕蓉十分受用。

    相到这些,王焕蓉不自觉的握了握拳头,仿佛手上余温犹在,她的自然心情大好,而她能忍住五天才把自己的小情绪释放出来一点,已经十分难得了。然而和王焕蓉的反应不同,康星宇听到王焕蓉所说,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沉思了一下才说道:“小李子真的突破心境的话,那他岂不是到了元气诀八重天的修为了?”

    这话一出,顿时让所有人都静了下来,元气诀八重天,几人不由得想到了一个人,天下第一宗师高手,药师庐院长,常寿。

    虽然想到了同一个人,但是五人却是不同的心思。王焕蓉自然是高兴,方燕和项雪则是想到,李辰远能够修炼到元气诀八重天,想必天下又要出一个宗师级的高手了;康星宇则是咬牙切齿,他比李辰远习武要早,却多年还是徘徊在宗师境之外,眼看自己的好友随时都可能晋身宗师境,这对他不能不说是一个压力,他咬牙切齿了半天,终于下定决定似的眼神一定,看样子也是打算冲击一下宗师境界了。

    唯独杜樽在此时有些不满的说了句:“他都练到了八重天,我们干嘛还要去药师庐?”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是一愣,他们都还没想到这一层,但是现在杜樽一提,顿时也觉得他说的有理。几人转道药师庐,目的自然是给王雨鑫治伤,李辰远说过天下间能救王雨鑫的,恐怕也只有身具八重天元气诀的常寿了,可是他李辰远此时也是八重天的修为,难道就不能治好王雨鑫了,虽然他说自己对经脉研究不深,可是注重医理的药师庐弟子即便研究不深,恐怕也只是相对而言吧,既然如此,自己为何还要赶去药师庐呢。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想到,杜樽最先提出也是因为他有不满,虽然运送王雨鑫的工作由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可是康星宇双臂有伤,肯定是抬不了担架了,能够出力的也就只有杜樽四人,可是那三个都是姑娘家,自然不可能在出苦力的时候一视同仁,所以最受累的还是杜樽,他几乎是一路抬着王雨鑫从未休息,另外三女则是轮流换岗,倒不如杜樽那么累了。是以此时一想到李辰远也可以治好王雨鑫,杜樽立刻就不乐意了,吵嚷着要回去。

    对于杜樽的聒噪,其他人直接就无视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的行程已然过半,此时再走回头路,还要更耽搁时间。最终让杜樽乖乖闭嘴的,还是王焕蓉的一句话:“你就算现在回去,也不一定能见到李大哥。”

    李辰远刚刚突破心障,第一件事肯定是完成心愿了,无论他是去报仇,还是巩固自身修为,肯定都不会再留在药村了,他们现在回去,最可能的就是扑了个空。王焕蓉的分析的确很有说服力,这成了让杜樽闭嘴的关键,不过经过此事之后,几人也不禁心生疑惑,对于常寿是否真的能治好王雨鑫抱有怀疑,李辰远的医术他们有目共睹,虽然只是简单的手法和药石之方,却显然有着独到之处,不比王师差多少。可以他的医术加上七重天的元气诀对王雨鑫也束手无策,常寿就真的有办法吗,这是几人第一次对宗师境的高手抱有了怀疑。而王焕蓉刚刚突破心境,随时可能顿悟宗师本质,却是对于即将到来的晋升更加起困惑起来。

    几人各自想着心事,默默赶路,连之前一直表现的很兴奋的王焕蓉也沉默了下来,毕竟前路还要他们自己去走,如果常寿治不好王雨鑫,那另一件铁定会影响天下格局的可怕的事就必然要发生了。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几人心情沉重,却无巧不巧的赶上了事端,一阵嘈杂的马蹄声远远的传进了他们的耳朵。

    几人为了摆脱追兵和加快脚程,一路上都是少走大路,尽捡荒僻的小路行走,所以五天走来,几乎看不到多少人烟,他们此时刚刚走出一片密林,正准备越过大路扎进一片荒山,可马蹄声却恰巧由远及近的传来。几人闻声不由得站定了脚步,原路退回了密林,对于他们来说,此时正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时候,听马蹄声,来人数量不少,无论是官是匪,都是他们不愿意遇到的,规避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让他们潜伏起来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他们隐约也听到了兵刃相交之声。

    几人刚刚藏好身形,马蹄声就清晰起来,只见远处十数匹骏马疾驰而来,那些马十分神骏,一色的油亮黑毛,身披革鞍,跑动起来四蹄翻飞,快若疾风,几十米的距离几乎眨眼即过。马背上的骑手也是统一制式的军服,胯下马鞍上斜插着单刀和劲弩,另一侧挂着三壶弩箭,配制十分精良。这十几骑人马虽然给人以精悍的感觉,但是此时奔跑起来却非常慌乱,仿佛逃命用一般,而且他们大多身上带伤,连胯下骏马也大都被血染红了鬃毛,有几匹跑的虽快,但是已经是肉眼可见的吃力了。

    紧随这十几骑之后的,还有三骑,这三人比起之前的十几人虽然装备不如前者好,神色却要稳定很多,只是身上的血迹也更加醒目,而且其中一人身上还插着两支羽箭,形状十分惨烈。那三人御马之术显然十分了得,即便受伤的情况下,也是速度不减,堪堪吊住前头十余人,仿佛保驾护航一般。

    “是追风骑?”在一边潜伏的康星宇突然悄声说道。

    追风骑是皇室的象征,他们的标志也是异常醒目,在配置装备上会刻上三道破浪线条,似风流动,是为追风。

    这时杜樽也点了点头道:“不错,前头十几人的确是追风骑,可后面那三个却不像,但是看他们的速度,倒是与誉满天下的追风骑不相上下了。”

    “不对。”王焕蓉终究长于观察,看了片刻才开口说道,“那三人虽然各个带伤,可是看样子还行有余力,比追风骑的人要稳定得多,他们的速度应该不比追风骑慢。”

    听了王焕蓉所说,几人尽皆微微动容。

 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林边缘

    11…25

    当今皇室虽然式微,可是在太祖杯酒释兵权的之后,就将大部分武装力量据为己有,在那个时候,皇室御前就组建起了三大骑兵队拱卫皇家最后的安全,这最后的屏障比御前禁卫的地位还要高,这三大骑兵队分别是迅若疾风追风骑,雷霆一击奔雷骑,杀伐果敢流云骑。这三大骑兵队向来是在御前拱卫,只有追风骑经常在外行走,被各地军团奉为神明,乃是皇室的象征。然而以速度无双著称的追风骑此时却出现在这荒郊野外,而且还被追的惶惶如丧家之犬,倒是令人十分意外。

    尤其不可思议的是,十几骑追风骑跑的慌乱,其后还有三骑速度隐然还在他们之上,这一发现让杜樽几人脸色格外的凝重。

    江湖人长途跋涉,马匹自然是最好的交通工具,这几位虽然不精于骑术,可是对于骑马也都不陌生,是以也都对速度天下无双的追风骑有个基本的概念。后面那三人看装备比追风骑差一个档次,坐下之马也不似追风骑那样神骏,可是速度却还犹在对方之上,显然骑乘之术非同小可。

    杜樽几人都是江湖人,对高居庙堂的人肯定没有太多好感,这就是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然而这种矛盾却在这个民族危亡的时刻被极度淡化了,眼见追风骑狼狈逃窜,几人心中也都有些不舒服。这就好像很多不喜欢土豪,可是当外国土豪来欺负本国的土豪,即便是仇视也总会站在本国这边一个道理。不过他们很快也发现了第三波人马,这第三波人马一出现,立刻就将局面完整的呈现出来。因为这第三波人马,居然是清一色的金兵。

    这群金兵人数不少,大概有三十多个,已经有五个小队之多了(一小队五人人,另加一伍长,二十人队归一什长),这些金兵的装备虽然不及追风骑精良,但是人马均带着难掩的剽悍之色,显然也是征战奔袭惯了的主。这些金兵有的弯弓搭箭,不时射出一两箭干扰前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