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天龙不败 >

第159部分

天龙不败-第159部分

小说: 天龙不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而后长伴哥哥身边,我就心满意足了。”

    耶律洪基笑道:“对对对,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我查明了你的身世,我母后乃是你的姑妈,你本来就是我的表弟。你爹爹萧远山,乃是昔年我大辽武功第一的英雄人物,可是就在三十一年前,他和妻儿一道莫名其妙地失踪了,这事一度成为我大辽国的一桩悬案。现在真相大白,哼,那般宋国的贼人,二弟请放心,我总有一天要兴兵问罪,替你爹讨回公道。好在虎父无犬子,二弟你今日是如此地英雄了得,舅舅若是泉下有知的话,也一定会很开心吧,哈哈哈!”

    萧峰听了耶律洪基这番话,心里“咯噔”一下,暗暗叫苦。

    想当初他并不知父母亲属现下尚有何人在世,与皇太后、皇后是亲是疏,就怕把自己爹娘在雁门关遇袭一事对辽国朝廷的人说了出来,牵扯甚多,如果朝廷得知自己父母是为宋人所害,说不定要兴兵南下为己报仇。

    他本想推说自己从小给宋人掳去,不知身世,含含糊糊地推搪了事,可东方不败告诉他如此一来,便寻不到其在世的亲人了。

    在东方不败的建议下,他那日将生父遗文的拓片给了耶律洪基,本来还以为他只是一个朝廷的大官,托他代为寻亲,岂料他本人就是大辽国的皇帝。

    今日听见耶律洪基亲口许诺要为自己父母报仇,萧峰心中殊无一丝一毫的喜悦,反而忧心忡忡。

    他虽是契丹人,但自幼在中原长大,内心实是爱大宋极深而爱辽国甚浅。

 第两百四十二章 演武场、皓月照十方,前嫌弃(二)演武

    一想到自己视如同胞的宋国百姓会因自己而遭受兵戈之祸,萧峰登时心如刀绞,立马向耶律洪基跪下,求恳道:“小人感谢陛下的一片盛情,只是我爹娘遇害一事,实是蹊跷无比,还请陛下在个中内情未明了前,不要对宋妄动刀兵,小人在此谢过陛下的大恩大德!”说着接连向他磕起了头。

    耶律洪基忙起身离席,将他扶起,说道:“哎呀,二弟,你这是怎么了?怎地又唤起‘陛下’来?我告诉过你,今天咱们就只讲兄弟之情,不行君臣之礼。是否用兵乃军国大计,今日就不谈了。来,快陪哥哥再喝几杯。”说着又转身端过两只盛满酒水的金杯,与萧峰对饮起来。

    正在此刻,一个契丹大汉飞扑时用力过猛,将对面和他拆招的那名武士的裤子给扒掉了,那人随即向后急退,一不留神摔倒在地,恰好躺到东方不败的几案前虎躯横陈,她不经意间那么一瞧,登时一张俏脸变得更红。

    忍无可忍之下,东方不败赶紧起身,对耶律洪基一抱拳道:“大哥,小弟不胜酒力。先行告退,还请恩准。”

    耶律洪基见她面色潮红,还以为她真是醉了。当即应允:“哈哈,准,怎么不准?来人啊,将我三弟带到他的营帐里歇息。”

    东方不败拜谢道:“多谢大哥!”然后对萧峰说道:“二哥,你就在此陪着大哥慢慢喝,我先去休息了。”

    东方不败千杯不醉的实力萧峰可是领教过的,今日见她如此不济。心中虽然不解,但也不便再详加追问,只是点头道:“喔。那好,东方兄弟,你就先去歇了吧!”

    别过二人,东方不败在侍从的带领下。来到皮室大帐旁边另一处营帐。该帐虽不及耶律洪基的富贵华丽,但较完颜阿骨打的却大了数倍,内里陈设也应有尽有。

    东方不败梳洗完毕,来到卧榻前,倒头便睡。

    次日清晨,一缕阳光从大帐帘幕的缝隙中射了进来,洒落在东方不败白净的脸庞上,将她唤醒。

    醒来之后。她躺在床上,略微回忆了一下几日来的经历。直觉恍如隔世。

    蓦地里,一个疑问浮现在她的心头:“咦,奇怪了,我曾在古书上读到过关于丐帮乔峰帮主,也就是我萧大哥的传记,其中有记载,他在雁门关前逼迫契丹皇帝折箭为盟。现在萧大哥已经和辽帝结拜为兄弟了,他一生最重情义,怎么回去逼迫自己的义兄呢?奇怪,真是奇怪!”

    又思量了一阵子,忽道:“哎呀,过几天我还要参加比武大会,为耶律大哥争口气呢。我现在就别赖在床上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了,还是速速起来练功吧!”说完翻身起床,穿好衣物,洗漱完毕,用过早膳,便到营地里的演武场上独自运使自己所会的各种武功。

    没过一会儿,萧峰也来了,二人就互相拆招,所使手段尽皆妙绝尘寰。

    渐渐地,四周围起了一大帮兵士,观看两人的对打,时不时还爆发出一阵叫好之声。

    阿紫也夹杂在这些契丹士兵中,一个劲儿地为东方不败加油,而后看着东方不败的一招一式,竟慢慢地痴了……

    转眼间,比武大会已然临近。

    这日清晨,朔风习习,耶律洪基亲临校场,一扫初见萧峰、东方不败之时的和蔼模样,往观礼台上正中一座,俨如庙居岱岳,山镇乾坤,仿佛为山岳之至尊,乃万神之领袖。

    他面有九旒冕舜目尧眉,身负兖龙袍汤肩禹背。

    左侍下北院大王,右侍下北院枢密使,各戴紫绶金章。

    台上威严,护驾三千金甲将;麾下猛勇,勤王十万铁衣兵。

    演武场中,众将士一见白旄黄盖,当即拜伏在地。

    耶律洪基哈哈大笑,一挥手,他身侧的北院大王领命而出,对在场的猛将精兵说道:“皇上有旨,众卿平身!”

    “谢皇上!”数不清的兵士“哗”地一下,全部站起,竟如一人般整齐,密密麻麻地围着中间的演武台,一圈又一圈地扩散开去。

    这演武台为大麻石所建,每块大石都凿得极为平整,想是每当帝皇率领大军出猎演武,为了挑选出士卒中的佼佼者,不知驱使几许石匠,始成此巨构。

    东方不败和萧峰细看时,见有些石块上斧凿之印甚新,虽已涂抹泥苔,仍可看出是新近补上,显然这演武台年深月久,颇已毁败,耶律洪基在这场大会前曾命人好好修整过一番,可以看出来其对这次大会的重视程度。

    只见北院大王拾级走上演武台去,上了数十级,距台顶尚有尺许,他站在石级上向众人一挥手,朗声说道:“众将士听命,今日便是一年一度的演武日,当下永昌、太和两宫卫军统领出缺。各营官兵之中,但凡想担当此等要职者,尽可上得台来,一显武艺,且看到底哪一个技压群雄,有幸护卫陛下左右。”

    这时草原上虽然北风甚大,但一众兵士散在四下,凝神静听,北院大王这两句话都清清楚楚地传入了各人耳中。

    各营兵士中不乏有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之人,耶律洪基看着眼里,面上微笑不改,却将目光落在了身在人丛中的萧峰和东方不败身上,心中暗笑:“你们中还有谁,能胜过我的二弟和三弟?今日大会,不过是让你们睁开眼睛看清楚我义弟的本事罢了,朕还会当真把这统领要职封给你们吗?嘿嘿嘿!”

    北院大王接着道:“但是有言在先,谁胜谁败,皆由谁先从这演武台上摔落下去而定。先落地者为输,最后留在台上的人为赢,比武之人决不可缠斗不休。大家都是同袍,只分高下,不决生死。”

    众人一听号令,纷纷称是,北院大王这才走了下去,回到耶律洪基身边。与此同时,意欲上台比试的人渐渐围到演武台旁。

    萧峰望了东方不败一眼,小声问道:“东方兄弟,我们何时上去?”

    东方不败答道:“不急不急,咱们先在此瞧明白对手的武功路数,探清虚实,以逸待劳,最后才上台,一举成功。”

    萧峰颔首道:“嗯,那好,我们且看看再说。”于是便和东方不败在台下负手而立,静观场上的变化。

 第两百四十三章 演武场、皓月照十方,前嫌弃(三)奸细

    可是接下来比武的场面,却直让东方不败暗地里笑个不停:“哈哈哈,这哪里是比武大会啊?这分明就是‘比推’大会!哈哈哈!”

    原来契丹武士的搏斗之法,讲究的是简洁明快,直来直往,以力取胜,动作的变化繁复程度远远不及汉人的武功。

    这一点,萧峰在前几天的宴会上就已经看得很明白了,只因为当时那些契丹武士半裸上身,东方不败才有意避开目光,没朝他们多看几眼。

    现在瞧清楚契丹人的武术手法,倒也没什么好笑的,关键在于北院大王最后“只分高下,不决生死”那八个字,似一条绳索,更加束缚了一众契丹士兵的手脚,让他们不敢出手过重,伤及同袍,只求将对手打下擂台即可。

    既然要手下留情,那么本就简单的招式就被更加简化了:两人往演武台上一站,而后便互相推击,直到有一人被推下擂台为止。

    这演武台虽高约丈余,但台下尽是长草,契丹兵士又身着铠甲,摔将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大碍,只是动作直如大马趴地、饿狗吃屎,却也不大体面了。

    这种打法。让从小就生长在以武功招数灵活多变著称的日月神教里的东方不败顿觉索然无味,没看几场,她就打起了哈欠。心想:“瞧他们这副德性,倒有些像是在耍相扑之术。不过真正的相扑打法,乃是有力使力,无力斗智。这些契丹蛮子,各人身长六尺,貌若金刚,体若熊虎。一出掌约有千百斤气力,如此劲大,却也用不上什么智慧了。”

    再目睹几个契丹兵被推下演武台的狼狈相。东方不败终于忍无可忍,支会了萧峰一声,便准备纵跃上台,给整个大会一个更加简洁明快的终结——她心中早有盘算。只要上台大喝一声:“要争统领之位的人一起上吧!”

    而后再使出“日月神掌”中的一式精妙无匹掌法。定能将所有人都推下台去,自己轻轻松松便可拿下统领之位。

    谁知正在这时,场内响起了一片喧哗声,循声望去,原来是几个契丹军官推搡着几个汉子走入场中,几人手足都被用牛筋绑得结结实实,双足之间的牛筋长不逾尺,迈不开步子。只能慢慢的挨着行进。

    东方不败见那数人衣衫凌乱,身有血污。显是经过一番剧斗才失手被擒,又见他们给绑得如此狼狈,不禁心中一凛:“他们是什么人?为何会给绑上了,推到这里来?”

    当先的一名将官来到观礼台前,单膝跪地,向耶律洪基一抱拳,汇报道:“启禀陛下,末将抓到几个南朝派来刺探军情的细作,要怎生发落,还请示下。”

    耶律洪基闻言,朝身边的北院大王低声耳语了几句。

    北院大王躬身听了他的吩咐,直起腰来,走到台前,大声宣旨:“圣上有命,这宋国奸细,若是换做平日,本该直接拉下去砍了。可是今天是演武竞技的大好日子,陛下仁德,便给他们几个一次机会,只要他们上台与我军将士比试,胜出者自可活命,落败之人,再拖出去斩了也不迟。”话音刚落,四下里便响起一片“圣上英明”的颂扬之声。

    押他们到来的那位将军随即向左右吩咐道:“听到圣旨了吗?还不快快松绑。”

    左右连声称是,伸手去解那几人身上的绑缚。

    但他们给牛筋绑缚之后,身上还被浇水淋湿,因此牛筋深陷肌肤,一时解不下来。

    契丹兵士推拉汉人奸细时动作粗野,让他们显得更加地狼狈。

    听闻被带入会场的是数名来自宋朝的奸细,萧峰微微一怔,当下对东方不败轻声说了一句:“兄弟,我且过去看看。”就转身挤过人群,悄悄来到那几人的旁边。

    东方不败也紧随其后,跟了过来。

    瞧清楚那几人的模样,萧峰心中更是纳罕:“啊!怎么会是他们?”

    原来在这几个奸细当中,有三个是萧峰的老熟人——曾在聚贤庄参与过围攻萧峰和东方不败的向望海、祁六、鲍千灵。

    原来就在上次聚贤庄一役之后,中原群豪经过大败,对萧峰和东方不败的忌惮那是更加地深了,有的人甚至怕他们得整日价心惊胆战。

    其中还不乏一些有识之士,料定他们二人逃离聚贤庄后,必定还要施行更大的奸谋,而且多半与辽国的契丹人有所勾结。

    至于这阴谋到底是什么,那些人胡乱猜测一气,也猜不出个所以然来。

    商量了好一阵子,大宋武林人士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人马在宋国境内到处搜索萧峰与东方不败两人的踪迹,另一路人马则悄悄潜入辽国境内,刺探契丹军情,看其各部人马到底有什么动向。

    向望海、祁六、鲍千灵三人被分配到远赴塞外的这一拨人里,和另外两位中原武人一起行动。

    四下打探的过程中,他们在大草原上发现了十余万精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