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离王崩天 >

第34部分

离王崩天-第34部分

小说: 离王崩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今日之事,无芒与先生恩断义绝!你也不要指望苏麻哈能为你保全一双儿女。莫说我亲自去取,苏麻哈护不住,假以时日,苏麻哈知道你的行径,自然会将皇子与公主送与无芒。”厉无芒知道柳思诚的短处。

    柳思诚听了面如死灰。

    “我在北三州时,与苏麻哈有书信往来。知道无芒在蛮荒势力日趋膨胀。苏麻哈对修仙者也十分尊崇。无芒说的我信。”

    柳实见哥哥如此,只好道:“陛下,若是柳氏兄弟做的到的,陛下只管吩咐。给我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我俩没有任何要求,包括如何处置柳氏一族。”

    柳思诚也连忙点头。

    “好,自此刻起,我与你们再无瓜葛。柳思诚、柳实,朕是明人不说暗话,明日你两人禅让大位,莫要再出意外,我可以不杀你们。”

    柳氏兄弟站起来,躬身一礼,“谢陛下。”

    厉无芒忽然站了起来。

    “怕是没那么简单。”

    柳氏兄弟一愣。“陛下开恩。”

    “十里外有数万铁骑朝此而来,柳思诚,是你预先留下的后手莫?”

    柳思诚看看柳实,柳实一脸茫然。

    柳思诚道:“在下不曾有此安排。”

    “想是安军怕你二人不测,来救驾的也未可知。”

    即令人传下号令。独国大营立刻人喧马嘶,兵士做好了应战准备。

    不一会万马奔腾之声动地而来,把独国的大营围了。侍卫来报:“启禀皇上,安军十余万人马,把大营团团围住。”

    厉无芒“嗯”了一声,对柳思诚兄弟道:“安国果然是朝纲紊乱,兵马不受长官约束。禅让大礼终止时,我与安国大臣说你们是为妖人所惑,伤了神智。朕带归大营中疗伤。安国大臣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军中诸将约束各自部属,不得懈怠。那康王爷查看了你二人伤势,与众人商议了,各自回去了。那里又撞出这路人马来?”

 第二十四章 张望与陈坎

    柳思诚听厉无芒问话,不假思索道:“陛下,这定是妖人无疑。”

    厉无芒一笑。“柳思诚果然有见识,朕改变了主意,安国被你兄弟二人折腾的乌烟瘴气,朕取了得费不少气力整治。先不要也罢。你二人退了来军,朕明日自领军回独国,他日等朕得了闲,自然回来收取。”

    柳氏兄弟一听大喜过望。柳思诚道:“既是安军,退之易事,陛下明日且回独国,待我兄弟收拾停当了,再将安国奉送陛下。”

    厉无芒面罩寒霜。“那是你二人的事,有一桩朕说清楚,你兄弟二人若是再行忤逆之事,朕合族杀之!”

    柳氏兄弟噤若寒蝉。

    侍卫来报:“启禀陛下。安军列阵毕,即刻将攻击大营。”

    厉无芒无惧安军,轻描淡写的道:“柳思诚、柳实,随朕看看去。”

    三人出了大帐,厉无芒上了玉狮子,让侍卫给柳氏兄弟也牵了马来,一齐到了大营营门口。

    五十丈外,两杆将旗,安军主将骑着马立于旗下。厉无芒不认识。柳氏兄弟一看,见是张望与陈坎师兄弟。

    ……

    张望随柳思诚来京城,带了北三州十万骑兵,驻扎在京城外三十里处。那里是陈坎的地界。

    陈坎前次为钦差,去北三州宣读圣旨,听了张望的劝告,谋取了一个总督的职位,在靠近京城的州任职。

    张望将人马驻扎此地粮草便利。两人有个照应,已经驻军半个多月了。

    张望随柳思诚多年,虽然柳思诚没有告诉他密谋诛杀厉无芒的事,以张望对柳思诚的了解,柳氏兄弟不会轻易将皇位恭送他人。十分困惑。与陈坎商量了多次,也没个结果。

    未时听人来报,禅让大礼终止,柳氏兄弟重伤,现在独国大营中。张望详细问过了当时情形,心中有了数。请了陈坎过来。

    张望道:“师兄,两位陛下想在大典事刺杀厉无芒未果。人被厉无芒掳去了,安国的王公大臣都蒙在鼓里。”

    “师弟,我们也不去趟这浑水,如今安国风雨飘摇,我们师兄弟还是独善其身的好。”

    “师兄,师弟打算领人马去救两位陛下,救出来是大功一件,救不出来两位陛下,天下大乱。师弟有北三州人马为后援。师兄有一州根基,在此笼络些人手,到时安国自然落入我兄弟手中。”

    “师弟你既然作此打算,两位陛下死于乱军中岂不是更好。”陈坎心也够阴狠。

    两人商量好,张望帅十万人马,陈坎尽点了本州五万人马,十五万人马奔禅让大礼的富贵山而来。围住独国大营后,准备下令攻打独军。

    张望师兄弟知道厉无芒的利害,在将旗旁安排了五千弓箭手,任是神仙也近不了身。

    ……

    谁知厉无芒与柳氏兄弟一起骑马出来了,张望急思对策。柳思诚在马上扬声说道:“张望,我在独军大营疗伤,你兴师动众意欲何为?”

    张望、陈坎在马上一拱手,张望道:“陛下,臣听说陛下为独军挟持,与陈总督领军前来救驾。”

    柳思诚沉声喝道:“张望,朕安好,退了回去。”

    张望心一横,道:“陛下一定是受人胁迫,传令下去,四面攻打独军大营。”

    一时间号角连天,金鼓动地,十五万安军对独军大营发动攻击。独国兵士早有准备,依仗营外的栅栏、壕沟、鹿角,坚守大营。

    柳思诚对面的安军没有行动,张望知道柳思诚在北三州军中素有威望,不敢立刻对柳思诚动手。

    见张望攻打大营,柳思诚勃然大怒。“鼠辈敢尔。”一伸手,身旁一独国侍卫的长枪脱手飞起,柳思诚隔空夺了兵器。拍马直取张望。

    柳实见厉无芒没有表示,也取了侍卫一把长枪尾随而去。

    厉无芒见那柳氏兄弟的功夫,确有过人之处。

    柳思诚在马上大喝:“妖人受死。”

    以柳思诚的武功修为,这一声喝喊,左近的一、两万兵士都听的清清楚楚。

    张望、陈坎在发兵时说,两位陛下为妖人所惑,攻打独国大营是去救驾。兵士见着柳氏兄弟龙精虎猛,那有什么受人迷惑的样子。猛听得柳思诚一声“妖人受死。”都认定张望要害陛下。

    陈坎一声大喝:“射。”令那预先准备的弓箭手放箭。弓箭手多是北三州的兵士,怕伤了柳思诚,略一迟疑,柳思诚的马就到了。柳思诚顺了长枪,直刺张望面门。张望大刀刀杆往上一抬,架住了长枪。

    柳思诚运起十成功力,往下一压。所穿着的衮服背后“刺啦”一声,三根骨刺破体而出。

    这一压将张望刀杆压断,长枪砸在张望头上,顿时鲜血四溅。胯下的坐骑也被压倒,张望连人带马死在地上。

    众人看柳思诚,背上三根三角状黑色骨刺,四寸来长。与当日厉无芒所见大不相同。柳思诚颜面、手背青黑色的经脉密布凸起。双睛布满血丝,面目狰狞。

    陈坎见柳思诚模样,吓了一跳。柳思实的马随后就到了,陈坎猝不及防,被柳思实一枪挑于马下。

    柳思诚见过哥哥这番模样,怕众人起疑,忙道:“大哥息怒。”柳思诚收了功,面目如初,大喝一声:“安军退下。”

    兵士先后得了令,陆续退了下来。柳思诚召了安军的十几位将军来。就在马上布置了。那些个将军得了旨意,领军回归各自的营地去了。

    ……

    柳氏兄弟调转马头,回到厉无芒身边。厉无芒见人多不好说话。点头一笑。“两位陛下辛苦,请入大帐歇息。”

    进了大帐。柳思诚道:“陛下,既然已经露了面,我兄弟俩还是回对面的安国大营去。免得众人生疑,还有半个时辰天也黑了。”

    厉无芒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道:“有何不可,你们去吧。”

    柳氏兄弟辞别了厉无芒,回到安军大营。康王爷听了禀报出帐迎接。在帐内坐了。

    康王爷道:“两位陛下可是回来了,众位王公大臣见两位陛下遇险,正不知如何是好。”

    “皇叔公,刚才张望、陈坎两人领军攻打独国大营,你都看见了。”柳思诚问康王爷。

    康王爷道:“老臣领了三千人马在一旁看了。刚才陛下令各军自回,臣也是刚回来。”

    “张望、陈坎便是那妖人。包藏祸心以救驾为名,欲置我兄弟于死地。不过是要谋朝篡位。”

    康王爷点点头。“到底不是自家人,两位陛下就算是为人挟持,如此大张旗鼓攻打独国大营,确有假人之手,弑君谋逆之嫌。”

    柳实要把事坐实了。“皇叔公,大哥功力在我之上,可能好些,张望答话时,实儿耳中嗡嗡作响,眼前幻影重重。不是独国大同皇帝施展修为,怕是又要为其所惑了。”

    “我也是如此,武功修为也敌不过妖法。”柳思诚也来帮腔。

    康王爷听柳氏兄弟如此说,深信不疑。“明日与大臣说清楚今日之事,免得众人生疑,错怪了大同皇帝陛下。”

    康王爷走后,柳实问:“大哥,我们就只有坐以待毙么?”

    “还能怎样?当初若不是你毒杀父皇,篡位自立,那有今日之祸?”柳思诚不由的埋怨柳实。

    柳实做了这段时间的皇帝,每日里不得安身,安国一分为三,朝内勾心斗角。面对这一残局早已心灰意冷。兄弟俩商量时,柳实情愿将帝位让与哥哥。

    听了柳思诚埋怨,柳思实低下头。“大哥,三弟也是为人蛊惑。如今后悔不已。”

    柳思诚道:“大哥的本事你也见了,就算是武功通玄也不是厉无芒对手,既然仙弓仙箭也伤不了他,只有按他说的去做。厉无芒嘴上说的狠,到底心地善良,他做了皇帝,柳氏一族还有条活路。”

    柳思实点点头“我听大哥的。”

    第二人,厉无芒点齐人马抜寨回独国,柳氏兄弟送出三十里方才回去。

    一路无话,大军走了五天,渡过肖江回到独国。厉无芒松了口气,五万人马总算是带回来了,与柳思诚也清了前帐,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柳氏兄弟回到京城,天顺皇帝柳实逊位。柳思诚改国号天宁。昭告天下。

    天宁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公布了张望,陈坎弑君谋逆的罪状,指二人为妖人。张望、陈坎被诛灭了九族。一时间朝野议论纷纷。多有说二人冤枉的。

    柳思诚的作为,触怒了安国最大的武林门派大阳宗。大阳宗在安国势力庞大,与皇族与朝臣的关系盘根错节。宗门长辈始终不认为张望、陈坎会谋逆。

    天宁皇帝杀了张、陈二人,还指他们是妖人。大阳宗更认为是受到了极大羞辱。这个原本维护柳氏皇族的江湖势力开始动作。

    柳氏兄弟初时为刺杀厉无芒,为掩人耳目,把禅让的筹备做的有模有样,所有人都相信柳氏将逊位。柳氏兄弟的威望直落下来。若是杀了厉无芒,或许还可挽回。

    如今厉无芒回了独国,柳氏兄弟杀了张望,陈坎。尤其是张望,在柳思诚落难时维护了北三州势力,力保柳思诚自立为帝,如此忠义之人,竟死于非命。朝中大臣对柳氏兄弟十分失望。四十八上王

    安国连年内斗,这两年又闹灾荒,百姓苦不堪言。知道柳氏禅让,兴高采烈。忽然朝廷文告出来,天顺改天宁。国人都极度失望,铤而走险的多了起来。

    当真是乱象丛生,草莽自立为王,有总督割据,不受皇命。大阳宗推波助澜。肖江东岸几个州。乱民揭竿而起,竟占了两个州城。

    乱民推举自己的总督。过了几日,又有一路人马闯入总督府,杀了乱民总督,自封总督。不过半年时间,安国深陷内乱。

    柳氏兄弟无力收拾局面,忙于安排家人的后路。柳思诚修炼“抱残心法”至九层境界后。修为突飞猛进,只是愈发性情暴戾。有时竟难以自制。

    柳思诚是绝顶聪明之人,对“抱残心法”心生疑窦。先前在高州时,厉无芒曾问起过“抱残心法”的渊源,说是魔宗的功法。按厉无芒的说法,黑气入体不是灵气,多半是魔气了。

    柳思诚思前想后,过了半年多。后来几日,柳思诚夜半总能听到呼唤自己的声音,似走火入魔的前兆。只好把弟弟柳实叫来嘱咐一番。

    柳思诚出了京城。心知这呼唤声多半是幻听,竟不由自主欲循着呼唤的声音寻找过去。

    ……

    厉无芒回到高州。将所有的王侯都召入宫中。把在安国的际遇在朝会时说了。独国的王公大臣都愤愤不平。

    黑太岁出班一礼“启禀皇上,不如渡过肖江,蚕食安国的国土人口。”

    常山附议“皇上,独国一次接受安国所有州县,官吏也不够,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