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骁雄 >

第169部分

骁雄-第169部分

小说: 骁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耶律德光也没有打算责罚耶律天德。

    今天夜里,李风云一定还会来骚扰,无论从哪方面讲,消耗掉契丹军的精力与士气,对晋军来说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这是众人一致的意见。

    针对这一点,耶律德光与众将商量了一下,预先做出了一些安排。

    夜色朦胧,接近亥时,此时契丹的士卒应该刚刚进入睡梦中。

    忽然鼓声大作,密集的马蹄重重敲打在厚重的地面,震得大地都微微有些发颤,李风云率领五百精骑作势朝契丹大营冲去。

    冲到离契丹大营约有三百多丈之时,李风云心中忽然感到不妙,契丹军营太安静了,急忙一声唿哨,招呼众人迅速离开。

    众将士还有些不解,作业他们可是直冲到距离契丹大营一百余丈时才会拨转马头,围绕契丹大营耀武扬威跑了大半圈,直到契丹铁骑从营门中冲出来才离开,今天怎么这么快就撤离?

    这样的骚扰对契丹大军的影响效果实在不高,不足以让军营中休息的从睡梦中跳起来,造成混乱。

    虽然心怀疑窦,五百精骑还是严格按照李风云要求拨转马头。

    五百精骑刚刚拨转马头,忽然契丹营门大开,大批契丹铁骑涌了出来。

    与此同时,从契丹营门外的一大片树林中,也杀出一大批契丹骑兵,直朝李风云扑来,对五百精骑构成了合围之势。

    “有埋伏!”众人明白过来。

    幸亏李风云发现得早,契丹人没能成功地将李风云围住,李风云带着五百精骑,成功的从缝隙中穿插而过,只有落在最后的十余骑精骑,被契丹铁骑射来的雕翎所射杀,损失微乎其微。

    在茫茫夜色之中,契丹人也不敢追击李风,只将李风云的五百精骑送出数里之外便收队回营。

    不过,这也意味着李风云今夜袭扰契丹大军的图谋失败了。

    可以想象,昨夜李风云的种种袭扰手段,契丹大军一定都做出了有针对性的布置。

    注1:契丹建辽前,传统的社会组织模式是八部联盟。

    其中,最重要的八部有三个,即古八部、大贺氏八部和遥辇氏八部。

    其具体编年序列为:

    古八部历北魏、东魏和北齐,大体上与北朝相首尾。

    大贺氏八部始于唐朝贞观之初,终于开元天宝之间。

    遥辇氏八部始于开元天宝之际,终于辽太祖建立辽朝。


………………………………

第二百七十七章 山雨欲来

    虽然这此袭扰损失甚微,但是李风云心中充满了懊恼。当夜的所有袭扰计划也都因此而取消。可想而知,契丹人的手断绝不会只有这些,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暂停骚扰是唯一的办法。

    袭扰的失败给李风云敲响了警钟,接连的胜利让他忘乎所以,竟然没有想到契丹人可能会预设埋伏。

    李风云找来皇甫遇、典奎、疯和尚、白福通等人商量日后的行动。

    杜重威建议他们撤回大营,经过商议后,众人认为,这样做肯定是不合适的。

    这样做了,当耶律德光的大军将大营围死,等若是将他们也困死在大营中。

    他们现在这种敌明我暗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与灵活,把骑兵当做步卒使用,李风云认为这不是好办法。

    杜重威大营中足有二十万大军,兵力根本不成问题。多李风云、皇甫遇这几千兵马实在没有太大影响。倒不如将其放在外围,关键的时候可以作奇兵使用。

    杜重威同意了李风云、皇甫遇等人建议,并且连夜为李风云、皇甫遇运来一批粮草补给,并补充了两千名精骑给皇甫遇。李风云、皇甫遇也趁机将五百多名伤员撤入到大营之中。

    一切都在井井有条中准备着。

    李风云的风云营和皇甫遇这支骑兵注定是一支孤军。

    耶律德光的大军赶到后,杜重威的大营肯定会被围。时间太紧迫了,杜重威来不及布置完善的战线,而二十万步卒想要在野外与耶律天德的契丹铁骑列阵野战,无疑是找死。

    杜重威唯一的办法就是靠雄厚的兵力耗走耶律德光。

    毕竟耶律德光匆匆而来,所带的粮草不可能让他久战。

    次日清晨,耶律德光命令契丹军拔寨前行。

    李风云布置的种种手段的确起到了作用,耶律德光表现得比耶律天德更为谨慎,直到日落时分,耶律德光的大军才来到阳城白团卫村外——杜重威二十万大军大营所在之处。

    在数千契丹铁骑的保护下,耶律德光围着杜重威的大营转了一圈,并没有立刻命令契丹大军进攻,相反,率领着大军后撤五里,与杜重威的大营遥遥相对,安营扎寨。

    杜重威大营的防守的确很完备,白团卫村是这周围难得的一片高地,高出周围约有一丈有余。不要小看这一丈的高度,这一丈的高度会让守军占据急大的优势。

    而且,白团卫村三面地形陡峭,只有北面一面较为平缓,这意味着,契丹军要想进攻杜重威的大营,最好的攻击方向,只有北面。

    但这也同时意味着,杜重威的防御重点也放在了北面。

    对与大营的防务,杜重威显然是下了很大的心思,为了建立起坚固大营,白团卫村周围的树林都被砍光了。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防御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资敌,耶律德光想要制造攻营用具,就不得不到更远的地方去砍伐树木。

    数百架床弩在杜重威大营的栅栏后一字摆开,儿臂粗的弩箭从小小的发射窗口探出,箭头上散发着寒光,就像一头头择人而噬的凶猛恶兽,教人看了不寒而栗。

    大营正面的栅栏札得十分结实,栅栏后搭起了简易木架,方便将士站在木架上射箭或与敌军拼杀。

    栅栏外是一圈三层拒马,略低于栅栏,并不妨碍床弩的发射。而拒马之外有是一圈一丈来宽半丈来深的壕沟,壕沟之中埋满了尖锐的木棍。

    这些防御措施,足以保证契丹铁骑根本无法接近大营。

    大营之中还设有大量的投石车,各种防御手段层出不穷。

    整座大营,杜重威只设了两座营门,南门和北门。南门是为了对阵杀敌用的,而北门则主要用来支援和侧击。

    整座大营就像一只长满尖刺的刺猬,教人无处下手。而且,直到现在为止,杜重威仍在不停的加固防御。

    这一切都意味着,将要到来的是一场残酷的血战,任何攻击者的尸体将填满壕沟,铺满旷野。

    耶律德光明白了杜重威为何不选择有坚固城墙的白城而选择白团卫村作为二十万大军的屯兵之所。

    一个原因是因为白城太小,能容纳两三万人马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杜重威手下足有二十万大军,根本不可能蜷缩在白城内。而白团卫村这片高地,却足以容纳二十万大军。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此地离白城还有二十余里地,杜重威没有时间撤到白城。

    “杜重威的布置有问题!”在远处的一个小土坡上,疯和尚皱着眉头道。

    白福通也叹道:“看来杜重威虽然名满天下,但战阵之道,还是太保守了些。”

    两人都是曾带过兵的人,都不约而同发出了这般的感叹。

    “杜帅的防御有何问题?”皇甫遇感到十分奇怪,在他看来,这样的防御,契丹人想要攻下来,即使付出血的代价,也是不可能的。

    “大帅的布置太过保守!”李风云叹了口气道,“击中所有的兵力于大寨,而没有设置与之呼应的小寨,这样的大营,很容易被契丹人围死。

    看来大帅只想着防守,没打算进攻啊!”

    疯和尚望向李风云,赞赏的点点头,道:“不错啊,看来当初清平镇那个只懂得打架耍无赖的臭小子已经成长成一代帅才了。”

    皇甫遇有些不解,问道:“杜帅本来的打算也是为了耗走契丹人,没有打算进攻有什么奇怪?”

    李风云摇摇头,道:“无必救之军者,无必守之城。大帅这般布置,短时间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旦被契丹军切断了粮道,久困于此,就是必死之局。”

    皇甫遇大惊,对李风云的判断他还是比较信任的,急道:“那我们现在是不是该立刻提醒杜帅?”

    李风云笑道:“那倒不必,即便杜帅真的被切断了粮道,军中所带的粮草,足以支应一月有余。这场战事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契丹大军所带的粮草也不多,容不得他们久战。所以,大帅这么布置,虽显得过于保守,但是也没有大的问题。

    耶律德光忽然转身南侵,我猜他其实是想投机一把。

    成功了,他能吃掉我二十万大军。中原形势崩溃,耶律德光就有机会一举拿下中原。

    即便不成,耶律德光最多率兵北归。怎么算他都不吃亏。”

    皇甫遇脸色黯然,契丹人可以这么做,就是他们有大量的战马,大量训练有素的精锐骑兵,机动性比之中原大军好不知多少。而中原这些年来战乱不断,民生凋敝,能凑出这二十万精锐步卒,已经是倾举国之力了。

    不知几时,中原才能一统四分五裂的局面,再现汉唐雄风。


………………………………

第二百七十八章 五百年有王者兴

    李风却在想其他的事情,他能明白杜重威为何要这么布置。如他所说,他要养寇自重。既然要养寇自重,那么这个寇当然是越强壮越好,越嚣张越好。

    所以,杜重威只打算耗走耶律德光,而不打算重挫契丹大军。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放尽了契丹这只塞外猛兽的血,接着该流血的,恐怕就是他们这些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了。

    这是一个自古以来都无解的难题,坐在金銮宝殿上的那些君王,一边用着手中一把把宝刀,一边又防着那一把把宝刀。唯一可用的方法,恐怕也只有笼络与欺骗。

    可是,那些手握重兵的乱世枭雄都真的那么好欺骗吗?

    尤其是在这个战乱纷呈,拳头为王的时代。

    朱温强大了,干掉了大唐的皇帝自立为帝,建立了后粱。

    李存勖强大了,干掉了后粱,自立为帝,建立了后唐。

    李嗣源强大了,干掉了李存勖,自立为帝。

    李从珂强大了,干掉了李嗣源的亲生儿子李从厚,自立为帝。

    石敬瑭强大了,干掉了李从珂,自立为帝,建立了大晋。

    如今杜重威、刘知远、李守贞也渐渐强大起来,不晓得未来是由谁来干掉开封那个小皇帝石重贵,自立为帝。或者反过来,石重贵把这些人统统干掉。

    历史好像就是这样,历史好像一直是这样。

    所以,没有几个人真的想去抵御外族的入侵。因为建立起不朽功勋,功高盖主之时,同时也意味着他不得不走向那条不归路,要么砍掉金銮宝座上那一位的脑袋,要么被金銮宝座上的那一位砍掉脑袋。

    五百年有王者兴,说的便是这么一个道理吗?

    李风云心中说不出的难受,恨不仰天长啸,撕碎这荒唐的逻辑。

    “耶律德光太贪心!”白福通说道,“耶律天德被击败之时,他的投机就已经失败了。那时他就该北归了。他却不肯放弃,只怕他难免大败一场。”

    真的是这样吗?

    李风云心中忽然生出一个想法:“假如我是耶律德光,我会怎么做?在明知道杜重威、刘知远、李守贞这些枭雄不会重创我的情况下,我为何不能继续投机?

    投机成功了,我便取得了中原。

    投机失败了,最多我回到塞外,修养生息几年,回头再来。

    杜重威、刘知远、李守贞都是聪明人,断然不会把我这张最好的挡箭牌真的给毁了。”

    刹那间,李风云觉得他理解了耶律德光的想法。

    这种想法让人气馁,让人悲哀,让人提不起精神与斗志来。千年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那千年之后呢?某一个邪恶的弹丸小国,会不会存着同样的想法,将整个世界引入一场浩劫之中?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注1)

    皇甫遇显然注意到李风云的脸色有些异常,问道:“李将军,你怎么了?”

    李风云勉强笑道:“没事,只是略有所感而矣。”

    疯和尚瞅了李风云一眼,眼光中似有深意,随口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明明知道做的这一切都没有意义,可是心底就是放不下。大头和尚这些年的经算是白念了!”

    李风云听了不禁哈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