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骁雄 >

第204部分

骁雄-第204部分

小说: 骁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郭傲天望向大慧法王。

    李风云转向大慧法王,朝他拱了拱手,谢道:“多谢前辈救了老郭!”又问道:“法王,你又是如何见到那人的真面目的?”

    “阿弥陀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老衲怎可见死不救?”大慧法王合十还礼,口称佛号,“鬼修罗是是谁,老衲倒是不知道,老衲来中土也不过三五年的事,十多年前的事老衲并不知晓。

    不过,那人武功虽强,但功力斑驳不纯,功法虽然怪异,但也并非没有抵御的法子,他对老衲倒是没有用那《北冥神功》,只是一味以摧心掌相敌。

    老衲瞅了个空子,撤下了他脸上蒙着的黑巾,那人见黑巾被撤掉,毫不犹豫,立刻逃走。说起来,老衲也只算见了他半面而已。”

    “法王可还能画出他的模样?”李风云问道。

    “这倒不难!”大慧法王精通书画,取过一支笔来,蘸上墨汁一挥而就,寥寥几笔,却十分传神,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那黑衣人斜侧着脸,左脸颊上有一块黑记,十分好认。

    李风云大喜,急忙收起那画像,朝大慧法王拱手谢道:“多谢法王仗义相助!不知那摧心掌又是一门什么样的功夫?”

    大慧法王答道:“摧心掌倒是于佛门有些渊源,这摧心掌源自于是少林武功大力金刚掌,其劲力凶猛,讲究寸发,江湖中习练此功的人并不多。

    相传摧心掌习练到精深之处,可伤人于无形之中,中掌者立毙,表面看来毫无损上,实际上五脏六腑皆都化为齑粉,厉害无比。

    那人的摧心掌远不能说练到了极致,他掌力斑驳,恐怕这一辈子也难将摧心掌练到极致。”

    李风云奇道:“佛门中怎会有如此凶残的武功?”

    大慧法王笑道:“无我,无无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刀可杀人,也可救人,何来凶残之说?况且这摧心掌虽源自于大力金刚掌,却早已经不是佛门武功。

    人有正邪之分,武功却无正邪之别,只在人如何来用它而已。”

    “多谢法王指点!”李风云呆了呆,原本他对李老爹习练《北冥神功》有些不解,听大慧法王这般一说,心中豁然开朗,郑重朝大慧法王施礼答谢道。

    大慧法王答礼道:“谢老衲倒是不必,其实李将军心有慧根,为何执着于俗念?要知凡世种种,其实不过是过眼云烟,如梦幻泡影,生老病死也罢,爱恨情仇也罢,到头来不过是南柯一梦罢了。

    将军又何必如此执着于梦中的是是非非,却不愿直面尘世万道的本来面目?”

    李风云哈哈笑道:“法王也不是心有慧根,执着于俗念?不也是也执着于梦中的是是非非,却不愿直面尘世万道的本来面目?”

    大慧法王一愣,李风云的意思他当然听得懂,李风云意思是大慧法王一意想要度他入佛门,同样也是俗念,同样是执着于梦中的是是非非,却不愿直面尘世万道的本来面目。

    叹了口气,大慧法王道:“正因为执念难消,老衲才会发宏愿,寄执念于宏愿中。宏愿不了,执念难消解,不漏涅槃能成,若将军能成全老衲,便也是成全自己,执念消解,自然也就百无牵挂。

    也罢,老衲也知将军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此时如何说,将军也难堪透其中关节,看不清地水风火,原来四大皆空,喜怒嗔痴,只是梵天一梦。

    老衲这里有一经,只盼将军在心烦意乱之时,彷徨无依之际,能诵读几遍,或者能平定心境,将军可愿受否?”

    李风云道:“什么经书,我且看看。”

    大慧法王从袖中取出一张纸,交于李风云。

    李风云瞧了瞧,原来总共才七八行文字,不由笑道:“这也是经书么?我曾学《心经》,郎朗千言,可比这长多了。”

    “将军何故小窥?”大慧法王手拈佛珠,“佛经万卷,其实说的不过是一个‘空’字,这寥寥数行,又焉知其中没有藏着大智大慧?”

    “那倒是!”李风云细看那经文,不觉皱眉,只见那纸上抄写着七行文字: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

    阿弥利哆,悉耽婆毗。

    阿弥唎哆,毗迦兰帝。

    阿弥唎哆,毗迦兰多。

    伽弥腻,伽伽那。

    枳多迦利,娑婆诃。”

    “这是什么?我竟然一句也看不懂,法王可否解释一番?”李风云问道。

    “言为心声,又何必解释?”大慧法王笑道,“此经名为《往生经》,也算不得是了不得的佛经,各处佛寺都有。

    老衲年少时,也是如将军这般嗜杀易怒,后来因此经大悟,也希望此经能令将军大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至于其中意思,又有什么重要的?心中无意,即使空念佛经万卷,又有何用?

    心中有意,一语真言足矣!”

    李风云哈哈笑道:“法王,说实话,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不过既然是大路货,想来念念也没什么坏处。不过,说实话,你要剃度我成小和尚,难,非常难,基本上不可能。”

    大慧法王摇头道:“修行未必要在寺中,佛门也亦非沙弥,堪透便是超脱,世外即为西天!南无阿弥陀佛!”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君恩

    将郭傲天送回开封千牛卫府衙,李风云打算接着去一趟洛阳天演阁,找乾坤霹雳手张宗远查一下鬼修罗的事情。轩辕台手眼通天,没有道理对鬼修罗一无所知。

    正要出发之际,忽然亲卫通禀,张尽忠张公公来了。

    李风云心中一愣,张尽忠张公公是小皇帝石重贵的第一心腹,此时前来,又是为了何事?

    李风云急忙将张尽忠迎进了府内。

    张尽忠朝李风云拱手道:“侯爷真是忙人,这几日咱家来了几次,都见不到将军。”语气中似有不满。

    李风云哈哈笑道:“倒是李某得罪,这几日为查皇上遇刺一案,去了一趟檀州,先前已经给兵部告过假。”

    张尽忠奇道:“圣上遇刺一案不是交给了大理司直(注1)追查,怎么李将军也在追查么?”

    李风云呆了呆,道:“原来已经交给了大理司直追查了,此事我不知道,我还以为此案还是由我兄弟莫轻言在追查。看来是我多事了!”

    张尽忠哈哈笑道:“看来侯爷是真不知道,前日朝议下来,皇上钦封莫轻言莫大人为大理司直,此案仍旧归莫大人追查。侯爷麾下诸将皆有封赏,只是侯爷您……”

    张尽忠顿了顿,道:“皇上和诸大臣以为,侯爷您现在年纪太轻,不宜再作晋封,特赐将军可带刀入侍,随时有面君密奏之权,任何人都不得阻拦。侯爷,这可是了不得的权利,我朝也只有侯爷您有这个权利。”

    李风云大惊,几乎怀疑自己的耳朵。

    “可带刀入侍,随时有面君密奏之权。”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小皇帝石重贵对他完全不设防,如果他想,他随时都可以刺杀小皇帝。石重贵有这么信任他么?

    见李风云呆立当场,张尽忠张公公十分满意,哈哈大笑,大声道:“定国侯风云卫大将军李风云接旨!”

    李风云急忙命府中亲卫焚香备案,跪倒在地。

    张尽忠从袖中取出圣旨,宣读了一遍,大意与刚才说的差不多。

    宣读完毕,张尽忠将圣旨交给了李风云,笑道:“圣上对侯爷的看重可不一般。

    侯爷应该知道,这些日子,满朝文武弹劾侯爷的奏章可谓是堆满了圣上的桌案,可是圣上强压住不发。

    为了侯爷的封赏,前天早朝,圣上可是与满朝文武吵了一个上午。侯爷请看看,这圣旨可是直接由皇帝发下的中旨(注2),并无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印鉴。

    圣上对侯爷的一片信任爱护之心,将军可明白。”

    虽然知道这是小皇帝石重贵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李风云仍旧从心底升起一股热流,眼中满是感动之情。

    “侯爷有救驾大功!本该大加封赏,可是毕竟侯爷年纪才二十出头,封赏过甚对侯爷并非是一件好事。

    圣上亲口交代老奴说:‘李爱卿的功勋,朕都记在心里,绝不会忘记。你去告诉李爱卿,日后平南唐,灭后蜀,征契丹,有的是他立功的机会,让他莫要心急,日后裂土分王,朕也许他!总之一句话,卿不负朕,朕不负卿,朕绝不会让他没有下场。’

    侯爷,圣上的话你可听明白了?”

    李风云心中热潮翻涌,单膝跪倒道:“末将明白,末将只有一句话,请转告皇上,日后谁要对不住皇上,便是对不住我李风云。”

    “好,很好!”张尽忠笑眯眯地道,“这句话老奴会如实向圣上禀报,也希望日后侯爷能记住今日所说的话。”

    李风云站起身来,从腰间摸出一块玉佩,塞到张尽忠的手中:“末将对皇上的忠心,天日可表,这点小心意,公公留着日后喝茶赏玩。”

    张尽忠迎着日光看了看那块玉佩,赞道:“水莹通透,是块好玉,这块玉佩怕是要上千两银子吧!”

    李风云心道:“我哪知值多少银子,反正是别人送给我的。”听张公公这般说,心中仍旧有些肉痛,但并未露出来,哈哈笑道:“一点小玩意,哪值得了那些?”

    张尽忠赞叹了几声,又将那玉佩还给了李风云:“这玉佩若是别人给咱家,咱家收了也就收了,可是侯爷的东西咱家可不能收,也不敢收。

    因为咱家知道,朝廷拨付给风云卫的粮饷,是养不起一支强军的。咱家也不是不识大体之人,这块玉佩,足够养活数百将士数月之久。咱家若是收了这玉佩,心中不安啊!

    李将军,你的这番心意,咱家心领了,不过这块玉佩,咱家实在是能收。你将这玉佩卖了,买些好鱼好肉,犒劳犒劳满营的将士吧!让他们好好为我大晋效力,为圣上效力。圣上高兴了,老奴也就高兴了。”

    李风云一阵惊讶,不觉高看了张尽忠几分。都说张公公好财,看来也不尽如此。

    在御猎场刺杀事件后,李风云没想到小皇帝还会对他这么好。无论从冯道的分析中,还是他自己的印象中,石重贵都不是一个看不出李风云潜在威胁的人。

    从古至今,但凡出现了这样的人,通常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杀。即便是那人没有谋逆之心,结果都是一样。既然对皇权构成了威胁,那有没有谋逆之心又有多大的关系呢?

    而那些文臣武将,就像一群食腐动物,草原上的秃鹰,夹着尾巴的鬣狗,一大群嗡嗡乱蹿的苍蝇,借着前者的尸体,获取最多营养,恨不能将骨头里的骨髓也榨出来。他们会借着这个机会加强自己的势力和利益,把前者当成是他们前进的基石。

    一代名臣霍光,在他死后三年后,他的家族便被夷灭,无论他曾为大汉朝做过怎样辉煌的功绩。

    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名臣,到最后没有被夷灭的还有几家?

    这是一个怪圈,当立下的功勋越大,就意味着离被人唾骂,踩在脚下越近,除非能成功造反当上皇帝。

    然而,这次小皇帝石重贵却并没有这般做。

    人生真如一出戏,接到了石重贵这道圣旨,李风云心中一轻。风云卫安全了,至少现在看是如此。

    也许是畏惧城外的八千虎贲,也许只是李风云还有利用的价值,也许是李风云的实力太弱,还称不上是一位权臣,小皇帝才会对他如此。

    可又有什么关系呢?有小皇帝站在前面,谁还敢再说他是董卓?风云卫的日子会好过许多,李风云的日子也会好过许多。

    重要的不是“可带刀入侍,随时有面君密奏之权”,即便小皇帝给了李风云这个权利,李风云也不可能真的背上宵练、幽影宝刀,自由地出入宫闱。重要的是皇帝的态度,石重贵表明了他的态度,他要保李风云。

    那么那些食腐动物就只能远远地看着,最多只能偶尔发出几声不满的吠叫。

    注1:大理司直,从六品上官员。

    注2:中旨,唐、宋皇帝自宫廷发出亲笔命令或以诏令不正常通过中书省、门下省,直接交付有关机构执行,称为中旨。或者说是一种没有走正常流程的旨意,官员接到这种圣旨后,可以不接受。

    一般来说,不接受中旨会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节操的行为而备受赞誉。相反,如果接受了中旨,常常被认为是佞臣而受人指责。

    这是皇帝与臣子相互制约的一种机制,明朝废除了三省制度,但后来发展出内阁制,内阁制成熟后,未经过内阁同意的圣旨也可称为中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