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骁雄 >

第229部分

骁雄-第229部分

小说: 骁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会去看你的。你在岳丈那里,我才安心!”

    十七也许是第一次,一次说了这么多的话。

    冯媛儿哪能不明白十七的想法,想了许久,方才道:“十七,你记住,虽然你的命是杜大人救的,但是这么多年来,你为他做的一切,该还他的,早就已经还清了,你并不欠他什么。明白么?

    你不必为他卖命,更不必为他委屈自己,跟我一起回开封吧,我们没有出世的孩子不能没有父亲。”

    十七迟疑了一下,握住冯媛儿的手,摇摇头:“不行,事情还没到那一步,我不可以背叛主上。你放心!”

    冯媛儿知道无法说服十七,紧紧搂住十七,抽泣不已:“不,我不能离开你!”

    十七缓缓地抚摸着冯媛儿的脸庞,低声道:“我想听你唱那首歌!”

    冯媛儿忍住抽泣,轻声唱道:

    “红风车,转一转吧,福来我家;

    求丰收,雨点降下,花儿别怕。

    红花开,笑一笑吧,福来我家;

    云飘飘,听风说话,娃儿别怕。

    月缺月满顺时,下雨下雪听天,念挂像风筝,不见面,有着线牵。

    红风车,转一转吧,福来我家;

    如分开,雨点降下,娃儿别怕。

    路近路远未明,念挂着我看星,愿带着你路,风似静,变幻看清。

    红风车,转一转吧,福来我家;

    如分开,雨点降下,娃儿别怕;

    爹娘念挂!”


………………………………

第三百八十七章 龙兴之地

    开封城皇宫,御书房中灯火通明,御书房中聚集着数位大臣。

    “刘统领,千牛卫那边有什么消息?”石重贵问道。

    “据千牛卫在上京的探子回报,这几个月萧翰都没有离开上京,应该没有去过幽州。”刘传勋勾着腰上前答道,“不过,半个月前,幽州城的确发生了一件事情,导致我千牛卫潜伏在幽州的探子几乎全部被抓,据探报,燕王赵延寿在那一夜似乎的确遭人暗杀,只是刺客并未得手。”

    “所以李风云才伪造了那封假的密诏,想要挑拨陛下与赵延寿的疑心,甚至有可能将消息传给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让我军损失一名强援。李风云想要做什么?臣怀疑李风云因嫉恨陛下,已经生出叛逆之心,很有可能已经与耶律德光相互勾结。”冯玉大声道。

    “冯大人,你说这番话,可有证据证明?”刘昫有些听不过耳,开口问道。

    冯玉怔了怔,答道:“李风云行事隐秘,武功高强,党羽甚多,我又如何能拿得到他的证据?若有证据,我等又何须在这里商议?”

    刘昫道:“李风云虽行事乖僻,但拳拳报国之心还是让人敬佩的,而且麾下骁勇之将甚多,冯大人还是莫要无据揣度为好,以免寒了天下敢战将士之心。”

    李崧轻哼一声,道:“其事体莫须有,冯大人,莫非你以为凭着这六个字,就可以将人随意入罪?”

    因为桑维翰之事,李崧曾说过冯玉几句,被冯玉嫉恨在心,处处为难于他,此时不忿,不由出言讽刺道。

    冯玉满脸涨红,怒视李崧,喝问道:“李大人,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冯玉一颗拳拳忠君之心,可昭日月。你这般侮辱本公,轻慢于我,究竟居心何在?”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又何须人侮辱?”李崧毫不留情,“我不过是据实而说,难道冯公不曾说过那番话?如此恼羞成怒,莫非也想以此事入我之罪?

    风闻奏事,向来只是御使台的权力,不知何时冯大人主掌了御史台?”

    “你……”冯玉正要反唇相讥,却见皇帝石重贵摆手道:“不相干的事不必提了,两位爱卿的忠心,朕都知道,朕也相信李风云一片忠贞之心,不会有异图。

    各位爱卿,还是来说说赵延寿这封密函吧!”

    左右平衡之术,向来都是帝王权术,冯玉与李崧之争是石重贵乐于看到的,所以他并不打算平息掉两人之间的矛盾,只是和稀泥,暗地里还有怂恿之意。

    李彦韬上前一步,奏道:“臣以为,赵延寿之说可信。赵延寿名为番臣,实为汉人,其父赵德钧之手,赵延寿岂会不起嫉恨之心?其投靠之意臣以为无可怀疑。

    贼酋耶律德光也并非泛泛之辈,燕王与我朝联系已久,连李风云这等事外之人都得知了消息,耶律德光有岂会不知半点消息?对赵延寿的防范之心必定很重。单凭燕王一己之力恐怕的确难以保证易帜,确实需要朝廷大军的呼应。”

    石重贵望向刘昫,刘昫奏道:“臣以为李所说极是。遣军北抵燕云,事成,可北定幽燕,甚至扫荡北狄;不成,也可威吓契丹,以免契丹小视我中原,对我中原产生不臣之心。”

    石重贵又望向冯玉、李崧。

    “臣附议!”

    “臣附议!”

    冯玉、李崧急忙道。

    “好,那此事便这么定下来了!”石重贵龙颜大悦,“各位爱卿,此次出兵,各位以为该以何人为帅,又以何人为辅?”

    冯玉、李彦韬相互看了一眼,冯玉上前一步,道:“臣以为当以杜重威将军为主将,李守贞将军为辅将。”

    冯玉是枢密使,推荐出征的大将是他应有之责,而且,他这样说是有用意的。

    如今天下有资格、又有威望担任主将的人只有两人,刘知远与杜重威,而这两人又都受到皇帝石重贵的猜忌,其中以刘知远更甚。不为别的,因为刘知远是河东节度使。

    这个时代的河东,就如古之咸阳、长安,有着特别的魔力,仿佛真的是龙兴之地。

    唐高祖就是从河东起兵,一举统一了天下,铸就了大唐近三百年的不朽帝国。

    大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凭借河东形胜之地,与朱温抗衡了十数年,最终又由其子晋王李存勖一举推翻了后粱,成就了一代帝业。

    大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在起兵之前,同样也是河东节度使,以河东为根基,北联契丹,挥兵杀入洛阳,改朝换代,取后唐而代之以晋,又再次证明了河东这块不平凡土地的神奇之处。

    如今的河东节度使是刘知远,这怎生不会让石重贵心生忌惮?

    也正因为此,石重贵可以改封成德军节度使杜重威为魏博节度使,却不敢轻易迁调刘知远,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李从珂的前车之鉴让石重贵忌讳莫深。

    所以,冯玉宁可推荐杜重威,也不肯推荐触及石重贵心中隐痛的刘知远。

    石重贵当然明白冯玉的意思,而且他还知道冯玉为何要推荐李守贞为副将。在所有的节度使中,李守贞算是最循规蹈矩的一位。如果说天下间的节度使谁最不可能背叛大晋,石重贵认为非李守贞莫属。

    冯玉推荐李守贞为副将的目的,就是希望利用李守贞来制约杜重威。而且,李守贞与杜重威的关系密切,应该不会再出现阳城之战之前杜重威、刘知远相互顾忌,不敢放手一战的局面。

    “李守贞将军为辅老臣也赞同,只是杜将军与李将军有姻亲,会不会不太妥当?”刘昫沉思半晌,问道。

    冯玉笑道:“这个容易,不妨封杜重威将军之女杜如月为靖国郡主,召她入京。臣听说李守贞将军之子李天尧为李风云所伤,如今还不能起床,不如等战后李天尧伤愈后,再由陛下亲自赐婚,岂不是皆大欢喜?”

    冯玉的意思是,将杜如月为人质扣押在京城以为羁鞑,如果杜重威意图不诡,当即斩杀杜如月,这样一来,杜、李两家的姻亲之好就无从谈起。

    石重贵眼睛一亮,拍案起身道:“好,就这么办!冯爱卿,北伐之事,枢密院速速拿出方略来,朕要整雷霆之力,一举拿下燕云十六州,荡平塞外蛮族!”'。'


………………………………

第三百八十八章 后出师表

    虽然几经战乱,论繁华,开封城在这时代的东方还是屈指可数的城市之一。

    开封城不同与其他的都城,没有长安那如菜畦一般坊间,整座城市除了一道高大的城墙,再无其他的防护。而且,开封城也没有宵禁,除非是兵临城下。如果愿意,任何店铺都可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用关门。

    所以,开封城的繁荣与治安全在于开封府的捕快日夜不停的巡逻。

    铁西风是开封府的捕快,他的职责是每天在巡视开封府的几条街道,后唐时如此,如今换了大晋,也是如此。他对这几条街熟悉得几乎能叫出每个街坊的名字。

    “死人了!”随着一声大叫,白虎桥大街上熙熙攘攘地人群突然空出来一大片,一大群人围在那里,不知在看什么。

    铁西风心中一惊,一边从拥挤的人群中挤了过去,一边大声嚷道:“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公差办案,无关者回避!”

    人群纷纷让出一条道来,铁西风这才看见在街边的板车上躺着一名黑衣大汉,七窍流血,乌黑的血迹沾染了一大片衣襟,不知死活。旁边端坐着一位番僧,正在数着念珠念经。

    铁西风冲上前去,伸手正要探那黑衣大汉的鼻息,那番僧忽然一把捉住他的手,道:“阿弥陀佛,施主切莫触摸那尸体。此人中了十分厉害的剧毒,浑身上下都是剧毒,如若有人触碰,必定染毒。”

    铁西风听了,“蹬蹬蹬”连退了三步,一手捂住鼻子,一手指着那番僧问道:“你是什么人,来自何处?与死者是何关系,怎知他中了剧毒,又怎知触碰这尸体也会染上剧毒?”

    那番僧口称佛号,道:“阿弥陀佛,老衲法号大慧法王,来自天竺,有人托老衲将此人带到开封定国侯府,谁料,此人好不容易来到了开封,却不料却毒发身亡,真是劫数!”

    铁西风听了吓了一大跳,急问道:“你说的定国侯府,是不是李风云李大将军的府邸?”

    大慧法王点头道:“不错,正是他,说来老衲与他还有些未了的因果。”

    铁西风听了,不觉肃然起敬,拱手道:“原来是李将军的朋友,失敬失敬,我这让人去通知李侯爷。”说罢,从人群中拉过一个相识的街坊,低语了几句,吩咐他迅速去找李风云来处理此事。

    交代完毕,铁西风又对大慧法王道:“大师虽说是李将军的朋友,但毕竟这里是开封,又是死了人的大案,还需大师做些笔录。”

    “这是自然!”大慧法王不以为意。

    这时开封府已经接到报案,一大群的捕快拥着开封府尹桑维翰赶了过来,一名仵作正要上前翻看尸体,却被大慧法王拦住。

    那仵作哪肯听大慧法王解释,正要发作,大慧法王取出一枚银针,在那尸体上轻轻一擦,只将那银针擦处乌黑发亮。直惊得那仵作连连后退,如此猛烈的毒性那仵作验尸数十年,还从未见过,一时竟然束手无策。

    桑维翰面色发黑,问道:“大师,此人是如何种毒的?又是中的是什么毒?”

    大慧法王叹道:“府尹大人,此事只怕官府管不了,还须李风云李将军才能解决。此人叫什么名字,老衲并不知道,老衲是在赵州郊外看见此人的。那时此人已经中毒,昏迷不醒,被绑在一棵树上,树上有一张纸条,言明要老衲送此人去定国侯府,并说要与生意虞不全斗法。”

    “那纸条呢?”桑维翰问道。

    大慧法王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条,桑维翰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几行字:

    “大慧法王诚晤:此人身中剧毒,乃老夫所下,请法王将此人交于李风云,让他告诉虞不全,教他来找老夫!此人若是毒发身亡,沾他尸体者必定也会染毒,切忌,切忌!虞不全若是不来,老夫便每个月给他送一具尸体!毒霸欧阳峥字。”

    “毒霸欧阳峥,他是何人?”桑维翰有些惊讶。

    “毒霸欧阳峥,是一名毒术极高的江湖奇人!”大慧法王还未回答,便听有人应声道。

    众人转头望去,原来是李风云已经来了。

    “法王近来可好?”李风云朝大慧法王打了个招呼,接着又解释道:“此人毒术精深,可谓是平步天下,如果说神医虞不全在医术上已经无人能及,那么,毒霸欧阳峥在毒术上可谓是天下无敌。此两人素有恩怨,旁人插手不得。桑大人,不如将此案交于我,由虞不全与欧阳峥两人自行了断,如何?”

    “国有法纪,岂可私相授受?”桑维翰昂首道。

    李风云笑道:“桑大人,不这般处理,又当如何处理?此人武功不凡,毒术更是神出鬼没,江湖上曾有数位一流高手遭他毒手,以开封府的捕快,不说找不找得到他,就算找到了他,又有谁能躲得过他的毒手?

    别的暂且不说,桑大人以为这具尸体又当如何处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