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骁雄 >

第355部分

骁雄-第355部分

小说: 骁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风云愣住了,细思了一下,似乎的确是如公孙无忧所说的那样,他的确被萧齐瑞的话吓住了,心里总是琢磨怎样才能熬过月圆之夜,对眼前的局势没有多想。

    公孙无忧指着缓缓驶进的那二十多只小船,道:“那些辽兵并不知道我们的实力。我们只需要升起千斤闸,堡顶上留些人假扮辽兵,堡内弄得杀声震天,那辽兵必定以为我们还没拿下湖心堡,又岂有坐壁旁观之理?”

    李风云想明白过来,这些辽兵这么快赶来,说明他们也知道湖心堡十分重要。如果湖心堡已经失守,这些辽兵当然不会轻易登岸,只会围住湖心堡的周围,那么,他们就很难逃脱。但是情况并非这样,辽兵并知道到堡内的实际情况。只要他们装得像,能骗得过来援的辽兵,让他们认为湖心堡并没有丢掉。那么,他们必定会登岸冲进拼命来援。到那时候,李风云等人的机会就来了。

    想通了这一点,李风云立刻招呼过来几名被困的武林高手,让他们尽快转动堡顶的轱辘,将千斤闸升起来。

    又安排了三十名二流高手穿上辽兵的衣服,站堡顶假装驻守,相信夜色之下,辽兵估计分辨不出真假。又命令其他的高手回到底楼,将大多数尸体扔到一间石屋中,假做厮杀,将动静闹得很大。

    果然,当辽兵那二十多只小船靠过来时,发现堡门大开,堡内杀声震天,几乎没做考虑,便纷纷将船靠上码头,冲上岸去。

    这次二十多只小船大概运送来了三四百多名辽军,不多时便全部上岸,一队一队,冲进了堡内。

    躲在堡顶窥探敌情的李风云见状大喜,待那三百多名辽军差不多全都冲进湖心堡后,一纵身跳下堡去,脚尖在堡壁的几处凸起处一点,已经悄悄地落到了码头上,抽出背后的两把宝刀,冷不防冲了出去,手起刀落,将数名仍然留守在码头上看守的辽兵砍落水中。

    原本呆在堡顶的二十多名二流高手这时也顺着早就准备好的绳索滑了下来,分出十余人堵住了大门,另外十多人随李风云来夺船。

    辽兵尽数下船之后,撑船的船夫原本是要撑船离开,去接下一拨辽军,忽然见杀出一拨人来,转眼工夫就将码头上的十多名辽兵砍杀殆尽,不由得吓得惊慌失措。有的船夫趴倒在船上,大声叫:“大王饶命,大王饶命,小的只是撑船的。”

    有的见势不妙,便想撑船逃开。

    李风云岂会让他们离开,身形一闪,便落到已经划出码头一丈多远的一只船上,大声叫道:“都给老子留下,谁敢把船划走,老子宰了他。好好听老子的话,留你们一条狗命。”

    众船夫吓得腿肚子发软,哪里再敢反抗,纷纷都停了下来。

    这时,那十多名二流高手也赶到了,将船控制住。

    李风云又跳上码头,道:“你们看好船,我去接应里面的人。”说罢,朝堡门冲去。

    那些辽兵听到码头上的惨叫,带队的将领便心知大势不妙,急忙率领百余名辽兵想要冲出堡门,夺回船只。

    可是守在堡门口的有十多名二流高手,虽然身体虚弱,但也不是那些辽兵能够抵挡得了的。转眼之间,辽兵便被砍死十多名。

    不过,辽兵中也有高手,凭着两名二流高手做骨干,辽兵结着成军阵,一时与实力并未恢复的那十余名二流高手杀得旗鼓相当。

    李风云重新回到堡门前,形势立刻就大变,李风云一招风卷残云,直接斩杀了七八名辽兵,顿时便打破了均势。辽兵被杀得心惊胆战,不断后退。

    这时堡内的武林高手也发了力,在公孙无忧的率领之下,只杀得堡内的两三百名辽兵丢盔弃甲、屁滚尿流。

    李风云见大势已定,也不想在湖心岛多耗时间,以防有变,大喝一声:“不想死的,都给老子滚到一边,让出路来,老子便不杀你们。要不然,送你们去见阎王爷。”

    堡内的辽兵此时已经剩下约两百人,加上原本被困的辽兵也只有三百多人,早已经被杀得心胆俱寒,见此情况,哪里还有胆量与李风云等人再打下去,如水一般纷纷向两侧闪去,只有几名不明就里的小兵来不及闪开,糊里糊涂地做了刀下之鬼。

    见辽兵已经让出了道路,群雄也不再厮杀,公孙无忧大笑一声,叫道:“各位且随我走!”率领群雄撤出堡去。李风云与公孙无忧断后,群雄纷纷上船。

    这二十多只小船,比李风云来时乘坐的那一条船要大出一倍有余,每只船勉强能装二十来人,四百多人,一次勉强能运完。码头上乱哄哄一片。

    这时,原本驻守堡内的辽兵与来远的残兵汇合在一起,有不甘心的悍勇之徒仍然想冲上来,李风云手中双刀刀光一闪,将那些名悍卒砍成了几截,冷哼一声,道:“哪个想找死的,放马过来!”蠢蠢欲动的辽兵立刻被震慑住了。

    有李风云与公孙无忧两名凶神守在堡门口,辽兵个个面如土色,哪个敢拦,眼睁睁看着群雄一个个上船离去。

    李风云与公孙无忧,眼见所有的群雄都已经上船,哈哈一笑,跳上最后一艘船,扬长而去。

    一名辽兵百夫长忽然醒悟过来,冲了出来,大声叫道:“快上顶楼,码头,射箭,投石……”

    话音未落,公孙无忧抬手一弹,只见幽光一闪,一枚钢针从那名百夫长的印堂穴透入脑中,那名百夫长身子晃了晃,委顿倒地。

    众辽兵哑然,无人再敢动弹。


………………………………

第六百十一章 群雄

    李风云三人带着四百多名湖心堡被囚禁的武林高手乘船逃离了湖心堡,在出发时的那个小湾登陆。萧齐瑞和原本在岸上负责戒备的那十多名二流高手早已经不见踪影,显然不希望与李风云等人搅在一起。

    此处离来援的辽兵只有不到三四里的距离,那辽兵恐怕早就注意到这边的情况,多半正在朝这边赶来。众人不敢久留,在李风云的带领下消失在群山之中。

    燕云十六州山势险峻,能勾连南北的官道只有轵关陉,山中没有道路,极其难行。不过众人都是武林中人,身手矫捷,除了那七位一流高手内力还未恢复,其他的人都能运转内力,这一路的险阻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不到半个时辰,李风云等人走出了五六里多路。

    李风云估计辽军一时很难找得到他们,于是找了一处隐蔽的山洞,升起数堆篝火,让众人停下来休息。

    毕竟这些高手刚刚脱离了牢狱之灾,内力虽然恢复了,但身体虚弱,又加上在湖心堡中,辽人只肯给他们勉强维持生命的食物,体力却远远跟不上。而且大多数人身上都有在监禁时留下的伤,又多年不练武功,身体也远不如从前,几乎个个枯槁如柴。

    若论实力,这些人中的三流高手也只比之一般的辽兵高那么一点,二流高手也强不了多少。所以,之前在湖心堡中之时,四百余名武林高手人对上近六百名配合有素的辽兵,居然战死了十来人,更有二十多人受伤。这若放在平时,简直是不可想象。这也教李风云心疼不已,要知道,这些人在李风云眼里,都可是宝贝。

    莫要看这些高手现在表现出来的实力不怎地,那是因为关得太久,实力施展不出来的缘故,只要修养一段时间,实力恢复过来,那绝对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这些人能被耶律明关进湖心堡,说明都有其特别之处。所以,即便是三流高手,也肯定有耶律明看中的其独到之处。否则,赤练崖早就杀了,岂容他们活到现在?

    这批人哪怕有一小半人肯加入游击营,恐怕游击营的实力都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统率大军征战四方好几年的李风云怎会不明白这道理?

    经过一番奔波,众高手已经是饥饿疲惫不堪,急需休息。

    安顿好众人,李风云立刻出去打猎,苏语侬也出去采集野果和疗伤的草药。

    趁着这会儿时间,公孙无忧与苏语侬将这些年中原和契丹发生的事情简略地向众人讲述了一遍。当然,其中的重点是介绍游击营和李风云的种种事迹,毕竟,他们三人千辛万苦将这些江湖豪杰救出来的目的,也是想多拉些人加入藏军谷。

    众豪杰大多被魔教关押了数年之久,短的也有一两年,长的如薛霸,竟然被关了十八之久年,当然,被关在湖心堡不过八年,因为湖心堡建起来也不过八年。对外界的事情了解不多,突然被救出来,恍若隔世,对外面的世界竟然生出几分生疏感。

    据众人说,在湖心堡下的那监狱之中,先后死去的武林高手不下八九百名,有病死的,被折磨死的,更有受不住煎熬自尽的,能活下来的,无不是心志坚毅之辈。当然,也有些人受不了折磨,投靠了魔教,这样的人,也有两三百名。

    想起这些年来所受的苦,又想到过去的那些亲朋好友,几番战乱下来,也不知还活着没有,伤心处不少人潸然泪下。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

    想当年,不论善恶,这些人哪个不是江湖中响当当的英雄豪杰,只因不愿屈服于魔教,不愿为契丹人效力,被关在暗不见天日的湖心堡下,每日度日如年。

    公孙无忧道:“现在天下的形势大家已经知道了,晋国已经亡了,辽国也退回到了草原,河东的刘知远也已经在开封改朝换代,建立起大汉。但是中原各地的烽火还并未完全熄灭,刘知远这个皇帝还坐得并不安稳。

    江湖中更是波谲云诡,各方势力林立。

    各位,不知大家下一步的打算是怎样?”

    众豪杰一阵黯然,一名白发老者抹了一把老泪,长叹一声,道:“打算,现在这种情况下,还谈什么打算?老夫河北柳青岩,被魔教关了整整十年,家中的子孙族人也不知还是否有人活着,又有几人活着。

    公孙公子,你且说说,我等该何去何从?”

    柳青岩,翼州柳家堡人氏,武功不俗,当年便是二流顶尖的实力,只差一步便能踏入一流宗师之境。当年柳青岩以两把吴钩称雄于世,人称青侠,为人豪爽,喜欢交友,在后汉末年,曾组织柳家堡子弟及周边乡亲起义抵抗契丹与石敬瑭的联军。兵败后失踪,江湖中相传他已经战死,想不到也被幽禁在湖心堡中。

    不过据公孙无忧所知,当年名震江湖的柳家堡,十年前便早已经是一片废墟,荒芜人烟。柳家堡的子弟,就算还有人活着,也早已经不知流落何方去了。

    众人的经历与柳青岩的情况相仿,不觉心中凄然。

    公孙无忧轻叹一声,道:“乱世之中,人如蝼蚁,人命抵不过一条狗,这样的乱世,不知几时方能结束。

    本公子的想法是各位现在身体虚弱,各自散去,在这乱世之中未必有自保之力。涿州离藏军谷也不远,不过百余里路程。大家不如虽我等先去藏军谷修养一段时间,等身体恢复过来,再做打算岂不是更好。

    大家请放心,诸位在藏军谷来去自由,调养好身体后,想要离去,藏军谷绝不阻拦。”

    公孙无忧也知道,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老江湖,即使他现在说得天花乱坠,将藏军谷说得百般好,将李风云说得无比伟大,这些人也未必肯信,倒不如带他们去藏军谷,让他们自己去看,自己去想,反而效果更好。

    众人觉得公孙无忧说得有道理,又加上公孙无忧和李风云都是一流高手,应该不会轻易食言哄骗他们,纷纷答应,只有十多名原本是恶名昭昭的江洋大盗,当年杀人无算,江湖中仇人太多,担心被人报复,又自恃武功高强,不愿去藏军谷,提出要离去。

    公孙无忧也知不可能留住所有人,这几人在江湖中凶名太甚,即便投入游击营,也未必是一见好事,于是也不勉强,只说等李风云回来,吃些东西,恢复一下体力,大家好聚好散,再走不迟。

    约莫一个时辰过去,李风云带了洗剥好的两头野猪和十多只野兔回来。

    这些猎物当然不够四百多人分,不过,加上苏语侬采集回来的数百枚野果,应该也能勉强充饥了。


………………………………

第六百十二章 七绝玄功

    草草烤熟了猎物,众人囫囵吃过,体力也恢复了不少。苏语侬又调制了一些草药,为众人伤势重新精心包扎治疗了一番。

    看看天色已亮,那十多名江洋大盗不愿再呆下去,抱拳告辞。

    李风云已经听公孙无忧说过这事,见这十多人去意已定,心中虽有些惋惜,但也不好再挽留,便大致画出了周围的地形和位置,送他们离开。

    留下的众豪杰见李风云果然信守承诺,放那十多人离开,原本有些疑虑不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