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骁雄 >

第428部分

骁雄-第428部分

小说: 骁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许半仙抓起筷子,吃起桌上的饭菜,丝毫不担心苏语侬在其中也下了泻药。

    两日后,还蒙在鼓里的李风云忽然接到一封信,是他的大师兄燕无双亲笔所书,邀请他次日到白马寺一晤,说是有重要事情相商,信中还言及一定要带上苏语侬。

    李风云感到莫名其妙,说实话,他还真有点怕见他这位大师兄。不过大师兄既然相情,他也不能不去。于是次日早上,留下几位亲兵在农户家中继续等耶律鸿雁,带着苏语侬拍马前往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阳城以东二十多里处,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注1),相传是佛教传入中原后得到朝廷认可的第一古刹,有中土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佛教中有着极为显赫的地位。

    李风云、苏语侬两人来到白马寺,只见白马寺门口站着一位老熟人,大慧法王。

    大慧法王看道李风云,急忙迎了上来,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李施主,苏施主,又见面了!李施主,老衲真不知该恭喜你好呢,还是惋惜你好!”

    李风云感觉自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礼问道:“法王,你怎么会在这里?什么恭喜、惋惜?”

    大慧法王朝李风云、苏语侬眨了眨眼睛,道:“此寺乃中土佛教的祖庭,老衲怎能不来?只可惜这里的住持方丈了源大师,太过迂腐,不知变通,不知三教合一的好处。李施主,你乃三教合一的首倡者,呆会事了之后,正好帮老衲劝说一下了源那和尚。”

    说话间,早有沙弥过来牵走了李风云、苏语侬两人的马,大慧法王陪着李风云两人走入了寺中。

    见李风云不知白马寺的来历,大慧法王一边走一边介绍道:“白马寺最初建于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说来还是佛祖释迦摩尼亲自来东土宣扬佛法的结果!”

    “哦?竟然有此事?”李风云有些感兴趣,他曾听杜如月说过,释迦摩尼直到圆寂也未曾踏足中土,不知大慧法王为何有此说。

    大慧法王说道:“那还是一千年前,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也就是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亲自为他演示佛法,其中妙处,自不可言。

    次日清晨,汉明帝将此梦的内容说给朝中大臣们听,博士傅毅启奏道:‘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陛下梦到的那样,想来入陛下梦中的应该是佛祖释迦摩尼了!’。汉明帝听罢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求取佛经、佛法供奉。

    到了永平八年,蔡、秦等人离开了帝都,前往天竺。

    在途径大月氏国(注2)之时,蔡、秦等人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于是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土来弘法布教。

    永平十年,二位天竺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摄摩腾、竺法兰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鸿胪寺(注3)暂住。

    永平十一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所以取名为‘白马寺’。这白马寺的‘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到了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土寺院的一种泛称。在这里,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乃是传入中土的第一部汉译佛典。

    在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白马寺译经,在之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里,总计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计三百九十五卷佛经在这里译出,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成为中土第一译经道场。”

    说着话,大慧法王将李风云、苏语侬引入到方丈室内。

    进到方丈室内,李风云不由得一愣,原来这里竟然已经坐着六人,燕无双也就罢了,耶律明、野狐禅、了然大师三位绝顶高手竟然也在这里。耶律鸿雁也坐在耶律明的身后的一侧。

    另外一人是一位老僧人,身披大红袈裟,白眉直垂到耳边,形容枯槁,应该就是白马寺的住持了源大师,此人似乎并不会什么武功。

    大慧法王果然指着那位老僧介绍道:“李施主,其他的人你应该都认识,老衲也不必介绍了,这一位便是白马寺的住持了源大师。”

    李风云、苏语侬急忙施礼,了源大师也还礼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两位应该就是李风云李施主和苏女施主吧!请坐,请坐!”神态不卑不亢,果然是大师风范。

    三人落座后,大慧法王叹息道:“李施主,其实你与我佛门有缘,又何必留恋红尘间的情爱?要知,浮尘百态,到头来其实不过是梦幻一场,倒不如早些觉悟,斩断情愫,不结因果,自由自在得佛陀身!”

    话音未落,苏语侬、耶律鸿雁共四道凌厉的目光一齐向大慧法王绞杀过来。

    注1:东汉永平十一年,即公元68年。后面提到的年号可据此推算。

    注2: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

    注3:鸿胪寺,负责外交事务的政府机关。


………………………………

第六百二十章 齐人之福不容易(1)

    了然大师见状笑道:“大慧法王,人家在这里商讨婚姻大事,你这个洋秃驴却打算将新郎官拐走当和尚,莫说两位女施主不会答应,就算是老衲这个老和尚也不肯答应。老衲这一生,一心礼佛,青灯古佛相伴倒也罢了,老衲的乖孙女可不能再这样!”

    众人哈哈大笑,这里也只有了然大师能这么说大慧法王,因为了然大师也是位和尚,而且武功比大慧法王高,年纪也比大慧法王大,即便是佛法上的造诣,也未必在大慧法王之下。

    李风云却是一惊,结结巴巴地问道:“什什什么婚姻大事,谁谁谁的婚姻大事?”

    “在这里,除了你,还有谁谁谁的婚姻大事?这么大人了,还像大马猴一样,一点也不稳重,是该找个人来管管你了!”燕无双佯怒道,没想到不苟颜色的燕大侠也有风趣的时候。

    李风云耷拉下脑袋,他心中,其实一直都没有放下杜如月。只可惜,他与杜如月之间,已经早已没了缘分。

    偷看了苏语侬,见苏语侬羞羞答答,像只鹌鹑一般,一副淑女的模样,李风云明白了大半。平时几时见过苏语侬这般模样?如果有,那也是苏语侬准备阴人的时候。

    立刻意识到刚才的表现似乎有些不妙,李风云急忙道:“大师兄,你不说师弟也正要求师兄。师弟的终身大事,还要拜托大师兄了!”对于苏语侬,虽然平时偶尔会受她一些欺负,不过长时间不见她,还是怪想她的。能娶个这样一个漂亮的老婆,李风云觉得很不错,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哦?”燕无双道,“原来你这猴崽子正要求我为你提亲,这么说,你心中已经有了意中人,是不是?那你且说说,耶律姑娘和苏姑娘两人,你选哪一个?”

    “哦,啊?”李风云张大了嘴巴,一个好选,两个就比较麻烦,尤其这两个在李风云心中都留下很重的位置。没想到,燕无双竟然将这个球踢回给了他。

    李风云瞅了瞅身边的苏语侬,天姿国色,犹如世外仙子,娇媚迷人。又天生有一股魅惑的气质,小鸟依人般,教人看了就想搂在怀中好生疼爱。

    又看了看耶律明身后的耶律鸿雁,草原女子,巾帼英雄,又有沉鱼落雁之色,闭月羞花之容,如百合花一般明媚动人。

    这,这这叫李风云该如何选择?

    犹豫了一下,李风云低声道:“可不可以两个……”

    “不可以!”苏语侬朝他怒目而视,于此同时,从耶律明身侧射来刀子一般的目光,逼得李风云急忙低下了头。

    “哈哈哈哈!”野狐禅唯恐天下不乱,“风云,难道你还想享齐人之福不成?”

    “不是啊!”李风哪会承认,急忙否认,“我是想说,事情来得太突然,可不可以两位姑娘让我清醒一下!”擦了一下冷汗,李风云心中一松,总算把话圆了过来。心情一放松,说话就容易出漏子:“我也不想两位中的任何一位因为我而伤心!”

    “你是说奴家会伤心了?”苏语侬歪着头问道。

    “不,不是,绝对不是!”李风云急忙摆手。

    “哼!”耶律明冷哼了一声,冷声道:“那你是说我徒儿了?鸿雁有什么配不上你?”

    耶律鸿雁黯然地低下了螓首。

    “不是啊!”李风云连连叫屈,“耶律姑娘,你千万别瞎想。耶律教主,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说的是我,是我还不行吗?”李风云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一语既出,逗得众人人人含笑。

    “好,既然不是,也就表示李风云不反对这门婚事,那此事就这么定了!”耶律明不容置疑地道,“燕大侠,李风云与我徒儿的婚事就算定下来了!”

    “阿弥陀佛!”燕无双还没开口,了然大师已经说话了,“耶律施主此话差矣,李施主并没有说他选择哪一个,耶律施主又怎么能强逼婚嫁呢?”

    耶律明瞪眼道:“婚姻之事,你们汉家不是向来讲究门当户对的吗?

    我徒儿乃是大辽皇族,身份显赫,血脉高贵,以李风云义务军节度使的身份,也能勉强匹配。不知道苏姑娘是什么身份,如何能配得上李将军?”

    “耶律教主此话就错了!”野狐禅笑嘻嘻地道,“看来耶律教主还不了解李风云,更不知道自从小兄弟入主定州以来,定州一带的风俗已经大变。凡是都讲究平等,再没有门当户对之说。耶律教主若是以血脉身份来压人,莫非是要李风云自食其言?

    而且,我汉家有一句话,叫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世上只有品格高贵的人,又哪来血脉高贵、长盛不衰的门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自古以来,那些高门大第,沦为贱民人家的不知有多少。即使是辽国皇族,数十年前,又有多尊贵的血脉呢?

    耶律教主是开明之人,又怎么能拿身份血脉来说事?

    即使是燕大侠,恐怕也很难答应。毕竟当年燕大侠与耶律月姑娘的往事,已经成为美谈。以当年两人之间的身份,又几时成了隔绝两人的藩篱?江湖儿女,又哪来那么多讲究?”

    此话说得燕无双眼神一黯,不觉想起当年他与耶律月俩人的旧事。耶律明也被问住了,他和耶律月是兄妹俩,其实是当时契丹一大族的酋长的儿女。而燕无双只是一个孤儿,不说汉人与契丹人的区别,单论这身份地位,的确是不太相当。

    野狐禅说得对,江湖儿女,又哪来那么多讲究?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了然大师道,“野狐禅施主说得不错,所谓众生平等,夫妻之道,在乎感情,彼此坦诚尊重,琴瑟和谐,又怎能计较身份地位?”

    了然大师话出,众人现出怪异的神情,一个一辈子没娶过老婆的老和尚,居然跟人说夫妻之道,难免让人感到有些别扭。


………………………………

第六百二十章 齐人之福不容易(2)

    了然大师丝毫没觉着有任何不妥,接着道:“而老衲的乖孙女,与李施主青梅竹马,历尽了患难,依旧彼此不离不弃。由此可见感情之深!耶律教主,你又何苦要拆散鸳鸯,让劳燕分飞呢?”

    “哼!”耶律明哼了一声,道:“就算他李风云与苏姑娘有感情,难道我徒儿跟李风云就没有感情。我徒儿被陛下追杀,究其原因,还不是因李风云这小子?其中缘由,李风云最清楚,你们何不去问问他?”

    说罢又瞪眼望着李风云,恶狠狠地道:“李风云,你是不是想不承认?你若敢始乱终弃,本尊绝饶不了你!”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又集中到了李风云身上。

    李风云见这把火绕了一圈,又烧到了自己身上,急忙一捂肚子,大声叫道:“哎呦,哎呦,肚子好痛,昨天晚上不知吃了什么,把肚子吃坏了。”又偷偷看了苏语侬一眼,急忙又解释道,“我那几个亲兵,五大三粗的,叫他们做点东西也不成,难以下嘴,早知就不吃了!哎呦,哎呦,受不了了!了源方丈,恐怕要借贵寺的茅厕一用!”

    在众人惊讶的眼神中,李风云以屎遁之法,逃之夭夭。

    “南无阿弥陀佛!情情爱爱这种事,麻烦得很,李施主,你不如随了老衲,一柄戒刀,割尽三千烦恼丝,从此三千红尘世界,再无牵挂,岂不是更好?”身后隐隐传来大慧法王的声音。

    “你住嘴!”又传来耶律明的怒喝之声。

    ……

    转过了数道院子,李风云自己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