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紫阳 >

第125部分

紫阳-第125部分

小说: 紫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问再度报以冷笑,石真无疑听闻了他先前在建康的所作所为,知道道家在晋国不受礼遇,故此才强调僧人可能在赵国受到重用,想逼他站在宣扬道家的角度接受护国金印。
    “天气日益转暖,蛇虫开始复苏,战局怕是对你们胡人不利。”莫问随口说道。慕容燕国主要依仗的是妖鬼异兽,冬天蛇虫大多蛰伏,故此慕容燕国在冬天应该是防守阶段,天气转暖之后势必开始有所动作,且赵国国师即将寿终正寝,故此情势对赵国极为不利。
    “这倒不怕,父皇已经下了圣旨,东北诸郡全民皆兵,燕国妖兵再厉害,奈何不得我们赵国人多。”石真说的很是随意。
    “胡人就是胡人,便是你这女子心肠亦是如此狠毒。”莫问皱眉冷哼,石真所说的全民皆兵,自然指的是汉人。
    “唉,我们也是无奈而为之。”石真虽是叹气却毫无悲伤之意。
    “你可知道威逼激将对我毫无用处,我能冲入晋国皇宫,亦能杀入你赵国龙庭,你与我说话要和气一些。”莫问语气阴冷,虽然他有心接掌赵国金印,却不能表现的太过主动,须趁机为汉人寻求更多的利益。
    “我哪敢不和气呀,我此番过来是带有莫大诚意的,你且看看这个。”石真自袖中掏出一副卷轴递向莫问。
    莫问挑眉看了石真一眼,抬手接过那副卷轴,铺展开来,是一副细绘的疆域图。
    “北岸诸郡,你可自取两郡归晋,你接掌金印之日,便是赵国退兵让地之时……”
    
    第一百七十章 与虎谋皮
    
    莫问闻言陡然皱眉,这疆域图上清楚的标注了北岸五郡的大小和范围,最大的一处便是眼下所在的豫郡,此外豫郡东北的鲁郡亦是大郡,这两处大郡若是尽数归晋,对晋国大为有利,不论屯兵还是养民都可为之。
    “我若要这两郡,你们亦可割舍?”莫问探手指着鲁豫二郡。
    “可。”石真重重点头。
    “你一女子,如何能够决断军国大事?”莫问摇头说道,俗话说事出反常即为妖,赵国开出的这份礼物分量太重,这可是两郡,千里国土,万众子民,赵国怎会说让就让。
    “你看这是什么?”石真自腰后解下一黄绸包裹的方形物件放于桌上,此物有五寸大小,解开之后竟然是一方龙踞白玉印章。
    “你竟然偷了玉玺出来?”莫问皱眉看向石真,赵国当年偏距西北,故此其玉玺为羊脂白玉,此方玉玺当真是白玉无瑕,如此完美绝非仿造。
    “玉玺藏于深宫,我平日见它不着,如何偷得,这是父皇与我的,着我代他行事。”石真正色说道。
    “割土让地岂是儿戏,你们胡人行事怎得如此激进?”莫问皱眉摇头,这等大事,竟然交由一女子全权处置,当真是不可思议。
    “换做旁人,休说两郡,便是一县都不会给他,但你不同于旁人,你值得我们以两郡换取。”石真此时毫无顽劣神情,表情极为严肃,语气亦然。
    “为何如此看重于我?”莫问问道,休说之前已然与诸位同门商议好要接掌赵国金印,便是之前未曾商议,此番见得此等重礼,亦难免动心,任何人都会被礼物打动,只看礼物是不是足够重。
    “你法术高强,不与我们赵国为敌,便值一郡。助我们平定北方,又值一郡。”石真说道。
    莫问闻言将那卷轴收起,抬手交予石真,“你们看似豪爽,实则心机颇重,明知我与晋国已然交恶,便是与他们二郡他们亦会怀疑不受,故此才敢此等大方。”
    石真闻言愣了一愣,转而讪笑,“他们不受,你可受了。”
    “我一孤身道人,不求那裂土封王之事,亦不会助你们平定北方,不过东北慕容燕国亦是异族,助你们抗燕倒不是不可。”莫问平静的说道。
    “有何要求?”石真语带颤音,千求万求,莫问终于松口。
    “有三,一者,胡人不可抢夺境内汉人的妻女财物。”莫问竖起一根手指。
    这一要求是莫问三个要求之中最低的一个,他原本以为石真会立刻答应,未曾想石真闻言竟然皱起了眉头,面露难色。
    “汉人财物皆是辛苦所得,妻女亦是至亲,你们胡人原本就不该抢夺。”莫问挑眉说道。
    “圣旨倒是可以下的,但是国人是否遵从我不敢保证,多年习惯非朝夕所能改变,我担心承诺于你却无法兑现。”石真面露无奈。
    莫问虽然恼怒石真不曾答应这最低的要求,却也对她的诚恳暗自赞许,不答应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失为光明之举。
    “好,圣旨会下,如你要求,若是国人有违,汉人所失财物由官府偿还。”石真皱眉良久,开口说道。
    莫问闻言缓缓点头,石真能允诺这一点,当真不易。
    “依你揣度,要收复三郡十六州需耗时几许?”石真问道。
    莫问没有答话,而是重新拿过石真手中的疆域图铺展开来,“是哪三郡?”
    “黄郡,白郡,邕郡。”石真探手指明三处区域,这三处区域皆在东北方向,呈箭形深入,黄白二郡为两翼,邕郡为前沿,这是一种可攻可守的格局。
    “十年当可力尽全功。”莫问端详良久出言说道,虽然只有三郡,但这三郡都是大郡,几乎占据了赵国疆域的三成之多,这是国与国的战争,彼此皆有大量增援,定是一场持久战事,要想获胜不是朝夕之功。
    石真闻言微微皱眉,其神情表明对于莫问所说的时间并不满意,但她并未对此提出异议。
    “第二,自我接受金印之日起,十年间赵国汉人的赋税减半。”莫问说道。
    “赋税乃国之命脉,减免半数,决然不能。”石真摆手摇头。
    “减免两成。”莫问主动退让,他先前所说半数亦知道赵国不会答应,即便是这两成,亦是一个极大的数目了。
    石真闻言再度沉默,莫问探手指向旁边座椅,石真落座皱眉思索,良久过后探手说道,“杂税不免,田赋减免两成,同期五年。”
    此话一出,轮到莫问沉默,石真所说的同期五年是一语双关,既指五年内减免田赋两成,又指他必须在五年内击败慕容燕国。
    “你一女子,令尊为何会如此相信你,将此等大事全权交托于你?”莫问沉吟过后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
    “正因为我是女子,父皇才会信任于我。”石真笑道。
    “何解?”莫问微微抬手。
    “因为我不会争夺皇位。”石真答道。
    莫问闻言缓缓点头,先前于晋国的那段时间他已然感觉到了皇位争夺的惨烈,为了排除潜在的威胁,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亲情显得极为淡薄,这种情况想必也出现在赵国,在诸位皇子一心争夺皇位的时候,公主反倒成了最值得相信的人。
    “你今年多大了?”莫问问道。
    “小你两岁。”石真随口回答。
    “你这般年纪,我很怀疑你能否兑现承诺。”莫问侧目看向石真。
    “你年纪也不大,但我并未怀疑你的能力。”石真笑道。
    “我在建康的所为,为世人所见,你如何怀疑?”莫问回击。
    “我可遣万人到此,可请出皇帝玉玺,你也不该怀疑我。”石真并不露怯。
    莫问低头收拾桌上纸屑,“你所行之事确有力度,然此等军国大事,令尊不亲力亲为反而假手于你,似乎不很妥当。”
    “父皇根本就不管这些。”石真摇头过后再抬右手,“五年。”
    莫问闻言没有立刻答话,而是皱眉沉吟,赵国赋税很重,一亩田地需交田赋两石四斗,北方的土地在好的年景能出粟谷三石左右,田赋抽去了八成,剩下六斗褪去谷壳只余半数,赵国成年男女人均得田五亩左右,十三岁以下次男得田三亩,次女得田两亩,按照五口之家得田二十亩计算,交赋之后余粮六石,不过七百多斤,这七百斤谷米要供五人用上一年,每人三日才得一斤米粮,只够稀粥果腹。
    如果去掉两成田赋,一亩田地便少了将近五斗的田赋,二十亩得免十石,褪壳后是五石,几乎是百姓之前余粮的一倍,如此一来百姓在这五年之中就能够吃上干粮,这已经是很大的一个改变了,而且此举将会令卖儿卖女的惨景大为减少,他能要求的,能换取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五年。”莫问点头答应。
    “三为何?”石真问道。
    “东征之时,赵国不得西侵凉国。”莫问说道。
    “凉国?”石真面露诧异,“为何是凉国而非晋国?”
    “凉国。”莫问出言强调却并未解释。
    “这个最为简单,我们答应。”石真点头过后再度追问,“我很想知道你为何要护住凉国?”
    “凉国未曾驱逐于我。”莫问笑道。实则他所说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原因,主要原因是晋国国力强盛,赵国要想南下并不容易,反倒是同为汉人政权的凉国比较弱小,赵国有可能在这段时间内腾出手来对付它。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前往中土宣讲大乘教法的孔雀王目前在凉国,他虽然不知大乘教法为何,却对那孔雀王的言行很是赞赏,至少那老僧敢于承认佛教的缺陷和错误,此等人物才担的上大德,投桃报李,道家应站在主位加以接纳,先前那授艺的上清仙人曾说过“止人祸,平天灾”,一个平字大有深意,上清本意当不是杀尽天下光头,而是求和求“平”。正因如此,他才要保住凉国,孔雀王是受他指点前往凉国的,不能前脚将人送去,后脚便任凭赵国去攻打凉国。
    “我那几位皇兄也有心与父皇分忧,各自寻有能人想要接替国师,若要接那金印,怕是要打败他们才行。”石真说道。
    “告知那些僧尼,尽数让路,我不愿妄杀。”莫问冷声说道。
    “我先前是故意激你才那么说的,他们也不全是和尚。”石真坏笑。
    “共有几人?”莫问横了石真一眼,皱眉问道。
    “三位皇兄各寻一人,冀公主求得一人,朝廷寻到三人,国师选定一人,共八人。”石真说道。
    莫问闻言没有再问,之前在晋国他已然领教过了朝廷内部的权势争斗,赵国想必也是如此,诸位皇子公主皆有心为皇帝分忧,说是分忧,实则本质还是军权的争斗,因为一旦被举荐者担任国师,将会领兵出征,届时军权自然落到举荐之人的手里。
    “他们所揽多为庸才,并无你这般待遇,休说两郡,便是一州也未曾许予他们。”石真说道。
    “那两郡之说只是你们顺水推送,明知晋国不会接受,不提也罢。”莫问站立起身,“我只为你们抗击慕容燕国,不受其他差遣,你们要兑现诺言,一,不可抢夺汉人财物妻女。二,五年之内田赋减免两成。三,五年之内不可出兵凉国。”
    “一言为定。”石真伸出了右掌。
    莫问看了石真一眼,并未回应。石真取皇帝玉玺在手,莫问探掌其上,“各兑承诺。”
    “真人出山,当以重礼相迎,我即刻回去安排礼仪。”石真满面笑容转身离去。
    莫问目视石真出门,待其转向东行,方才自怀中取出符盒,将一直拿于手中的那叠空白符纸摁压其中……
    
    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上
    
    将紫色符纸压满符盒重纳入怀之后,莫问静然独坐,久久未动,赵国已然接受了他提出的条件,箭已搭弦,不可回头了。
    是对是错先前已然久经揣度,此时无需再去质疑,但这一决定实在太大,从今以后他将与胡人为伍,除了少数几人知道他的初衷,世间百姓皆会将他视为助纣为虐的叛徒,贪图富贵的败类,他此时正在脑海之中想象百姓在日后会用何种眼神看他,会用何种鄙夷的神情嗤他,所思这些不为别的,只为事先有所心理准备,免得他日见到那种鄙夷憎恶的眼神时心中会无法承受。
    独坐良久,莫问方才起身,将裁剪符纸剩下的纸屑边条焚毁,转而回返东厢盘膝打坐。
    太阳西下,夜幕降临,莫问离开莫家药铺来到城东祖坟前,他心中异常忐忑,久久难得平静,来到此处只是困惑驱使下的一种下意识举动。
    但是到得祖坟处,他却并未多做停留,站立片刻便转身回返,人生要经历两次独立,第一次是儿时断乳自行进食。第二次是长大成人,不再需要父亲解惑独自处事为人。这两次独立都是艰难的过程,古人云四十才得不惑,二十出头的他虽然感觉自己没有做错,却并不确定自己做的到底对不对,他需要有人给予他支持和鼓励,但此时他得不到这些,只能独自承受和面对。
    回返莫家药铺,莫问数日未曾出门,闭目凝神,打坐练气,用不了多久就要北上,怕是很难再得安宁。
    第九日的清晨,迎接仪仗到来,由于未曾接掌金印,故此豫公主安排的是高功真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