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厂公为王 >

第57部分

厂公为王-第57部分

小说: 厂公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偷眼上瞧,这哪是出了纰漏的感觉,简直就是捅破天了!

    说起这张正,蒋環感觉自己真是冤枉。其实中国自古以来,职位的升降大都遵循一个基本的规则:一去二进。所谓的一去二进,就是说当一离职之后,不管是因为退休还是升官,所留下的空缺一般都由他下边的副手也就是二来继承,如果人数多于一个的话,那一般会参考离职的人的意见。当然了,某些走领导关系,越级插队的个别例子除外。之前,张正的老上司,前一任的四川锦衣卫镇抚使因病去世了,临终前指定了手下的千户张正来继任。张正从来也没犯过什么过错,甚至身上还有些功劳,所以事情报到蒋環这里,蒋環也就顺手批了,天地良心,他最多也就算是个盖章的,其他的在没有一点牵扯,连银子都没收过。

    “这张正的履历里似乎少了一条啊”朱元璋的声音响起,打断了蒋環思绪。

    “。。。。。”蒋環顺势闭嘴不言。

    “记得一会儿在他的档案上加上,就写‘张正,白莲教徒,以虚假情报害死蜀王麾下七千兵将。’”阴冷的声音,好似毒蛇吐信,让人不寒而栗。

    “臣。。。。臣。。。臣。。。”蒋環跪在地上,整个人都抖成一个儿了,好似筛糠一般,上下牙咔哒咔哒打在一处,脸色煞白,已经说不出话来。

    “哼!”朱元璋怒哼一声,也不说话,猛的站起身,将面前的桌子掀翻在地,又一脚踹翻左右的椅子,再抬手,将周围挂着的几个灯笼拽下来摜在地上。

    蒋環越看越害怕,越想越心惊,正要开口解释,眼角余光扫到地上老张冲他猛眨了一下眼睛,随后将右手食指立在嘴边,做了个闭嘴的手势。

    蒋環感激的看了老张一眼,随后学着他的样子,深深地伏在地上,也不说话了。

    暴怒的朱元璋好似一股龙卷风,在这御花园中尽情的肆虐,将身边的一切都扯在手中,随后破坏殆尽,这是朱元璋的习惯,急怒攻心的时候他必须要发泄出来。征战天下的时候,他喜欢杀人泄愤,而现在做了皇帝了,要讲规矩了,他就只能砸东西了。他喜欢听这种东西被毁坏前发出的脆响,听起来总能让他和杀人产生联想。比方说木头断裂的声音像人骨断裂的声音,砸碎瓷器的感觉则和摔碎人脑袋的感觉相似,等等等等。

    良久,朱元璋气喘吁吁的停了下来,重新回到了小亭之中,老张默默起身为他重新立好一张椅子。

    ‘所以说,还是这群家奴用的省心’朱元璋在椅子上坐下,心里感叹,随后眼神一愣,脑中似乎闪过一道什么灵感,可惜转瞬即逝没有抓住。

    又接着喘了两声粗气,朱元璋开口问道“你上次说蓝玉的儿子被白莲教的人掳走了?”

    “是。”蒋環不敢多话,只说了一个字。

    “还有那个叫徐如意的小书童一起?”

    “是。”

    “消息可靠吗?”朱元璋皱眉道“你确定是白莲教所为?”

    “确定。”蒋環重重的点头说道“现场的种种痕迹,还有目击者所看到他们用的武功,还有各方情报汇总分析,臣确信此事必是白莲教所为,而且是白莲教匪首唐赛儿亲自出马。”

    朱元璋将眼神看向身旁的老张,老张不着痕迹的点点头。

    “这样啊。。。”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蒋環啊。”朱元璋轻声问道“你说,你们锦衣卫是什么?”

    ‘锦衣卫是什么?锦衣卫就是锦衣卫啊?这算什么问题?’蒋環心里暗自腹诽朱元璋的问题,有点不知如何回答。正在这时,天上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叫,蒋環福临心至,开口大声说道“锦衣卫又称锦衣亲军,是陛下手里的苍鹰、恶犬。”

    “你明白就好。”朱元璋嘴角挂着一丝冷笑“这次的事情,让朕很被动。白莲教在蜀地必然会作乱,这倒没什么,可这样一来就打乱了朕在朝中的安排。”

    “陛下可还需要臣做什么吗?”蒋環小心翼翼的问道。

    “罢了,罢了。”朱元璋挥挥手:“蓝玉那边,你再准备准备,近期先不动他了,时候已经不对。”说到这,朱元璋伸腿用力踢了蒋環一脚:“你先下去吧,下次眼睛记得放的亮些,看不清人的眼睛你还留着有什么用?还不如朕帮你给挖了去。”

    “谢陛下不杀之恩,”蒋環将头重重的磕在在上,再抬起时已是青紫一片“微臣告退。”

    御书房的龙书案上,铺着一张大大的白纸,上边几个圆圈,用线相连,圆圈里或是一个名字,或是一方势力,彼此关联,构成了一张大大的网。

    朱元璋站在书案前,仔细的看着这张关系网,笔尖悬在半空,陷入了沉思。

    这张网的编织者是他朱元璋,他只用了一刻钟就画出来了,可是当他认真的审视这张网的时候,他发现,这张网还不够完美,还有着自己以前没有发现的疏漏,而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文官有我这个皇帝来制衡,没了宰相的存在,文官不过一盘散沙,不足为虑。”朱元璋喃喃的说着,笔尖轻轻在象征皇帝和文官的圆圈上分别勾过。

    “藩王与外族番夷相互制衡,虽然藩王势大,但朝廷毕竟有大义在身,而且朕还留下了长兴候,曹国公他们,当也无大碍。”白纸上,又是三个圆圈被勾去。

    “白莲教。。。。。”朱元璋有些迟疑,随后也提笔将其勾去“朕留下了江湖三教七派,还有武林盟的存在,再加上地方官府的配合,如果这都能让他反了天,那朕也认了”

    随着朱元璋的笔尖反复落下,白纸上墨迹斑斑,一个又一个圆圈被他勾去,到了最后,白纸上,只剩下一个圆圈还没有被勾去。

    朱元璋的笔尖停在了一个圆圈的上方,迟迟没有落下。

    “果然是出了疏漏啊,朕之前竟然没有察觉到,真是奇怪。”朱元璋将笔放下,随后在椅子上坐下,静静的思考。

    那个未被勾掉的圆圈里,三个大字金勾银划,杀气腾腾“锦衣卫”


第八十六章 缉事厂的设想

    锦衣卫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答案是肯定的。

    这个答案并不是朱元璋想出来的,但他深有体会。

    情报部门的存在最早源自军中,探子斥候都可以算是情报部门的人。而将其用到政治上,成为皇帝的鹰犬这一点,就要感谢秦始皇嬴政的智慧了。

    锦衣卫虽然是朱元璋建立的,可早在秦朝,就已经有了类似的部门,它的名字叫黑冰台,之后历朝历代皇帝都成立了相似职能的衙门,较为出名的,比如汉朝的绣衣使者(汉武帝创立,曾逼死太子。)、三国时期的校事、唐朝武则天的梅花内卫、宋朝的行营近卫所、等等等等。元朝好像没有,但它是个特例,而且只存在了九十八年,它的经历似乎只是反证了情报部门存在的必要性。如果元朝皇帝手里能有锦衣卫这样的利刃,那下边的那些汗王头领也不会不服他了。

    朱元璋小时候没有读过多少书,他的治国经验就是两个字:平衡。有阴,必然要有阳。他为每一个人都安排了位置、责任,以及相对应的对手,包括他自己。他的处世哲学告诉他:只有平衡的才是最稳固的。他之前一直以为锦衣卫不过也就是他为自己安排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对手之一,不,算不上对手,只能算是一个玩物。想起来就用一用,不想要了就随手砸掉。

    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就是如此,朱元璋用他处理完了文官集团,随口一句话,便要了他的性命,之后又随手一道旨意,便裁撤了锦衣卫衙门,虽然只是换了个名字,但他证明了自己对锦衣卫绝对的掌控。

    可这一次蜀地传来的急报,让朱元璋看到了一个问题:锦衣卫虽然只是一把刀,可他是握在皇帝手里的刀。当刀产生思想的时候,砍得就不一定是皇帝的敌人了。

    朱椿为什么会上当,派兵进击马头山?因为他相信锦衣卫是忠心的。

    朱元璋为什么会上当,同意朱椿的请示?因为他也相信了锦衣卫的忠心。

    可现实将一记耳光重重的打在了他们二人的脸上,也打在了大明朝的脸上。

    既然问题已经出现了,那解决也就是了,只是朱元璋现在有些拿不定主意。

    ‘难道要裁撤锦衣卫?’朱元璋想着,随后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方案。

    锦衣卫的存在所带来的那种全知全能的感觉让人迷醉,也让皇帝这个称号变得名副其实。更何况,之后还要指望它来杀人呢。

    可不裁撤的话。。。。。。

    ‘再成立一个锦衣卫?’朱元璋低声自语道“一个用来监管锦衣卫的锦衣卫。”

    不得不说,事物的存在自有其道理,历史也有着他的必然性存在。

    朱元璋裁撤了宰相,可后世出现了大学士这个管天管地的怪物。朱元璋不许太监干政,结果朱棣建立了东厂,朱瞻基建立了内书堂,重新定义了司礼监。

    一个一个的新奇产物,其实说白了,都是权力斗争的结果与必然。文官们需要更强的话语权,需要一个领头人,所以出现了大学士。而皇帝面对着日益强大的文官集团,也需要新的力量来抗衡,所以他们看准了太监这个群体。

    这简直是就是必然的,你要压制文官,自然就不能依靠文官。

    同样的,此刻,朱元璋想要压制锦衣卫,他能想到谁呢?

    “老张啊”朱元璋看着面前的白纸,轻声说道。

    “老奴在”老张在一旁轻声应道。

    “你说。。。。。如果我要收回之前说过的话,用什么理由好呢?”朱元璋的语调很平淡,没有什么抑扬顿挫,就好像是一句家常闲聊。

    可老张听在耳中,脑筋飞转,眼中精光闪动。从朱元璋进入这御书房开始,他就一直在旁边伺候着。朱元璋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老张都看在心里,他知道,这是一个良机,一个真正的天赐良机!

    “陛下是天,无需理由。”八个字,电光火石之间,老张想出了这个答案,用一种恭敬,顺从的语气说出来。

    “呵呵”朱元璋轻笑两声,扭头看了老张一眼,笑道“老奸巨猾。”

    “老奴只是有什么说什么罢了”老张嘴角微咧,露出了一个朴实的笑容。

    很难相信,一个身居高位多年的老太监竟然也能露出这样的笑容。

    朱元璋认真的看着老张的表情,随后颇为感慨的叹息一声,没有说什么。

    良久,

    朱元璋问道“那个徐如意真的被抓走了?丢了?”

    老张想了想,答道“那次据检校回报,蓝春被白莲教掳走之后,徐如意曾一路追到莫愁湖边,最后被对方击退。之后他不死心,便一路出了京师,追查蓝春的下落。锦衣卫不知内情,只当徐如意也被白莲教一起掳走了。”

    “那他现在在哪?”

    “具体的老奴确实不知,不过如果老奴没有猜错,他现在很有可能就在蜀地。”

    “哦?”朱元璋一挑眉毛,“说说理由。”

    “是”老张答应一声,随即说道“徐如意之所以追寻蓝春,不外乎就是因为在蓝玉府上待了一阵子,感念蓝玉的照顾,毕竟。。。。小孩子嘛。”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竟瞎感念恩情,都忘了自己的身份,也不怕惹祸掉脑袋。”

    话是这么说,可转念一想,这不正说明徐如意重情嘛,似乎也不是坏事,应该早点儿把他放到允文身边才是。

    老张接着说道“蓝春在哪儿没人知道,白莲教的下落也不好查,不过四川那边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江湖上总该有些风吹草动的。那徐如意去那里查看的可能不小。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前阵子不是在CD府那边召开武林大会嘛,小孩子好热闹,去看看倒也不足为奇。”

    “恩。”朱元璋点点头,随后说道“老张啊,”

    “老奴在。”

    “一会儿你吩咐下去,全力寻找徐如意的下落,找到了立马带到宫里来见朕。”

    “老奴遵旨。”老张躬身答应一声,随后缓步退出御书房,嘴角露出一丝。。。。不太朴实的微笑。

    看着老张离去的身影,朱元璋又把目光转向了桌上的那张白纸上,略一思索,提笔在锦衣卫的旁边写上了“缉事厂”三个大字,并用圆圈圈上。正要顺势将两个圆圈勾去,朱元璋又停下了,嘴里喃喃道:“一个新成立的衙门,又如何能够和朕的锦衣卫对抗呢?”

    不久之后,一只雪白的信鸽,扑棱棱,从皇宫内院飞了出去。。。。


第八十七章 江行佣

    ‘话说,回了京师我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