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地仙演义 >

第158部分

地仙演义-第158部分

小说: 地仙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天道人气道:“那八株宝树乃是三清共有,便是要赠道友,也是我三清共同之礼。元始慷三清之慨,谋其私利,好奸猾也!”
二圣对视一眼,都是有会于心,不由得哈哈大笑。
笑罢,镇元子说道:“既是如此,贫道能否得两株宝树,都在道友掌中!却不知道友是否能行方便?”
通天道人也笑道:“那就要看道友怎么说了?”
镇元子乃正容说道:“赤明劫之初,木公金母掌洪荒,东海一战,紫府洲烟消云散,妖巫二族得利,分掌天地;妖巫劫中,二族又气运衰落,而截教大兴。此所谓世事如棋局局新,日中则昃,月盈则亏,相互消长,天地之间,无永恒霸主也!”
通天道人思之,亦赞同道:“道友此言,乃是至理!”
镇元子又说道:“如今道友截教大兴,乃是喜事!然树大招风,高处不胜寒,一旦三界有事,大劫降临,道友想要置身事外,何其难也!”
通天道人其实已想通其中关节,乃说道:“七宝宫中之语,只是一时气话,道友不必当真!”
镇元子又说道:“道友,神道虽然不如仙道,但却有一桩好处。仙道之途,重重劫数,若不能度过。千年修行毁于一旦;神道却有先天至宝护持,上榜之神,永生不死,可谓无灾无劫!故以贫道一管之见,截教如今兴于人间,乃是一时之兴。异日若兴于天庭,却是永世之功!其中利弊,还请道友权衡!”
通天道人叹道:“虽然如此,只是一旦上榜,受天帝奴役,神通再难存进,贫道实不忍心!”
镇元子说道:“道友可知:那封神榜虽然能禁锢众神阴神,但总是一件法宝而已,以我等圣人之能,若定要返本还源,亦不难为之!”
通天道人闻言一惊,说道:“此事幸得道友提醒,贫道倒未想到这层关节!”乃复掐指默算一番,说道:“只是三百六十五尊神位,实在太多,截教若担待下来,精英几尽,贫道一番苦心教导,付诸流水,岂能不痛心哉?”
镇元子说道:“榜中神位,本应三教同当,断无截教一力承担之理!若仍凑不足数,何不以人间忠臣孝子代之?”
通天道人闻言,先是一喜,继而忧道:“道友此言,本是妙法!但紫霄宫议立封神之时,老师有言在先,已命三教共担此任。人间之忠臣孝子,不在三教之内,无有神通。若令其上榜,到时玉帝岂能承认?”
镇元子大笑,反问道:“忠臣孝子,真不在三教之内乎?”
通天道人闻言大愕,仔细一想,突然明悟,亦大笑道:“果然是在三教之中,贫道几乎忘却太清圣人之教矣!”
又朝镇元子笑道:“道友有此良言相告,足当七宝之树矣!”
正是:
三教封神难成数,
忠臣孝子上榜来。
镇元出谋立意远,
天门暗弱地门开。
此事议罢,二圣又谈些三界闲言。其间,通天道人问道:“道友,你刚才有言,天地之间,无永恒霸主,亦无永久之兴。依道友之意,截教兴后,何教当兴?”
镇元子答道:“截教之后,阐教当兴!”
通天道人又问道:“阐教兴后,何教继之?”
镇元子答道:“西方教继之!”
通天道人又问道:“再其后又如何?”
镇元子哈哈大笑,说道:“再其后,不可知矣!”通天道人也大笑,复问道:“截教当此大劫,不知如何方能保得道统不衰?”
镇元子答道:“少则得,多则惑,去芜存菁!”
通天道人问道:“仅仅如此乎?”
镇元子乃掐指默算片刻,说道:“界牌勿失诛仙阵,再过万仙可安然!”
通天道人乃施礼道:“多谢道友指点!”
二圣相辞而别!

第228章 碧游宫三议封神榜 娲皇殿求取先行官

又一月后,众仙汇聚碧游宫,再商封神之事。
这一次,三清倒是未再次争吵,就封神之事顺利达成一致。乃议定各将门下弟子,立作三等: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浅薄者成其人道,仍随轮回之劫。
此事议罢,便要正式签押封神榜。通天道人直言不讳说道:“榜上之神,按布周天,序有先后,位有尊卑。然既以我截教为主,便当先由我截教签押!”
这一点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倒是早有心理准备,也不为难,便说道:“自然请师弟先行签押!”
于是开了封神榜,先让通天道人自行签下了教中弟子名讳。通天道人早有腹稿,成竹在胸,便先将六部正神之中的一些尊位占了。
通天道人签过之后,又朝封神榜呵了一口清气,于是弟子名讳,纷纷隐去,只剩一团玄光,在神位上游动,免得提前泄露了天机。
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又分别签了一些弟子上榜,也照样施为,隐去名讳。
三清各自签罢,封神榜再回到元始天尊手中。元始天尊打开细细一看,不由皱眉道:“如今三教都已签过,榜上却还空出一半神位!六部至尊的大罗金仙,更是一位也无,却不符合我等先前所议!”
太上老君、通天道人也上前细看一遍。通天道人说道:“所空出的神位,倒也简单,可再签些人间忠诚孝子上榜就是!”
元始天尊说道:“彼等未闻大道,无有神通,不在三教之内,如何可以成神?玉帝如何会认?”
通天道人反驳道:“人间之士,都在大师兄教下,如何能说不在三教之内?”
元始天尊无言以对,只好对太上老君说道:“请师兄定夺!”
太上老君微微叹了口气,乃签了一些人间忠臣孝子上榜。但他签完之后,仍有许多神位空虚。
太上老君知道这个不是关键,先不理会,乃说道:“贫道只有两位弟子随侍,六位大罗金仙之数,还请两位贤弟共议!”
元始天尊听了,把目光投向通天道人。
通天道人说道:“二师兄休要看我。须知我截教弟子虽多,大罗金仙之数,只与阐教相若。若要截教与阐教担待,须得两教均分,各出三位,才合道理!”
元始天尊施施然笑道:“若是如此,师弟须将让出三部正神尊主之位!”
通天道人气道:“岂有此理!众神大多出于截教,难道我截教弟子上榜之后,还要给你阐教神仙管辖?”
元始天尊说道:“师弟既要单论大罗金仙,便该如此!”
太上老君也说道:“六位大罗金仙,执掌六部,乃是先前公论。二弟所言,并非无理!”
通天道人听了,有气发不出来,怒道:“既是如此,我一位也不要你出,都由截教仙神执掌!”
元始天尊抚掌大笑:“师弟身为圣人,一言既出,天心感应,诸位道友皆闻,却是不可反悔!”
通天道人听了,神色懊恼。然话已说出口去,想要收回来却是难了。
他在封神榜前,思来想去,对于将哪位弟子上榜,居何神位,良久也下不了决心。
须知截教虽盛,大罗金仙也不为多,只有十数位,每一位都是通天道人的亲传弟子、得意门徒,可望证得大道,修成正果。要他签下六位大罗金仙,却比先前签下百余位普通弟子,还有艰难数倍!
镇元子坐在旁边,虽未看封神榜,也猜得出大概情形。他见通天道人下不了决心,便说道:“六部尊神之位,事关重大,无须此刻匆匆而定。何况除了六部尊神,必然还有许多神位空虚,诸位道友可细细思量妥当,日后再定上榜之神未迟!”
元始天尊问道:“若是神位不早定,只怕杀伐降临之时,众仙名未上榜,神不归位,遭劫入了轮回转世,便再无上榜机缘矣!”
镇元子笑道:“这有何难哉!三位道友都是圣人,何等神通!自可取封神榜神位之上的一丝精气炼化。日后若属意哪位门人弟子上榜,可将榜上精气投诸其魂魄之中,自然烙上灵识。待其遭劫之后,真灵归位,自上封神榜矣!”
通天道人闻言大喜,说道:“镇元道友真是金玉良言。须知计议再好,总有变数。如此相机行事,深思熟虑,当无差池!我三清可分而取之,待将神位领完,再于门中议论,乃是上上之策!”乃先取了六部尊神之位的精气,收入袖中,紧接着又领了其他一些空着的神位,等待日后再定。
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也无异议,分别领了一些神位。顷刻之间,封神榜上三百六十五尊神位,便都落入三教囊中,虽然有一些还未曾有主,但已成各教内部之事,倒是免得争论了。
封神之事,至此终于议定。太上老君乃说道:“神位已定,再无争执!此后还望诸位同心,共完此劫!其中是非功过,待到紫霄宫中,老师当自有分教!”
众仙也都松了口气,纷纷向三清贺喜!
太上老君又说道:“此劫之中,截教弟子担当大任,可堪慰勉,镇元道友亦多有襄助之功!”
通天道人听了暗暗冷笑,镇元子逊谢不已!
太上老君又朝周围众仙一礼,说道:“诸位道友归去之后,可晓谕门下弟子:但隐名山福地,清净修行,若无要事,勿入红尘,免得无端裹入神仙杀劫之中,沾了因果,却为不美!待到杀劫一过,众神归位,自然任尔遨游!”
众仙自然省得这番道理,听了太上老君之言,回去之后,都纷纷闭宫止讲,并约束门人弟子,勿入凡尘。
唯有截教弟子,在通天道人默许之下,纷纷入世。其中更有不少仙道难成者,转而到殷商朝廷任职,求取人间富贵,却不知名讳已经注在封神榜上,命数皆定,将成神道,也不知是祸是福了。
却说天庭玉帝听说三教已经议定封神之事,乃与王母说道:“此次封神,虽然是三教共商,但到底封的是天庭之神,将来要由天庭执掌,乃是天庭份内之事。我等若是视若无睹、置身事外,将来统御众神之时,未免授人话柄!”
王母问道:“陛下之意若何?”
玉帝说道:“天庭之中,可有仙家上榜成神?”
王母沉吟一番,说了几个,玉帝皆不认可,说道:“彼等小仙上榜,可有可无,为人奴御,怎显天庭威严?”
王母问道:“陛下可有合适人选?”
玉帝说道:“龙吉上次在蟠桃会上奉酒,有失规矩,不可不罚。不若让她转修神道,占一神位,以显我天庭诚意,你看如何?”
王母面现悲色,说道:“龙吉乃是我们亲生女儿,年幼无知,偶犯小错,陛下略施薄罚便可,何必要如此严苛?”
玉帝叹道:“天家贵胄,岂同于凡夫俗子!”便遣使持帖,前往昆仑山玉虚宫,知会元始天尊,将龙吉公主名讳,标注在封神榜上,又将她贬下凡间,到红尘中历劫。
乌飞兔走,日月如梭!人世之中,已是纣王在位,四夷拱手,八方宾服,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朝商,乃是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
纣王继位七年以来,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也是国祚将衰,气数使然,这一年女娲娘娘圣诞之日,纣王前往女娲宫降香,望见女娲娘娘圣像,竟生歪念,提了亵渎之诗在行宫壁上。
女娲娘娘回宫见了,勃然大怒,本欲施罚于纣王,但掐指一算,知殷商仍有二十八年气运,便摇招妖幡,聚集群妖,命轩辕坟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三妖道:“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三妖乃化清风而去。
不久之后,千年狐狸精便借纣王选美之机,害了冀州侯苏护之女妲己性命,托其人身,选为妃子,独受纣王宫闱之宠,使得纣王日夜荒淫,不理朝政。又与奸臣费仲、尤浑沆瀣一气,祸乱后宫,残害忠良,逼反诸侯。凡此种种,前贤已表,不再赘述。
却说女娲娘娘自遣了三妖下界之后,闭宫修行,不理外事。这一日,突然彩云童子报道:“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求见!”
娘娘乃命彩云童子:“传他入内!”
太乙真人入殿,朝娘娘行礼。娘娘问道:“太乙道友,你今日到此,不知有何要事?”
太乙真人说道:“启禀娘娘!杀劫将起,封神在即!如今三教未动,而娘娘之命先行,遣下三妖,首开因果。是故师尊曾言:当主娘娘宫中,出一位助周伐纣先行官。近日师尊又见娘娘宫中,屡发红气,杀机大动,该是先行官要下凡出世,与我阐教有缘,因此特命贫道前来领取!”

第229章 圣人言行能算计 灵珠去向尚多疑

娘娘闻言,命彩云童子道:“速去查验报来,看是何物发出红光,居然连元始圣人也被惊动!”
童子领命前去察看,片刻回报道:“乃是宝莲灯畔一颗灵珠,发出红光!”
娘娘默运精神,掐算片刻,暗道:“我刚遣下三妖,许其正果,元始天尊便瞄中此物,一还一报,倒是好算计!只是此宝如今尚是我娲皇宫之物,即便有缘下界转世,在封神战中历劫,难道你阐教执掌封神,便定要属你阐教不可?还派太乙来取,吃相忒难看了!”表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