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地仙演义 >

第196部分

地仙演义-第196部分

小说: 地仙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答应,各教各门都不会答应!”
就连通天道人都说:“道友。此事犯了众怒,不可为也!莫如你听我相劝,只封地府众神。阴司之事,交诸教诸派共议之。如此可免得争执,到时不好收场。”
眼见得群情汹汹。镇元子却不为所动,说道:“幽冥之事,鸿钧老师早已知晓。必有可行之处,方允贫道行事。诸位,此事贫道心意已定,是不得不行。还望多多体谅!”
准提道人冷笑道:“镇元子,你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贫道倒要看看你地仙一门,结论如何!”
镇元子也不与他做意气之争。这时太清圣人问道:“道友,你说要封地府众神,地书吾等都曾见过,当无疑议。但你又说要封阴司众神,然则封神法器何在?”
镇元子道:“阴司封神法器在此!”乃拿出一件宝物,是一卷书册。明黄书页,皂色封皮。封皮之上,书“生死簿”三个大字!
此宝也,正是六道轮回之下,九幽地穴之中孕育的宝物,乃是天书、地书交汇,和合而生,又经幽冥玄气洗练,无量业力加持,方成此无上人书至宝。
诸圣见他连人书都拿了出来,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才知道镇元子绝非说笑,是定要封阴司众神不可了,顿时都在心里暗暗盘算。
只有准提道人冷笑道:“你地仙一门,总共才多少仙品?纵使全部上榜,占不得毫厘之地。此所谓贪心不足蛇吞象,终究是贻笑大方!”
镇元子也不与他计较,对他说道:“道友如今是动了痴嗔妄念,无名怒火迷了心智,贫道暂时不与你做口舌之争。”
这时元始天尊说道:“道友,昔日天书封神,乃是先将名讳注于榜上,如此阴神方得上榜,否则即入六道轮回,仍随轮回之劫。道友你地书人书,皆不注名讳,众仙遭劫之后却要如何上榜?莫非六道轮回,也在道友掌中?”
镇元子回道:“六道轮回是天地之枢,祖巫所化,贫道岂能掌控?之所以敢如此行事,乃是因为一件人书共生之宝!”说罢,拿出一件事物,乃是一支笔,长约一尺,通体漆黑。
只听镇元子说道:“此宝乃是与人书一起,在六道轮回之内生成,专门书人名讳,断人生死,地书人书,他皆书得。即便三魂七魄入了六道轮回之中,此笔仍能将其勾出,注到生死薄上。”
诸圣听了,久久无言。
这时镇元子又说道:“诸位,休以为贫道是要独掌地府、阴司。这阴司之神,实该由另一位道友所掌。只是这位道友还未出世,贫道只得暂时越殂代疱。日后返本还源,人书仍要交还。”
诸圣听得一愣,接引道人问道:“不知这位没有出世的道友是何神圣,能得道友如此眷顾?”
镇元子道:“这位道友,来历非凡,日后成就非小,就如同贫道与诸位一般。其他的,贫道不便多言,免得天机泄露,反为不美!”
诸圣听得一头雾水,准提道人在心头暗思:“看他言下之意,那位道友应该也是一位圣人。但鸿钧老师曾言:天道之下,圣位有九。除去三清,地仙一位,西方教一位,女娲娘娘一位,还有三位人皇乃是人教主亲口定下的圣位,想必已得了鸿钧老师认可。呀,九个圣位都已经有主,哪里还有多余的圣位?”这样一算,不免就想道:“镇元子的弟子酆都公已主十八层地狱,还有什么人比酆都公更有资格掌管人书呢?听他口气,酆都公显然不像。啊,他这是故布疑阵,转移视听!”
其余诸圣也大抵都是他一般的想法,因此对镇元子之言并不当真。
这时接引道人又问道:“道友,你既定要封地书和人书,是个什么章程,可否先透露一二?”
镇元子道:“众神掌管两界,诸位总要知情,提前告知,自无不可!”
只见他翻开地书,指着上面诸多神位,胸有成竹,侃侃而谈:“吾拟于九州之内,设一地府,府君总辖诸地事务。地府之下,每一城,设城隍;每一地,设土地;每一山,设山神;每一河,设河伯;此外还有诸应事之神,以及灶王神、床头神、日游神、夜游神等众。其中,城隍、土地,由地府辖之。五岳之神,各领一方山神。诸河诸水,由四渎之神统领。如此一来,可使得江山永固,万众生灵皆沐神恩!因此地书之内,林林总总,共乃有十万八千神位!”
又翻开人书,说道:“阴司之中,设酆都府,总理幽冥之事。其下设五方鬼帝,率领五方鬼王、鬼卒;又有十殿阎罗王,专司审判阴魂,赏善罚恶;又有十八层地狱之主,每层掌十六小地狱,共是二百八十八小地狱之主;另有无常、判官、勾魂使者、轮回使者等众,合计算来,共也是十万八千神位。”
饶是诸圣心里已有准备,听了镇元子之言,犹自吃惊不小。
玉帝面沉似水,说道:“道友,天书封神,拢共才封得三百六十五位,已是人间大劫。你地书人书,各封十万八千神,这得是多大劫数?简直是匪夷所思。况且,神位如此之多,凡夫俗子如何一一识得?若不识得,众又神如何行使职司?”
镇元子道:“陛下,天书之神,对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各有星宿照应,一位不能增,一位不能减,都是关联周天气运,有**力,大功德。地书与人书之神则不同,例如土地、城隍、河伯、鬼卒等众多神位,皆是凡夫俗子也可以胜任,所为者也多是小事,与天书之神不能相比。”
顿一顿,又说道:“至于封神之劫,亦不可同日而语。当年天书封神,乃是神仙犯了杀劫,因此是三教有道之士上榜,都是仙才。贫道地书、人书封神则不同,并非神仙犯劫,尽可取凡夫俗子上榜。因此诸教诸门道德之士,只要回归灵山洞府,不履红尘,自然不在劫中。贫道屈指推算,前两百年间之死难者,贫道千中取一,亦足以封得众神之数!”
元始天尊听了,便说道:“你地书人书封神,既然如此容易,当年何苦强抢三教之仙入地书之内,使得吾等凑不足神位,何其犯难!”
元始天尊此语是暗含心机,接引、准提、玉帝听了,都想起镇元子地书之内,至少已有三位大罗金仙,已是不能善了之局。
镇元子岂不知他是挑拨,便回道:“道友,修行之士上榜,转修神道,也是机缘,强求不得。当年那几位,乃是该在地享受供奉,此事早有定论,何必再提?况以贫道之意,地书人书,虽可封凡夫俗子,但若是有修行之士,定要在此时了却一千五百年神仙杀劫,亦无不可!”
此话一出口,诸仙皆是心头一震,暗暗掂量地仙一门实力。
天庭众神已经归位,天书不坏,众神不死,玉帝有恃无恐,岂是吓得住的?就听他冷笑一声,说道:“道友好威风!好霸气!朕观道友地府,竟连四渎龙神也划在其中。道友何不将四海龙神也一并封了,落得干净!”
四渎龙神、四海龙神向来是天庭敕封,玉帝故作此激愤之语。
镇元子针锋相对:“四海属地不属天,如此亦无不可!”

第285章 阐教徒代传西法 娲皇宫独得机缘

玉帝大怒,冷声道:“既如此,朕静观其变,倒要看道友怎么只手遮天!”说罢,乃拂袖而去!
准提道人这时已经冷静下来,问道:“道友,你说要遣弟子辅佐明君一统江山,但不知是哪国明君?若说出来,吾等也好知道顺逆!”
镇元子笑道:“这却多有不便!”
准提道人岂不知他不会说,只不过是将此事暗示众仙罢了。
这一场龙华法会,前半段众圣演法,盛况空前。阐教五仙转投西方教,亦是彼此相得,一派喜气。不想到了后半段,竟大出接引道人本意,镇元子一意孤行,定下了封神之事。
众圣听罢,不管是敌是友,都是心头沉重。好端端一场龙华法会,就此不欢而散。
眼见众仙皆散,准提道人问接引道人道:“道兄,吾等是否还按原计行事?”
接引道人道:“师弟,他人等得,西方教却等不得。你我早知如此,事到临头,为何反犯踌躇?”
准提道人大悟,说道:“是我想差了。惭愧!惭愧!” 只因传法必乱,乱必封神。因此西方教东土传法,与地仙封神必然冲突,接引道人一语点破关键,准提道人乃明白其中因缘。
于是不久之后,准提道人仍遣燃灯道人等五仙往东土代传西法。
由于西方**,多以佛之名得传。因此东土之民,渐渐把这五仙当作佛门弟子,将燃灯道人与惧留孙都称作“佛”,将三大士称作“菩萨”。
却说镇元子回了万寿山之后,虽是为封神之事算计不休,表面仍是不动声色,看花开花落,观云卷云舒,十分悠闲。
这一日,突然半空凤凰鸣叫。环佩叮咚。童子清风明月来报:“女娲娘娘到了!”
镇元子道:“既是娘娘驾到,吾当出迎!”便至山门,接了娘娘法驾,至五庄观内,坐于云床之上。
女娲娘娘说道:“道友,前次共议封神之事,你以一己之力。独排众议,可是不得不行?”
镇元子道:“正是定要如此,无可奈何!”
女娲娘娘道:“既然如此,我便不再多问。也免得你为难!只是此事之艰难,你当心里有数。到时诸教圣人、天帝,都要来伐你。便是通天道友,也恐怕要与你为仇!”
镇元子道:“多谢娘娘提醒!风霜乃知劲节,此事日后方得分晓!”
女娲娘娘又道:“正是如此!道友,我娲皇宫虽然只我与两位徒儿,危难之时。定当助道友一臂之力!”
镇元子正容一礼,道:“多谢娘娘!如此,可为同道矣!”
女娲娘娘道:“正是同道,可见汝道之不孤!”镇元子哈哈大笑。
女娲娘娘待镇元子笑罢,说道:“道友,你可知我今日前来,实是有事相商?”
镇元子道:“娘娘大驾光临,必有要事,还请说来!”
女娲娘娘道:“上次凌霄宝殿之会。我听了你一番言语,回去细细思量。虽然还不通透,但亦深觉有理。今日来,乃是要到道友这里,求取一份功德,也好稳得圣位无忧!”
镇元子一惊,说道:“娘娘说笑了,贫道这里哪有偌大功德求取?若有,贫道亦取之矣!”
女娲娘娘一笑,也不解释,说道:“道友,可愿同往幽冥一游?”
镇元子知道其中必有缘故,乃说道:“固所愿尔!”
于是二圣出了万寿山五庄观,下到幽冥世界。
二圣在幽冥立定,举目望去,只见幽冥虽广,昏昏昧昧,冷冷清清,生灵少有,一派萧条。还有不少火山、熔岩、毒泽、绝域,乃是上次四圣在幽冥大战所留,触目惊心。
女娲娘娘见了,问镇元子道:“道友,你看幽冥世界如何?”
镇元子叹了口气,说道:“乃是险恶之境,绝非福地。”
女娲娘娘又问道:“以道友之见,为何如此?”
镇元子未答,女娲娘娘先答道:“以我之见,乃是缺了源头活水!”
镇元子眼前一亮,说道:“娘娘见识高明!有水有山,方为灵秀,正是缺少源头活水。”
女娲娘娘道:“道友,我若引来源头活水,改造幽冥世界,这份功德可否?”
镇元子答道:“若得如此,日后幽冥万众生灵,当永受娘娘之惠。此功德虽比不得补天,但也不差多少了。”
略一踌躇,说道:“盘古天地,轻动不得。此事贫道也做不来,娘娘如何做得来?”
女娲娘娘微微一笑,说道:“道友,你小瞧我了!你且看!”说罢,拿出一物,正是她那山河社稷图。
娘娘抚图言道:“当日鸿钧老师赐下此宝,聚得补天功德。今日又用来周全三界,岂非运数乎?”
说罢,将图一抛,那图便隐入空中不见。
陡然天地大震,惊雷炸响,就连九天之上的凌霄宝殿,亦是左摇右晃,把个玉帝王母,惊得神魂不定,忙唤值日星官查验不迭。
就见幽冥世界之中,有一道大河生出,不知其始,不见其尾,汹涌澎湃,如同巨龙,蜿蜒而过,流遍大半个幽冥世界,最后注入九幽地穴之中。
至此,镇元子哪里还不知晓端倪?遂不由抚掌赞道:“娘娘真大智者也!如此演化山河社稷图,导天河入幽冥世界,将三界勾连而为一体,养育无数生灵。此功德之大,丝毫不逊于补天矣!”
其言未毕,果然有异香扑鼻,瑞气横空,无量功德降下,皆注入女娲娘娘体内。
女娲娘娘圣象益显庄严,笑道:“可喜大功告成,吾无忧矣!”
镇元子掐指算算,也道:“得娘娘之助,幽冥世界当有大造化,可再加罗酆六天。人书之上亦当再加六天神位!只是娘娘又失一至宝,诚为可惜!”
女娲娘娘道:“有舍方能有得,道友又何必执着?何况我尚有乾坤鼎、皂色旗,亦足堪使用矣!”
二圣作罢此事,乃出幽冥,回了五庄观中。
二圣又谈了些闲话,镇元子突然想起一事,向女娲娘娘说道:“娘娘,太阴星上那位,是天皇之前便开始受苦。但他曾有功德于万众生灵,不该永世受难、不得善终。贫道推其命数,他日后当在阴司领天师之位。解铃还须系铃人,如今封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