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地仙演义 >

第220部分

地仙演义-第220部分

小说: 地仙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菩萨万万信不得他。”
观音菩萨道:“悟净,休要胡说!悟空一直在我这里,连续四日皆未曾离去,又怎抢得了包袱、变得了唐僧?这想必又是哪个妖精作怪,化作他的模样,你二人同回花果山,辨清了真伪,自然误会消除!”
沙僧将信将疑,遵了法旨,与孙悟空驾云光同回到花果山。孙悟空看见石台之上,果然也有一个孙行者,与自己一模一样,正饮酒作乐。
孙悟空大吃一惊,高举金箍棒便打,喝骂道:“你是什么妖邪,敢变我的相貌,占我的儿孙,居我的洞府,作这等威福!”那行者见了,半点不惧,也举金箍棒来迎。
两个孙悟空两条棒,战到一起,从花果山,斗到九霄云内,不分上下。沙僧在旁,也认不出真假,不敢冒然下手相帮。
其中一个行者道:“沙师弟,你在旁帮不上手,且去回复师父,省得担忧。我自与他去观音菩萨面前,分辨一个究竟!”沙僧便答应去了。
这两个行者打打骂骂,且行且战,到了南海落伽山。观音菩萨被惊动出来,两个猴儿齐声喊冤,都道自己是真,对方是假。菩萨看几个回合,不能分辨,遂念动紧箍咒,想看哪个疼痛,结果两个猴儿一齐捂头,都呼疼痛。观音菩萨一时竟然也不能分辨。
菩萨便道:“你当年官拜弼马温,大闹天宫,神将皆认得你,你且去上界分辨罢。”
于是二人拉拉扯扯,上了南天门,慌得四大天王、各路元帅、大小众神,忙将兵器挡住道:“此间不是争斗之处!”
孙悟空道:“我保唐僧西去取经,谁知遇此一妖,化成我的模样,连观音菩萨也分不出真假。故打至此间,烦诸天眼力,帮我相认!”众天神看得多时,皆不能分辨。两人争至玉帝跟前,玉帝用照妖镜,也照不出来,只见两个皆是猴子,一般无二。
两个孙悟空又相互拉扯,来找唐僧分说,唐僧是*凡躯,哪分得清究竟?没奈何,只得又把紧箍咒念起。结果两个行者都是翻筋斗、立蜻蜓、在地上打挺,直呼头痛,唐僧也只得罢了。
两个行者见唐僧也不能分辨,打打斗斗,到了幽冥,来至十殿阎罗处。阎君拦住,问明究竟,两悟空将根源说了,道:“望阎君与我查看生死簿,看假行者是何出身,早早追索他魂魄,免叫他混乱了根本。”
于是判官将生死薄仔细从头勘查,既无真行者,也无假行者。二人名讳,都未录到生死簿上。阎君于是道:“大圣,生死薄既无名号,二位还是去阳间辩真假!”
两悟空出了阎罗殿,正往阳间去,突然前面来了地藏菩萨,喝道:“且住!等我着谛听与你听个真假!”就见那谛听俯伏在地,须臾,抬起头来,对地藏菩萨道:“怪虽有名,但不可当面说破。若是说破,她与我犯冲,我又斗不过她,便当丧命于此也!”
地藏菩萨问道:“难道吾与诸位阎君,都降他不住?”
谛听道:“此怪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又有仙家的一些因果,若真个斗起来,她自能安然而退,最后我必遭殃!”
地藏菩萨也愁道:“这却如何是好?”
谛听言道:“佛法无边!”
地藏醒悟,对行者道:“你两个形容如一,只得到雷音寺如来佛祖那里,方才辨得明白!”
两个行者一齐嚷:“说得是,到佛祖面前分辨去!”于是出了幽冥,飞上云雾,打打斗斗,同去西天,直至雷音寺外,早见四大菩萨、八大金刚、五百罗汉、三千揭谛、比丘尼、比丘僧诸众,都被惊动,到了如来九品莲台之下。
两行者上前,各诉了冤屈,观音菩萨也道:“前日他来求告弟子,弟子委不能辨,又至天宫、地府,俱难相认!望我佛慈悲,与他辨明究竟。”如来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却不能遍识周天之物。况此两者,皆是应运而生,混世神猴,世间无二,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一时不能辨,也是情理之常尔!”
观音菩萨问道:“敢问是何方异类?”
如来道:“此六耳猕猴也,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猕猴王听如来说出了自己本相,心知不妙,转身要走。孙悟空举棒拦住,众菩萨、罗汉也来围绕。猕猴王见走不脱,摇身一变,化作一个蜜蜂,往上便飞。如来早将钵盂祭起,将蜜蜂扣住了。待掀起看时,果然是六耳猕猴本相!
孙悟空大怒,擎起如意金箍棒,上前一棒,就打在猕猴王后脑,眼见难活。
好棒,打杀心猿并意马,今日水母性归真。就见猕猴王化作一道灵光,落入一位道者后脑。只见那位女道者凭空立于钵盂之下,妙相端严,清逸出尘。
孙悟空喝道:“这也是她变化的面目,原该一并打杀!”就擎起了金箍棒,要朝那道者砸下。
突然半空之中,有妙声响起:“孙大圣,且留她一命!”只见祥云之上,来了一位道者,手持宝伞,衣袂飘飘,殿中人只有小半识得,乃是万寿山玄罗道人!

第320章 玄罗涉险收水母 长老谈诗会木仙

孙悟空却不识得她,仍然举棒要打,如来说道:“悟空,你且退下!”便起手为礼道:“道友,久违了!如何不在仙山纳福,今朝却来了此处?若是提前传个言语,吾等也好迎迓!”
玄罗道人微微一笑,道:“只因这猴头当年在桐柏山的因果,是贫道做下。今日她有性命之忧,我故当出山,救她一命,将其带回山好生教训,亦算是始有终,完其因果。只恐孙大圣金箍棒快,故此来得匆忙,还望恕罪!”
如来道:“此猴虽化做悟空模样作乱,到底未成大恶,今又被打杀了躁念,因祸得福。道友回去好生教训,仍然是仙家璞玉、道门奇葩!”
玄罗道人施礼道:“如此,多谢道友!”走上前,一手撑混元天罗伞,一手轻轻揭下如来钵盂,朝那道者喝道:“还不随我回山,更待何时?”
那道者如奉纶音,拜道:“多谢师尊!”便紧紧跟在玄罗道人身后。
眼看玄罗道人要走,如来问道:“吾与令师,也有近千年未见。不知可还安好否?”
玄罗道人答道:“家师安好,有劳挂念!”
如来道:“还请带此一问,以寄故交之情!”
玄罗道人说道:“敢不遵命!”于是领着那道者,辞别如来、诸佛诸菩萨,飘然去了。
孙悟空见状,怒道:“这是哪里出来的女道士,如此蛮横,只信口雌黄几句,便救了那该死的六耳猕猴去?”
如来说道:“善哉!善哉!悟空,她虽有过,罪不至死,你打他一棒,也算出了口恶气,就此算了罢!”
孙悟空却道:“如来不该怜悯她。她打伤师父,抢夺包袱。依律得问她个得财伤人、白昼抢夺,也该是个斩罪哩!”
如来道:“你自快去保护唐僧来取经罢!”孙悟空怏怏去了。
大势至菩萨对如来道:“世尊,那玄罗道人不告而入,是谓无礼!带走六耳猕猴,是谓不敬!似这般行状,拿下也该,为何不施惩戒,反放了她出去?”
如来说道:“你有所不知。旁人拿得,此人却拿不得。她原身是一北极玄龟,鸿蒙时长成。无垠广大。连开天辟地之劫也安然度过。后来妖巫相争。共工撞断天柱,使得地陷东南,天倾西北,形势危殆。多亏了这北极玄龟四足化成四根天柱,这才撑住了天地四极。这是无涯功德,注在其身,故此拿她不得!”
大势至菩萨闻言,施礼退下。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一众经历过诸般大劫之士,皆未出言。
却说玄罗道人回到水云洞中坐定,便有玄竹道人来访。玄罗道人忙来迎接,二人一起至云床坐下,玄竹道人说道:“闻师妹此回出去。在西天灵山收了一个好徒儿,却不知是何等模样?”
玄罗道人说道:“乃是当年大禹治水时种下的因果,今日不过溯本归源罢了,只还未来得及拜会师尊与诸位同门!”
便将带回道者唤入,说道:“此是你四师伯。快快拜见!”
那道者便向玄竹道人见礼,玄竹道人问道:“可有名号?”玄罗道人说道:“已赐号水母元君!”
玄竹道人点头赞好,从紫竹枝上,取了一片老叶,给了水母元君,说道:“初次见面,未曾备得周全,便只能以此薄礼相赠!”
玄罗道人笑道:“师姐谦虚太甚!若这还是薄礼,岂不愧煞人也!”朝水母元君说道:“这是鸿蒙异种,妙用无穷,乃是至宝。你好生保存,待功候到时,再行修炼!”水母元君大喜,拜谢再三,玄罗道人便让她退下。
室内只有两人,玄竹道人便说道:“师妹,你此次出山,深入灵山腹地,真是胆量不小!”
玄罗道人笑道:“无妨!我出山之时,已经推算周全,一来仗师尊威名,二来有混元天罗伞妙用。此两者兼备,如来才不挡我。若缺了一种,此番便出不得灵山了!”
玄竹道人说道:“师妹,不知唐僧取经,到了何处?”
玄罗道人掐指算算,道:“如今该到了火焰山前!”
玄竹道人说道:“封神劫时,参公芝母为保全万寿山身殒,师尊着他二人入世轮回,当时曾我言道:这二位与我有缘,日后可在我门下修行。前些日子我再见师尊时,师尊又言道:他二人投胎十世,历劫已满,如今正在唐僧西行路上,应完最后一劫,便可回转山门。师尊说得粗略,我多番推算,一无所得,素闻你在门中推算第一,今日便来相求。师妹,如今唐僧西行将半,你且为我好生算算,这参公芝母转世之身到底应在何处?我也好前去拔他二位早日脱离苦海!”
玄罗道人说道:“既是师姐有命,岂敢不从?何况参公芝母二位本是长辈,万寿山无人不敬,更是责无旁贷。师姐稍等,且带我详细推演一番。”便入慧定,运元神,暗暗推演天机。
玄竹道人在一旁,静静等候。片刻,玄罗道人睁开双目,玄竹道人问道:“师妹,如何?”
玄罗道人说道:“难怪师姐算不出来。这参公芝母二人,经历十世轮回,这一世托的,却不是人身,仍然还是一株人参,一株灵芝!”
玄竹道人诧异道:“草木精灵,我倒未算得。世间之事,竟有这般巧法?”
玄罗道人笑道:“若不是推算所得,我亦难以相信。师姐,更巧这二位转世之身,仍在一处,刚开灵识,还不能转化人身。”
玄竹道人问道:“他二人在何处?”
玄罗道人答道:“在西游路上,木仙庵中!”
玄竹道人也掐指一算,呼道:“啊,如此说来,他二位劫数已近,恐受池鱼之灾,我还要快快前去才是!”
玄罗道人却将她拦住,说道:“师姐且慢,听我一言。我今入灵山,是不得已而为之,可一而不可再。且那猴头,杀性颇重,若叫他缠上了身,是打也打不得,摆也摆不脱,甚为烦恼。因此为师姐计,此番前往,需要暗暗出手,勿落了行迹才好!”
玄竹道人颔首道:“我亦正有此意,这一去,乃是蜻蜓点水,雁过无痕!”二仙相视而笑。
话说唐僧师徒,过来祭赛国,这一日,来到一条长岭,路在山巅之上。唐僧着眼看时,只见荆棘丫杈,薜萝牵绕,虽是有道路的痕迹,因多年无人行走,左右却都是荆刺棘针。唐僧叫道:“徒弟啊,这路在下,荆棘在上,更无落脚之处,却怎生走得?”
八戒道:“师父,不打紧。等我将钉耙分开荆棘,莫说是乘马,坐轿也可过去。”随口念个咒语,就长了二十丈高下身躯,把钉钯晃一晃,就变作三十丈长短,迈开步,双手使钯,拖将过去,顿时荆棘分开,草木皆被钯光,唐僧骑马而行,如履平地。
如此行数百里,眼看天色将晚,方到了空阔之处,乃是一座古庙,庙门之外,有松柏凝青,桃梅斗艳。唐僧坐在树下,对八戒道:“今日累了你也!”八戒笑道:“师父便如此直上西天,我老猪也不累!”甚是得意。
悟空却道:“此地荒芜险恶,不宜久坐!”沙僧道:“师兄,你多想了。我等披荆斩棘,满行一日,好不容易寻得这处古庙,本待将歇一日,又哪有什么妖怪?”
话刚毕,庙门中转出一个老者,手持拐杖,足踏芒鞋,后面跟着一个模样丑怪的赤发仆从,头顶一盘面饼,跪下道:“圣僧,小神乃是此处土地,知圣僧到此,无以接待,特备蒸饼一盘,奉上圣僧充饥!”八戒伸手去接,悟空大喝:“好妖怪,冒充土地,来诳老孙!看棍!”举起金箍棒,一棒打来。那老者将身一转,化作一阵阴风,将唐僧裹着,转眼不见。
那唐僧被摄,飘飘荡荡,也不知到了何所,待定神时,见到了一座石屋之前。那老者携手相搀道:“圣僧休怕,我等不是歹人,乃荆棘岭十八公是也。因风清月霁之宵,特请你来会友谈诗,消遣情怀耳。”
唐僧听了,这才心神略安。十八公引唐僧前行,又见四个老者,乃是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劲节公,都来相见。唐僧见他们谈吐清雅,彬彬有礼,去了惧意,忍不住与他们谈诗作赋,讲道论文。
这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