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反元 >

第127部分

反元-第127部分

小说: 反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恕我难以接受”李齐终于忍不住了。

“主公,不如我们就让一步吧”施耐庵在旁边说道,既然一个唱黑脸,那另一个就得唱白脸了。

“让步?怎么让步?”张阳说道。

“不如,我们吃点亏,扬州就不要了,扬州路里只要泰州,海安,通州就可以了。”施耐庵说道。扬州那是绝对要不到的,那可是行省首府,而现在已经攻打下来了泰州,再要上海安和通州,那就一直到了东面海岸,和兴化连成一片,南面就是长江,可以确保根据地的安全。

“好吧,那我就吃点亏,扬州就不要了,不过,高邮和宝应那可是一定要的,不能再妥协了。”张阳说道,仿佛吃了老大一个亏。

李齐虽然是个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人,也不禁想要骂娘,这家伙,简直就是个无赖

“府尹大人,您要是做不了主,那就回去找行省商量一下,主公已经做出让步了,请给我们一个答复,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会恪守承诺,不会再去进攻,也请行省遵守规矩。”施耐庵说道。

“好,我会汇报到行省里的。”李齐同意了。

“除了这些,几个盐场出产的盐,我要拥有完全的自主权,不用再走两淮盐运司的手续,就可以在整个行省直接销售。”张阳说道。

“这…”这个条件可够高的,连行省都做不了主,得上报朝廷才行,问题是,谁敢上报朝廷这件事?李齐脑袋又大了。

“怎么,有问题吗?无错小说网。”

“这些也容我汇报到行省里面吧。”李齐说道。

他这个负责招安的差使,无奈官位较低,根本谈不成任何事,不过这样也好,上报到了行省,看行省如何裁决,黑锅也就不用自己背了。

“如果没有其他的要求的话,容我回去商议之后,再来与士诚兄商谈吧。”李齐说道。

“那就有劳府尹大人了。来人,送客”张阳喊道。

送走了李齐,张阳和施耐庵对视一眼,大笑不止。

让行省头疼去吧要是行省现在有力量进攻自己,哪里会来招安?这一下,就知道了行省的虚实,这一两个月里,可以高枕无忧。故意刁难一下李齐,这样,来回往复地协调,就需要耗费李齐大量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正是巩固和发展占领区的机会。两个月之后,要是同意了自己的要求,给了高邮,宝应,海安,通州,那就毫不客气地接过来,要是不给,那就自己打下来。

“大哥,我们为什么要投降?”送走了李齐,其余几个将领,又都走了进来,他们不高兴地问道。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投降了?”张阳问道。

“那大哥为什么如此礼遇李齐,要按我的意思,一刀砍下脑袋来,和李正的一起挂在城门洞上。”士信说道。

“我和李齐要高邮,宝应,海安,通州,他要是给了,我们就不用流血,直接将这些城池接过来。”

“他要是不给呢?”

“他至少还给了我们一两个月的时间,有了这点时间,我们的天阙铳大量装备部队,还不会自己去拿吗?无错小说网。”张阳说道。

“大哥英明”几个将领拱手说道。

“吕珍。”张阳喊道。

“在,大哥。”

“你的第三营,驻守兴化城。要是李齐再来,就去通知我,记住,一定要对李齐客气点。”

“是,大哥。”吕珍答道。

“第四营和大本营,回守盐场,以防北面淮安路的鞑子进攻。”张阳说道。

“是”

“请施先生负责主持兴化西部的分田地的工作,在年前,将土地分好。”

“请主公放心。”施耐庵说道。

“大哥,你也回盐场吗?无错小说网。”

“不,大本营第一队,和我一起回基地”张阳说道。

张阳早就惦记着那些铁匠了,他们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已经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吗?现在天阙铳的产能有多少?

还有,在基地上面,若寒过得怎么样?

想起若寒,张阳的心里就涌过一阵热流,按照母亲和刘老伯的张罗,年底之前,他就要和若寒结婚了。

结婚,是一个人一生最幸福的事,而他,将在这个几百年前的元末,和一个温柔美丽贤惠的女子结婚。没有婚纱,没有婚车,没有高不可及的楼价,有的,是一份真情。

第二天,张阳带着卫队,从兴化出发,奔基地而去。

兴化离得胜湖很近,从兴化出发,走水路,半个时辰,就到了得胜湖。

看到熟悉的芦苇荡,张阳心潮澎湃,当初,从这里的杀人港出发,一路攻城略地,现在,已经有了一番小的成就,建立起了一股不弱的势力。

熟悉的水路,熟悉的港湾,这里,是张阳霸业的基础,是他的兵工厂。

和往常一样,刘若寒很早就起来了,她已经隐隐成了这里的总负责人,她甚至已经熟悉了制造天阙铳的整个工艺,能够看出铁匠打制出来的零部件是否合格。

前几天,李伯升带来了一大批的铁匠,基地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些铁匠,手艺都很精湛,每人给发了一两银子的安家费之后,工作热情非常高,熟悉了自己需要制造的零件之后,立刻动手打制起来,基本上,成品率都在一半以上,让先在这里干活的那些铁匠面子上抹不住,他们纷纷自发地加班加点,怎么着也不能让这些后来的铁匠比自己的效率还高吧?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天阙铳有了大批量的零件,合格的天阙铳,也在一枝枝地组装出来。

短短几天时间里,就生产出了近两百枝天阙铳,这样算起来,一天就能产近五十枝,用不了多久,部队就可以大批量地鸟枪换炮了。

刘若寒巡视了一圈,许多铁匠都已经开始叮叮当当地打铁了,那边的炼铁基地,也在加紧产着优质钢铁,一根根带着膛线的铳管,也被水压机压了出来。

最后,刘若寒像往常一样,登上了基地中间的瞭望哨,她向四处眺望,希望能够看到熟悉的身影,虽然每次都是失望,她仍然一直都在满怀着希望。

初升的太阳,将它那金色的光辉洒满整个湖面,早已枯黄的芦苇荡,随风飘摇的芦苇,在频频点着水面,交相印衬。

不知觉中,已经进入了十二月,再有一个月,就要过年了。今年的这个年,注定要与以往不同。

刘若寒瞭望了一会儿,叹了口气,准备下了瞭望哨。

突然,远处的芦苇荡里面,出现了一枝桅杆,那一面迎风招展的小旗,显得那么吸引人。

“士诚哥哥”刘若寒大叫道,她兴冲冲地冲下了瞭望哨,向码头跑去,留下身后那两个呆若木鸡的哨兵,大嫂看花眼了?哪里有大哥啊?他们揉了揉眼睛,才看清楚了那和芦苇混在一起的桅杆。

能够在芦苇荡里面自由穿梭,肯定是自己人,而现在李伯升又在基地里,并没有出去,那么,很大的可能,就是士诚哥哥回来了。

刘若寒快速地跑了过去,丝毫不顾忌自己在这个岛上已经建立起来的端重的形象。

那艘船越来越近了,最终,出了芦苇荡,直奔码头这边而来,那个站在船头眺望的熟悉的身影,不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士诚哥哥吗?

“士诚哥哥”刘若寒在岸边大声喊道。

张阳挥了挥手,他也看到了站在岸边的若寒,也看到了若寒后面的李伯升,鲁兴。

刘若寒激动地都要跳起来了,丝毫没有注意到,身后还站着两个男人呢。她很想冲上去,自己看着自己的男人。

订了婚,刘若寒就已经把自己当作是张家的人了。

船缓慢地靠了岸,张阳从船头走了下来。

“士诚哥哥,你瘦了。”刘若寒说道。她的眼睛里,只有士诚哥哥一个人。她虽然在岛上,也知道,外面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因为眼前自己的男人。她感到骄傲,也为他担心。

张阳咳嗽了一下,现在可不是缠绵的时候,身后还有那么多卫兵呢,前面还有李伯升和鲁兴呢。

“若寒,你在基地也受累了。”张阳淡淡地说道,“伯升,鲁兴,你们也辛苦了。”

刘若寒这才反应过来,回过头,就看到那两个淳朴的脸庞。

“士诚哥哥,这次来这里,有什么事情?”刘若寒收起了那缠绵的表情,问起了公事。

“上次来了一大批铁匠,都是泰州军器局的,手艺应该还行,我想来看一看,我们天阙铳的产量究竟如何。”张阳说道。

“这个还是由伯升哥来介绍吧,”刘若寒说道:“我们边走边谈。”

一行四人,向岛上走去,李伯升边走边说:“大哥,这些铁匠手艺真的不错,我单独把他们安排到基地南面,给了他们样品之后,就能够打造出来,成品率很高,我们天阙铳的产量,有了很大提高。”

“有多高?”张阳问了一句。

“这几天这些铁匠还是在适应之中,每天组装起来的天阙铳,就有近五十枝,等他们熟练之后,我估计,我们每天就能产八十到一百枝。”

一百枝?张阳看了李波升一眼,看着那眉飞色舞的汉子,对于这些铁匠的加入,非常满意。

这样的话,也的确是够了,每天五十枝,十天就够武装一个营,一个多月,就能够让现在所有的营都变成火铳营,大大提高战斗力。

张阳满意地点了点头:“走,看看那些新加入的铁匠去。”

第二百二十章基地风韵

第二百二十章基地风韵

很快,就听到了叮叮当当打铁的声音,再转个弯,就看到那些正在忙碌着的铁匠。

机轮,扳手,击针,遂发火石盒…一个个精巧的构件,就在这些挥舞着大锤的铁匠的手中,逐见雏形。

“大家辛苦了”张阳看着那些在清晨的凉风中,仍然是满脑门子汗的铁匠们,不禁喊道。

铁匠们连头抬也不抬,只是回应道:“不辛苦,不辛苦。”

张阳有些纳闷,这是怎么回事?

“士诚哥哥,我给他们实行奖励制,除了完成每天的定额之后,多造出来的,一个奖励五文钱,所以,他们都在抓紧时间,多制造零件,多拿工钱。”刘若寒说道。

“嗯,不错,就应该这样。”张阳说道。干多干少都一样的大锅饭制度,根本不能彻底解放生产力,只有实行竞争,实行奖励制度,才能不断地提高生产力。现在,这些工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就非常高。

“按照大哥的吩咐,我将这些新来的工匠们都集中到了这边,他们只负责打造零件,而整个天阙铳的装配,仍然是在我们原来的工匠手中组装出来的。”李伯升悄悄说道。

张阳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们再干上一个月,将天阙铳装备部队之后,张阳新的想法,就可以付诸行动了。

让其中一部分更加心灵手巧的工匠,制造大炮

毕竟,只有天阙铳,在平原或者船上,都可以和鞑子较量,可是,在攻打坚固的大城的时候,还是需要用到大炮的,上次打泰州,只是偷了个巧而已,想要攻无不克,无坚不摧的大炮,是必须要拥有的。

还有一个就是,制造万能的原动力:蒸汽机。有了动力,就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比如,某些部件,可以用机器来加工,再比如,装在船上,就不用再听从风力的支使了,再也不用抢风行船那么麻烦了。

在南方的地方,水军是主要的军种。蒙古鞑子在北方所向披靡,因为他们是马上民族。但是,到了南方,骑兵的优势施展不开,现在的朝廷只有一支水军,主要负责的是漕运的安全。因此,在历史上,南方的战斗主要发生在义军之间,比如陈友谅和朱元璋的鄱阳湖大战。

想要在南方取得绝对的优势,水军是必须的,只有小渔船,加点天阙铳,还远远不够。张阳的设想中,是要建立一支大型的水军。使用蒸汽机驱动的轮船,用大炮进行远程攻击。只是张阳的专业是轻武器,这个大炮,还真是有些难度。所以,要多相信这个时代的工匠。

“伯升,你现在一边监督他们制造天阙铳,一边多注意发现他们之中的有用人才。”张阳说道:“必要的时候,可以举行一场技术大比拼。”

就好比军营大比武一样,这种手段,都可以刺激铁匠们精益求精。

“是,大哥。”李伯升答道。他已经发现了几个,头脑灵活,制造的零件,既快又好。

顺着中间的道路,走上了瞭望哨,四面八方的情况,一览无余,炼铁的高炉里,正在冒着青烟,炒钢的坩埚,已经准备完毕,等待着钢水的出炉。制造铳管的装置,也都开始准备动工了。

这里越来越像一个现代的工业基地了,等到蒸汽机造出来之后,就可以造简易的车床,铣床,用现代的加工方法,加工领先这个时代的武器。

“工匠们的生活怎么样?”张阳问道。

“我已经将他们都安置在了西面的生活区,粗盐提纯的工人走了之后,将房子腾了出来,留给这些新加入的铁匠,这里的生活条件,比他们原来的要好得多了。还能保证每两天一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