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反元 >

第3部分

反元-第3部分

小说: 反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柴已经劈好,晾干了。至于所要的工具,就是家里做饭的那口大锅,挑水用的木桶,还有,糊窗户用的窗纸。

一口普通的大铁锅,这是每家每户必备的做饭炊具,做饭,做菜,煮粥,烧水,都是在这一口锅里来做的,这让后世的张阳很不适应,尤其是烧的水,上面还漂浮着几个油花,喝起来有股怪味,不过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张阳也不再奢望太多。

锅是架在用几块土坯磊起来的灶台上的,灶台下面开口,是放劈柴用的,再下面,是一个灶坑,草木灰就被漏到了里面,多了之后,再清除走。而灶台的右边,是一个已经被烟火熏得发黑的木头风箱。这个风箱,应该是张士诚家祖传下来的,看那拉手,已经被磨得光溜溜的,至少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士信打了一桶水,倒到锅里面。士义放入劈柴,点火。士德在呼扇呼扇地拉风箱。而张阳,他们的大哥张士诚,自然是在一旁做指导工作了。

在风箱的风吹下,大锅下面的火苗呼呼直冒,一会儿工夫,就见水里面冒出了气泡,水沸腾了。

士信将收来的大块海盐逐步放入里面,看着海盐渐渐融化在里面。

其实冷水也可以溶解海盐的,但是那样的溶解度低,为了让更多的海盐溶解在水里,提高效率,那自然要用热水了。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海盐就溶解得越多。

士信又抓了几把海盐,放如水中,直到大块的海盐在里面再也无法溶解,就达到了饱和状态。

下面已经停止了加热。

士德将早已准备好的窗户纸拿了出来,窗户纸被折成四层,剪成了比水桶略大的圆形,再卷成圆锥形状,尖端朝下,放在水桶口上。

这也是张阳想出来的主意,在这地方想要找到滤纸,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普通的纸,那就随处可见了,尤其是糊窗户用的窗纸,和自己需要的滤纸最为接近,那自然就是土法上马了。

士义拿出准备好的竹竿,一端放在滤纸上,另一端斜向上搭在灶台上。

士信拿起葫芦水瓢,将锅中的水顺着竹竿,流到滤纸上,最后又一滴滴地滴到了水桶里。

滤纸上马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杂质,泥土啦,沙子啦,杂草啦,什么都有。

下面水桶里的水,已经变得极其干净了。

锅里还有一半水,窗纸就脏得不行了,士义又换了新的窗户纸。

窗户纸几文钱一张,这点消耗还是用得起的。

经过一番过滤,水桶里面的饱和海盐水已经比较纯净了,但里面还有各种其他物质,得接着提纯。

“下来看我变戏法了。”张阳说着,拿出一个小瓷瓶。

里面放着的,自然就是碱了。

张阳将碱倒到手上,撒入水桶中。

士信拿着竹竿,在里面不住搅动。

立刻,水里面又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一层结晶。

接下来,自然需要再过滤一次了。

另一个水桶上已经被放好了滤纸,众人重复刚才的动作,将结晶过滤出来。

“倒回锅里。接着蒸发水。”张阳说道。

士德提起水桶,将水倒回了锅里。

下面的木柴还有余烬,再添加进木柴,拉动风箱,又有火苗开始冒出。

士信拿着竹竿,在水里面来回搅动。

这次用了较长的时间,随着水分越来越少,锅里终于出现了亮晶晶的精盐。

由于刚才水是热的,一桶水里面能溶解大概五斤半粗盐,出去各种损耗,出来的精盐,大概有五斤左右,刚好一包。

张阳拿出准备好的油布,让士义将盐用铲子铲到油布上面。然后,左右一合,做成三角状,将另两边再折一下,塞到刚才折出的缝隙中,一包盐便包好了。这个手法,学前班做手工课的时候就会了。

“好,半两银子到手。”张阳说着拍了拍手,放到一边,接着重复刚才的过程。

“哥,平山城里就有私盐贩子,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把精盐卖给他们啊?”士义问道。

这也是大家的一个疑问了,上了岸,直接卖给私盐贩子,这样多省事啊,为什么非得挨家挨户地卖呢。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张阳说道,“我们如果卖给私盐贩子,能卖到这么高的价钱吗?”

“这…”众人一想,觉得非常有道理,要是直接卖给私盐贩子,私盐贩子再卖给大户人家,中间肯定还得赚一笔,这样,自己把他们的钱也给赚了。

张阳对这点非常肯定,有钱自己赚,为什么非得给别人啊,来自后世的他,对于直销这种模式太熟悉不过了。后世的网络,也给直销提供了最大的便利。而回到这古代,也没什么问题,最多就是浪费几个劳动力罢了,反正中国最多的就是劳动力。

而且,还有一个不能说出的目的,通过卖给各户私盐,可以掌握到各个大城镇一手的资料。天下马上就要大乱了,成吉思汗的子孙没一个有出息的,马上可以打天下,但是仅在马上绝对不能坐天下。几十年的安逸生活,已经彻底磨掉了蒙古人的牙齿和爪子,他们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乱世,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自己既然来到了这里,那当然不能放弃这个大好机会,也得有一番作为了。

通过贩卖私盐,积累一定的财富,打造一流的军队,争霸天下!

“咚咚咚…”几声敲门声传来,三长两短,正是约定的暗号。

张阳打开门,就看到了挑着一担海盐的李伯升。

“士诚哥,我们几个人这晚上悄悄收了这一担海盐,他们几个回去睡觉了,我悄悄给你担过来了,一共花了三百文钱。”

张阳从口袋摸出五分银子,全部给了李伯升。

“除了本钱,剩下的就给你们当工钱了。”张阳说道。

“谢谢士诚哥了。”李伯升说道。

他们六个人分头收盐,最后汇集到李伯升那里,总共一百多斤。张阳给了五分银子,也就是五百文钱,除去本钱,剩下二百文钱,一个人能分三十多文了。

张阳的出手太大方了。大家感觉跟着张阳干,真是个明智的选择。这次回了家,将买来的粮食往家里一放,家里人都乐坏了。

龙之潜,乃龙之必腾。

李伯升感觉,张阳自从上次从水里出来,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仿佛水中之蛟龙附体,否则,怎么把海盐魔幻般地变成了精盐?怎么会和自己提到硫磺,硝石,木炭这些东西?

“你既然来了,就来帮把手,咱们争取今天晚上把这些盐全部加工出来。”张阳说道。一百多斤,这可是十几两银子啊!反正这个加工过程李伯升也见到过了,还提供了口碱,想要瞒住他是不可能的。

“好的。”李伯升连忙答应了,放下扁担,挽起袖子,跟着干了起来。

第五章 自己做火药;炸鱼

经过一晚上的奋战,一担海盐全部变成了用油布包裹着的一包包精盐。这一包盐,就顶得上一担盐的价钱了,而这一担盐,足足有二十多包,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大家虽然累得直不起腰来,但是还是乐得合不拢嘴。

李伯升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拍了拍自己胸前的土,刚才烧火的时候,胸前全是草木灰。

突然,手碰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把自己的前胸硌得生疼。

“看我这记性,”李伯升拍了拍脑门,说道:“我昨晚回家,自己翻找了一番,将我原来炼丹时剩下的硫磺,硝石,还有木炭都带来了,刚才一忙活,就忘了。”

“有了?那太好了!”张阳拍了拍李伯升的肩膀。“快,拿出来给我看看。”

李伯升将手伸到口袋里,掏出一个油布包。

打开一看,里面颜色各不相同,那个黄色的块状物,就是硫磺了。而那个白色结晶状的,就是硝石了,还有那个黑色的大块,就是木炭了。

“干得不错!”张阳说道。“但是量太少了,我需要越多越好,你多留意观察,看哪里有这些东西。”

“好的,可是,你要这么多硫磺,硝石,木炭有什么用啊?能炼多少颗丹药啊?”李伯升问道。

炼丹?我可没那闲工夫,再说了,这些东西,即使炼成了什么丹药,我也不敢吃啊,以前吃的含三聚氰胺的牛奶啦,福尔马林泡过的毛血旺了,含瘦肉精的猪肉啦,吃得还不够吗?

还是炼丹家呢,连这都不懂,这些东西,自然是造黑火药了。

乱世之中,有枪就是草头王。要想在这个元朝末年混下来,没点防身的武器是不可能的。要想在这冷兵器时代取得优势,自然是自己的专业所学可以派上大用场了。要是自己有挺马克沁重机枪,一个人就可以横扫整个元朝骑兵了。

按张阳的本意,其实是想搞点无烟火药的,黑火药使用起来,一股黑烟,伴随着许多的不可分解的固体小颗粒,会造成许多不方便。但是想了好久,还是这黑火药制造最为简单,先解决有无的问题吧!

张阳看着还是块状的原材料,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你们几个人想吃鱼吗?”张阳问道。

“当然想了。”大家说道,平时都是粗茶淡饭,能够吃饱就很不错了。最多也就过年那几天能吃上一顿猪肉。

虽然离河比较近,虽然大家都是操舟的,但是大家仅限于操舟运盐。

没有渔网,也不会钓鱼,每每看着船边游来游去的鱼儿,虽然很想打打牙祭,但是没办法啊,在水里,那是鱼儿的天下,想捉到鱼,太困难了。

“你们帮我把这些东西分别研成碎末,我就给你们捉鱼去。”张阳说道。

“真的?”几个人还不相信。

“怎么能怀疑你们的大哥呢?快点动手吧!”张阳说道。

虽然干了一晚上的活儿,个个累得要死,但是想想那鲜嫩的鱼肉,大家都来了精神。各自拿了一块,放到锅台边研了起来。

士德和士义各自拿了一块黄色的,士信拿了一块白色的。

李伯升拿起了剩余的黑色物块。

三人各出妙招,用手捏,用石头砸,用磙子碾,终于,在鱼肉的刺激下,全部成了粉末。

“不行,接着磨,得变成面粉那样的粉末才行。”张阳说道。

“还得磨啊?”众人实在是不想再干了。

“不想吃鱼肉了吗?”张阳反问一句。

众人无语,接着研磨吧!这次得用上了圆溜溜的擀面杖,终于碾成了细小的颗粒。

“好,现在看我变魔术。”张阳说道。

中国古语就说一硝二硫三木炭,但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这个比例并不是最好的。大学课本上已经讲过了,最佳的比例就是硝占百分之七十五,硫占百分之十五,炭占百分之十。

张阳按照这个比例细致地将三种原料均匀混合,虽然不多,也有两斤左右吧,这点黑火药,够自己使用几次了。

其实早在宋朝,就已经有黑火药用于军事了,民间也有了烟火,但是普及得还不是很广,自己的这几个兄弟,谁都不知道世间有如此威力的东西。

“走,带着火石,和我出去。”张阳说道。

“去哪里?”

“当然是去捉鱼了。”

“就这样去捉鱼?用手捉吗?”士信不相信地问道。

“当然不是了。”张阳看了看四周,墙角里有一个陈年破瓮。

“士信,带着这个。”张阳指了指破瓮。

“再把这个捻子带上。”张阳将一小点火药倒到刚才用剩下的窗户纸上,卷起来,做成了个炮捻子。

“捻子?”士信看着张阳手里的东西。大哥怎么突然间会做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推开破旧的门,天已经亮了。一轮红日,正在天边缓缓升起。

张阳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心情大好。大步向河边走去。

当初上大学的时候,张阳就和几个同学一起悄悄拿了实验用的火药,跑到民心河里去炸鱼,结果将漂浮着的垃圾炸飞了天,一条拇指大小的鱼都没有。

现在就不同了,没有污染,河水清澈见底,一群群的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荡。

望着里面的鱼,浮现在张阳脑子里的,是那一盆漂浮着红辣椒的水煮鱼。

来到这里快一个月了,连点荤腥都没见到,嘴里早就淡出鸟来了,吃点鱼补补吧!

张阳将胸前的包裹打开,小心地将火药倒到士信提来的瓮里面。

火药不能装得太多,否则,在场的几个人,轰隆一声,都得报销了。

装了大概四两左右,张阳将捻子塞进去,露出到外面来,又抓了几把沙子放到里面。

“火石!”张阳向后面伸出了手。

突然,感觉有点不对劲。

士信已经开始敲打火石了,这火石的火星,刚好把捻子引燃了。

该死的,想把大家都害死啊!

看着呼呼冒烟的火苗,大家都在好奇地看着,丝毫不知道要大祸临头了。

张阳来不及细想,抓起瓮,使尽全身的力气将它向河中扔去。

然后,大喊一声:“快趴下!”

说着,自己先做示范,向前扑倒,趴在地上,双手抱住了头。

“轰隆!”一声巨响传来,连地上都感觉在颤动了。

奶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