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梦断情殇 >

第47部分

梦断情殇-第47部分

小说: 梦断情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雪道:“你又在想什么坏主意,为什么突然说不下去了。我不干!”
江南道:“没,没,没!我是想,没有你仙女般的容貌,这条计也是空话一句。”
若雪天生丽质,从小就时常有人称赞,但江南说出来,还是脸微微一红,更添几分娇艳。




第三十六回 清官难为民做主 豪

两人匆匆赶回杭州,没想到胡大人头一天就被八百里急递催往京城面圣去了。若雪大笑道:“如何?我这条妙计果然有用。若是皇帝发话彻查,看看他们还怎么压。”
江南道:“我早就佩服你的才智,每当有困难的时候总是想起你。”
若雪道:“有困难就想我,有好事就想不起来!”
江南嗫嗫喏喏不能答。若雪道:“我就喜欢看你窘的样子,所以故意逗你的。”
江南道:“我们去查查是些什么人要发国难财,乘机低价买地,只是不知如何查起。”
若雪道:“这有何难?我们只要到淹得最惨的淳安县,就能找到买地的人。”
江南怒道:“不错,他们一定去买田了,谁敢买田,咱们抢了他的粮。他们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在前,咱们抢了他,也不能说是有伤阴鸷。”
若雪笑道:“就算要了他们的命,那也是积德。”
此时洪水尚未退尽,两人架舟来到淳安,此处 还是一片泽国,但据当地人说已是退了很多,不然连县城也给淹了。两人来到县城,四处仍可看到水淹的痕迹,此时腹中饥饿,却买不到吃的。找到县衙,里面没人,进去看了一下,也不见有什么粮食。问了人才知道县令道码头去了。
若雪和江南问明码头的所在,赶到码头一看,只见码头上停了不少船。前面一艘大船非常豪华,简直就像一栋彩楼,船头挂着江家字号。岸上站着许多人,都是些大户人家的庄丁。只见一艘大船上的庄丁对旁边两艘小一点的船上的人呵斥,一个管家道:“你们活得不耐烦了吗?敢来跟我们江老爷抢着买地,看见江家的船还不快滚!”
旁边一人道:“只要有粮,就能买地,莫不是你家江老爷的粮吃了可以升天?咱们谁给的价好,人家就卖给谁。”
先前那人道:“路上咱们就见了不少人要来买地,见了咱们江老爷的船,二话没说,打道回府了,只有你们两家,敬酒不吃吃罚酒,是不是活腻了!”
那两家哪里肯服,还在那里叫嚷,只听那管家喝道:“还等什么,给我打!”
码头上顿时揭开了锅,江家的打手人多势众,多数还练过些拳脚,另外两家联合起来也不是对手,纷纷溃败,驾船逃走。江南便道:“看来也不能说买地的就是知情的,这两家被赶走的,和路上直接吓跑的,多半没有参与。”
若雪道:“说得对,那些人若是知道这位*是陈太监派来的,肯定不敢来争锋,既然来了,就肯定是不知情的,只是听说这里淹了田,想要图个便宜。剩下的这家姓江的,多半就是那个阉货让赵虎子找的人,咱们让他人财两空,看他还敢不敢!那些人贪墨了工程款,竟然还说不是为了这点钱,是巴不得大堤垮掉,真是该死了。”
江南道:“万一他不知情,岂不冤死?”
若雪道:“就算不知情,也有个趁火打劫之罪。”
江南道:“罪不至死。”
若雪道:“活罪难逃。”
两人心意相通,讨论问题也是言语十分简洁。正说话间,只见县令带着一群衙役来到码头。江家虽然势大,也未敢跟官府作对,庄丁纷纷闪开。知县道:“你们来干什么?居然想发国难财吗?在码头上打打杀杀,不把朝廷的王法放在眼里了吗?”
一个管家模样的人道:“海大人,我们看这里发洪水,带了些粮食,担心这里饿死了人,起了民变,正是为朝廷分忧来了。”
海知县道:“那好啊,快把粮食帮到县衙,我即刻带人发放。”
那管家道:“这粮食并不是给县衙的,是用来救灾民的。”
海知县大喜道:“太好了,把粮食搬上岸吧,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想不到还有这样的义民,若是信不过本县,本县让人去找几个本地的名宿来。”
那管家道:“这粮食可以给灾民,这也不是白给,得让他们拿地来换!”
海知县脸上立时铺上了严霜,怒道:“这不是趁火打劫吗?”
那管家道:“大人不能这么说,这也是自愿的,没人逼他们来换。”
海知县道:“你们出多少钱一亩?”
“十石!”
海知县怒道:“胡说!一亩地至少得给九十石!”
“我说知县大人,那是丰年的价,若是荒年,也就二、三十石,像这样发了洪水,十石也就不错了。”
海知县道:“不行,不能让你们这么贱买土地。”
管家道:“请知县大人到船上跟我们老爷谈,这个小人做不了主的。”海知县先是不肯,但那管家非要请他上去,海知县便上了船。
若雪道:“江南哥哥,你悄悄过去看看江家的情况,看那知县是不是贪官,会不会被江家收买。”江南自小再洱海边长大,很小就偷偷去游泳,跟渔民的孩子一起游玩,水性很好,此时正有用处。当下悄悄下水,游到那楼船边上,轻轻爬了上去,听见里面两人再说话。
一人道:“海知县,这我就不懂了。你们淳安顶多不过还有一日救济粮可发,如果再不让我买地,那可就要饿死人了,到时候朝廷追究下来,你别说有功,能捡条命已是不错了。”
另一人道:“哼!你也太黑心了,你这样的价买田,明年还不是一样饿死人。”
“海知县,我买了地,还不是让这些人种,哪能让他们饿死了?”
海知县道:“种别人的地,所交的粮要一半还多。而且你要种桑树,人可不能像蚕一样吃桑叶!这田不能卖,我不让你以这样的贱价买这田。”
那人又道:“俗语道‘千年地,八百主’,哪有不让田地买卖的。就算你是官也不能管,等明儿你的粮发完了,自然有人来卖。”
海知县道:“你敢!”
那人道:“怎么不敢?你这几个衙役,看看也不是我的人的对手,你要抢粮吗?到时候奏上朝廷,我也是朝中有人的。”
海知县怒道:“我就不信搬不倒你,就算死,我也不能让你得逞。”
那人道:“海知县,这点小意思,还望笑纳,这也是我对大人几天来的辛苦的一点心意。”
海知县道:“银子这东西,又不能饱肚子,我拿去买粮,也救不活几个百姓!”
那人道:“这是给您个人的。”
海知县道:“你想贿赂本县?”
那人道:“小人没这个意思,只是觉得大人不能白白辛苦了。”
海知县道:“不行,我不能让你出这么低的价买地!”
那人道:“海知县,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这银子你不收也得收!上面的人问起来,你吃不了兜着走!”
海知县道:“我就是不收!也不让你买地!”话虽这么说,但他也确实无法,只得恨恨地走了。江南上岸来与若雪说了,两人合计,决定晚上去对付那奸商,他朝中有人,可管不到自己头上。
两人悄悄跟着海知县来到县衙,却见海知县派人四处借粮。海知县还真有能耐,不到半天就借来四日口粮。然后又到发粮的地方看有没有人趁机贪墨,又去指挥挖渠排水,还亲自给生病的百姓开方治病,确是能员干吏。两人十分感动,便主动帮助海知县办事,两人武功极高,轻功又好,帮了海知县不少大忙。
正说着,忽见前面有一个人,一付书生模样,留着长须,在那里给百姓看病,而且还亲煎药发给百姓,若雪忽然对江南道:“这可是鼎鼎有名的李神医,咱们赶快去结识一下,认识了他,就像多了几条命一样。不管生病受伤中毒,只要活得到他面前,就算是活过来了。”又对一个衙役道:“快去叫你们县尊来,说是李神医来了,叫他赶快来接。”那衙役看了看若雪,如她这般天仙般的人物应该不会说假话吧,于是转身去了。
两人来到李神医身旁,若雪道:“李神医,你怎么到这里来了,我们可以帮上你什么忙?”
那人转过头一看,并不认识两人,便道:“你如何认得李某。”
若雪道:“我不认得你。”
那人道:“怎知我姓李?”
若雪道:“你包袱上绣着个李字,我又想起传说中的李神医的模样,还有就是传说中的李神医专门解救百姓疾苦,我就想到是你了。”
那人道:“你不怕我是骗子,打着李某的名号招摇撞骗?”
若雪道:“给灾民看病收不到钱的,你骗啥?”
李神医笑了笑,说道:“小姑娘蛮精灵的。“




第三十六回 清官难为民做主 豪

正说着,海知县已经来了,上下打量了那人一下,道:“你就是因为劝谏皇上不可服用丹药,得罪了那妖道的李太医?”
李神医道:“我是劝谏过皇上,但不是太医。”
海知县道:“是,是,是,不是李太医,是李神医才对。”
当下海知县把李神医请到县衙,在那里组织人员给百姓看病,此时洪水过后流行瘟病,可以熬大锅药统一发放,若雪和江南跟着帮忙,若雪家学渊源,居然识得多数中药,还会抓药。李神医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如此热心。”
若雪道:“我们是江湖儿女,路过此地,见到李神医来了,赶忙巴结,认识李神医就像多了几条命一样。还有,我们来帮忙也为了混口饭吃。”
一名衙役听了,忙端上两碗粥来,若雪倒还斯文,江南是一口气就干了。到得晚间,若雪对江南说道:“我去威胁那奸商,但也需防着那奸商来威胁海大人,你在此保护。”说着就去了。江南在县衙里帮忙,问李神医道:“那个给皇帝吃丹药的妖道是怎么回事?”
李神医道:“当今皇上放着皇帝不好好做,偏偏喜欢做道士,不理国事整天就盼望着修道成仙。”江南想起自己和若雪道西苑去见过皇帝,他的打扮确实更像个道士,一点皇帝的样子也没有,便点点头。却听李神医接着道:“他相信那些道士,天天跟着他们炼丹药,我看过那些方子,我觉得吃了有百害而无一利,便向皇帝进言,结果连太医院的职位也丢了。我倒也不稀罕,便到民间帮助百姓解决一些疾苦。”
江南道:“这才是莫大功德,为皇帝一人效力,也太屈才了。”
李神医听他如此说,深合自己的意思,便道:“不错,我也是这么想的,却偏偏有些人说我道民间是屈才,该到太医院去呢。”
江南道:“那些人哪能明白李神医的仁心。”
李神医道:“这位小哥,你我既然如此投缘,今后就不要叫我李神医了,我痴长几岁,你就叫我李兄好了。”江南见他不是一般的世俗之人,知道如果跟他讲太多的礼数,他反而不高兴,于是便道:“小弟孟江南,见过李兄。”
李神医很是高兴,又接着谈起妖道的事。却说那道士名叫姚武军,自称在洪武年间得道,一向在终南山修道,因为听说当今皇帝好道,才下山帮助皇帝升仙。来到京城他是占着皇帝宠幸,到处欺压百姓,只因皇帝十分相信他可以炼成丹药,所以对他的所作所为不闻不问。当今天下,皇帝不理事,全凭首辅严某、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公公掌权,而今又多了一个姚武军,三人沆瀣一气,搞得天下乌烟瘴气。天下人敢怒而不敢言,但有进言者,非但性命难保,而且还背上各种罪名。
江南听完他的介绍,气道:“难道就没有天理了?如严某、曹公公等人,虽然贪墨,多少还有些治国之能,他一个妖道,炼丹未必有成,居然也敢过问国事,待我除了他!”
李神医道:“孟贤弟说得对,天下人最恨的就是这个妖道,远胜过严、曹二人。曹、严二人虽是奸臣,但总还办些实事,这道人每天除了教唆皇上炼丹,他自己整天就是搞些采阴补阳的事情。也曾有江湖中人见他不惯,曾经去暗杀他,没想到,此人武功出奇的好,一刀砍在身上,竟然没事,刺客已经死了几个。从此皇上更加相信他有道法,而且也再没有人敢向他下手。我倒觉得他是武功极高,我不相信什么妖法。”江南听完,心中恨恨的,决定邀约若雪去会会那妖道。但江南深知,就算武功很高,内力充沛,挨上几拳固然没事,但若是刀剑加身,绝不会没有损伤,刀枪不入的人是没有的,那妖道肯定多少还是有点名堂。
却说若雪不一时就来到码头,见那楼船上歌舞升平,灯火通明。若雪走上船头,一名保镖模样的人拦住,道:“姑娘有何事?是不是看我等寂寞前来相陪啊?”
若雪朝他嫣然一笑,那人哪里见过如此美人,如此美丽的一笑,几乎跌落船头。若雪忽的一闪,那人已是到了水里,还被点了穴道,若不是同伴相救,只怕已淹死了他。若雪再往上走,已到了二楼的门外,两名保镖虽未看清前面哪位如何跌落,但也知道定是这位美人所为,双双拔出兵刃,道:“姑娘有何事?”却见人影一闪,前面空无一人,正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