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梦断情殇 >

第51部分

梦断情殇-第51部分

小说: 梦断情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武军道:“皇上圣明,天机自知。”他这话等于没说,但皇帝听起来好像他是知道了仙女来过似的。
皇帝道:“有个仙女,忽然出现在朕面前,交给朕一张青词,里面记录着此事。”
姚武军自然不相信什么仙女,于是他问了仙女来时的情况,知道那是一个武林高手所为。但他为了让皇帝更加相信神仙的存在,并不揭穿,只是恭喜皇上得到上天的眷顾。让后他接过那份青词,看了一下,那是古朴的蝌蚪文字,一看可知,那是自己的师弟赵武及所写,他不能承认他是自己的师弟。因为朝中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洪武年间得道的,到此时已经一百多年了,而那个赵武及是现在的人。
一个平静的日子,赵武及正在自己的破道观中养神,若说悟道,他远胜姚武军,真正领悟了道家的清静无为。赵武及静静坐在院中,超然物外,忽然感到院外有来客,于是说道:“何方高人?何不现身相见?”
姚武军道:“多日不见,师弟道行又有提高啊。”
赵武及道:“师兄贵为国师,来到荒山,不知何事?”
姚武军道:“我只是想要问问,你为谁写的青词?”
赵武及道:“青词我每天都写,不知你所问的是哪一篇?”
姚武军道:“便是江南发大水的那篇,写得不错,虽然隐晦,但皇上还是一眼就看出来了。”
赵武及道:“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姚武军道:“因为你想活命!”
赵武及道:“活命?”
“不错。”
“未必。”
“你已参透生死?”
赵武及默然。姚武军道:“那你是决定不说了?“
赵武及还是默然。姚武军道:“那你出手吧。”
赵武及道:“我不是你的对手,远远不是,没有出手的必要。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是为梅寒林的女儿写的,你有本事去找梅寒林的麻烦。”
姚武军道:“真的?”
赵武及道:“我没必要骗你,我已是世外人,不管人间的恩恩怨怨。”
姚武军道:“梅寒林?我虽不惧他,但也没必要去惹他。”他既然知道是梅寒林的女儿,也就只好作罢,他曾跟梅寒林的一个弟子过过招,知道自己远不是梅寒林对手。 
胡总督心情沉重的回到杭州,怀着对江南几县被洪水肆虐的百姓的愧疚回到了杭州,他坐在行辕了,心里诅咒着那些败类,也痛恨着自己。忽然眼前一花,一位白衣女子站在面前,正是那天来报讯的“仙女”若雪。只听若雪道:“胡大人,进京一趟,也没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吗?”
胡总督道:“姑娘何指?”
若雪道:“皇上也没有让你彻查新安江、富春江决堤的事?”
胡总督道:“姑娘是知情人,我就跟你实说了吧,这事我们要查,但只能暗里查,不然谣言四起,激起民变,我们的抗倭大业只怕毁于一旦。”
若雪道:“你暗里查,谣言更多,现在我就听说过只怕不下十种。”
胡总督奇道:“哦?请姑娘直言。”
若雪道:“有人说是江南织造局,有人说是严阁老的儿子,有人说是什么姚神仙,说你的只怕也有几个版本。而且莫说是有人扣住工程款,让大堤给洪水冲垮,就是故意掘开大堤的谣言也有!”
胡总督怒道:“混账!居然有人说我?”
若雪道:“你对我发什么火,又不是我说的。”
胡总督道:“姑娘不要在意,我一时急怒攻心,失态之处还望姑娘海涵。”
若雪道:“我去帮你查,没准儿有人故意造谣的。其实你要是一开始就调查是谁贪墨,现在未必会有那么多的谣言。”
胡总督道:“姑娘所说的很有道理,如此,有劳姑娘了。我已经查出是有人贪墨,而且已经就地正法了,怎么还是平不了民愤?”
若雪冷笑道:“大人查出的是几个小毛贼,后面的大鳄不死,民间永远都要有各种谣传的,只是我查出来也没有用,只怕胡大人办不了他,或者故意保他。”
胡总督决绝的说道:“若是知道是谁,我就是拼了老命,也要干掉他。如果是朝中有人,我自会奏明圣上,皇上已知此事,已经下旨严办。”
若雪道:“这么说还有点意思,那我去查访一下。”
胡总督道:“有劳姑娘。”
注:姚武军这个名字的谐音是“妖误君”,曹武国这个名字要解释一下,曹有“官员”的意思,武国的谐音是“误国”。




第三十九回 堪忧民变四下起 且

胡总督回来的第二日,江南去见了他,只见他仿佛老了几岁一般,见过礼,胡总督道:“现在民间有人谣传是有人贪墨工程款,造成决堤,甚至谣言说是有人故意掘堤放水淹田,四处传得沸沸扬扬,民心不安呐!不知是不是你说的。”
江南道:“有人贪墨,此事是真的,算不得什么谣言,但我对此事却是只字未提,只对江南四鬼甄大侠说过。但我同时也跟他说了,现在倭寇大举进攻,跟我方决战在即,叫他先不要管,等事后再查,以免扰乱军心。甄大侠是明白事理的人,叫他不要说,应该是不会说的。至于说是有人故意掘堤,我看定是有人故意造谣,我可以帮助大人暗访一下。”
胡总督道:“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好,若是激起民变,和倭寇内外夹击,我必败无疑。最奇怪的是,连皇上也知道了此事,要我彻查。贪墨的事,我会尽量查,还望你能帮我查一下是什么人在故意造谣。”
戚总兵道:“其实已经发生了民变,只是规模不大,几起都只几十人而已,最多的也不过百来人,毕竟相信谣言的人也不多。而且好像是有人煽动,并非饥民造反,所以不难弹压。最奇怪的是,有个姓江的财主,主动拿出几百石粮食赈灾,人们有饭吃,谁还肯造反。”
江南心想:“民间的谣言和我无关,皇上那倒是我和若雪去捅的。煽动造反的,多半是段家,幸好若雪逼着*赈灾,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这当然不敢告诉胡大人,而且即使说了,他也未必会信。于是说道:“但这事肯定会有人说,他们扣住二百多万两银子,肯定不会独吞,上上下下得了好处的人很多,真要查夜很困难。下面的人听说要修大堤,早就在盼着私分,没有得到应有工程款,怨言不少,肯定也会说的,他们虽然已经被杀,但手下还有不少知情人,不管怎么叮嘱、威胁,总是有人要说,只要有人说了,这谣言也就有了。而且,就算没有人说,也会有人造谣。”
胡总督道:“既然已经有民变发生,又有人煽动造反,看来我们只有提前与倭寇决战了,现在外省的援军还没有完全到位,军饷也正在筹措之中。但现在的情况看,只有提早决战了。造谣的人肯定就是为了谋反,若让他们跟倭寇勾结起来,那可是不得了的事,咱们只好先攻倭寇,然后再各个击破,这叫先外后内。”
戚总兵道:“如果提早决战,战胜的把握要小一些,而且即使战胜,将来别有用心的人参上一本,说咱们贪功冒进,咱们虽胜无功。”
胡总督道:“虽胜无功也比败了好,如果有人作乱,我们必败无疑!江南,你去联络一下江湖豪杰,若有个几百名武林好手,咱们就多了几分把握。”
江南道:“几百名应该不成问题,再请甄大侠出面,一两千也是有希望的。”
江南去后,戚总兵道:“大帅,现在就决战,咱们无必胜之良策,不知大帅可有什么妙计?”
胡总督道:“我亲自诱敌,让敌人围住我,你们再去断粮道,设埋伏,把倭寇一锅端了。咱们现在兵力已经占优,只是还未获得良好的战机,我亲自诱敌就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态势。”
戚总兵道:“那不行,这样你太危险!”
胡总督道:“这是军令!违令者斩!”
戚总兵低头道:“是!末将遵令。”
江南回到杭州的云南会馆,向令狐广等说起要与倭寇决战的事,令狐广等都说要去帮忙,而且要尽量联络江湖豪杰。如果能够一举消灭浙江境内的倭寇,那可是莫大的功劳。点苍派一向以侠义自居,为国为民才是侠义道的最高境界,驱逐外辱,保护百姓是当仁不让的,所以各人纷纷去准备和联络。
江南回到住处,若雪说:“我虽跟倭寇打过,杀过不少倭寇,但我不想再去,战场的杀戮是一段痛苦的回忆,我不想再经历第二次,那么多人的大战,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我先回去了,你送送我。”
江南道:“你何时回来?”
若雪道:“等我想清楚,你和我许多观点不同,也许会很难相处,你这样婆婆妈妈,捏捏诺诺,很难决断在我和鹤鸣姐姐之间如何选择。”
江南道:“我和你更投缘些。”
若雪道:“这是因为你现在单独跟我说,等见了她,你未必这样想。她比我温柔十倍,什么都听你的,给你很强的自尊感,也许更适合你,所以我希望你想清楚。”
江南虽然希望跟她俩都不要分开,但眼前的形势,容不得自己这么想,于是说道:“但你要给我告诉你选择结果的机会。”
若雪道:“如果你选择了我,会有机会再见的。”
仲夏的夜,暑气已经退去。月色是那么美,两人走在一条乡间小径,手牵手,都没有说话。能说什么呢?两人从来都是那么的默契,不需要语言,已经明白对方的心意,现在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但又能如何呢?
忽然,若雪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一种慈祥,偏偏混有一种杀气。右侧的林中突然杀气很浓,令人有一种压力,一种窒息的感觉。以若雪的武功也感到危急,几乎是一种死亡的威胁。从若雪的表情,江南已经看出这种危机,他虽没有若雪的那种灵气,但他能体会出若雪的感觉。于是他拔剑,指向右侧的林中。
忽然,一片剑光映着月色丛林中飞出,看不清人影,也看不清任何招式,那剑招似乎无孔不入,每一剑都像立刻就要及身,又似乎都是虚招。江南使出一招“密云不雨”,这一招可谓防守中的绝招,能够如他这般使得毫无破绽,天下能有几人?这一招在江南手底果然是发挥得淋漓尽致,真的连雨都进不来。但是那片剑光不是雨,那是风,无孔不入的风!两剑使得飞快,却未交一剑,除了风声,没有撞击的声音。江南立刻感觉到防守不住,他开始飞快的后退,很快就退到了河边,已经无路可退!然后两剑开始极快的相交,叮叮之声极其迅速,听起来甚至有些像一阵长音。还好,来剑也到了强弩之末,终于停了下来。
剑,在一个中年人手中,一个十分儒雅的中年人,相貌清奇。这一招,已用去江南的一半功力,全部的锐气,江南再也挡不住第二剑。他的手在微微战抖,汗已湿透,双腿如灌了铅一样,口干舌燥,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这种疲累的感觉如同上次和段钊在桥头阻击倭寇很久一样,他已经难以再战。他握着剑,希望若雪来援,但他感觉若雪并没有出手的意思。若雪此时心乱如麻,她看见江南接了这一招,她和江南同样紧张,紧握着剑的手已经握得苍白,汗已经湿透掌心,唇已经咬得毫无血色。但她不能向那个人出手,那个人就是她的父亲——江湖中人谈之色变的梅寒林。
只听梅寒林道:“臭小子,居然接得住我这招‘漫天花雨’,难怪雪儿喜欢你,既然你接得住我一招,你就有活的理由。”然后转身对若雪道:“你跟我走吧!等他们打完了倭寇再说。顺便告诉你一声,前几天我听见有人说,宇文笑是他们杀的,想嫁祸给点苍派,那几个人好像是湖广段家的。”说完,拉着若雪走了。
江南呆在当地,刚才闪电般的一招,虽然短暂,但在那一瞬时间就像永远停滞了一样,江南一直停留在那一刻,漫天的剑光,似实似虚,甚至比风还无孔不入。等梅家父女走远后,他才慢慢的回过神来。似乎该从这一招中学点什么,但又好像学不到,就像黑暗中的一道闪光,一划而过。但他还是听到梅寒林告诉他段家杀了宇文笑,以梅寒林的身份,没必要嫁祸给任何人,于是回来告知了令狐广,令狐广等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如果宇文家找上门来,就告诉他真相。
胡总督站在台州城头,他已派出主力围攻倭寇,他却亲自在此诱敌,倭寇已经围了上来,因为他在这里,倭寇就以为可以通过围住台州来打乱明军部署,调动明军主力,重新取得战场主动。可是他们想错了,胡总督是不会中计的。皇上已经知道新安江决堤一案,限期破案,而贪墨的朝中后台也许就是胡总督的恩师,权倾朝野的严阁老,或者是他的儿子,朝中都称为小阁老的那个人。这让胡总督很为难,圣旨不能违抗,严阁老虽然权倾朝野,又一贯贪墨,但除了任用亲信,也还是重用了像自己一样的干臣。自己是他一手提拔,恐怕朝中谁都能倒严,只有他不能倒,朝中清流早就看出他很有正气,多次联络他倒严,但他拒绝了。如果他参加倒严,他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代名臣,但同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