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陷世 >

第161部分

陷世-第161部分

小说: 陷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事局认可,就会给钱,有钱,就能做项目。没钱,想做项目都不行。
这个也让大家大开眼界。
很快就到了中午,开始吃饭,这一次又是轮流和董事局的人坐席,席间,可以谈谈话,相互做一些了解。
到了晚上,听说有圣餐。
一看,主持圣餐礼的竟然是齐老师。真是让人大跌眼镜。齐老师是女牧师,而在场的,有很多男牧师,为什么不让男牧师主持?
这还罢了,等饼子拿到手里一看,哪里是规定中的无酵饼,而是黑色的面包,葡萄酒倒有,但是,没有杯子,只是勺子。一个桶,里面装的是红葡萄酒,每人发了一把勺子。
餐厅里的勺子多得是。
大家忍耐了,看看齐老师主持圣餐,然后吃面包,喝葡萄酒。
德志感到非常别扭,人们为什么沉默?
难道齐老师要逆天?在内地作威作福惯了,竟然刹不住车,到了海外,到了港岛,这还了得!
在场的那么多牧师,竟然都沉默!这是默认齐老师造反吗?她在内地教会是不能主持圣餐礼的,除非教会里没有男牧师,非常迫切的情况下,才允许女牧师主持。在内地有这样的严格规定,因此,在齐老师的前半生,没有多少机会主持圣餐礼,到了海外,却大肆报复,在众男牧师面前、在各地同事面前,开始大发淫威。
她这样做,影响了大家的积极性,甚至怀疑到港岛总部领导的智慧和权威了。要知道,这是不该做的。
众怒难犯,这可能是齐老师最后的疯狂,她这样做,等于自掘坟墓,只要忠心于《圣经》教训的人,都不会服从她的安排。这是她人生中最辉煌最得意的时刻,也是开始转折的时刻,下一步,她就开始走下坡路。
月亮有圆满的时刻,大家都欢喜;圆满之后,就开始亏损,亏损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明显,甚至不易察觉,但是,等察觉了时候,已经晚了,成为了事实。
这样说来,无形中,齐老师树敌无数,且都潜伏,不易察觉,到了时候,她必然完蛋,且如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上帝欲叫谁灭亡,必先让她疯狂。没错,齐老师已经到了巅峰时刻,接着,必然是一场巨变。
很多人都沉默,知道这是一种较量,看看齐老师到底能走多远。
齐老师不是政府官员,做项目光靠她一人还不行,她还得求人,很多事情,她并没有权力。
她做完圣餐礼,大家在表面的屈服中过了一个晚上。大家都把怨气和疑惑深深埋在心底,早晚都会发芽、长大、结果。
你和政府关系再好,也不能取代非政府机构,非政府机构的成立,离不开独特的操作手法,独到的技巧,和政府不同,否则,将面临着灭顶之灾,当你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的时候,肯定会被淘汰出局的。
大家都在铁屋子沉睡,没有清醒的,被刘小姐迷惑了,她鼓吹她的项目多么成功,但是,只有不懂项目或者没有时间管项目的人才会相信,大多数人都不相信,但大多数人不是领导,存在很多弊端,不能立马解决问题。
少数人是领导,可惜,少数人不懂怎样来分辨是非,弄不清楚真理和谬论到底是什么。在这个世界,真理和谬论可能只差一步。
港岛的领导被糊弄了,比较糊涂,他们逐渐变得只相信刘小姐,因为刘小姐也是用了这个手段,让港岛人排斥内地人,除了齐老师,别人都不可信。在齐老师的手把手的教导下,很多同事共事多年,但领导对他的起码的信任还是没有,这个习惯需要培养很长时间。

第二百一十六章 暗潮汹涌

刘小姐信赖齐老师,看来,齐老师有过人之处,在内地,刘小姐也算是阅人无数,都看不上眼,最终选择了齐老师,她一直认为这是祷告的果效,是上帝赐给她的礼物,因此,她自始至终都认为齐老师是她命中的贵人。
有贵人相助,她自然如虎添翼,更加厉害。事实证明,在这几年明显看到了荆楚项目的果效,而在其他省份,则举步维艰。
因此,刘小姐在港岛办公室同事面前,耀武扬威一番,也情有可原。其他同事,即便再生气,也不能超越刘小姐,刘小姐的功劳太大,以至于完全超过了办公室的总干事年主任的功劳。
年主任和他妻子都没有孩子,也不想要孩子,在东南亚一些山地小国家从事扶贫发展事工,有着外国社会工作的经验。但是,那是外国,到了中国,就不管用了。都要从头开始学习。
因此,为了达到一定的果效,与其从头学习,不如借力使力,于是刘小姐就是合适的人选。加上办公室的元老级人物,办公室主任黄小姐十分信赖刘小姐,这层关系非常牢固,旁人无法拆散。
年干事是董事局的成员,刘小姐不是,年小姐为年干事负责,年干事为董事局负责,一级一级的,等级十分明显。还有一点,就是年干事特别忙,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管理具体的项目。而刘小姐恰好利用了这个空白。积极发挥她的作用,将项目弄得看起来花里胡哨的。实际上在烟幕弹背后,可以满足她和齐老师的私欲。这个私欲的膨胀和实施。因为没有监督,而变得神秘莫测,甚至包括齐老师最亲近的人,也就是配偶和儿子,都不清楚,更不用说芭比了。
大家都默认齐老师颁发圣餐,都默不作声,是看年干事的面子,好歹年干事是个负责人。他同意的事,一般都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年干事不是牧师,对《圣经》的了解,远没有专业牧师全面,他答应了刘小姐的请求,让内地来的齐老师主持圣餐,已经得罪了神。更得罪了人,这杯自酿的苦酒,必须由她自己慢慢地品尝。
大家各自散去,接下来的几天。就是学习新东西,然后照集体照,无须赘述。这些事。政府官员都干过,没有什么稀奇。无非是照片洗出来,每人都发一张。然后,接到照片,都迫不及待地看,看谁?当然先看自己,看自己眼睛是否闭上,是否头歪了,身子斜了,或者是否有怪异的动作,或者穿的衣服是否合适,颜色怎么样?还有所站的位置,是否是应该调整的等等。
大家都很兴奋,虽然不知道下一步,人们将会去哪里。今天还在,明天离开,是常有的。荆楚省的同事比较稳定,没有流失,但是,这不是好事,不流失不代表都胜任,只要不犯大错误,就由领队摆平,更重要的,是领导偏私,自私,为了芭比,更有可能为了她儿子,她必须要稳定,想尽一切办法让同事不要离开机构,这样,她就有充分的理由向上面申请项目,貌似这也是优势。
领导的自私,使项目得以延续发展,可是,人的心在追求不公义,做项目做得再好,不如能得到领导的欣赏和欢心更有实惠。因为项目做得好,名声是机构的,个人得不到奖赏;机构做得好,名声在外,有人捐款,钱就到了齐老师和刘小姐那里,谁会巴结,谁得恩惠,谁会舔臀,谁就得到大大的好处。
大家的心不在项目上,而在领导上,想为领导所想,做为领导所做,日夜思考的,不是神的话语,也不是项目,而是领导。把领导的关系弄好了,什么都不是问题,要项目给项目,要钱给钱,要啥给啥,另外,私下里还给一些别的同事都没有的小恩小惠,这些都是有的。
领导的艺术就是看你的谎言编织的技巧有多高,会撒谎的,领导就干得长久;不会撒谎的,领导就干不长。原因很简单,这个世界就是弯曲悖逆的,你要正直,就会遇到打击。山里的树,太直,就享受不到天年;水太清澈,就很难有大鱼出现。
给了领导面子,领导就会青睐,爱说直话的,就会受到领导的批评。批评多了,自然会影响到分数,而分数,就是一个人的工资参考。德志的工资一直很低,原因很简单,就是他说话太直,一直被领导批,工资低就不奇怪了。
齐老师的心膨胀,因为心里有鬼,就要拼命掩饰,她要包庇芭比,占便宜,必须就要事事领先,凡事都比别人强,在气势上压倒别人,她才能稳固地位。要知道,她这些手段,都是内地官场常用的,她在学习,并且用在机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为了齐老师和她的一家人,或者是朋友、同学等等,她所有的关系,她都要调动起来,目的只一个,人人为我服务,不管别人难受不难受。
以自我为中心的齐老师,在港岛内地交流会上,表现突出,引人注目。机构快要成立三十周年,为了表示庆贺,提前做好准备,黄主任安排一次录像的活动,就是让内地的同事,说说从事扶贫工作的感受,还有对未来的打算。听起来像是在写回忆录,每个人都要回想做项目的点点滴滴,让更多的人来思考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自己存在的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以后怎样改善等等。
这是作秀,大多人都在讲大话空话套话,没有一句实话,内地的不良风气,已经带到了港岛。港岛办公室总部,如果经受不住考验,任由齐老师和她的团队的进攻和侵扰,将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时刻,这个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
录像完了之后,是参观访问。
德志不想跟荆楚省的同事,任何一个人都不想跟,但是,尽量回避,比如余哥、金莲、尹懋、安德烈、芭比、春燕,齐老师更不用说了,更是如此,见了就烦,不懂装懂,瞎指挥,乱指挥,瞎说乱说,影响人的判断力。
但是,因为荆楚省的人较多,没办法回避,不得已,德志选择了去康保书院。康保书院也是机构支持的,有关系,也经常上港岛各个电视台,她是以青少年教育为主的,特别是对青少年的不良行为矫正,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这所书院没有什么钱,政府拨款也有限,就需要其他慈善机构伸出援手。
对于这次参观学习,德志和春燕跟着港岛办公室的魏会计前往。
康保书院在一座岛上,需要坐船,在港岛出行,要么是坐船、地铁、大巴,要么就是飞机、步行,街上很少看到骑自行车的,因为港岛的街道狭窄,机动车都没地方跑,也没空余的地方停,怎样让单车横行呢?乘船出行是港岛人经常做的事。
魏会计安排好她的儿子,然后带他们上了船。买船票都是魏会计买的,码头有报纸,免费领取,厚厚的一沓,只要你拿得动,尽管拿,因此,在候船大厅里,不少人都在看报纸,也有人在听音乐、欣赏海景的。
德志也拿了一份,边看报纸,边等船。春燕在旁边,没有看报,却要跟德志说话。德志没心情看报纸了,因为春燕没完没了,说个不停。原来,春燕是为了她儿子去康保书院的。最近,她的儿子不太听话,总是跟她作对,春燕从来没在男人面前输过,却惟独拿自己的儿子这个男人没办法。
小伙子到了青春期了,正是叛逆的时候,人这么大个子,打起来都嫌手疼,况且打也不是办法,没办法纠正她认为错的行为。
船来了,人们按照次序登船。过了一会儿,船拉响了汽笛,离开港口,向海洋驶去。
港岛的海还真大,船在海上行,不错,感觉不错,心情格外爽朗,天高海阔,就是一种写照。直升机在海上巡逻,原来是警方派出来巡逻的,密切观察,看海上是否有事故发生,好采取紧急援救措施。
船行走得十分平稳,但不够快,德志看看船舱内的人,都很惬意,有些港岛人还在使用连德志的母亲都不用的手机,相比较而言,港岛人并不是全都追求奢侈的生活,喜欢节俭的人肯定有很多。这种手机,在内地市场上都很难发现,不晓得怎么在港岛,这个发达地区,还这么盛行。
德志突然想到,就连年干事,还在用在内地早就淘汰的bp机,这样的机子,不能打电话,只能接收到信息。
这个可能他在做手术有关,在手术室,不能用手机,有信息可以用bp机来接受,打电话可以到办公室去打。这有严格的规定。不可能在手术进行中打电话,那样的话,是不尊重别人的健康,要知道,麻药很快就会失效,手术时间越长,对病人越不利。不仅**受苦,连经济也要受到损失。
城市越大,人们的生活越丰富,人的喜好花样也越多,甚至在内地都被淘汰的物件和生活方式,差不多还在保留。德志心想,虽然据说上个世纪第四十九年解放了中国人,可是,德志觉得,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都是继承来的,仍未改变。思想还是封建社会,物资丰富了,思想还是空白。说来说去,当下的政府和当初的政府,大同小异,当下的人的为奴的思想,还是一样,没有任何进步。

第二百一十七章 学子被囚

这次到港岛的活动经费,全部由年干事奉献,他们夫妻俩一心为了实践上帝的爱,刻苦自身,专为他人。但是,内地的齐老师却不这样想。在年干事还在用内地人都不用,早就淘汰的bp机的时候,齐老师不知道换了多少部手机了。就连刘小姐都跟齐老师学。
看到船舱里的港岛人使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