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陷世 >

第193部分

陷世-第193部分

小说: 陷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怕老婆,老婆不给钱,他们也不让我参与,赌牌的时候,不能借钱,借了钱,就会影响火气。”温主任说。
德志听了,觉得好笑,这是什么干部?这么怕老婆?而且还这么坦诚!
那来支书和凌会计是不怕老婆的了,这样的话,在外头工作就不是问题,就没有人拉后腿了。
吃完了饭,温主任离开了松树岭酒楼,回了家。
德志见温主任走了,就问尹懋:“尹大哥,明天回城吗?”
“对,要回去,在这里坐冷板凳,没意思。”尹懋说。
“是的,我觉得这里人多,但是,不是一个村的,是移民组成的村,人心不齐,没办法统一,而且都很精明,是做生意的居多,要他们出钱,有点不现实。水利项目只能做在这个组,其他地方都不行,这就是矛盾,不知道怎样做才好。”德志说。
“你算说到位了。的确是这样,他们就是在等钱,钱一来,给村干,我们就可以天天玩了,但是,我们怎样向捐款人交代呢?就说钱给了他们了,就完了吗?恐怕没这么简单,要是这么简单,那要我们在这里干什么呢?”尹懋说。
尹懋分析到位了,余哥可能还有话说。
余哥说:“他们不听我们的,我们不听他们的,这项目就没办法搞,有个办法,就是通过县一级政府往下压。看情况怎么样?”
“没用。上次县民委的王书记已经说了,不可能的。他不听他们的,只听省里的。”尹懋说。
“省里的我们够不着说话,还是先回城再说,问问刘小姐是啥意见。”德志说。
大家没有再说话,只好都沉默,三个人不打牌,坐那看客厅的电视。
一到晚上,大卡车就特别多,在松树岭酒楼门口停车、开车的声音,时不时地传入人的耳朵。
上官夫妻一直比较忙碌,也顾不得和他们三个说话,过了一会儿,上官过来,说:“不好意思,太忙了,照顾不到你们。你们想睡觉的话,就上楼去吧,不想睡,就看电视,另外,卫生间里有热水,在柜子里有拖鞋,你们可以洗澡,换鞋,有什么需要,就告诉我。我们很乐意为你们服务。”
上官笑着说完,就去应付其他客人了。德志看看他这样,也不好说什么,就说:“走吧,坐在这里影响他做生意,我们走了好腾个位置。”
他的建议得到了响应,大家都起身上楼。
楼梯设计得有点高,有些陡,不过,在山区,房子看上去都偏高,这可能是受山体的影响,山峰一般都很高,房子也在效法。
在平原的房子不高,为的是保护房子,平原的风大,来得快,去得快,就像夏天的雨,暴雨、阵雨、雷暴雨,都是这样,来去都匆匆。房子建得瘦瘦高高的,恐怕不太合适。
房子一高,就显得清瘦,比较苗条,看起来就像山里的美女,房子矮了,就觉得住的不是房子,像是矮人国的蘑菇房了。

第二百六十一章 常胜将军

大家闲坐着没意思,都上楼去,看看电视,看看别人的喜怒哀乐和聚散分离,替他们流一把眼泪,也算是打发了时间。
德志晚上不想看电视,但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受了影响,隔壁的房间传来打仗的声音,又是抗日题材的,日军又失败了,每次结局都是这样,没有新意,仿佛英雄从来没有吃过败仗似的。
看了随身带的书,德志总觉得这辈子看不完书,仅仅是专业书,就够看的,更别说喜欢看的小说了,那简直浩如烟海,如果不读书,的确没有什么动力,也写不出什么好东西来。
好在现在比较有时间,可以利用大把的时间用来读书,专业书枯燥无味,可是不读不行。
还有,希望快点毕业,早点毕业,早点参加律师考试,争取通过律师资格考试,为将来找个出路。
看书一般看到晚上十二点,到了那个时间,楼下渐渐恢复平静,没有人会不识相地来到这里窍门住店。
长途大卡车,工作的时间在晚上,白天跑的少,因为晚上路上车辆少,比较顺利,白天的路上,活动的车辆和人,都相当多,没办法,需要格外小心,否则就容易赔钱。
别看那些大卡车赚钱时数钱时的幸福,要多看看司机沧桑的脸后面的无可奈何的心。他们经历了很多风霜,走过很多坎坷的路。可以说,每一次任务,都是一次冒险,小心翼翼,还容易出事;活下来并且感到幸福的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在走钢丝。赚二分钱是十分艰难的。
德志选择做社会工作,可能经历的更多,想增加见识,这些卡车司机,就是德志常常看到的。他们驾驶的大卡车。看起来威风凛凛的,实际上,很多人都在打着这个庞然大物的主意,尤其是“两桶油”。还有税费部门。再就是交通管理部门。交警、公路,还有各种名堂的机关和机构,或者部门。都让他们苦不堪言。
再就是路上的行人还有车辆,都有很多问题,合法的和非法的掠夺,都让大卡司机心惊肉跳,不过,当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也就没了感觉。
第二天,德志听到他们已经起床,在卫生间洗漱,德志收拾背包,然后洗漱,下楼,上官夫人准备好了早餐,他们就吃,吃完就离开了松柏村。
在车上,尹懋打电话给来支书,说回县城,有点事要处理。
来支书也不挽留,尹懋放了电话就开始骂,但骂归骂,骂了能把他们邀请回去,也值得,可是,没有达到这个效果。他还是骂。
骂了一路,回到了县城。
大家都觉得没意思,跑来跑去的,浪费钱不说,还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余哥和刘小姐联系,汇报了村里的情况,刘小姐还是要求冷处理,先去白鹳村,好在现在有两个村,哪个村积极,先从哪个村开始。哪个村消极,哪个村就晚点开始。
来支书不这样想,他认为,就是晚开始,还是要开始,他认定了机构是要听政府的,只要单处长不表态撤项,将项目终止,谁都没权力撤销,或者转移到别的村,也即是耍赖的作法,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做得下去做,做不下去,也得做下去。
来支书凭借多年的经验,认准了单主任既然促成了签约,就一定会让项目进展下去,不会流产的。机构派出的工作人员,就是没办法,也得想办法。可以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他们只是执行者,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不能变更项目,不能离开柏松村。
哪怕他们在县辖区内跑来跑去,跑去跑来的,也没办法,最后落脚点还是在柏松村。
来支书怀着必胜的信念,故意冷落他们,他们也在刘小姐的指导下,确切地说,在齐老师的领导下、指示下,故意冷落来支书,看看到底是谁在最后时刻投降。
得到了这种指示,大家安下心来,不再为柏松村的项目无法开始而自责,于是放松下来,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玩就玩。
看这情况,也没必要再找县民委的王书记,他上次已经明确表态,无法管到来支书。
据王书记介绍,来支书的三个孩子,都在县政府工作,相当有势力,都是公人,难怪来支书这么牛逼!
大儿子担任县委书记的秘书,小儿子担任县林业局的局长,女儿担任县财政局的科长,这样看来,来支书肯定是常胜将军了,因他的背景很好,背靠大树好乘凉,没有谁能扳倒他。
难怪在柏松村搞新农村示范村呢,也难怪省民委会在该村驻队呢,县里的项目落实到村,大概都是这样。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在县城呆了一晚上,得到刘小姐的指示后,就不能呆在城里了,小城没有什么好玩的,转了一圈,就没了,大家决定到白鹳村。
到白鹳村,路上的风景已经不算稀奇,因为大家都已经习惯,不同的是四季的变化,如果心里有丘壑,看到的风景自然不同,如果心里满是忧伤,看到的风景也是灰色。
到了花儿街,大家也没什么感觉,从县城里来到小镇,大概的情景都差不多,街上布满了店铺,县城里的街道上也是这样,买东西的总是在忙,卖东西的就像守株待兔的人,从来不担心货物卖不出去。
白鹳村是余哥负责的,他立马跟蒋门神联系,蒋门神很快出现,他见了大家,笑眯眯的,心里好像灌了蜂蜜一样,他说:“看来,我们村能吸引先生们啊。”
他说了这话,好像在暗示什么,不过,大家都不说,想必他也不知道。谁知道,他说:“我知道,柏松村的老支书是全县最老的支书了,非常狡猾,你们几个玩不过他,他非常清高,连县民委的局长到他那里,他都不管饭,让人家饿着肚子走路。”
“是吗?”尹懋故意问,边问边走。
蒋门神要请大家到乡镇府食堂吃饭,大家都反对,不想增加村里的负担,蒋门神说:“这样吧,不吃也可以,今天是我请客,既然你们不吃,我就记下这笔账,到时候,给你们送上一个新鲜的猪蹄膀,算是为你们接风洗尘吧。”
这个大家都不说话,显然没有意见了,德志心里不舒服,蒋门神做出这个表态,恐怕不是真实意思,因为他的老婆每天都要花钱吃药,这个病,是无底洞,再多的钱都不够花。
蒋门神欢迎大家回来,目的是想让项目快点开始,等项目完成,他可以向上级要钱,开展其他的项目,当村里的项目多起来,村民自然会感谢他,没准,他在暗示着什么,到底是什么,谁都不知道。
大家步行到住宿的地方,房子后面的两位老人见到他们又来了,非常高兴,从菜园里摘下了新鲜的菜,送过来,蒋门神要帮忙洗菜,德志不肯。现在,德志不仅要洗碗,还要在炒菜前把菜择好,洗好,蒋门神看了,很懂事地来洗。
德志不让,说:“你先把余先生安排的事完成就行了。我这里不需要你帮忙。”
“那个早就完成了,你们走了之后,我们就邀请了乡镇里水利站的技术员到了村里,对积极的几个小组,进行选择建设水池的地址,测量了水管的长度,制定出了九个实施方案,等一下,我去办公室给你们看。”蒋门神说。
没想到速度这么快!看来,白鹳村要走到前头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 美国护照

小河流水哗啦啦,这里山清水秀,有一个县长被打死。在这里,死了一个县长,那是过去的事,如果允许人人持枪,遇到这种场面,没准死的县长一定会更多。
住在学校,想到这位县长长眠在这里,德志心里有些发毛,他要是活到现在,恐怕会拿着美国护照,参加中国的代表大会。谁知道呢?
蒋门神看来要和他们一起吃饭了。尹懋做饭,余哥玩,吃饭的时候,蒋门神问:“余工,去救脏了吗?”
余哥说:“还没通知。”
他们刚说完,德志还没明白过来,就问:“什么?”
“救灾。”尹懋回答,“蒋支书在学余哥说话呢。”
德志这才明白。
余哥说话说得快,有点像日本语,语速快,就让人听不懂,德志和余哥工作多年,有时候说话还是不懂。没办法,只能靠蒙靠猜才行。这蒋门神很有语言天赋,会模仿别人说话,说得惟妙惟肖,很生动,当时就把德志给震了。
吃完饭,覃烽来了,和他一起来的,是乡镇水利站的技术员。他们到办公室,大家坐定,覃烽问:“你们好!好久不见了。”
德志说:“还不到一个星期吧。”
“怎么觉得好像过了几个月。”覃烽说。
“你可真会说话,大有前途。前途无量啊!”德志说。
覃烽得意地晃了晃脑袋,不以为然,实际上年轻人更关注自己的前途,他装作这个样子,是因为蒋支书在场,担心蒋支书变卦,不他当未来的接班人。
很明显,蒋支书的身体不好,家中又有一个病人,他的妻子常年需要人照顾。对村里的工作。肯定有影响。村民已经表示出了不满,理解他的,还能想得通,不理解他的。就想不通了。说一些抱怨的话。也是有的。实在没办法,他只好想想将来的出路,既要照顾好妻子。又要照顾好自己,更重要的,要让村民能得到照顾。
他很清楚,要想照顾所有人,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寿命有限,不可能做完所有的好事,照顾所有的人。
技术员没有想到机构的人做事这么认真,平时,他说话都是没人听了,基本上都是听承包工头的话,工头咋说,就咋办,不经过他考证,也不需要他同意,他有的就是技术,没有的是钱。有钱就行,做坏了重来,有的是钱,就可以不停地失败,失败多了,就对失败比较麻木了。
德志所在机构的钱来之不易,是捐款人的捐赠,捐款人本身也是纳税人,他们在纳税之外,向民间慈善团体捐赠,目的是实践自己的爱心,让爱可以送达到内地人那里,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如说吃水困难。
基于这种情况,德志他们就要节约用钱,想一次性解决村民的饮水困难的问题,只有这样,村民吃到了干净足够的水,就可以进一步得到捐款人的捐助,使机构运转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