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陷世 >

第200部分

陷世-第200部分

小说: 陷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专车送达

关于金莲的话题,几个男人是说不完的,他们说到半夜,到快睡觉了,还在说,考虑到第二天要搬家到柏松村,德志没有参与讨论这个话题,而是重新检查的私人物品,看是否能在柏松村找到合适的房间。
收拾了行李,德志突然想到,交通工具还没有落实,就提醒尹懋,他说:“已经联系了,是县民委的车。”
“谁的?”
“薄司机开的。”尹懋说。
“哦,那就好,不知道装不装得下。”德志问。
“应该没问题。”尹懋说。
他已经安排了,就不用德志操心,他俩喜欢在一起商量,商量决定的事,德志学乖了,不投反对票,本来做这样的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是花钱,让他们做事,做完了事,问他们有什么收获,他们说有收获,而且很大,就算成功。非政府机构和政府机构做事,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当晚无话,第二天一早,尹懋和薄司机联系,司机说:“我有点私事,等办完了就来,你们先过早,等我打电话吧。”
德志很清楚,这是明显地不要请吃早饭的表现,依据以前的惯例,这早餐的费用是可以报销的,也就是说,在搬家的时候,请司机吃饭,可以报销,在请吃饭的时候,只要不超过标准。或者超过一点,也能报销,因为不是经常搬家,搬一次家起码可以管半年,这笔费用比较少,可以忽略不计。
楼下有很多卖早点的小店,这是住在闹市区的好处。不过,在闹市区居住,需要有钱,有句话叫做。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是没错的。
德志在山区扶贫,自己都穷得要死,即便租了人家闹市区的房子。又能怎么样?还是一枚穷人。吃早餐都要精打细算。担心会超标。好不容易逮到一次吃早餐可以报销的,就开始吃一些平时想吃而不敢吃的东西。吃也可以,看看口袋里的允许吗?吃也可以。看看自己的胃受得了吗?
一般来说,早餐超过四元就算奢侈,但是,想要吃碗面,吃得饱,还必须花六元钱,对于这个情况,德志没办法,只有坚持下去,争取这样的事别发生在他身上,可以这是九峰县城的现实情况,谁让九峰县城是个十分偏僻的地方呢,正因为如此,才有很多普通的东西都很贵的事存在,那些商品,那些服务,那些寻常百姓常常打交道的事物,大概都是这样。
早餐都是一样,三个人都点一样的,稀饭、包子,当然是肉包子,再就是油条,德志不吃,给了尹懋。油条肯定是地沟油炸的,这一点不用怀疑。
一般炸油条的,所用的油用一次不会倒掉,还会再用。油经过两次高温之后,就已经变质,不再是正宗的油,而是地沟油,地沟油不是从地沟里提炼的,就是从炸油条的锅里产生的。
德志小时候经常帮他父母炸糖饼,那些油都是用了又用,德志也吃过不少自己的炸的油饼,因油饼卖不完,不自己吃,扔了可惜,后来弄清楚了,那些油就是地沟油。德志吃了不少的地沟油,还没有事,证明身体还行,抵抗能力强。
吃完了早餐,尹懋撅着肚子跟薄司机联系,他说马上过来。
于是尹懋带着余哥和德志上楼,再检查一下行李,没有东西落下,过了一会,楼下的小院子里就响起了喇叭声。德志跑出去往楼下一看,是薄司机,他已经在楼下等了,并且打开了轿车的后箱,准备放东西的。
德志说:“薄主任来了。”
尹懋说:“下次别在我们面前喊他主任了,他是哪门子主任啊?她就是一名普通的司机,真正的主任就是县民委的‘一把手’,不要认为里面的都是主任。是主任,就要承担主任的责任,可是,他的责任他承担了吗?这不是说着好玩的。”
德志弄不懂尹懋为什么这样说,不过,他只是汇报一下事实而已,犯不着为这点小事说他啊。以前,他责怪德志不该在村支部书记面前喊支书为书记,要喊支书,德志就听了,以后就改称支书支书的。现在又说不要喊主任,真实奇怪,他很喜欢在这细节方面下功夫整人吧!
不说别的了,支书就是村里的书记,是“一把手”,你喊他支书,他也是书记,你喊他书记,他也是书记,这个事实无法改变,不要在支书和书记那里咬文嚼字了,这些都是无意义的,从那以后,德志就对南方人,特别是三不管地区,或者是交界地区的人有了一些看法,难道说,那里的人都是这样吗?还是单独是尹懋才是这样喜欢吹毛求疵?或者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亦或是中间地区的人,里面都有像尹懋这样的人?
搬东西下楼,很轻松,没有什么难的,东西不多,搬下去,就放在轿车的后备箱,完全装得下,另外,还有厨具,也能放,一些容易破碎的东西,如暖水瓶一类的东西,就放在轿车的后座,坐两个人,帮助照看,前面副驾驶位置,可以坐一人,基本上连人带货,都装下去了。
然后,尹懋跑上楼,拿了最后一件小东西,锁了门,就下了楼,要德志坐在副驾的座位,德志不理解,可不想多问,只当是一种尊重吧,实际上,德志很清楚,坐在副驾的座位,一般来说是领导的秘书或者保镖坐的,坐在后座司机后面的,是领导的位置,而这个座位上坐的,正是尹懋,看来尹懋研究了官场上的规矩或者叫潜规则,研究了较长的时间,他现在俨然把自己当成了领导。
只要外人一看,第一眼先看谁的屁股在那个重要位置,就清楚多了谁是主要领导,谁是一般领导,谁不是领导。
车开始启动。
薄司机喜欢说话,可以打消瞌睡。他自我介绍说,他昨晚在打牌,很困,今天早晨只睡了半小时,就被人喊过去处理一些小事了。他在城里开了气站,也就是,居民灌煤气,就要到他的店里来。
基本上半数以上的居民会找到他,到他这里灌气,别人也想开气站,但是手续很麻烦,没有特别的关系,就没办法办下来所有的手续。薄司机有了这个本事,钱就滚滚而来,同样,他经常和一些掌握实际权力的人在一起打牌,也就不奇怪了。
他和小县城里的当权派保持着横向的良好关系,同时,和省里面的人也经常来往,比如说省民委就是他们的对口单位,直接管理他们的上级机关,里面的人,他都熟悉。
单处长这几天在九峰的活动,都是他为单处长开车,陪着单处长办事,很得人心。
单处长很满意,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顺利地回到了江城,然后,薄司机在省民委各个处走了一遍,打了招呼,然后将县民委的“一把手”带回来,当然,他很注意把握分寸,在有些场合,绝对不抢“一把手”的风头,这是为官之道,最忌讳的就是弄错了级别,最可悲的是下级弄错了级别,还蒙在鼓里,认为自己是对的。
在这方面,薄司机很会来事,可以说一名司机,做到这个份上,算是比较成功的,当然,他也有情人,那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只要大老婆没有意见,正妻没事,二奶也没事,两个以上的女人共事一夫,相安无事,这也说明他会来事,不像有些“一把手”,在风口浪尖上,作人的确有些高难度,稍有不慎,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第二百七十四章 证明公章

车到了柏松村,停在村委会门口,尹懋给来支书打电话,他说:“马上来。”
大家下了车,在村委会门口等。村委会一般不开门,有事才开,比如村民要开证明、盖公章的,都会到办公室来。聪明点的,会提前跟凌汉韶打电话约,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都愿意打电话,很少有不打的,除非那些特别吝啬的才不打。
电话取代了书信,成为当今社会特别流行的交流沟通工具。在山区,手机的作用更大,因交通不便,打电话可以省掉很多油和精力以及力气。
来支书的家在附近住,大概不到一里地,很近,他出现在大家面前,却用了半小时。很有可能在家喂猪,或者在家做别的事。
他面无表情,他说:“你们来了。”那种语气,好像刚才被人打了一顿,无处伸张怨气,在他们面前发泄了。
薄司机笑着说:“不好意思,才送走单处长,接回来‘一把手’,昨晚又被牌友们拉过去斗了一晚上,送出去不少金子。今早又送几位先生到你这里来,忙死了。”
听到这话,来支书有了兴趣,他笑着说:“那你不会改天再来,他们就是喜欢趁人之危,利用你忙得昏天黑地的时候,好打你的主意,送了金子还是小事,小心情人吸了你的精倒是真的。”
“哪里有什么情人?”薄司机说。
“开玩笑,你那么有钱。没有情人,鬼才信!”来支书说。
“现在的情人是个鬼,不缠不后悔。”薄司机说。
“你现在还年轻,有的是精力,也有钱,没有哪个女人不喜欢的。”来支书说。
“人都五十多了,快退休了,还年轻?说正经的,这些先生的行李都拉来了,你不会让我再拉回去吧?”薄司机说。
“哦。那怎么会呢?我已经找好了一家。等一等,我跟他打个电话,让他把钥匙拿下来,我们现在村委会办公室等。”来支书说。
来支书和薄司机不是一个等级的。在打牌方面。来支书不玩大的。小赌怡心,大赌伤心,在养生方面。来支书还是很注意的。不管大赌还是小赌,都是一种生活方式。人到这个年龄,有了社会地位,有了金钱做铺垫,儿女都已经长大,分家另过,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了自己的生活圈,也就算可以了,不图别的,只要每天过得开心就行。
大家在办公室坐定,墙上挂着党员公示牌,上面是全村党员的照片,看上去,都不是美容加工过的,都很原始。对面墙上挂的是村里的领导结构图,再就是一些调解的图标,说和为贵的道理,实际上大家都懂得,不过不想贵,只想自己不吃亏就行。
有两张办公桌。书记没要办公桌,其中一张是副主任的,上面放着电脑,另一张是妇女主任的,可以作为计划生育的办公用,调解主任和妇女主任共用一张桌子。
谁有事谁就用,平时没事都不用,闲着。
德志心想,来支书的办公桌就是两张桌子,一张是牌桌,在桌子上可以创收;当然,也会亏本,在原则问题上,毫不妥协。输了钱,就得给,赢了钱,就得要,有来有往,非常合宜。来而不往非礼也,也不像村支书的样子了。
计生专干就是妇女主任,她负责全村的育龄妇女,还负责发放计生用的东西,比如避孕药具,都在她那里保管,她既是专干,就有专柜,里面有锁,钥匙由她保管。她和乡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村里的妇女情况,要随时和乡里互通信息,因计划生育工作是乡镇一级政府抓的主要工作,他们就是干这个的,不弄清楚,上面追查下来,真实麻烦。
计生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超生一个,整个县都受影响,关系到县长和书记的升迁,关系到他们的前途,因此,他们重视得要命,超生一个孩子,就可以影响官员的政绩,这事,绝对不能犯错,因此,从上至下,都严格抓计生工作,层层加压,到了基层,压力巨大,就像高层建筑,最底下的,就是压力最大的。
那人来了,站在门口,左右摇晃身子,害怕见官,害怕办公室。还好,村委会办公室在一楼,没有那么恐怖,对于常在牌上、猪圈旁、田间地头见到来支书的人来说,总觉得在办公室里见来支书更放松、更自在。
来支书知道他的想法,就站了起来,说:“这是房东,名叫钱功吉。”
他站在门口不进来,来支书走出来,德志他们也跟着,来支书介绍说:“这是慈善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他们想要看看你家的房子,看的中,就租,看不中,就再找,麻烦你开一下门。”
“没问题,没问题。”钱功吉说。
钱功吉介绍说,房子是她女儿的,他女儿一家在夷陵市租房住,在那里上班,在村里的房子就空下来了。里面的功能都还有,先看看再说。
这是三层楼房,一楼很空,几根柱子,看来还是框架结构的,在这样的房子里居住,安全系数还是挺高的。
不过,这房子是毛坯房,还没装修。到楼上看,也差不多,卫生间没水,啥都没有,电插座也不够,还得自己添置,这样的房子,很多年都没住人了,突然住人进去,恐怕有些恐怖,感到心里发虚。
房子里空荡荡的,说话都有回音,在里面打台球还行,要是住三年五年的,岂不让人郁闷死?
来支书以为他们就是农民工,这个称呼,从宣统县就开始了,然后通过单处长和来支书的私下交谈,从而灌输了这个思想,因此,这个毛坯的建筑物里,就像有一群民工,才修建好了房屋,但是老板没有及时结清工钱,农民工就在新盖的房子居住,等工钱发了才走,这种情形,经常出现在报端或者微博上,来支书这样的安排,就是要做到符合人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