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陷世 >

第229部分

陷世-第229部分

小说: 陷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低。就容易结冰,特别是一些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就容易出现问题。真的到了那里,小车就要穿“草鞋”了。
所谓穿草鞋。就是给车轮裹上铁链。这种铁链是防滑的。可以保证安全。
现在这个季节,没必要穿鞋,车很快开始下坡。耳朵听到的声音很小,德志很清楚,这是气压起了变化,耳朵内外有了比较,德志用传统的方法,捏着鼻子,鼓起腮帮子,让气压达到平衡,这样听到的声音才不会失真。
车走完下坡路,就到了三岔路,德志、尹懋下车,然后等公交车,公交车就是中巴车,小县城里没有大巴车,免得拐弯都费劲儿,公交车车费五毛钱,从起点坐到终点,都是五毛,很多年,都是这样。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可惜,他们没有提高价钱,现在啥都贵,不涨价,难道公交车老板是五毛党?这个谁也说不清的。
德志交了一块钱给售票员,他收了,没错,售票员是男的,估计是女售票员的老公,来顶岗了,坐在门口,负责开门,关门,收钱,找零,忙得很。男人干这活儿,还真不赖。
车走走停停的,在小县城狭窄的街道上,上人下人,越到闹市区,越是频繁,这里没有固定的站台,随走随停,非常自由。
到了百货公司,德志他们下车,然后上楼,在门口有卖早点和午餐的白胖女人,见了德志,连忙打招呼,德志也对她笑笑,然后离开,她继续卖饭,德志继续上楼。
余哥和金莲已经回到房间,在里面不知道在忙什么,进进出出的。尹懋的脚步在客厅就停住了,他住在客厅,这是没办法的,他当初拈阄,拈到了独立的房间,来了个女的,不是他让,是谁让?
假如让余哥让出房间,德志和金莲实际上住一间,只隔着一块木板,金莲进出房间,必须要经过德志住的房间,晚上金莲起了歹心,还真说不定把德志给谋害了。
假如让德志搬出来,金莲住进德志住的小黑屋,那么,是余哥和金莲隔着一层木板,余哥半夜起来上厕所,就必然会经过金莲住的房间,万一余哥半夜起来,上错了床,也会弄出一些事情来。
说来说去,还是尹懋要腾房。尹懋当初占了便宜,现在吃了亏,总算达到了平衡。谁也不欠谁,好了余哥,他不用动窝,德志还是住小黑屋,也是没办法的事。
大家见了面假意寒暄一阵,各就各位,该洗澡的就洗澡,该洗衣服的就洗衣服,大家都在忙,不知道什么是个头,平时这个房子没人,人一回来,就特别忙,房间被人气充满,自然就有些暖意。
有项目在进行,到了县里,就有理由找县民委的同志,余哥在负责联系,看起来他是这里的领导,大多数也是这样看,这样想的。他的普通话如果再标准些,没准可以当上办公室的主任,他曾透露出这方面的思想,不过,先天的缺陷,让他不够完美,始终离主任的位置差一段距离。
果然,县民委王书记仿佛在等他们等了好久,他们一回来,就被邀请去吃饭。
他们在这里,代表了一个机构,同样,也代表了上级部门,这里面的关系比较复杂。
余哥一口答应,他的拉长腔调的作法,让人感到难受,这是不是有钱人的表现?
看在钱的面子,他打的电话,别人都还耐心地听,像王书记,他看中的,可能不是到白鹳村做项目做得好不好,而是为了将来。至于将来会怎样,谁也不清楚。
吃饭成为一种沟通的最好方式,到了得月楼,因为已经开戒,当王书记问喝酒不,金莲说喝,让大家吓一跳,尤其是王书记,他连忙追问了一遍:“你说啥?”
金莲见问,觉得有点问题,连忙掩饰说:“我说他们。我不喝。”
“真的吗?”王书记追问一句。
“真的。”金莲撒谎的技术高,脸不红,也不慌张,说话语气平稳,像说真话一样。
德志暗暗佩服,如果练就金莲这一身本事,在外交部混,或者到宣传部混,准能混个一官半职,不带落空的,肯定能赢。
她说完,王书记笑了,喝了一口茶后说:“我说呢,都是荆楚省的,都不是老外,就是没喝过酒,也闻过酒的,哪有这样的,这么死板,一点酒都不沾,那还叫荆楚人吗?”
尹懋和余哥都低了头不说话,金莲说:“你们也是,承认吧,别错过了,免得回家抱怨。”
“谁抱怨了?”尹懋反驳道,“我们只是不想违反机构定下的规矩。”
“行了吧,你少来,机构定的,有几个在坚持遵守?不都夭折了吗?”金莲反问道。
“你们还真好玩,喝酒又不违法,天都不打吃饭人,吃点饭,不算啥,不吃饭,怎样工作?吃饭,加强营养,将来才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人都跨了,怎样才能为大家服务,那不是骗人的是什么?”王书记说。
“说得有理,说得有理,好,那来点吧,不要多了。喝多了会误事的。”德志说。
“这可是你说的,出了事,我们就说你。”余哥说。
“说我就说我,我是为大家,只要你们说,只要你们说得出,我也受得住。”德志说。
话说到这个份上,大家都不好说什么,王书记说:“你们说的是啥话啊?这样的事是多大的事,竟然扯了这么多,吃饭喝点酒是我们当地的文化,你不喝,证明你和我们格格不入,不合群,大家都会防着你,不跟你来往。”
尹懋点点头说:“道理是这个道理,我们就是担心喝多了酒乱表态,瞎说话,将来不能兑现,恐怕让他们见笑,还说我们机构做事不行。”
“你们今天在这里,我们尽尽地主之谊,是理所当然的,明天你们去哪里,我们不知道,想必你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不珍惜在一起的时间呢?”王书记说。

第三百二十五章 难受好受

王书记说完,余哥说:“王书记,你不清楚啊,我有胃病。”
“喝酒是专门治疗胃病的,不能因你一人有胃病,让大家都难受吧?”王书记说。
王书记说到大家心坎里去了,现在就有一些人,自己难受,也要将难受传递给别人,让别人也不好过,自己才开心,当然,现在的人大都比较自私。自己不需要的,别人需要的,就是不给。
王书记见取得一致意见,就让服务员拿来了一瓶好酒,他笑着说:“大家今天在小县城开戒,可喜可贺,喝点陈年老酒,让大家开心开心,我有高血压,医嘱说不能喝,今天我也豁出去了,陪大家尽兴吧。”
这里的服务员不叫幺妹了,叫小姐,现在的小姐泛滥,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用语方面的误区。
这个小姐的称谓,过去叫大家小姐,是大户人家的才叫,平民家的,叫姑娘。是代表了一种身份的,没想到到了这个年代,小姐的称谓竟然如此频繁地出现,到处都有,小姐已经失去了原味,变得让人不好把握。
既然人家都这么叫小姐叫小姐的,王书记也不想退步,也与时俱进,称呼服务员叫小姐。王书记说:“小姐,请把酒瓶打开,给客人满上。”
那小姐笑得甜蜜蜜的,脆生生地说:“好,不过。我打不开。”
果然,拿来的酒,很难打开,余哥是工程师,他一看,笑了,说:“简单,太简单了。”
王书记说:“看来,你要当英雄了,赶紧帮帮美女的忙。”
余哥说:“哪里是英雄。狗熊还差不多。”
尹懋笑着说:“这可是你说的。我看你不是狗熊。是人熊。”
“管他是什么熊,只要是雄性就行,只怕不是雄性就麻烦了。”德志说。
德志的话音一落,全场大笑。包括在座的雌性们。都笑得格格的。
余哥不理会。接过酒瓶子,找到钥匙,轻轻一扭。只听啪嗒一声,一个盖子从瓶口掉落下来,余哥伸出了脚,将瓶盖轻轻接住,就像武侠电影里的大侠一般,接住了瓶盖,交给了小姐,小姐将瓶盖丢进了垃圾桶,然后接过酒瓶子,给大家斟酒。
金莲说:“不看看酒瓶盖子,是不是中奖了?”
德志说:“那是一种促销手段,很难中奖,大部分是陪葬的。”
“是吧?”金莲问着,眼睛盯着垃圾桶。
不过,这个细节让德志看到了,大家早已饥肠辘辘,看到满桌子的菜飘着香味,也就没有兴趣听她说说话了。
相互敬酒是必须的,德志知道,敬酒时自己的酒杯一定要比被敬酒的人的酒杯低,这样才显得谦虚,给对方好感,这个好感是自己争取到的,本来是敬酒,如果非要高高在上,那么就很可悲,给人的感觉不爽,人家就不会买账,那么,敬了酒人家就不喝,或者只是略略表示表示,然后再不理会。
敬酒带着心去敬,就不存在被拒绝,在酒桌上,一般不会被拒绝,可是,喝酒多少要看敬酒的人的态度,心,在里面,看不到,可是,态度在外面,就一目了然了。
喝了酒,就少吃菜了,金莲却不喝酒,王书记让小姐拿来了牛奶,看上去,金莲的腿脚不便,需要喝点牛奶,让她更加壮实。
喝酒伤肝,不喝又伤心,特别是喜欢喝酒的,更是如此。喝酒的时候,王书记问:“怎么样?最近项目进展如何?顺利吗?如果不顺利,有什么困难?”
尹懋接过话,说:“还好。柏松村的水管已经在安装了。项目开始的时候,来支书不支持,后来,省民委的单处长来了,他让来支书支持我们的工作,来支书听了,态度开始转变。”
“哦,是吗?来支书是不容易改变的,他肯听从单处长的话,证明他还有点良心。说实话,我们在柏松村做项目,给他的村里送化肥、种子,他都没看在眼里,连饭都不管,真让人头疼。他的三个孩子都在县政府,有了这些靠山,他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我们也拿他没有办法,不过,都是县政府的工作人员,他在面子上和我们过得去,只是内心里是不服气的,对我们是面和心不合。”王书记说。
主菜是羊肉火锅,这种山羊火锅,在县城里算是本地有名的一道菜,加上其它一些配菜,还算可以,当然,也有海鲜,不过,这里离海太远了,海鲜到了这里,也就不新鲜了,不是靠冰保着,早就臭了。
德志走到这里,还是喜欢当地菜,不喜欢外地的菜,山区的路太长了,新鲜的东西到了山区,就变了味。本地的东西,就地取材,还是比较方便和新鲜的。少吃点外地菜,还是有好处。
大家酒足饭饱,酒喝下肚,话就上来了,很多话,酒会刺激人说话,会让人敢说平时不敢说,不方便说的话,在酒后也会大胆地说出来。
德志喝了酒,话特别多,不该说的,却说,不敢说的,也敢说,这时候,他的大脑已经不属于自己在管理了,舌头失控,他就是有这点本事。
王书记听得不耐烦,看样子已经忍受很久了,盘子里,火锅里的食物已经见到了底,他看看大家都吃得差不多,就问:“怎么样?大家都吃好了吗?”
“吃好了。”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只有这个时候,大家才能达成一致意见。
“你们在项目中遇到困难,要及时跟我们反映,我们尽量尽快解决,不会拖延的,只希望你们顺利完成两个村的项目。”王书记最后说。
“没问题,有困难就要麻烦你们。”尹懋说。
“不麻烦,是应该的,你们离开江城,离开家乡,到了这个穷地方,没有什么人帮,我们来帮,都是为了老百姓。”王书记说。
“是的,希望多多支持。”德志说。
“肯定了,你们不靠政府,就寸步难行,你们要紧紧依靠我们,齐心协力地把项目做好。”王书记说。
对于王书记说的,德志心里有点不满,其实,政府完全不管,照样可以把项目做好,这个项目跟政府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不用政府出钱,不用政府出力,不需要政府协调,都是村里面自己解决。这个也是来支书不满意政府的原因之一。
但是,来支书很聪明,为了儿女,他还是表面上和政府保持一致,他很清楚,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的道理,谁在台上,他听谁的,工作打马虎眼,过得去就行,整材料专门有一套班子,把材料弄好就欧克,关键看笔头上的功夫,他的口才不错,说话时,还没开言先有三分笑意,让人顿时没了气,他有这个魔力,当了多年支书,硬是没有挪动位置,一直干着,别人想把他弄下台,都没办法。
德志说:“只要村支书合作,项目就顺一些,县民委代表县政府,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就没有难题。只要县里重视并支持我们,我们就有信心把项目做好。”
“我们肯定支持了,我们签了合同的,代表了县政府签的,如果做不好项目,我们就有可能再也招不进来项目了,你们做好了,我们脸上有光,就会有更多的项目进来,我们看你们的了,你们做得好,我们就有了底气,也有资本去外面游说上级政府部门在我县做项目。做的项目越多,县里的老百姓受益就越多,这是好事。”王书记说。好事做好了,会好上加好的。”王书记说。

第三百二十六章 无法弥合

德志心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