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生命门 >

第29部分

生命门-第29部分

小说: 生命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十五章 谢少杰服罪在押 小战士争抢虚名

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93、李奇

王大槐和几个老乡到医院来看张寅,王大槐利用工作之便从矿部仓库拿来了一大兜子罐头水果,梁来秋和郭义增等几个老乡买了饼干奶粉之类的营养品。他们告诉张寅,谢少杰被师部下派的专案组押回了走了,凡在新兵连知道谢少杰的人无不拍手称快。他们纷纷写信给新兵连的战友们,张寅也高兴地叫梁来秋代笔给盂县部队农场的周素华写信,他想象着周素华收到这封信后激动的样子。刘启说:“肖师长一来可把我们给解放了,现在只管下井挖煤,收工后自由时间多了,睡觉、看书、洗衣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太舒服了。

王大槐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听说部队要招民工,他马上就与矿长请求,把自己的弟弟招来参加装车,那个年代找个挣钱的活很难,一个农民要离开土地到城里做工挣钱的机会几乎是零。因为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都是国家或集体企业,个体户还没形成气候,也没有明确的政策肯定,即使有几个个体户小规模企业,用工一般是与自己家庭有关的亲朋好友。即使下井工人没有一定关系也别想当上。

因此,当时的农民子弟除了考上大学就别想走出农村这片热土。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当时的城乡差别究竟有多大。我这里举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一个普通农民一天到晚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滴汗珠子摔八瓣,到头来是挨饿吃不饱饭。而一个城镇市民别说有工作挣钱的,单说无业游民待业青年,他们整天东游西荡游手好闲,不偷不抢不打架就算好孩子,凭着人手一册的红本本(粮本)每天保证能混个肚圆。

于是,矿长、教导员的侄子外甥,连长、副连长的弟弟都成了招工的最佳人选。王大槐能把自己的弟弟安排进来,可见他与领导的关系非同一般。因为做工的都是部队亲属,说是招民工,实际享受的是军工的待遇,甚至比一般的军工待遇还要高。最实惠的就是吃穿住全免费。即使不与战士们一起在大食堂同吃,他们的伙食比战士们一点也不次,工作服、手套、鞋帽,战士们有的他们都有。只是装车的工作确实很辛苦,有脏又累,可是比起他们在乡下农村的生活来,他们早已知足了。更有一些把脑袋削得像针尖一样的战士,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主动去帮助领导的亲亲装车,以博得领导对他的好感。

在张寅的老乡中,刘启和李奇都是这样把脑袋削得比针尖还尖的战士。他们在新兵连时就设法与排长、班长套近乎,下到连队更是不放过一次讨好班长、老兵的机会。看到班长、老兵的衣服、床单脏了赶快偷偷替他们洗了,每天只要班长在宿舍,不管屋地是否有灰尘,他总要拿起扫帚把地扫一遍。冬天夜里,不管宿舍里的炉子是否需要添煤,他都要用铁簸箕磕碰几下煤块弄出点动静来。每次下井挖煤,张寅和李奇拉着小煤车总是一前一后地紧紧跟着,有时张寅还要去作业面拉最后一车,把作业面打扫干净,比别人至少要多拉一车。可是,他每天总比李奇少一到两车。张寅经过长时间观察,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猫腻。问题出在绞车房负责记分的绞车员王全来身上,战士们每从井下拉上一车煤,王全来就在谁的名字下面按正字笔画顺序画一笔,李奇等一些头尖的战士为了让王全来多给记分,就给王全来一些小恩小惠讨好他。王全来就小手一动,每天让李奇他们虚多几车。这样,在月度奖评、季度奖评、年度奖评中李奇都能顺利被评为先进个人、拉车标兵。张寅知道后,只是觉得好笑,只当做什么也不知道,这种竞争虽不光彩,对自己已无什么大碍,因为自己从来就没把这个荣誉看得那么重,他的目标简单而明确,就是考军校。在张寅心目中,考军校与这些荣誉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环山笑容正在招我安歇,我渐脱离累赘;我的捆绑好像都在溶解,我归,我要即归。

 第八十六章 暴雨连天泥石流 香散玉碎怜柴红

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94、柴红之死

柴红的体力很快就恢复了,她与柴英国轮流在医院护理照看张寅,张寅让柴英国把自己的高中课本捎来,利用在医院养伤时间好好地温习一下功课。这几天,柴红与张寅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了解,他们互相欣赏着,关心着,在他们之间有一种无法解释的感情,有爱情的炽热但不想有爱情的负担,有亲情的信赖但比亲情更袒露无遮无掩。柴红压抑着自己对张寅的爱情火焰,她害怕玩火自焚,因为在她看来,张寅的一切都是一个谜,一个没有答案的谜,这个谜忽而让她心醉,忽而让她惧怕,她情愿做他的秘密情人,也不愿做他的结发妻子。对于柴英国,柴红虽然没有爱的激情,但是心里很踏实,无论如何,柴英国对她的感情是真的,最有吸引的还是柴英国的家庭条件,殷实的经济基础,显赫的社会地位,熟悉亲和的人际环境,让柴红不可能再做出其他任何选择。

而张寅也是这么想,贫贱的出身让他自卑,匮乏的经济基础让他力不从心,坎坷的命运让他对前途感到迷茫,他欣赏柴红,欣赏她的正直和仗义,欣赏她娇贵不凡的气质,欣赏他如花似玉的美貌和顺服良善的温柔性格。但是,他从不敢奢想对她有非非之想。他虽然并不欣赏柴英国,也不喜欢他,但是他还是赞成柴红与他在一起。他相信,柴英国对柴红的感情是真的,甚至超过自己对她的感情。他也相信,柴红与柴英国在一起要比跟自己强一百倍。所以,他在心里默默的祝福她,希望她的生活幸福美满,快乐甜蜜。

这些天来,柴红对张寅无微不至的关怀令张寅深深感动,有时还难为情,特别是刚刚做完手术那几天,伤口刚刚缝合,不便下地行动,解手就成了张寅最难堪的事情。可是柴红并不介意这些,每次都是让张寅躺在病床上,她一只手端着便盆一只手帮助张寅完成。每当柴红那只温柔的手轻轻捉着自己时,张寅总是不好意思的把头扭到一边,不敢用眼看着柴红,柴红却毫不在乎,还故意轻轻一捏,冲着张寅直乐。他的放肆和大胆与她柔弱恬静的外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后来,张寅其实完全可以自己下床到厕所方便了,但是,他竟对柴红有了依赖,他渴望每天能让柴红帮助自己,他对这种女性抚摸的感觉有了下意识的迷恋。

这天,柴英国在医院护理张寅,这两天连续降雨,昨晚又下了一夜,雷鸣闪电,疾风暴雨,第二天风停了,雨小了。吃过早饭,柴英国满脸春风的讲着他与柴红的少年往事,他不是个呆子,尤其在感情方面是超敏感。他心里明镜似的知道柴红对张寅特别的好感,柴红曾对他说要认张寅做个干弟弟,在他的坚决反对下没认成,他在张寅面前炫耀自己与柴红的少年趣事,无非就是叫张寅明白自己与柴红的感情是牢不可催的。中午了,柴红还没来替换柴英国,张寅有些着急了。柴英国虽然并不希望柴红来这里护理张寅,但是,这时候,按说柴红早就到了,他也开始担心柴红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直到中午,柴红仍然没来。到了晚上,还是没来。柴英国有点坐不住了。这时,梁军章来了,他让柴英国回连部一趟。柴英国问是什么事,梁军章说:“你回去就知道了。”柴英国心里惦记着柴红,赶紧收拾了一下,又与护士闫银萍打了声招呼,就匆匆离开了医院。柴英国走后,梁军章告诉张寅,昨晚连队出事了,连天阴雨加上昨夜暴雨,部队矿部新盖的简易平房后面的山坡发生了山体滑坡,冲下来的泥石流造成房屋倒塌,矿部卫生员柴红和炊事员侯一平被埋在了里面,经过战士们六七个小时的奋力抢救,终于把他们从乱石乱砖中挖了出来,可是,他们已经身亡。



环山笑容正在招我安歇,我渐脱离累赘;我的捆绑好像都在溶解,我归,我要即归。

 第八十七章 闫银萍动心 张寅出院

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95、出院

柴红死后,柴英国一下子蔫了,整天低着头不说话,连里就没再派他去医院护理张寅,让梁军章替代了他去医院。这时,张寅的伤势越来越轻,能下地自由活动了,吃饭解手再不用烦人。他躺在床上拿起课本本想看两眼书,可是心思却不听使唤一个劲地想着柴红,这么一个清纯靓丽的多情姑娘,就这样匆匆地走完了她人生的全部旅途,前面似乎还有那么多幸福生活在等待着她,而她却让那一切与她有关的日子变成了一个个空洞洞的气泡,风一吹就七零八散,无影无踪。张寅这样想着,两颗豆大的泪珠滚落下来,打湿了手中的课本。

不知什么时候,闫银萍走了进来,看到张寅坐在病床上发呆流泪,就问张寅发生了什么事,张寅把昨天听到的柴红被砸死的事情告诉了闫银萍,闫银萍听后也十分难过,说:“这么好的姑娘,就这么走了,太可惜了。”她看到张寅手里拿着高中课本,就说:“看不出你还挺用功呀,是准备报考军校的吧,我们有几个同学高考落选后当了兵,后来都考上了军校。听说在部队考军校可容易了,现在好多人都走这条路呢。”

“哎,按说考题并不难,关键是没有考试的机会呀。”张寅把书本合上,看了看闫银萍说。

“不可能吧?部队不是允许报考军校吗?”闫银萍疑惑地说。

“就是,我今年就没机会报考。原来在家里没机会参加高考,才想当兵报考军校,谁知部队也没机会参加报考。”张寅沮丧地说。

“真的吗?还有这样的事情!”闫银萍更加惊疑。

于是张寅把自己的遭遇与闫银萍说了一遍,闫银萍听后深表同情。她安慰张寅说:“不要灰心,说不定明年就有机会了呢?”张寅说:“但愿如此吧。”

从此,闫银萍对张寅格外关心,她从心里开始同情这位勤奋好学的年轻人。她还为张寅借来一套高考复习资料,张寅如获至宝,爱不释手,每天如饥似渴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闫银萍从来没见过象眼前这位年轻人那样嗜书如命勤奋好学的人,心里暗暗地佩服他,心想这样聪明好学,勤奋上进的人前途一定是一片光明。心里逐渐欣赏喜欢上了这位小伙子。因此给他以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使张寅这颗孤独创伤的心倍感温暖。

几天后,张寅的伤口基本完全愈合,可以出院疗养了,闫银萍恋恋不舍地对张寅说:“出院后要注意休息,暂时不要再做重体力劳动。”说着,把那套高考复习资料递给张寅,说:“这套资料送给你,做个纪念吧。”张寅说:“我一定还会来看你的。”说完,和梁军章一起走出医院,来到火车站乘通往矿区的火车返回部队。连长说:“怎么出院了,我还说再过几天去医院接你呢。”张寅说:“伤口已经好了,回来休息一段时间就行了,没必要在医院躺着。”连长说:“既然已经回来了,那就先休息几天吧。”

回连队后,张寅主动承担起了打扫部队院落卫生的任务。他还把保温桶灌满开水,用小铁车推着到矿井井口让战士们喝。有时,他也到炊事班去帮厨,或者到煤场去捡细炮线。在这个月全连奖评中,他被连长点名特批了一个精神文明标兵。张寅处处注意着自己的言行,注意着与战士们的关系,尽量表现的积极突出,时刻为争取明年报考军校做着准备。当然,他自由时间比过去多了,温习功课的时间也多了,他更加刻苦用功,因为在他心里还有闫银萍对他的嘱咐和殷切希望。



环山笑容正在招我安歇,我渐脱离累赘;我的捆绑好像都在溶解,我归,我要即归。

 第八十八章 孙指导员下连队 张寅上煤台

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96、孙也权

连队又新调来了一位指导员,叫孙也权。据说是从师部直接下来的。这孙也权个子不高却很肥胖,脑袋又圆又大,肥头大耳,浓眉大眼,肚大腰粗,说话声如洪钟,口才极好,风趣幽默,每次与人交谈,都能让你捧腹大笑。战士们都爱听他讲话,无论多么枯燥乏味的话题,他都能讲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他平时走路习惯背剪手,歪着脖子,好像是脑袋太大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