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国道教 >

第79部分

中国道教-第79部分

小说: 中国道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六种。三为他人著作,计有:
张三丰《玄谭全集》一卷,蒋元庭辑《太乙金华宗旨》一卷,王常月《碧苑坛经》五卷,李德冾《上品丹法节次》一卷,闵阳林《金丹四百字注解》一卷,哆律师《持世陀罗尼经法》一卷,际莲《陀罗尼经注》一卷,太虚翁《天仙道程宝则》及《天仙道戒忌须知》各一卷,陆世沈《就正录》及《与林奋千先生书》各一卷,《尹真人寥阳殿问答编》一卷,《如是我闻》一卷,《清规玄妙》一卷,共十四种。
闵一得撰、注之书中,大部为内丹著作。《栖云山悟元子修真辨难参证》是对悟元子刘一明《修真辨难》所作的阐释论证。《阴符经玄解正义》是对范一中《阴符经玄解》的纠谬,谓其书〃不轨于正,遗误非细,故述本经之义以正之〃。《皇极阖辟证道仙经》据称为尹真人(尹喜)所说,列《添油接命》《凝神入窍》《神息相依》《聚火开辟》《采药归壶》《卯酉周天》《长养圣胎》《乳哺婴儿》《移神内院》《炼虚合道》,共十章,闵一得对每章之义作出阐发。《泄天机》是对无名氏所作丹书之注释,中有《金液大还直指》《筑基全凭橐籥》等节。
《养生十三则阐微》是对古法养生十三则的阐说。《管窥篇》是闵一得据其师授,讲解铅汞、定慧、采取、操持、进退、提防、抽添等内丹概念,指出以身为铅,以心为汞,但身非色身,乃指法身;心〃即儒之仁心,释之佛心,吾道谓之天心是也〃。《二懒心话》设〃一号懒翁,一号太懒〃二人之问答,谈论丹道。《琐言续》则是阐述太虚翁所授之丹法。以上各书所叙大体为龙门正宗所传之丹法。另一方面,闵一得又从鸡足道者受西竺斗法,其注、撰之《吕祖三尼医世说述》《管窥》《功诀》《天仙心传》,以及七种经咒、真言注(见上列《雨香天经咒注》《智慧真言注》等七种),盖即传自此系。
《吕祖三尼医世说述》据称是吕洞宾得自孔子(仲尼)、如来(牟尼)、老子(青尼)所传的三尼医世之道,实即据《易》之十二消息卦(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复、临、泰)以言修丹的六步功法理论,闵一得对之作解说。为了进一步加以阐发,又作《读吕祖师三尼医世说述管窥》。
《吕祖师三尼医世功诀》则是修持上述丹法的口诀密语,有〃玄蕴咒〃、〃灵符〃、〃玉经〃、〃祝词〃等。《天仙心传》之本文,以歌诀形式叙说此丹法的要诀,分《内篇》《外篇》《圆诀》《续篇》《大涤洞音》等各若干章(首);另有《天仙心传玄科》,含设坛、进坛、退休、告圆、开科偈、熔一真言、圣诰、情词、忏谢真言、云篆、普应真言等。可见将丹功与云篆、真言(佛教咒语)相结合,是这种丹法的突出特点。同时,此丹法除十分重视玄关一窍外,一般又以三光聚合于梵天(指眉心处)起手(见闵一得订正之《太乙金华宗旨》),这从另一方面表现出释道融合的特色。
《古书隐楼藏书》既然集中了闵一得一派所传的内丹著作,自然为研究此派丹法准备了基本条件;它所收的张三丰《玄谭全集》和王常月《碧苑坛经》等,又为研究张三丰、王常月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

《道书十七种》 
《道书十七种》原名《济一子证道秘书十七种》,为清嘉庆、道光间(1796~1850)净明派道士傅金铨撰辑之道教丛书。有蜀东善成堂刊本。共收书十七种。可概分为三类:一为傅金铨之注释书,有《吕祖五篇注》《度人梯径》《天仙正理读法点睛》,共三种;二为傅金铨之撰著,有《一贯真机易简录》《丹经示读》《杯溪集》(杯或作抔)、《道海津梁》《性天正鹄》《心学》《自题所画》《赤水吟》,共八种;三为他人著述,有《樵阳经》《外金丹》《内金丹》《玄微心印》《三丰丹诀》《邱祖全书》,共六种。
三种注释书中,《吕祖五篇注》五卷,含《黄鹤赋》《百句章》《真经歌》《鼎器歌》《采金歌》等五篇之注。《度人梯径》八卷,署〃纯阳吕祖著,傅金铨敬释(或敬录)〃,托名吕洞宾向净明八百弟子讲净明教义及丹道,傅金铨为之诠释。
《天仙正理读法点睛》一卷,为傅金铨注释伍守阳《天仙正理》之著,但非按章按句注释,而是抽出要点加以阐释,故谓之《读法点睛》。
八种撰著书中,《性天正鹄》与《道海津梁》各一卷,皆为傅金铨向弟子讲净明教义及修道、修丹之言论杂录,其中多会合三教特别是会合理学之语,《道海津梁》之后部,又附录傅金铨对《入药镜》《吕祖沁园春》《康节邵子诗》《阴真君成道诗》等之注释。《心学》三卷,则广泛引用儒、释、道三家之言论,以证三教〃共心共理。虽分三教,实本一源〃。①《丹经示读》一卷、《赤水吟》一卷,《一贯真机易简录》十二卷,皆为傅金铨讲丹道之著作,《丹经示读》以问答形式讲丹道,《赤水吟》以诗词数十首解丹道,《一贯真机易简录》则引道经、道士语以讲法财侣地,鼎炉符火、明理习静、炼己筑基、知时采药、还丹温养、脱胎乳哺等问题;并在此书之后部收录几部女丹著作:《清静元君坤元经》《孙不二元君功夫次第》、清乾隆八年(1743)兴行妙化真人《坤宁妙经》,及《性功诗》《群真诗》等。《杯溪集》为傅金铨所写之杂文,分人事、物理、性命三个栏目,为文二百三十余条,借物论事,以喻劝世、修身、证道之意。《自题所画》为傅金铨给自己的画卷所作题词、诗咏之汇集。
六种他人著述中,收有《樵阳经》二卷,为明清净明道士所写之丹经,附有松沙记、龙沙谶记、瀛洲仙籍,以及元代净明道士刘玉之语录摘编(称名《樵阳子语录》)。《三丰丹诀》一卷,除载张三丰传外,收有《金液还丹歌》《大道歌》《炼铅歌》《了道歌》,以及《金丹节要》(十六篇)、《无根树》《青羊留题》《采真机要》等。《邱祖全书》一卷,为后人所编之邱处机语录,并附有据称为邱处机所作之《证道歌》、王重阳所作之《打坐论》等。《玄微心印》二卷,为喻太真所撰之内丹书。《内金丹》一卷,收冲虚子所撰之内丹书九章。
《外金丹》五卷,则收外丹黄白书三十种(篇),重要者有托名广成子著、葛玄注之《浮黎鼻祖金药秘诀》,②明李文烛之《黄白镜》,另有托名太上著之《金谷歌》《明镜匣》、东华帝君著之《金匮藏书》、淮南王刘安著之《火莲经》等。
《道书十七种》收书驳杂,编辑淆乱,校印很差,但仍不失为有用之书:第一,元以后净明道所存资料很少,此书收集有明清时若干净明道资料,具有研究的价值。所收净明资料中,特重吕洞宾,又重内丹、外丹术,似反映了明清净明道的变化特点。第二,此书所收《邱祖全书》为他处所少见,中有永乐十三年(1415)龙门弟子潘静观序,称此书所载邱处机语录原为处机弟子张碧虚所秘藏,后由张手授给潘静观之师〃云阳老师〃,才得以面世。其真假如何,当需查考,但它为研究龙门派提供了一项资料。其他如所收张三丰丹诀、喻太真和冲虚子之内丹书,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第三,本书所收之数十种(篇)外丹、黄白书和多种女丹书,很多也为他书所不载,在外丹术早已衰落、女丹术长期不被人重视的情况下,也具有研究的价值。
注:
①傅金铨:《心学·序》,《济一子证道秘书十七种》,蜀东善成堂刊本
②《道藏辑要》斗集收此书名《浮黎鼻祖金华秘诀》

《列仙传》 
《列仙传》,二卷。旧题汉光禄大夫刘向撰。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不类西汉文字,必非向撰〃。黄伯思《东观余论》谓〃是书虽非向笔,而事详语约,词旨明润,疑东京人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是书《隋志》著录,则出于梁前。又葛洪《神仙传》序亦称此书为向作。则晋时已有其本。然《汉志》列刘向所序六十七篇,但有《新序》《说苑》《世说》《列女传图颂》,无《列仙传》之名。又《汉志》所录,皆因《七略》,其总赞引《孝经援神契》,为《汉志》所不载。涓子传称其《琴心》三篇,有条理,与《汉志》《蜎子》十三篇不合。老子传称作《道德经》上下二篇,与《汉志》但称《老子》亦不合。均不应自相违异。或魏晋间方士为之,托名于向耶?〃
神仙之传说,其源甚古,早期记载,多为片言只语,散见于百家之中。迨及秦汉,方士辈出,宣扬神仙之说,秦皇汉武,笃信寻求,神仙传说,遂屡见于史传之中。道教兴起后,记述神仙事迹之专著应运而生。《列仙传》启其端,《神仙传》继之,而《列仙传》宣传神仙之存在与可学,正与道教追求长生成仙的理想相吻合,于是神仙传记历代迭出,踵事增华。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所收《列仙传》,记述上古三代秦汉神仙七十一人。上卷四十一人(内〃江妃二女〃应作二人);下卷三十人。此与葛洪《神仙传》序所言相符。首为赤松,终于玄俗,人系以赞,全如《列女传》之体。传末附有总赞一篇。
该书虽系伪托,然其博采诸家言神仙之事,实开神仙传说著作之先河。自《隋书·经籍志》始,历代书目多予著录,且东汉王逸注《楚辞》、应邵《汉书音义》、东晋葛洪《神仙传》已引其文。晋以后言神仙事多据之;历代文人多用其神仙事迹为典故,屡见于诗文创作之中。

《神仙传》 
《神仙传》,十卷。东晋道士葛洪撰。葛洪自谓在《抱朴子内篇》撰成之后,因弟子滕升问古仙之有无,乃作此书。书前自序云:〃昔秦大夫阮仓所记有数百人,刘向所撰(按指《列仙传》引者注)又七十一人。盖神仙幽隐,与世异流,世之所闻,犹千不及一者也。………余今复抄集古之仙者,见于仙经服食方及百家之书,先师所说,耆儒所论,以为十卷,以传知真识远之士。〃《四库全书》收入子部道家类。
此书始见著录于《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其后,《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等并见著录,皆云十卷,与今本同。郑樵《通志·艺文略》道家类著录〃《列仙传》十卷,葛洪撰。〃其名独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皆谓郑樵著录有误,非书有二名。
全书共录仙人八十四,除容成公、彭祖二人外,皆为《列仙传》所未收。《云笈七箓》收载此书,仅录二十一人,且所收蔡经、黄卢子,为《四库全书》本所无。《汉魏丛书》抄合《太平广记》所引,增为九十二人。《道藏精华录》除全收《汉魏丛书》之九十二人外,又增入华子期、卢敖若士(卢敖若士当为二人,王松年《仙苑编珠》即为之各列一传)共九十五人。《三洞珠囊》和《仙苑编珠》曾引录《神仙传》,多有超出今本《神仙传》者,故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疑〃今通行本〃〃非全帙〃。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中称:〃《文苑英华》卷七百三十九梁肃《神仙传论》云:'余尝览葛洪所记《神仙传》,凡一百九十人,予所尚者,惟柱史、广成二人而已。'人数与今两本皆不合,疑葛洪之原书已亡,今本皆出于后人所掇拾。〃
葛洪为论证〃古仙实有〃,多据传闻所得,并故神其说。
其中记述颇多,难于征信,但也有不少人和事却言之有据,且与史书相合者。如黄帝与广成子论长生之道,取材于《庄子》;淮南王刘安谋反自杀,李少君病死,具载《史记》和《汉书》。壶公、蓟子训、左慈、甘始、封君达诸人事迹,亦多与《后汉书·方术传》相符,至于所载汉魏道士,如张陵、魏伯阳、马呜生、阴长生、葛玄、尹轨等人之事迹,属于早期的记录,虽有不尽可信之处,但仍不失为可供研究的原始材料。
《神仙传》曾在社会上产生过相当影响。其所记神仙人物曾被史家所征引,如裴松之注《三国志》,于《蜀书·先主传》中注引李意期,《吴书·士传》注引董奉,《吴范、刘焞、赵逵传》注引介象。此外,一些诗人则作为典故引用,小说家据之演成故事。

《三洞群仙录》 
《三洞群仙录》,二十卷。南宋江阴静应庵道士陈葆光撰集。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据《三洞群仙录·序》称,该书网罗九流百氏之书,下逮稗官俚语之说,凡载神仙事者,皆汇集入编。全书搜集神仙故事一千五十四则,始自盘古,迄于北宋。所集神仙之故事,皆自注其来源,引书多达二百余种。称其所〃集仙之行事〃,乃〃扬高真之伟烈,以明示向道者,使开卷洞然,知神仙之可学〃。考其体例如《仙苑编珠》。
故《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