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资源帝国 >

第44部分

资源帝国-第44部分

小说: 资源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走动啊。”
第六十三章 土地置换概念
郝仁的热情把樊以君弄得有些莫明其妙,他是来干什么的,难道这个叫做郝仁的负责人难道会不知道?抢了他的地皮,他居然还会这么热情,实在让在香港长大的樊以君搞不明白。
难道这个郝仁,还真就是好人?是学习雷锋的好榜样?现代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要真是这样,樊以君还真不用担心有什么问题。但樊以君也不是三岁小娃娃,郝仁的这幅表情,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用意,他可不能随便就下定义。
虽然不明白这郝仁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刘东他们一行人依旧跟在了郝仁的身后,毕竟,这红星纺织厂是郝仁的地盘,要不给他面子,多多少少有些影响。再说了,周秘书长他们都和郝仁在一起,刘东这些人不跟着,谁去陪刘东他们看地皮啊?
就在一群欢迎的人群中,刘东一行人走进了红星棉纺厂。
等到了红星纺织厂郝仁的办公室里面,刘东才发现,这个红星纺织厂的日子,好像也不那么好过。因为郝仁的办公室虽然大,但这办公室里面的摆设却极为陈旧,那些椅子,上面的漆都掉了。就是郝仁的办公桌,也不是后世那种上好的红木大方桌,而是漆都快掉完的老旧桌子。
大家入座后,郝仁指挥着工作人员,给大家倒上茶水,才对着周秘书长说到:“周秘书长,条件艰苦,还望海涵啊。现在厂子里面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也就只有将就一下,招待不周,招待不周啊。”
周秘书长好似知道郝仁有什么困难一样,还没等郝仁把下句讲出来,周秘书长就抢先说到:“有困难嘛,那是正常的,大家都有困难,也不仅仅是你们红星纺织厂一家的事情。但是,你要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克服这个困难,你们未必没有光明的未来嘛。”
听到周秘书长这官样的话语,郝仁叹了一口气,说到:“哎,说是这样说,但做起来难啊。周秘书长你也是知道的,我们这个厂子,机械老化问题严重,产品也没有多少优势。而且我们是供应本地市场。这几年来,京城的变化那么大,好多人都不喜欢我们厂子里面做出来的东西。要说那个样式是差了点,但是质量绝对好啊,你看看我这一身衣服,还是当年我进厂的时候分配的,到现在不都还穿着的么?就这质量,凭啥卖不出去啊。”
郝仁一边说着,为了证明他的衣服质量确实好,还把衣服的一角捞了起来,双手用力的撕扯了两下。衣服依旧没有任何变化,说明郝仁的确没有说谎。
看到郝仁这又把话题带偏了,周秘书长咳嗽了两声。说到:“老郝啊,你们的难处我们是知道的。这样吧,等到樊先生他们的事情定下来后,我们政府会给你们拨一笔款子,到时候,你们利用这笔款子,来搞搞创新。说不定你们红星纺织厂又活了呢?要知道,现在的东西,一般都不愁卖的。”
听到有款子下来,郝仁的眼前一亮,但没过一会儿,又黯淡了下去,没精打采的说到:“周秘书长,这款子是好东西,但是,我们厂子的情况你也了解,不仅仅是款子到位就能有个好出路。我和张毅合计过,我们厂的产品主要是生产线有问题,还有服装的设计思路有问题。这两个问题才是重心啊。”
“不是说了给你们一笔款子么,到时候你们换机器啊。”周秘书长有些不耐烦的说到。
听到周秘书长这话,郝仁愣了一下,然后才没好气的说到:“周秘书长,你这玩笑可就开大了。我们厂虽然不大,但也有好几千人。这么个厂子,要换设备,你觉得拨的那点款子能够么?我们现在连工资发放都困难,一笔款子哪能把这些事儿都给办了?”
这个时候,刘东插嘴说到:“郝书记,你说你们这个大个厂子,连工资都发不起,是不是有点过了?现在你们的东西还会愁卖么?”
刘东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要说这类国企什么时候最好过,那就要数八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这个阶段。由于刚刚改革开放,社会上的物资不用再凭票购买,那些才挣到钱的人们,消费热情那是相当强劲的。这年月,刘东还真不知道,有哪个国营厂子是因为东西卖不出去而困难得连工资都发不上。
要是郝书记没乱说,他们这厂里的东西质量没问题,那应该是能销售得出去的啊。这年月,钱不就是为了买物资的么?红星纺织厂的东西又没有质量问题,那为什么就卖不出去呢?
郝书记原本是对着周秘书长发难的,没想到刘东却跳出来提问。虽然不知道刘东到底是什么背景,但能跟在这一群人后面,还敢主动发问,想来也不是路人甲,于是郝书记开始解释到。
“要说在其他地方,东西做出来了,是没有卖不出去的道理。但这里是什么地方,这是首都。本来那些个老京城人就比较挑,外来的人也不好对付。我们厂里的东西虽然没有质量问题。但是由于设备跟不上,也没有什么好的设计师。弄出来的东西那些人说不好看,再加上我们国营的东西,又没有定价权,服装价格稍微贵了些。结果,大多数人都不买,产品越积越多,越多越做,堆积起来,钱都堆在那些衣服上了,哪里还有钱来发工资?”
郝书记这话,说的就是现在的国企行情。别看现在国企很吃香,但由于管理意识不到位,很快就会被那些乡镇企业吞噬掉市场,结果就破产倒闭。只不过郝书记他们遇到的情况,有些提前了。
而且,像他们这类国营厂子,比起乡镇企业,最大的弊端就是生产成本过高,而且自己没有定价权。本来这些问题至少得要好几年后才会爆发出来。
但红星纺织厂比较点背,他们的产品是给首都人民服务的。相对于其他地方来说,首都人民见多识广,对于那些落伍的东西有些看不上眼,这就导致了红星纺织厂的悲剧发生。
虽然刘东才接触这个郝书记没多久,但是从郝仁的一言一行来看,他比起后世有些国营厂的厂委书记来,要好很多。至少他知道厂子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还在积极的争取救回厂子,而不是暗地里把厂子给掏空,算是一个真正的好书记。
但是这个好书记如果没有外力的因素,确实很难改变红星纺织厂的现状。最后破产倒闭,就是唯一的出路。
难得遇到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厂委书记,刘东不由得起了指点的心思,开口对着郝书记说到:“郝书记,按你这么说,要是你们厂子有着足够的资金,就能够起死回生?”
听到刘东这话,郝书记想也不想的就回答到:“那当然,我和厂长合计的时候,就觉得,厂长里面主要就是没有那么大一笔资金来改变。如果有资金改变,那厂子就能活过来。”
“那郝书记你有没有想过,你们其实不差钱?而且还很富有呢?”刘东说到。
郝书记听到刘东这话,愣了,想了半天没有想到,现在穷得快要发不起工资的厂子,哪里会很富裕?于是,有些狐疑的看着刘东,希望刘东给他一个答案。
看到郝书记那眼神,刘东很认真的说到:“郝书记,难道你不觉得?你们这个厂子的地皮很值钱么?如果把这地皮给卖掉,那你们厂子哪里会差钱?”
“卖地皮?这玩意也能卖?拉倒吧,这玩意不能吃也不能喝。除了建厂房能干嘛?就算卖了,能值几个钱。我们这三千亩的闲置土地,能换回来多少?买机器都不够。”听到刘东说卖地皮,郝书记的兴趣一下就下去了,没好气的说到。
看到郝书记那表情,刘东就知道,郝书记虽然是个好书记,但对于土地的价值,根本就没有概念。要不然,也不会土资局说一下,他就放手。虽然也能得到一笔资金,但那毕竟不多。所以,郝书记才对卖地皮没什么兴趣。
郝书记不感兴趣,不代表刘东不会继续说,他可是就准备在这个事情上把郝书记给拿下来,好好说说自己的土地置换概念。也给其他的国企提个醒,虽然不知道效果会如何,但刘东却要把土地的价值给传扬开来,以后国企破产,也少走一些弯路。
“郝书记,你听说过土地置换这个概念么?”刘东问到。
“土地置换,那是什么概念?我老郝没听说过。”属于老派人物的郝仁,对于这个目前在国内没有先例的东西,当然不了解。
“土地置换这个行为,本来是政府行为。但是呢,我今天要说的土地置换,却是私人行为。郝书记,说白了把,就是我看上了你们厂的这块地皮,准备把他全买下来。而你们把地皮卖给我,就有了充足的资金,那样再买机器什么的东西,难道还会难么?”刘东道。
“你们把这地皮买下来,那我们厂怎么办?不行,绝对不行。你这事儿不靠谱,简直就是在胡扯。周秘书长,这人怎么净扯淡,没一句靠谱的话呢?”听到刘东要把自己的厂地皮给全买了,郝书记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
土地都没了,厂放哪里去?这不是扯淡是什么?
第六十四章 土地的价值
听到郝书记的话,刘东哭笑不得。他要不是真想要这块土地,哪里用得着在郝书记这里墨迹?对于郝书记说的土地都卖了,去哪里开厂的话,刘东更觉得好笑。
当然了,这也不能怪郝书记不懂的变通,实在是这个年月,可能还没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土地置换这种方法,按照正常的情况,起码要九十年代才会有人提出。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大家才会发现,土地与土地,也是有不同的。
就象这个位于三环以内的一大片土地。要是后世,只有脑袋被驴踢了的人,才会在这么高地价上建造一家纺织厂。随便开发个楼盘,亦或者是做成商业区,这大把的银子就能进帐,何必去做吃力又不讨好的实业?而且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实业,这根本就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
但现在,大多数国人却没有这样的想法。这土地不拿来盖厂房,能拿来干嘛?种地?这地也不见得会肥沃到哪里去。所以,也怪不得郝书记说刘东在扯淡。脑子里面没有那个念想,当然不会觉得土地有多么的珍贵。
别说郝书记了,就是土资局的那些人,现在明白土地就是金钱的道理的也可能没多少。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和郝书记随便就这么说一下,就弄来了三百亩的土地,而且以后要是扩建,完全可以把三千亩的土地全都弄去。这便宜,可是占得太大了。
刘东不管他们之前有没有这个概念,但现在,他却要把这个概念给说出来。因为他看到郝书记和周秘书长那模样,就知道后世为什么那么多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协议,最后都签订了。那是因为,这些政府职能部门的人,根本就没有把土地当成一回事儿,亦或者是明明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却偏偏要装作不知道。
做为一个重生人士,刘东虽然见不得有多高尚,但有些事情,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能做的,还是要做一下。尤其是现在那种卖厂房不算地皮价值的事情还几乎没有的时候,刘东要首先这么做了,并不会触动那些庞大的利益团体。对于自己也没有什么危害性,还会引起高层的注意,知道刘东是个厚道人,不爱占国家的便宜,对于刘东的正面形象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所以,有这么多好处的情况下,刘东就开始说到:“郝书记,可能你还不知道我的身份,这是我的名片,你看一下就知道了。我没有必要和你开玩笑,如果我不是真正看上了你们厂的这块地皮,我是不会和你说这些话的。”
刘东一边说,一边把自己的名片递给了郝书记。名片这玩意,对于郝书记来说,还是个新鲜玩意。作为国营厂的书记,虽然手下也有好几千个人,但名片这东西,他还真没有。就算平时那些客户要联系方式。大多数时候,也是随便撕下一张纸片,然后再用钢笔写上个联系方式。
这么正规的东西,郝书记还真没用过。尤其是刘东的名片,他可是花费了很大心思,不是用一般的纸张弄的名片,而是上好的翡翠。这个时候,翡翠的价格虽然也算不得低,但远远达不到后世那样的高度。
正好刘东在香港的时候,弄到一块很大的紫水地的翡翠。本来是打算弄个佛像什么玩意的,但有一回看到香港的一个富豪,居然用水晶打造的名片,他一下就想到了自己的翡翠。
既然有富豪用水晶打造名片,为什么自己就不能用翡翠来打造?正好自己有一块翡翠,与其做成佛像,还不如拿来弄成名片。虽然现在看起来,价值算不上多离谱。但等个十多年,那这翡翠的名片,可就是身份的象征了。比起什么黄金打造的名片来,用翡翠玉石打造的名片,可就不那么俗气了。而且还能够显示自己的实力,让别人不敢小看。
郝书记虽然在商业上的见识不是太广,但他的眼睛可是能认识好东西的。刘东那翡翠名片一上手,他就知道这玩意是真翡翠,而不是什么玻璃做的假货。能想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