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资源帝国 >

第467部分

资源帝国-第467部分

小说: 资源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铁道部的某一间办公室里面,刘东和袁智勇两个人面对面的闲聊着。
“第一批货你是先走一批,还是一起走?那些钱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到账?”对于赚钱的事情,袁智勇一向不落人后。
“当然是一起走,虽然对于我们华夏这边来说,一个亿美元的货物,看起来非常多,但是在苏联那边,别看他们现在经济不怎么景气,但一个亿美元的货,对他们真算不上多。要是分批走,谁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这么多的货一起走,有些麻烦啊,我去问了一下,这几天车皮肯定没有那么多,毕竟现在是春节,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都比较抢手,想要一下子就组织那么多车皮到边境那边去,并不是那么容易,就算是我们有能力,但车皮不够多,也没有办法啊。”袁智勇有些苦恼的说到。
华夏的铁路,从建国到现在,绝对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不像是民国那时候,孙大炮空口说白话,要建设二十万里的铁路,但等到他死的时候,也没有从他手里面出现几条铁路。建国以后,华夏的铁路虽然不能说是完全够用,但毕竟是从无到有,解决了有的问题。
可大家都知道,有铁路了,不代表铁路这个玩意就够用了,还没有到九十年代,别说二十年后的那些轻轨,特快,就算是绿皮火车,现在都算是紧俏的东西,尤其是在过年这段时间,来来回回的就没有停歇过,本就是在旺季,想要一下子就组织那么多车皮去边界跑来回,就算是袁智勇他老爸,也开不了这个口子。这边口子开了,明天那边就得出问题,所以袁智勇显得很无奈。
“可以拖一下,反正春运也没有几天了,等过两天我去苏联了,这边的货上车也不算迟。反正总体来说,交易在两个月以内完成,都算是成功的。我就不信两个月的时间,还不够把那些货弄到苏联去。”刘东想了想,说到。
“两个月的时间,那足够了,其实只要等到这段时间一过,那么多的货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够拉到边界去。但是我们这些货弄过去了,他们又怎么弄到莫斯科去?那么多的货,不可能全都在远东区放下吧?”袁智勇有些好奇的问道。
听到袁智勇这么问,刘东笑道:“他们怎么弄关我们什么事儿?反正只要东西到了苏联,对于我们公司来说就算成功了。再说了,苏联的交通线,比我们华夏的要好很多,他们想要让货到莫斯科,应该很容易。再说了,他们还未必会走民用线,直接用军列走,别看从远东区到莫斯科好像很远,或许那些货在苏联的流动能力,比起在我们国内的时候都还要快很多。”
“军列,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但一次两次也就算了,次数多了,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啊?”对于军列运输这些物资,袁智勇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的,别说在苏联,就算是在国内,也不算很离奇。要是更早一些,货物不算多,就算用军用飞机运货,也不是没有过的事情。
“应该不会,我想那边的人最为主要的运输方式,或许就是和军方合作,和地方政府合作反而麻烦会大一些。那边的合作者,在军方的势力可不小,相比起地方来说,他们军方的能量,还要更加强大一些。”刘东解释到。
“也是啊,听你说,那边的那些合作者,大部分都是机械工业方面的家族,他们或许对地方不是很熟悉,但军方那边都是在用他们的东西,关系肯定要比地方要好。”袁智勇一副明白的表情。
第六百七十二章 检查
袁智勇的臆断,大致也和苏联那边的情况相差不大。苏联军方现在就像是超级穷鬼,那些军工厂家要不是因为有上面的原因,早就不给那些军区供应军火了。
现在那些军区的人,可谓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别说仅仅是用军列运货了,就算是用他们现有的武器去交易,那些军方的人也未必会说什么,甚至有可能,他们还想多交易一些军火,这样他们可以对上面说报损耗,而实际的东西却倒手卖出去。
有了钱,什么都能有。苏联军方的脑子也不是笨蛋,尤其是这几年戈尔巴乔夫对于军方十分不满,本就不够的政府收入,就更少投入到军方的手里面,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苏联军方的军火一下子就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面开始有泛滥的倾向,完全就是被钱给逼出来的。
现在还算好,上面好歹有点给弄下来,等到苏联解体以后,别说那些退役的一般人员,就算当初得了无数勋章的老战士,也只有靠买军功章混日子,现役的普通士兵,更是没有多少指望。
相对来说,地方政府好歹有些财权,即便是财权不够多,还需要上缴,但比起干巴巴的军方来说,地方政府实在是过得太好了。想要收买地方政府完全比收买军方更难,而且地方政府推诿的能力也很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乱子,但军方就不一样,他们的特殊背景造就了军方的高效率,这样运输一类的事情,找军方绝对要比找地方合适,并且军方的保密能力也比地方要强上很多。
就连袁智勇这个圈外人,都明白军方的好处,那些苏联的人,又岂会不明白?所以刘东完全不用担心货物到了苏联那边还会遇到运输上面的麻烦。别说自己,就算是前世那些倒爷们,有能量的都是找军方,这条路,完全就是经过了时间考验的好通道,不放心军方,难道还能放心地方?
既然了解到了苏联那边运输不会出现问题,袁智勇就开始筹划着国内运输的安排。好在他们这些人准备货物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过运输的问题,所以想要把货物直接用火车来运,并不算是很困难的事情。
现在国内运输最为关键的东西就是运力问题,总的运力上不去,再好的计划也是白搭。要不是刘东知道铁路这一块国内不可能交到私人的手里面,以环亚现在的实力,投资铁路,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当然,这也需要有坚强的后盾才行,要不然,依照铁道部那种个性,等到后世铁道部直接变成国企公司的时候,环亚在铁道部里面的投资,压根就会变成负资产,别说占股了,就是叫你不还钱,都已经是非常好的事情了。
运力的问题,是个大麻烦,即便是以袁家在铁道部里面的人脉,那也会想当的耗费时间,刘东和袁智勇在铁道部里面待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才算是勉强的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想要让这个运力保证通畅,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当然,由于袁家在这次运输问题上发挥的作用很突出,所以在以后货运交易的买卖当中,占据的份额就要比别的家族更多一些,这样的事情,其他人也知道分寸,靠什么吃什么,这可不仅仅是老百姓们才会用的办法。
在搞定了运输的问题以后,刘东在国内最后一个需要检查的问题就是那些货物的质量。想要长期的把持这一项交易,质量这玩意,就必须要考虑好。
前世华夏的倒爷在苏联卖东西那是绝对的风风火火,可就是因为质量的问题,弄得俄罗斯人回复了一些元气以后,就直接把华夏的东西当成劣等货,压根就不要华夏的商品,致使华夏的商品在占据了苏联商品半步天下的大好局面,变成了泡影。
刘东虽然不需要这些出口货都是赔本赚吆喝的那种所谓出口品,但货物的基本质量一类的东西,还是不能太过有差错。就好比苏联那边本就很冷,但有些华夏的小倒爷,居然脑门上被门给挤了,卖过去的羽绒服别说羽绒,就连棉花都没有,直接就是碎纸屑,奶奶的,这些东西卖到苏联去,即便是价格再便宜,那也想当是在谋杀别人,多了几个这样的例子,苏联人要再对华夏的廉价商品有好感,那才是真正的见了鬼。
如果不是当初那些人太过急功近利,并且压根就没有想过做长久的生意,俄罗斯那广阔的市场,绝对能够解决很大一部分国内商品出口的销路,哪里至于华夏的商品便宜还没有人要?
为了现在的良好合作关系,也为了未来广阔的俄罗斯民用商品市场,刘东是绝对不会允许前几次交易货物就出现质量问题。这些货物,可以不时髦,也可以不流行,甚至可以是那种卖不出去的滞销品。但是货物自身的性能,那绝对是要达到标准的,衣服不好看可以,但你不能弄出样子货,羽绒服里面掺棉花都行,但必须得要暖和。卫生巾什么的不需要你要全面防护,但至少也要能吸血。
总之一句话,这些商品别的外在东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本职性能,只要本质性能能够保证,其他的各种问题刘东都不会太在乎。毕竟你在国内看起来老土卖不出去的东西,在国外也是一样,而你在国内看起来时髦的玩意,对于苏联这个发达国家来说,一样的是老土的玩意,对于他们来说,你国内老土不老土的标准,在他们眼中,也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差距,本质上都是他们用不习惯,但也能用的东西。
虽然是检查货物的质量,但仅仅凭着刘东现在手里面那些人手,想要把所有的东西都看上一遍,那是根本不现实的事情。所以刘东也就只有用抽查的方式,来检查货物的质量,好在这第一批货物都是国企出货。
虽然对于国企很多东西刘东都看不上眼,但国企比起民营企业最大的优点就在于现如今的国企,没有什么假货,不至于出现那些小作坊常常出现的问题。样式上缺点那简直就是常理,但质量上面,国企还是有良心的,至少现在是有的。
货物聚集的地方在国内有好多,刘东最先开始检查的,自然就是京城,谁叫他现在就在京城?而京城里面的货物,大多都是陈三弄到手的,谁叫陈三虽然不是陈家从政的人才,但依靠家里面的关系,那些厂家们,也把陈三当成大爷。媒体对于厂家的作用,就好似春药一类的东西,即便现在广告什么的还比较原始,但不妨碍那些厂家知道广告的作用。
既然检查的是陈三的东西,陈三这个主人自然要到场,在某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刘东一行人就和陈三来到了某个生产羽绒服的国企里面。
看到这个不大不小的羽绒服厂,上到厂委书记,下到普通员工,都站在厂门口,并且在厂大门上挂着火红色的欢迎条幅,刘东无语的看着一旁的陈三。
“至于么?我们是来买东西的,不是上面下来视察的领导,他们这么做,也没有任何好处啊?难道你还没有准备把他们的东西都扫光?所以他们准备再巴结你一下,让你多花点钱?”
“怎么可能?他们厂里面的存货,就连五年前压箱底的玩意,我都给他们扫得干干净净的,哪里会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他们来欢迎,只不过是常例,你又不是不知道,国内的工厂,尤其是国企,和咱们私企不是一个套路。这么欢迎的仪式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轻车熟路,有外人来了,自然要打出这一套,争强企业凝聚力,你这是少见多怪。信不信从这第一个厂子开始,接下去你每到一个厂子,都能受到这样的接待。
也就是现在是下午,要是上午过来,你压根就不用想要去看货,他们接待就能给你整到中午去,然后中午去喝一中午的酒,一天的时间也就过去了。”陈三用一副你少见多怪的模样对着刘东说到。
陈三这解释,差不多就相当于真相,其实要说到国企的迎接风格,就算是到了二十年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前世刘东还是某个小科研所的研究员的时候,去到一些需要帮助的企业,也没有少过这样的接待,而在研究所里面也有搞这样活动的。只不过重生以来,刘东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国外,要么就是在自己的公司里面。
对于这些迎来送往的事情,刘东一项不怎么感冒,当初因为这样的事情还处理过一些人,所以到了这几年,环亚内部已经变得十分的踏实,刘东这样的老板去视察,也没有再看到一些接待的示意,都是很简单的接待。
现在陡然看到这样的仪式,是有一些反应不过来。
第六百七十三章 敖书记的节操
当刘东一行人下了车以后,就看到一个带头的穿着有些不伦不类西装的中年男子,带着身后的一群人,快步的走到了刘东他们跟前,然后那个带头的男子满脸堆笑的用自己的双手握着陈三的手一个劲的摇晃,热情的说到:“陈经理,欢迎你们来视察工作啊,我代表全场的职工,对您表示热烈的欢迎。”
好像是为了配合这个男人的话,他的话音刚落下,他身后的那一群看起来是领导模样的人就开始鼓掌,看到这些领导们都在鼓掌,站在更后面的那些排成两排的职工们,也跟着鼓掌,那掌声热烈得,就好像在大礼堂开会一样,有板有眼,十分有规矩。
别人都拿出了这样的接待规模,陈三也不能太不讲究,于是跟着摇晃了一下自己的手臂,然后就不着痕迹的把自己的手从那个男人手里面扯了出来。
如果这个中年男人换成一个貌美如花的女人,说不定陈三还会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