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资源帝国 >

第86部分

资源帝国-第86部分

小说: 资源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这个价钱。你没看到我两千万美元,他都吃不下,需要找帮手么?”
“那是因为老板你不要他的好东西,就凭刚才他开出来的那个东西,他的背景应该是军工企业方面的。一个军工企业的人,卖得最多的自然是军用的东西,而老板你偏偏不碰这个,他就算再有能耐,不也得碰壁么?”周青富嘀咕到。
对于刘东不碰这些东西,周青富也不会劝解。虽然军火这玩意,的确是个暴利的东西。但玩这个玩意的,都不是善茬。刘东的身份高贵,当然不能和那些亡命徒拉上关系。再说,就算刘东不卖军火,他赚钱的能力也不可小觑。
这世界上,有几个人把世界第一经济体和世界第二经济体都惹了,还能很悠闲。全世界都找不出两个这么大胆子的人,但刘东,自己的老板却偏偏这么做了,而且现在还活得很好。
“军火这玩意,至少我现在不会碰他,实在是太显眼了。拉仇恨的能力很强,苏联可是世界的两极之一。我总不能在惹了老美的情况下,再把苏联这头北极熊一起得罪了吧?要真的让两个国家都发飙了,我家老爷子都扛不住。”刘东怕怕的说到。
就在刘东和周青富两人聊天的时候,列夫捷特拉着一个带着眼镜的青年人走了过来。这个年轻人比起列夫捷特来,至少要小好几岁。虽然以刘东的眼神,看这些外国人都好似长了一个模样,但那眼镜男的年纪,却也看得差不多,最多比刘东大一两岁,绝对不会超过二十五。
列夫捷特走到刘东面前,对着刘东说到:“我亲爱的朋友,这个家伙在我们这堆人当中,负责的就是资料这方面的东西。你叫他保尔就行。”
“保尔?保尔。柯察金?”刘东好奇的问到。
那个带着眼镜的保尔听到刘东这样说,居然用汉语对着刘东说到:“我为我们伟大的苏维埃出现了保尔。柯察金这样的英雄感到自豪。但是,刘东先生,我和那位英雄,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保尔在我们伟大的苏维埃,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
听到保尔居然能够说汉语,刘东感到吃惊。如果老一辈的苏联人有人会说汉语,那并不奇怪。因为当时华夏和苏联是处于蜜月期,两国之间的交流很频繁,苏联人在华夏工作的也很多。
但是,看保尔的年纪仅仅才二十多岁,他出生的时候,华夏和苏联已经开始交恶了。就算会说汉语的苏联人,也不会在公开场合说汉语,并且,这个语种在苏联也不是那么受欢迎。当时的赫鲁晓夫政权,也是非常强力的,要是有人在苏联说汉语,是一件惹麻烦的事情。
那保尔能说汉语,就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了。
看到刘东十分惊奇,保尔又说到:“不用奇怪,我的汉语是和我父亲学习的。他当年也是苏联援建人员当中的一员,而且对华夏很有好感,虽然两国关系降至了冰点,但是他一直坚信,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并不会无限制的这样僵持下去,因为那会让资本主义有可乘之机。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父亲就开始教我汉语。现在果然如我父亲所料,我们两国的关系又拉近了。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能在一个年轻的斯拉夫人嘴里说出这么流利的汉语,刘东也感觉亲切。于是,赶忙把保尔和列夫捷特迎到沙发上,对着保尔说到:“当然,我相信我们两国之间,关系肯定会进一步加强。而会说汉语的年轻人,以后所能接触的工作肯定会很广。我要恭喜你了。”
“多谢!听列夫捷特说,你需要购买一些材料科学方面的资料?那你不妨说一下,到底是需要哪些资料,然后我才好评估一下具体的价值如何。”保尔说起正事来,比列夫捷特要靠谱很多,至少,他谈到工作的时候很认真,而不是像列夫捷特那样显得有些懒散。
“我的资金量相信列夫捷特已经给你说过了,那么依照这个价值,我所能获得的技术资料应该会有非常多。但是我这个人并不贪心,我会给你们留下充足的利润。下面就是我需要的资料,就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够拿得出来。”刘东说到。
由于之前没有想过会遇到列夫捷特这样的妙人,所以刘东根本就没有机会整理一下他欠缺的东西。现在只有靠着他在材料科学方面的成就,来罗列目录了。
第一个需要的资料,刘东打算要耐低温钢材方面的资料。这个玩意,苏联可以说是走到了世界科技的最前沿阵地。由于苏联的地理位置,注定了他们对于这类资料会有丰富的经验,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和苏联比。
在寒冷的地方,钢材的特性会有很大的变化。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一般的钢材拿到苏联地区来使用,会导致钢材变脆,延展性变小,很容易断裂和粉碎。
而长期生活在寒冷地域的苏联人,对于耐低温钢材有着非常深厚的研究。他们既有需要,也有能力在这方面走得更远。而刘东就是看上了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是其他国家比不了的,才准备在这里下手。
当然,他没有打算把耐低温钢材的资料都给打包。那样很不现实,并且也没有多大的用处。毕竟,在这样寒冷区域的国家,毕竟是少数,市场潜力并不大,并且消费能力也不明朗。再说了,他那一千七百万美元就想要打包所有的资料,在这个时候也不现实,除非苏联解体,这些科学院校管理混乱的时候,才有可能用这样的白菜价把所有好东西都给抱走。
他所需要的东西,仅仅是用于制造工业设备的那些资料,而不是一般民用型的那种建材。
虽然耐低温钢材就这么几个字,但有两大分类。一个分类就是铁素体低温钢。另外一个分类就是奥氏体低温钢。
铁素体低温钢下面,还有三种小分类。一个是低碳锰钢,一个是低合金钢,最后一个就是中(高)合金钢。而就算这三个小类,也还有好些细的分类。
奥氏体低温钢也按合金成份不同,分为三个系列,第一个系列为fecrni系,主要为188型铬镍不锈耐酸钢。这种钢低温韧性、耐蚀性和工艺性均较好。
第二个系列为fecrnimn和fecrnimnn系。这类钢种以锰、氮代替部分镍来稳定奥氏体。氮还有强化作用,使钢具有较高的韧性、极低的磁导率和稳定的奥氏体组织,适用于作超低温无磁钢(即材料的磁导率很小)。如0cr21ni6mn9n和0cr16ni22mn9mo2等在269c作无磁结构部件。
最后一种系列femnAl系奥氏体低温无磁钢。这个玩意就算找苏联人也没用,因为这个东西是华夏自主研究出来的。前世刘东对于低温钢最为熟悉的就是这种钢材。
因为只有这种钢材,才适合于当时的华夏应用,而其他的钢材,或多或少都有些缺憾。也不能说是缺憾,只能说是有些资源华夏没有,或者很少,需要进口,而为了不被人卡脖子,就自主研究出来一种适合于国情的产品。
像这样的东西,在各行各业都有,这就是国产化。
这么多耐低温钢材的种类,能够运用到工业设备上面的钢材,不过是寥寥几种。再加上现在华夏已经拥有的技术,和刘东自己知道的技术,扒拉下来,能够在保尔这里弄到的技术,还真不多,但也聊胜于无。
所以,虽然低温钢这个资料范围很大,要是全弄回去,一千七百万美元绝对一丁点都不可能有富余。但挑挑拣拣了之后,一千七百万美元绝对还能剩下一大部分,刘东还可以选择其他所需要的资料。资料这东西,尤其是科技资料,绝对是好宝贝,增加科技公司的底蕴就全是靠的这些玩意。
第一百二十五章 完整技术的价值
(蒹葭已经无力了,但最后一声呐喊还是要发出来的。求收藏,求红票,求一切。大家行行好,中不中?)
华夏虽然在低温钢材的技术上也是有一些底蕴,但比起苏联得天独厚的条件来,还是要差一些,更何况苏联的技术实力比起华夏这个学徒来说,更加高明。
虽然以前援建过华夏无数的项目,但苏联人也是留了不知道多少手。所以,尽管华夏材料科学这方面的学科架子是搭起来了,但在这个领域当中,还有非常多的东西没有掌控。
而刘东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苏联留的那些手段都给弄到手,反正对于列夫捷特和保尔他们来说,那些资料仅仅需要给刘东复制一份就可以,如果那些纸张的成本也算是一笔开销,列夫捷特他们不介意白送一打纸张。
听到刘东报出需要的资料,保尔想了一下,说到:“资料可以给你,但你知道,如果仅仅是要那些成熟的资料,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但要是要所有的资料,那价格就很昂贵了。你是学这个专业的,应该能够懂得我的意思。”
要是不懂行的人,对于保尔这个问题可能就会抓瞎。但刘东这个行内人,自然是懂得保尔的意思。对于一个局外人来说,研究出一个新型的材料最重要的就是那份正确的材料资料。因为这样的材料可以直接拿来运用,商业化。
但对于一个研究所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那些成功的技术,而是需要过程。科学是个很严谨的东西,不像文学,可以天马行空,也不像交女朋友,看对眼就可以在一起。
在科学界,无论是什么样的项目,它都离不开一项项的试验,而没有那个幸运儿,是能够一次性就把课题给解决的。失败的东西,在科学界,并不代表那个玩意是垃圾,而是一个宝贝。因为失败的试验,会让人了解到这项技术,到底有哪些东西是绝对不能碰触的,哪些东西是可以考虑的,而哪些东西又是不明情况,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如果仅仅有一个现成的技术,那就像华夏老话说的那样: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单单就拿到那份技术,是怎么也不能够从这项技术当中逆推出一些基础的东西,就算能逆推,那也是一件相当费时间的功夫。
真正把一项技术的逆推工作做出来后,那基本上就相当于在这个学科上面又做了一次完整的试验,而试验最终的结果,却是早就有了。如果不是实验室,而是公司,那纯粹就是一笔亏本的买卖。而完整的资料,才是一项技术的精华。仅仅是拿到一个成功的技术,对于这项技术再次的提升,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所以,听到保尔的话后,刘东马上就说到:“当然,我肯定是要全部的资料,单单就拿到一个成品的技术,对于我来说,没有丝毫的意义。就算再贵,我也得把所有的试验资料都拿到手。我是一个材料科学方面的学者,其次才是一个商人。我明白的东西,那些商人未必能够明白。”
刘东这话,说得保尔不住的点头:“是啊,是啊,日本人就不明白这个道理,以前有个财团的人,在我们这边买技术,当时他们带的专家就点明了需要所有的实验室资料,但当时带队的那个家伙,却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于是否决了他们团里面那个专家的意见。那个家伙,注定是要为自己的短视付出代价。”
“那么,保尔。整套的低温钢技术需要多少钱?还有,成熟的低温钢技术,又需要多少钱?”刘东有点紧张的说到。
刘东紧张,不是因为怕保尔他们开出一个天价,而是心情有些激动。苏联的技术,就算是在二十多年后,像刘东这样的学院派,也是非常流口水。但因为那年月,俄罗斯已然恢复了许多元气,对于这些基础学科的尖端技术,封锁得非常好。那个时候想要在俄罗斯获得这些东西,付出的代价足以让国家都感到心疼,就更别说个人或者私人企业,那不是一个小团队能玩得转的东西。
而现在,刘东却因为时代的缘故,可以花费一笔异常少的资金,而把这些东西都打包带走,那心情的激动,不是用语言可以述说的。这一刻,刘东不由得感谢满天神佛,让他来到这个遍地黄金的年代,而更加感谢的,就是他现在有着足够的资金,来搞定这个事情。
保尔自然是不会知道刘东内心的激动。由于之前他们就卖过这样的技术,所以现在对于保尔他们来说,这次交易变得亲车熟路,不必再算一次需要卖出的价格。
“所有的科研资料,包括三家科学院的资料,而还有两家,由于他们是属于另外一个势力的,所以,那两家的资料我们拿不到。但三家科学院的资料,已经是非常雄厚的资本了,对于任何一个科研所,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我们对于低温钢技术的标价是五百万美元,当然,如果你仅仅是需要成熟的那份资料,仅仅五十万就可以拿到手。现在,就请刘东先生你自己选择了。当然,如果你选择五百万美元一份的资料,我们还会额外的附送你们一条消息。”保尔开口说到。
还好这次谈判是刘东亲自来的,要是换了一个人,听到这么离谱的报价,说不定也会和那个日本人的选择一样。成熟的技术仅仅需要五十万美元就能拿到手,但那些失败的东西却价值四百五十万,这个世界上,也就只有科学试验项目才会如此的离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