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古玩帝国 >

第49部分

古玩帝国-第49部分

小说: 古玩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三人在那儿聊起了大天儿,都是东家长李家短的事儿,说着说着老杨感到尿感强烈,起身去茅房。

从茅房出来的时候,路过骡子身边,老杨趔趄了一下,看看脚下是个脏的不行的破瓶子,瓶子形状有点怪,倒是引起了老杨的注意。

瓶子有个20多厘米高,分两节,上小,下大,两边有俩耳朵,老杨好奇的拎起来,里面装着水,看来是刚才村长在拿这玩意冲骡子来着。老杨拿着瓶子就着旁边的龙头把他冲干净,仔细的看了半天。

“根儿你那干吗呢,过来坐啊。”村长说。

老杨拎着瓶子回来了,做到村长跟前,还在那儿看那瓶子呢。

“哈,这娃,你看它干啥呢,脏不啦及的。”村长说。

“叔儿啊,我看这挺好看的啊,花花绿绿的,装上花当花瓶挺好的啊。”老杨说。

“唉,你们年轻人就爱讲这个调儿调儿,不嫌脏,喜欢,就拿去。”村长说。

“哈,那叔儿,我歇歇您了,回头拿城里放我办公桌那,放花挺好看的。”老杨说。

“嗨,你这个孩子,怎么能随便要东西呢。”老杨爹责怪道。

“这有个啥,孩子喜欢就拿玩去吧,这么多年的东西了,对了我记得你们家还有那次弄出来那一批的一个碗儿呢吧。”村长说。

“还说呢,那个碗早让这兔崽子给摔两半儿了,那是哪年来着,反正他还小呢。”杨爸说。

老杨在那儿直琢磨,我有嘛?我给摔了,操,真tmd败家子儿。

三人又聊了会儿,眼看快中午了,村长留他们吃饭,俩人直推辞,说家里做好了,跟村长告了别,俩人扭头回家。

“根儿,你拿这个破瓶子有屁用啊,脏不啦及的。”老杨爸问。

“走,回家再说。”老杨说。

等到了家,杨妈已经把饭菜准备好了,老杨先没吃饭,好好的把那个瓶子冲了几遍,还不放心又用酒精消了半天的毒。

“根儿啊,你没事摆弄什么的,赶紧过来吃饭。”杨妈说。

“嗨,这孩子把村长家的给驴用的瓶子拿来了。也不知道有什么用,还记得咱家以前那个碗嘛,就是那一批的东西。”老杨爸说。

“爸,你是不知道啊,这可是好东西啊,嘻嘻,能值几十个两万哦。”老杨一边细细的看着瓶子一边说。

“你说什么胡话呢,就这破东西,咱村里每家都有几件呢。”老杨妈说。

“妈,我说的是真的,这东西可是宝啊,你们看看这地款儿写着什么。”老杨一边说,一边把东西拿给父母看。

老杨父母看了一眼,根本没看明白,示意老杨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这是三行六字篆书官款大清雍正年制。”老杨说。

“这东西全名应该叫雍正斗彩折枝花卉纹如意耳蒜头瓶。”老杨开心的说,一边说还一边轻抚着瓶子。

“啥,啥,斗彩,还如意的了?”杨妈问。

“斗彩啊,这玩意是明朝一个叫宣德的皇上发明的,你们看到那个青色文饰了嘛,那是青花,还有绿的、红的、黄的,简单说吧就是不同的颜色在一块儿,有如争奇斗艳一样,所以叫斗彩了。如意耳呢是一种称谓,管这种象条龙一样的耳朵叫如意耳。”老杨说。

“你们看看这文饰,多棒啊,折枝花、缨络纹、缠枝莲、蕉叶纹,太棒了,太棒了啊。”老杨一边说一边赞叹,同时拿出放大镜和手电又看了半天。

“真的假的啊,反正我们不懂,这玩意能值钱?”老杨妈问。老杨点点头,没工夫理自己老娘的问题。

“你要说这是清的倒真有可能,那年是8几年吧,村东头修路,歪出一个墓,里面一堆这东西,那阵穷啊,也不懂,村长一开会合计着把东西按户数分了,所以每家都有个一两件。咱家以前也有一碗,结果让你小时候给摔了,我记得好像是有你说的这个什么款儿,不过不是这么多颜色的,就是黄色的,碗里有条龙,当时你给摔了,我还打了你一顿呢。”老杨爸说。

“可不是嘛,当时挖出来的时候还一骷髅架子呢,吓死个人,要不是当时家里穷不富裕,谁要这玩意儿啊。听村里老人说,那个墓好像是个什么清代,什么什么印太监的墓。”杨妈说。

“什么印?清代掌印太监墓?”老杨想了想说。

“对对,好像就是什么掌印太监的墓。”杨妈说。

“没可能啊,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都是明代有的,说白了一个帮着给皇上盖印,一个帮着皇上起草文件。后来因为他们掌握了这两件东西,权势太大了,电视里演那个大坏蛋魏忠贤你们知道吧,就是掌印太监。后来清朝灭了明朝,清朝皇上觉得这制度不中,所以费了这个制度,连带着把司礼监都费了,立了军机处,由一个集体帮着皇上劳心费力,而不是某个太监了。这东西明明是雍正的,不可能是掌印太监墓啊。”老杨说。

“这我们就不知道了,都是老人传下来的事儿。”杨爸说。

“爸,你说咱村里每家都有几件这个墓里出来的东西?”老杨问。

“是呢,以前咱村才多少户啊,现在人多了,以前家的基本都有。”杨爸说。

“那个,爸,你看能不能回头咱把这些东西给敛过来啊。细细。”老杨说。

“这东西真值钱?问题咱怎么敛呢。”老杨爸问。老杨爸是活分人儿,要不在村里也不会最快盖起二层楼,有钱不赚那是王八蛋。

“你们爷俩啊,真都掉钱眼里了,不过要真能赚钱也不是不能办,不行我就拿点东西挨家转转,聊聊天估计就能拿过来啊,你想啊他们都拿这些东西干吗啊,谁当个宝啊,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谁知道还有几件啊。”杨妈说。

“妈,还是你行,下午我出去去镇上买点烟酒茶的,回头你就拿东西去转悠转悠吧。哈哈。”老杨开心的说。

于是下午的时候老杨开车去了镇里。

在镇上,老杨采买了一些东西,准备用来当饵,嘻嘻。都弄好了,老杨琢磨了一下开车去了图书馆。

老杨翻开了地方志,查查到底有没有一个有名的太监埋在自己家乡这边儿。查了半天终于是让老杨查到了。

据地方志记载,埋在这儿的太监叫苏培盛,雍正藩邸近侍,深得宠信,破例获赏当铺。甚至于庄亲王、弘历、弘昼等人前颇为不敬,为乾隆帝所斥。雍正元年正月十七日时任懋勤殿首领太监,雍正五年八月廿二日记载中的官职变为副总管太监,此后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直到雍正驾崩,官职都是总管太监。应是雍正亲近的得力太监。

怪不得,怪不得啊,原来是他,如果是这样整件事就解释的通了,发财喽,发财喽。

老杨兴冲冲的回了家,把东西交给老妈,然后跟他们说了一下自己查资料的结果,老杨父母也是唏嘘不已。

 第七十六章 拜访

(嘻嘻,这两天感觉挺爽,这边有个全国工艺美术品展,捡了几块儿便宜和田仔儿料)

晚上的时候,老杨接到了小薇的电话,后天就要回t市了,让老杨明天有空去家里坐坐。//

“咋了,几天没见,没有领导时刻训示,是不是觉着特难受。”老杨泡着脚一边看着电视,一边抱着电话在那扯。

“去,去,又没正经的,明天有空你就滚过来,少废话。”小薇说。

“得了,没问题,明儿我一早到,别回头我到了你还没起床呢啊。”老杨说。

“明儿你想吃点什么,给你露两手。本小姐手艺不错的啊。”小薇说。

“要不您给来俩鲍鱼,凑合着吃得了。”老杨很无耻。

“去死吧,明天中午合劳面,爱吃不吃。”小薇把电话挂了。

老杨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傻乐。

“怎么了是不是小玉打来的啊,你这回家两天不知道通了几个电话了,下次别忘了一定把人给我带回来啊。”老杨妈说。

“不是了,是小薇啦,我不跟您说了嘛,她现在给我打工那,哈哈。明儿她让我去她那儿玩。”老杨说。

“哦,那姑娘啊,也是个不错的人儿,去吧,去吧,晚点回来也没事啊。”老杨妈一边说一边冲老杨乐。

老杨脑门一滴汗滴落在洗脚盆儿里……

老杨一早驱车直奔ty市区,在小薇家楼下的超市里买了两瓶五粮液,又买了点别的东西,老杨直奔小薇家。

小薇住的小区,也是80年代的产物,小薇的父母都是邮电系统的职工,在ty来说收入还算不错的。但房子毕竟年头太长了,小薇父母要供她读书,所以这么多年也没换房子。

直接上到4楼,按了按门铃。门开了,小薇开的门儿。

今天的小薇眼瞅着是刚洗完澡,湿漉漉的头发垂肩,身上穿着卡通的睡衣。

“来了,够早的,进来吧。”小薇说。

“唉,佳斌来了啊,来来,坐啊坐。”小薇父母正看电视呢,看到老杨来了赶紧招呼他坐。

“伯父、伯母,多年没见了,您二老还这么精神啊,来的匆忙,没带什么,这是一点心意。”老杨一边说一边把买的东西递给二老。

“你看,你这孩子,多少年没见了,越长越帅气了,来就来吧,还带什么东西啊。”小薇妈说。

“妈,跟他客气什么啊,他这是老板看望员工,咱收着。”小薇一边在那儿擦头发一边说。

“你这孩子,还不赶紧把头发吹干了。”小薇爸说。

于是小薇去吹头发,老杨陪二老说话,三人都感叹日月如梭,一晃这么多年就过去了,眼瞅着老杨和小薇他们都长大了,没想到俩人还真有缘分,从同学关系变成了上下级关系。二老还一个劲儿说呢,拜托老杨照顾好小薇,毕竟是个女孩子家的,一个人在外面闯。

“妈,还不一定谁照顾谁呢,这家伙懒的要命,办公桌总是乱七八糟的,每次还不我帮他收拾。”小薇擦干头发出来说。

“去,去,大人说话呢,你不要做饭嘛,赶紧做饭去。”老杨爸说。

老杨坏笑着冲小薇一挤眼,小薇冲他一瞪眼,扭身进厨房了。

中午饭吃的蛮爽,小薇嘴上说只做合劳面,其实还是做了老杨不少爱吃的好东西,什么小炖肉阿之类的,吃的老杨这个爽阿,心说小薇手艺不错阿。小薇爸要跟老杨喝两口,老杨说还得开车呢,不沾酒了,结果得到了小薇妈的坚决支持。吃饭的功夫,老杨也夸了小薇好多,什么吃苦、耐劳、脏活累活抢着干的,就差说小薇同志是革命队伍中精英的精英了。起初小薇听着还挺高兴的,越听越不对味儿,这夸我呢,还是损我呢阿,于是直冲老杨瞪眼。

吃饭的时候小薇父母还关心了老杨同学和小薇同学的各自感情问题,告诉他们岁数不小了,在忙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做好感情工作嘛。还说呢要让老杨帮着小薇把关,小薇也要给老杨把关,弄的俩人哭笑不得的。

吃完饭了,看看时间,老杨提出来要走了,小薇父母挽留再三,临走的时候小薇说,“明天,准时到阿,还得再开8个小时呢,回家慢点开,注意安全。”

老杨在那一刻,有种感觉,有种超越朋友关系,超越友谊,但又说不出的感觉。

坐在车上,老杨想去哪儿呢?明天就要回t市了,今天下午还可以玩儿玩儿阿,要不去py逛一下贝,在ty这么多年了还没去过py呢,那可是个好地方阿,自古商贾票号云集之地,前一阵还有个很火的电视剧还演的那儿的事呢,蛮好看的。对,就去那儿了。

人称py有三宝,其中由青砖砌成的古城墙便是其一。在建城之初,此城墙仅为夯土筑成,规模较小。到明洪武三年才扩建成现在的规模,至今虽历经600余年的沧桑风雨,其雄风犹存。这座周长约6公里的古城墙,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据说这象征孔子的三千子弟及七十二贤人。

py是票号的发源地,老杨找了个导游,参观了日升昌,感叹了一番古人的聪明才智,在那个时候票号的管理系统就已经非常之发达了,股份配比也是极其合理。老杨又在py买了点黄酒,据说py的黄酒是慈禧老佛爷的最爱,老杨浅尝了一口还确实不错,

又逛了逛感觉没啥可看的了,老杨问导游。“大哥,咱这附近有古玩市场嘛?”

“有阿,你往西开20里,有个明清街,那是一个很大的古玩市场,你要有兴趣倒是可以看看。”导游说。

老杨离开了py,直奔明清街,快到地儿的时候,老杨去银行取了点钱,以备不时之需。

明清街有点象t市的古玩市场,以老街老巷为根据地,自发形成的这么一个地方,今天看来不是集,摆摊的不多,人流也不多,有一部分店铺倒是开着。

老杨闲庭信步的逛逛店铺,没太多好玩意,挑了一个白玉的鼻烟壶,倒还算行,这东西现在市场行情挺火,以前都是八旗子弟摆阔的玩意儿,老杨挑的是个素面白玉鼻烟壶,带个珊瑚的小盖,花了老杨3000块,还算不错,这东西要放Bj和t市开价10000也不新鲜,地区差价还是有的。

 第七十七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