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 >

第293部分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第293部分

小说: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璘长叹了口气道:“谢谢诸位兄弟了。其实我这次来是为了劝说官家北伐关中的,近日来,我发现西夏跟金国频频接触,我怀疑金国要将关中送给西夏,以作结盟礼物。”

    罗腾飞动容道:“这事能够确定吗?”金国已经够难对付的了,若在加上一个西夏,情况堪忧啊!

    “唉!”吴璘摇了摇头,道:“正是因为此事都是我一人的猜测,没有实质性的证据确定,所以才会如此难办。”顿了一顿,道:“我多次上表官家,可因为郭浩的阻碍,官家根本不相信我的判断。如今西军已经是人心惶惶,乱作一团了。”

    罗腾飞、马扩依旧是一团雾水,不知缘由何在。

    罗腾飞沉吟片刻,突然醒悟,叫道:“莫非三哥没有掌握吴家军?”

    吴璘默然的点了点头道:“我大哥虽然飞扬跋扈了一些,但他对四川的感情比谁都重。所以,他在临死之前,千方百计的打算让我接任他的位子,但一切皆不如人愿。官家派了一个书生胡世将来接替我兄长的位子,我大哥辛辛苦苦组建成的兵马如今已经是四分五裂了。”!~!

    ..

第三章 愚昧的赵构

    PS:正文之前先道个歉。公司组织旅游,失去玩了两天,更新断了,抱歉。

    *********

    在大宋最有战斗力的军队显然是罗家军、岳家军无疑,这两支军队身经百战,无一不是骁勇善战之士,其次就属吴玠创立的吴家军以及韩世忠创立的韩家军了。

    但罗腾飞知道吴家军的实力犹在韩家军之上。

    虽然韩世忠的能力不逊色吴玠,但是吴玠麾下的兵马大多都是西军出身。西军骁勇,天下皆知,在宋朝有一句传言“天下劲旅出西北”此话绝不虚言。

    宋朝立国以来,由古至今,西军的战力都是位列宋朝之冠。

    正是因为有吴家军的存在,金人才不敢窥视西川。

    这西川若失,中原难保。

    更让罗腾飞在意的是吴璘带来的消息:“金国将关中赠送西夏。”

    此事听来荒唐,但细细想来,并非不无可能。

    首先,金兵已经全线溃败,在中原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反抗势力。岳飞领着岳家军占据这商洛一代,已经陈兵于潼关之外,随时随地都能够寇入关中。

    与此同时,六万余吴家军也在川陕一代整装待命。只需赵构一声令下。六万吴家军、五万岳家军将合力攻打关中。

    金国因军容鼎盛,所以疆域极为广阔,但他们不善守城,更加不懂济世安民之法,所以对于各地的掌控力极为薄弱。更主要的是关中一地,离金国国都实在太远。他们又失去了黄河防线,一但战事发生,他们只能从最北方的九原通过秦始皇建造的直道南下救援。

    虽然以金骑的速度来往于直道,不费吹灰之力。但是如今的宋朝亦非原来的宋朝,一战可定。这一打,必将是长久的消耗战,金国失去了黄河防线,痛失中原大地,仅仅只凭直道是远远不足维持后方补给的。

    所以,这关中对于金国来说如同鸡肋。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其实说白了金国新败,需要时间休养生息,而关中给金国带来的利益,不足以让他们打这一场战役,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举动。

    可是平白无故的将关中送给宋朝却非金国所愿。

    关中号称“八百里秦川”,著名的天府之国。这片土地在游牧民族金人手里,全无用处,但在宋人这农耕民族手中却能创造出无数的财富。

    因此,对于半游牧半农耕的西夏来说,关中也是他们垂涎三尺的风水宝地。

    西夏本地处处西凉地区,是游牧民族,经济并不发达。他经济的来源是kao侵占宋的土地而成的。西夏在他们太祖时期占领了宋的灵州和兴庆等地。又向西占领了凉州和瓜州。这些地区丰饶五谷,经常种植蔬菜、水果和粮食。党项人在这个广阔的农田里耕作,学会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西夏经济的发展。

    所以,一直以来,西夏对于关中都有觊觎之心。

    西夏与大宋之间的战争也多为争夺关中而起。

    在金国立国初期,展开了对辽国的军事行动。辽国大败,天祚帝耶律延禧兵败逃到西夏。同时金使到西夏劝西夏皇帝李乾顺将辽帝擒拿送往金,以保障西夏不被金攻击。李乾顺看到辽灭已不可挽回,答应了金的条件,从此西夏归服金。

    在金灭北宋的战役中,西夏也曾经率兵尾迹而入,获得了大宋数千里的土地。但因为富平之战,大宋数十万大军给金兵击溃,关中落入金人之手。

    西夏不敢放肆,收回了攻打关中的念头。

    随着金兵渐渐溃败,西夏也重新对关中动起了非分之想。

    李显忠能够借西夏兵攻打金国复仇,这显然是一个西夏拖离金国统制的讯息。

    以目前金国的形势来言,他们以不足以同时对抗宋朝和西夏两国。

    在这种情况下,将鸡肋一般的关中送给西夏,与西夏结盟。一同对抗宋朝,这无疑是最明智、最正确的伐交方略。

    罗腾飞经过漫长的军事洗礼,目光远见早有增长,这种显而易见的事情,并不能够逃过他的眼睛。

    罗腾飞肃然道:“若金国真将关中送于西夏,而这时西军又内部不稳。这四川必然为金国、西夏所得,到那时大宋危矣。”

    他面色严峻,为以后的大宋而感到感到担忧。

    若罗腾飞是一个冷酷无情,视死亡人数如同数字的野心家,宋朝的**,宋朝的灭亡对他目前的想法来说,只有利而无害。

    大宋越乱,越多百姓陷入战祸,他罗腾飞便可以如同英雄一般带给这些陷入战祸的百姓于希望,使得他们盲目的信服自己。

    但罗腾飞并不是这种人,虽然他在战场上一样铁石心肠,可他出生在最朴实的农民家里,他最亲最爱的父亲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夫,能够体会百姓那种热爱和平,那种通过双手丰衣足食的感觉。而战祸剥夺的正是这些百姓最基本的奢望。

    罗腾飞知道自己要搞政变,便不可能不死人,但绝对不能将这灾祸引发道百姓的身上,如果可以他更加偏于像历史上的赵匡胤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解决所有问题,再不然跟李世民一样,以血腥手段,镇压一切,简单省事。

    这为一人之利。使得天下陷入战祸,实非罗腾飞所愿。

    吴璘点头道:“我正是有此考虑。金国与西夏的联合本就是一种威胁,但如果在这个时候,四川军心不稳,自乱阵脚,金国与西夏必将效仿与当年的司马错伐蜀,届时我大宋危矣。”

    马扩、刘锜两人皆明白罗腾飞与吴璘话中谐音。

    这司马错是秦惠王时期将领战国中后期秦国名将,伐蜀是秦统一中国之前的一个重大的军事举措。若说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司马错伐蜀则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军事基础。

    事情发生在秦惠文王九年,当时巴蜀相攻,秦惠文王欲趁机灭蜀,却因韩侵秦而举棋不定。张仪主张先攻韩,司马错力排张仪之议,认为伐韩将导致诸侯合纵对秦,伐蜀则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实军备,又可占据有利地势顺水而下攻楚。

    这议为秦王采纳,不余年,司马错灭蜀、灭巴、灭苴成功占领了西蜀一地,尽得西蜀人力物力,将关中、西蜀串联一起,组建成了一个铁桶防区,使得秦国进可攻,退可守。最终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军事基础。

    在早年前,金国便有先见之明者名将完颜宗翰,便意图效仿秦国这一计,完颜宗翰认为要想破宋,先破巴蜀,巴蜀落陷,大宋不保。

    这完颜宗翰虽有先见之明,但却忽视也眼前的事实,自古汉人就有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金国的优势在于铁骑。在这巴蜀之地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处。

    要取巴蜀,先克汉中。当时汉中一地有大将吴玠、吴璘兄弟依仗地利镇守各处要害,想要拿下谈何容易。

    所以,金兵在三番攻打四川失利以后,改变的战略方针,弃四川而南下淮南。

    可如今吴玠病故,吴家军四分五裂,四川军心不稳,人心惶惶。

    面对这种天赐良机,西夏、金国焉能无动于衷?

    罗腾飞斩钉截铁的说道:“四川绝不可失,一但丢了四川,我大宋将无反击之力。”

    罗腾飞此话并非危言耸听。

    失去了四川,在四川的守兵便可以永无止境的由白帝城、上庸等地骚扰宋朝边境。到那时,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夺回四川。

    但这土地失去的容易,想要夺回,那便困难了。尤其是金兵是不会坐视宋朝夺回四川的,到时候他们必将会挥兵南下,直逼国都汴京。

    这四川本就易守难攻,想要重新夺回,非动用重兵不可。但金兵兵临汴京,他们必须要动用重兵来防备金国,这样一来,攻打四川自然不可能继续实施。

    同样的道理,假若大宋要攻打金国,占据四川的西夏必将由白帝城、上庸等地出兵攻打大宋,宋朝有了后顾之忧,自然也不能安心的北上。

    所以,在那种情况之下,宋朝将会面临双线作战,在相互对持之下,大宋将再无反击之力。

    想了一想,罗腾飞起身道:“大事要紧,虽然金国未必会将关中送于西夏,以结盟友,但此事关系重大,只可信其有,不能信其无。即便没有此时。能够夺回关中,也并非坏事。三哥,走,我们这便进宫面圣,由我帮你说话,相信官家多多少少会给我一点面子。”

    罗腾飞起身欲走。

    吴璘也起身说好。

    便在他们行动之际,刘锜却叫道:“三弟、四弟不可,你们今日此去只会误事,绝无法达到你们所想的效果。”

    罗腾飞一怔,不解的看着刘锜。

    吴璘也是一脸疑惑。

    刘锜摇头道:“其实当初在许州听闻三弟讲述四川变故后,心中就有了想法,觉得事有蹊跷。于是,舍下公务,陪三弟前来,正是针对此事找大哥、四弟商议的。这一路上,我一直在想着此事,越想越觉得此事绝不简单。我认为西军的分裂,幕后主使很可能就是官家。”

    罗腾飞、吴璘神色微变,他们此去正是希望赵构能够将吴将军交给吴璘统一指挥,让他指挥收复关中的战役,若分裂吴家军的主谋是赵构,他们此去只会引起赵构的猜疑。

    两人相继坐了下来。

    罗腾飞问道:“二哥,此事你是怎么想的。”

    刘锜道:“当年我朝太祖皇帝依仗自己所掌握的禁军大权,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改朝换代,为赵姓家族夺取了天下。因此,他深知掌握禁军兵权对巩固政权的重要性,这宋朝一建立,他就吸取后周亡国的教训,加强对禁军的控制。他建立了新的军事制度,从地方军队挑选出精兵,编成禁军,由自己直接掌控,历代皆是如此。但金兵南下,国破家亡,为了抗金,官家不得不允许各地将军自行募兵,抵御外敌。如此一来,各地兵马已不再受朝廷掌控。有太祖皇帝这前车之鉴,官家又岂会放任地方兵卒自行发展?但局势已定,各大驻军都成气候,他也无可奈何。他知道冒然行动,只会逼反诸位大将。所以,官家才会毫无行动,但可以肯定一点,官家做梦也想收缴各大驻军的兵权。”

    罗腾飞点头赞同。

    历史上的赵构也是在最后关头收缴了所有大将兵马的兵权。

    刘锜叹道:“四弟以及岳、韩、张等人的军队根深蒂固,官家无法动弹。但西军不同,若是西军由吴玠统帅,官家一定不敢妄动,可如今吴玠已死,三弟虽然是吴玠的弟弟,论干略也不逊色吴玠。但比起威望来,却远远不如。所以,官家动手了,他不想让这西军继续姓吴,所以他派胡世将接管了吴玠的位置,然后将吴家军分散于个个他指派的将领手中,最后一步步的将西军纳入自己的掌握之中。我相信,不仅仅只是西军如此,一但四弟或者岳、韩、张等将任何一个人出了意外,官家也会如此。所以,我觉得这次西军的分裂是官家有意策划的一场收缴兵权的政治意图。这关乎到官家的逆鳞,绝对不可鲁莽大意。”

    罗腾飞听刘锜分析的有理有据,点了点头,完全认可的刘锜的判断。

    吴璘失神片刻,叫道:“怎么这样?我兄长与我只想守卫四川,保卫家园,对于大宋忠心耿耿,从来没有一丝异心。在这大敌当前之时,官家却在耍政治手段,分裂我西军。如此多疑,算什么中兴之主。”

    吴璘也是年轻,平时由吴玠这位老哥罩着加上本人也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所以在仕途上一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