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我要做首辅 >

第189部分

(红楼同人)[红楼]我要做首辅-第189部分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我要做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回去的话一定能够大卖吧!他心有遗憾的想着,可惜皇帝陛下对自己的国民每一个都很重视。除了官府的遗民令一概不允许外流。尤其像是他这样的外国人,在这里他能够雇佣一个手艺精湛的绣娘,但是如果他想要将人带走,那就是不可能的。
  不像是伪朝,允许人口买卖。本朝但凡发现一点人口买卖的迹象,从买方到卖方,能抓到多少人,就处罚多少人。一点折扣都不会打。
  以前正规的人牙子倒还好,他们也就换个牌面,以后照样做中介的生意。但是其他的那些人可就凄惨了,只要被抓到一个买卖过掳掠来人口的证据,这辈子就别想过轻松日子。
  想到了那些个没有和自己一般来到东方的同行,安格斯不仅撇了撇嘴。他当然知道他那些同行的口中,所谓不用跑得那么远,又一本万利的新生意是什么。不就是从新大陆那边抢了那些黑人充作努力买卖么?要是再这个国家,那些同行们都要被判上个几百年的刑期吧!
  安格斯还真是高看了林瑜的节操,说句难听的,他也就当本国国民是人。用句过去圣贤的话来说,外番那些不幕王化的,统统都是禽|兽,要不然之前也不会和心腹重臣说那句以他国之血肉来供养本国的话来。不过,就算西方血淋淋的黑人奴隶制给他们的原始资本累积奠定了多少的基础,他也不可能在好不容易废除了良贱之分后,还有死契这样变相的奴隶制后,再将这个制度引进国家。
  有些口子只要一开,就关不上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将人运过来再卖的成本太高了,没有人回去做这样的一笔生意的。若是真有人能把人给大量的运过来,中央不需要,但是急需要开辟的蓬莱需要啊。林瑜总有办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毕竟做皇帝的一个眼神,下面愿意为他分忧的人绝对能为了一个机会打出狗脑子来。
  所以,他还是走精英路线好了。劳动力不够,开发机器来凑,也算是变相地推动了发明与创造,还有工业化的过程。
  林瑜出现在高台上时,底下的百姓们出现了一阵骚动,知道林瑜转身往高台里面走去,底下的百姓们看不到人了,齐呼万岁之声才算是像潮水一样渐渐消退。挤在众位百姓之中的倭国使臣不由得拿袖子摸了摸额头上沁出来的汗水,也不知道是挤出来的热汗还是心底泛出来的冷汗。
  “民心可畏!”伊藤低声道,再对比一下他们国家都被俘虏了的国王,心中更生羞意,“不愧是□□上国,难以相比。”不去看别的,就光他亲身在这里体会到的众多百姓对皇帝陛下一心的爱戴与忠诚,伊藤就知道,像这样一个团结的国家是没有缝隙的。
  他彻底服了,看向高台的眼神宛如看向神灵,又敬又畏。
  林瑜来的时候,底下已经差不多完成了最后一次的调试。领头的俨然就是戴梓,也不知道他一个枪炮类的专家怎么就跑去了蒸汽机那边的小组。想来在人手不够的时候,出现这样的一个大佬手下好几个关键试验的情况实属正常。
  戴梓身边那个圆眼镜的青年可不就是赵荣熙,他进入皇家科研院时间不久,就被戴梓慧眼识英才,一下子给扒拉到了自己的麾下。这一次也是他在数据的运算方面做出了关键的攻陷,这才让他一个四体不勤,动手能力还没来得及培养出来的渣出现在而来现场。
  赵荣熙的家人也应邀参观了这一次的试验,他们就在林瑜下面的一层,身边都是和他们一样的,蒸汽机研发小组的家眷们。虽然,在这时候头顶上就是皇帝带给他们的激动感,可能要比家里的小子参与研发的什么‘鸡’还要来得强烈。
  但是靠近了皇帝的兴奋感在看到底下众人缓缓退下,那方方正正还装着一个烟囱的机器缓缓动起来时渐渐地被紧张感给盖了过去。
  这个在众人眼中怪模怪样的机器,带着离得老远都听得见的轰鸣声逐渐动了起来。而同一时间出发的马车已经拉着同等重量的东西往前跑了不短的一段,还有着越跑越快的架势。
  不同于众人的紧张,林瑜坐在高台之上一派淡定。对他来说,区区一次的公开饰演的失败还真无所谓,毕竟从蒸汽机第一次出现在东番,到现在能够应用到火车上,这样的成果已经是突破性的了。须知在另一个世界,第一列的蒸汽火车的速度比马车还要慢,但是嘲笑还是没有打断科技进步的过程。
  更何况之前的内部试验已经表明现在的技术已经成熟,不出意外的话,试验成果不会失败。
  不出林瑜所料,在几分钟过去之后,完成了缓慢的启动阶段,随着工人们源源不断地将煤炭铲进锅炉之中,这个冒着黑烟的机器伴随着咔哒咔哒的响声越走越快越走越顺畅,在众人的屏息之中逐渐的超过了马车,等速度稳定下来的时候,已经远远地将马车抛在了后头。
  那个架着马车的老把式没有什么生气的神色,反而畅快地大笑了两声,也没有继续去追肯定追不上的火车,而是悠哉悠哉地赶着马向着终点的地方行去。
  这样的试验已经是第二次了,比起第一次的吃惊,这时候他已经能够很快活的面对这样的一个事实,以后他这样的车夫就要落伍啦!不过,他这样的一把老骨头,以后也能去别的地方走走看看。
  这个车夫不是别人,正是在林家做了一辈子的老车夫,也算是看着林瑜长大的人。之前的登基大典,还是他架着玉辂将林瑜送去祭天台的。现在还是因为林瑜现在已经不大出行,这个老把式没什么事情,正好自己的儿子而在科研院里头,就当了一把对照组。
  他看着已经跑远了的火车,又看看身边的人上人海,乐呵呵地想:没准一不小心就在历史上留了一个名字呢!
  随着火车将马车远远地抛在后面,人群中从一开始的哗然到后来的惊叹,等听到林瑜的耳朵中时已经变作一层接一层的欢呼,宛如狂潮一般。
  林瑜不由得露出一个微笑,站起身来——他这个当皇帝的不率先起来,身边那些已经按捺不住的大臣们谁都不敢逾矩。
  百姓们也就看一个热闹罢了,真正做实验的那几位还要收集实际数据和理论数据做出对比来,林瑜这边也等着这一部分的数据出来。不过,他们看得也就笼统多了,也就关心一个这个新兴的交通工具能够保持的速度而已。但是,光这样就已经足够激动人心了。
  按照他们跟随在林瑜身边所感受到的更新换代的速度,想必这个火车也不会一直保持在这个速度,以后肯定还会越来越快。也就是说,只要是火车能到的地方,那就是汉朝的疆域辐射之地。
  张忠作为一个武将,第一时间发觉了这样的交通工具对军事的意义。有这样的运输方便的工具,就再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靠着缓慢的牛马,有时候还要靠着军士们的脚力来行军。军士们完全可以以逸待劳,杀得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而对于在座的大臣来说,他们考虑着一件和张忠想得相类似的事情。当然,并不是打仗,而是火车这样的交通工具一旦辐射全国,那么就再也不用担心放权给地方会导致地方做大。毕竟就算是他们不知兵也知道,万一地方上再有如白莲教故事的话,哪怕从中央拉出一支军队来都是一件很便捷的事情。不会再出现像前面伪朝那般,跨省调动一支军队,居然花了一个月还要多的时间。机动性奇差不说,也容易被以逸待劳,就像是林瑜之前做的那样。
  实用蒸汽机的意义重大,但是蒸汽火车和蒸汽轮船的意义也并不亚于此。这两样的东西在战略上的意义实在是太过重大,堪称古时的军事重镇了,这也是林瑜脑海之中的先辈们想尽办法也要造出自己的火车的原因所在。
  至少,在这时候,林瑜就也有意向将火车的轨道铺到朝鲜,向北再铺到俄罗斯,将这个贪婪的毛熊狠狠的揍一顿。
  那边虽然冷得能冻死人,但是冻土之下的石油资源可是寸土都不能让的。即使现在还没有人知道这一点,但是既然林瑜心中清楚,就不能不为后人考虑。
  有时候林瑜会想,也许上天让他穿越的意义就在于此。尽管,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自己的穿越只不过是外星人闹出来的一场乌龙而已。
  在试验结束之后,林瑜和列为臣工就收拾收拾在军队的护送下回了皇宫。这一项试验的成功意味着火车可以正式投入试用,如果情况不错的话,在全国铺开轨道的事情就要提上日程了。甚至不等以后,几个主要城市的勘探工作现在就要正式展开。
  想要见火车,可以。但是铁轨铺在哪里,怎么铺都有讲究,光靠一个科研院还真不行。
  “将路段外包出去可以,但不是现在。”就像是在北州搞路面基建的时候,很多的路段都是包给别的商人做,所以北州才能建设地这么快。在座的好些人已经有经验了,一回到宫中就迫不及待地问,被林瑜给一盆子冷水浇了通透。
  “这项技术依旧是机密,便是本国的商人暂时也不考虑转让。”到底是涉及到蒸汽机,如果保密工作做得好,以东西方如今的发展对比,林瑜野心勃勃地准备将两方面的科技水平至少拉开个二十年。
  不过,本国的基础科学终究还有些薄弱。想到这里,林瑜就准备迫不及待地想要将已经准备了大半的赴欧使团给召来见一见。
  而在此之前,一直在酝酿中的国籍制度也能拿出来见见光了。
  后世的米国能玩什么绿卡,林瑜也能玩一个红本本。而且,现在的汉朝都不用特地宣传,就已经是无数人心中的梦想。
  想必,有很多人为了这样的一个红本本,心甘情愿地付出代价的。


第117章 
  这时候的国籍制度当然是对外的,本国国民有户籍; 而移民去蓬莱的百姓也已经办上了户籍; 他们的下一□□得自然也和他们一样。
  按照惯例,在一个新政策拿出来之前; 总要在报纸上宣传一下。与此同时; 林瑜也下发了一个诏令; 昭告所有在外经商的华人; 若是他们还想要这个国民的身份的话; 就赶紧回国办理户籍。像松江府、广州府这样的对外港口全都可以办理。
  在靖朝入关的时候; 就像是在流落倭国的那些人一般,很有一部分出逃在外就没有再回来。近百年过去,他们也已经在外生活繁衍了三代以上; 很多人已经融入了当地。但为什么要说华夏文化影响下的民众心念故土呢,这些人虽然在当地也混得好; 但是很多抖心心念念地想着叶落归根。
  新汉的出现,对这样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支强心针。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最早一辈这时候都已经归做了黄土。但是,他们的下一代好些都还在世; 对于长辈们的执念很少会不放在心上。
  这时候的汉朝无愧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尤其是征伐倭国大胜之后,对于周边的一些不安分的小国家; 强大的威慑重新凌驾于他们的头顶上。流落于倭国的那一批人的回归; 给了还在南洋观望的人一个明显的信号。
  是时候回家了!
  从那时候就已经有人陆陆续续地开始北返,几处对外港口的忙碌也是有着这样的原因。这些人的回归; 大一点的就是整整一个族,上至耄耋老人下至襁褓婴儿,全都需要办起户籍来,从哪里登陆的,一共几口人,都要写清楚。
  为了户籍和人对得上号,原本的描像画影已经演变出了新的分支。国中么,号称两万万也就是两亿2的人口,后来根据人口普查,大约是因为经历了战乱,实际数字已经没有这么多了。但就算如此,这些人全都要上户籍,户籍上还需要全都配上和人物面貌相符合的肖像,各个县的画师也要累断手。
  所以,从最初考究的工笔道后期的白描,这一个过程几乎没有花去多少的时间。而且,几乎是同时,好几个画师发现了光影在作画中的作用,无师自通了立体的画技。以此,衍生出新的素描这一流派,大概也算的上是后世文娱史上的一件轶事。
  虽然素描的起源因为太过接地气,看上去不大高大上,但是这也看得出来国中从来都不缺聪明人,只是缺乏一个合适的环境罢了!
  这一次皇帝陛下的正式诏令一下,有些人乘坐上回国的末班车,但是也有人因为已经在国外和当地人混得太好了以至于觉得没必要再回去,就灭有动身。
  然后这些人无一不被自己的后辈给骂了个狗血临头。一边骂一边还要苦哈哈的准备汉语等级考试,挤破了脑袋地去挣一个红本本。
  不独是那些流落在外的华人,在国内的一些洋人看见报纸上关于建立国籍,并允许他们加入的政策蠢蠢欲动。已经在广东那边生活了两代的葡人几乎不需要考虑,就准备留下来。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