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我要做首辅 >

第90部分

(红楼同人)[红楼]我要做首辅-第90部分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我要做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一出口,就换来简少言无比嫌弃的目光,爱德华忙举手道:“我来这里后就经常沐浴的,身上一点都不臭,不信你闻。”说着,将胳膊往他的鼻子底下伸去。
  只有来到了这个国度,才知道自己以前过得是什么日子。不说沐浴这种保持身体清洁这才好不生疾病的理念,在爱德华看来,无论是丰富的食物还是华美的衣裳,就是欧洲最顶尖的国王都不能与这里相比。虽然不像是马可波罗行纪中的写得那样,处处都是黄金。但是,这里的人民的确更加礼貌、和善与宽容。
  如果可以,爱德华真的想一直留在这个国度生活下去。
  简少言并不知道爱德华脑子里想写什么,若是知道了也不过叹一句理所应当。他现在更在意的,是要不要把眼前这个家伙拖去沐浴一下。瞧了瞧这时候的天光正好,他先问了一句:“你上一次沐浴是什么时候?”
  爱德华楞了一下,目露思索:“三天前吧?”
  简少言手一挥,道:“走,先去沐浴!”
  其实三天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季并不算时间很长,但是当听完了他口中那些一辈子都不曾洗澡,以及习惯性不讲究清洁的所谓贵族,他就不能让这人就这么出现在林知府的面前。
  幸好两人身量差不多,简少言趁着这个时间,也叫了水沐浴了一回,要不然总觉得身上有哪里不大对劲。他不知道这叫做共感心理,但是不妨碍他难得使一回性子大中午地打理自己。
  等两人都打理完毕,就听外头简巡抚和林知府回府了。两人对视一眼,也不往外走了,就在简少言的院子里等着。果然,不多时,就有刚留头的小厮来传两人。
  走到简巡抚的书房的时候,他正拿着自己的画像展示给林瑜看,道:“这画虽然匠气了一些,但是难得能将人画得纤毫毕见。”
  林瑜一瞅,就知道必是那个外国人的作品,就笑道:“果然很像,不知是哪一位高才?”
  “高才算不上。”简巡抚将画像小心地收起来,就指着走来的两人中,金发碧眼的那个道,“法兰西来混口饭吃的画师有一位,若怀瑾有意,也叫他给你留个影像。”
  林瑜就笑道:“我明日就要回兴化府,也不知人家愿不愿意再赶了去。”
  爱德华自然是愿意的,能欣赏他的画画技能的人并不多,不是所有人都会对油画感兴趣。他也是要生活的,若是想回国的话,在寻找机会的同时,攒上一笔钱也很重要。
  特别还是他心目中的缪斯的邀请,他恨不能插上翅膀就飞回去收拾收拾东西。
  看着这个外国人脸上毫不掩饰的兴高采烈的模样,几个人不免笑着摇头。简巡抚另有话对林瑜说,就叫族侄带着他先回去了。
  简巡抚与林瑜也不过讲明了,今年秋闱的时候,请他做副考官的事情。在外他是有些给林瑜做脸的意思,但是这种事情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不必明目张胆地说出来。私下里,他就可以承诺了。
  本就是卖好,何必遮遮掩掩的,别人还只当是不诚心。
  林瑜问了几句,知道了做考官需要准备些什么之后就带上多出来的一个回兴化府去了。
  至于那些个留下来等待岁试的秀才们,林瑜只略略交代了几句。这院子已经交足了大半年的租金,到时候岁试不过的自然要回去苦读。岁试过了的自然就留在建宁府,等待八月份的秋闱。
  而孙进才,一个招了提督学政的嫌恶的人还有什么未来可言。可笑他自己现在还自作聪明地窝着,只当自己是卧薪尝胆。谁料林瑜早就将兴化府这些事捡能说的和简巡抚说了。
  兴化府常家大量的收购土地怎么可能不招人的眼睛,就算这些土地显示在鱼鳞册上,在不同的人名下。但是,要查起来,这些人背后都是常家并不是很难查的事情。
  既然将常家顶在了前头,林瑜也要负责将这一项土地兼并的罪名从他们家的头上摘出去。后续,对这些土地的赎回等事项暂时不去说,至少这时候,林瑜要在简巡抚面前讲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明白。
  本来,这是应该和负责督粮道的参政说的。不过,既然简巡抚急着还他的人情,兼卖好与他,林瑜就不舍近求远了。
  来自于上头简巡抚话,悄悄地抹去一个生员的名额也不是什么难事。虽然不明白那个倒霉的家伙怎么就得罪了上头的人,但是提督学政虽是京中派下来的。但这个官跟着本职走,本就是正三品的话,那就是正三品的学政,就如同当初扬州林瑜院试之时,正三品的茅学政一般。建宁府的这个提督学政只是个正五品,平时就没什么声音,巡抚有什么交代,照办就是。
  等十天过后,将糊名一拆。提督学政先仔细翻了一番,没瞧见一个籍贯兴化府名为孙进才的生员,心里就先松一口气。忙叫副考官们照着原样张贴出案榜来,自己也不遣人说话,等遇到简巡抚的时候亲自回了一句,本就没有这个生员的名字,也就罢了。
  不说出榜之后,孙进才是如何的疯狂。不过,一道住在院子里头的聂桓早就得了林瑜的交代。带上几个秀才将人结结实实地一捆,交与那几个落了榜的生员一并带回兴化府。
  那几个生员落了榜,心里也并不如何失落。原是林瑜承诺过他们,日后只管在府衙做活,俸禄只高不低的。
  反正盘踞在兴化府许久的吏目家族已经叫林瑜连根拔起,比起那些盘根错节的吏目,还不如叫一些没什么考上举人希望的秀才承担起兴化府府衙日常的运转。
  如果,有人能够撞运气考上了举人,也能叫府衙里头注进新血。不至于像当初的地头蛇吏目们把持了府衙的事务,乃至于出现知府都被架空的事情。
  兴化府的府衙在林瑜的坚持下,不用吏目在之后却成了成例。在林瑜日后恢复明时旧制,组建第一任中书省后,彻底消除吏目制度,兴化府就成了现成的例子。
  不过那时候,那些秀才也凭着丰富的经验,在科举初改,各处人手不足的情况之下,一步步地爬了上去。算得上是林瑜后来的一批坚定拥趸了。
  乃至于后世,兴化府也成了一个镀金的地方。不是说所有的首辅都在兴化府工作过,但是十个里面,七八个总是有的。
  这时候的林瑜还不知道他在兴化府一个顺水推舟的举动会有这么大的影响,毕竟,在一开始只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即使他早就有心废除吏目世代传承的制度,也没想那么快。
  兴化府与建宁府之间,走陆路也不过半个月的行程。不过,这时候没什么娱乐,特别还是在赶路的时候。林瑜有时候也会请了爱德华过来说话,调剂一下看完西方发展史之后的郁闷心情。
  毕竟,爱德华这个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华夏吹。
  当然,现在华夏的总体国力乃至于生活水平要超过如今的欧洲一大截是无可争议的事情,但是林瑜也不是对着缺点视而不见的性格。
  他清楚的知道,再这么放任下去,落后就近在眼前了。
  就在建宁府的时候,他接到了漕运那边的消息。
  当今在加封马佳钰荣为了他接任大学士做准备的时候,同时流放了一个名为戴梓的小官。在前面一个大炸|弹的影响之下,这个小官的流放几乎没几个人注意,除了一开始就叫卯兔关心的林瑜。
  这人名气并不响亮,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人才。此人造出了二十八连珠火铳,算的上相当靠近现代的燧发|枪。这种手|枪在前明之时,就有一位毕懋康的发明了出来。不过,可惜这一方面的资料已经在前十年已经被太上皇尽数回去。
  当然,相比于前人的资料,还是近在眼前的发明家更叫林瑜倾心。毕竟,真需要资料的话,林瑜的空间之中多的是,翻翻就能翻出很多。只不过,没有能将这些资料变成实物的人也是白搭。
  戴梓的流放之地在辽东,可以说是当今皇室力量最为雄厚的地方。那里是满人的大本营,就算是林瑜想要截下这个人才,也得花上一番的心思。
  不能在他到辽东的时候再动手,林瑜在脑海中翻开一幅地图。漕运的力量更多的是在南方,就算辰龙赶上去,也是事倍功半,平添麻烦。
  他在脑海中翻过一个又一个的人名,终于在其中一个上停了下来。


第68章 
  人到用时方恨少,林瑜大半的根基都在南方; 最北也就到京城。手再往前伸; 就算是他也要做好被折断的准备。
  幸好去年刚搭上了九省统制的王子腾,不; 今年年初的时候他已经被升为了九省都检点。
  不过; 林瑜和王子腾之间暂时还只是普通的利益同盟。固然王子腾不敢与林瑜作对; 但是要说他就听从林瑜的调遣; 那却是一句笑话。
  当然; 林瑜要他行一下方便的时候; 他相信王子腾也会没有二话的。
  他就在马车之中几笔写了一封书信,交给身在姑苏的张大舅。另有话语交代地支之首的黄石,不过那就可以通过密语了; 不必林瑜再落于纸面。
  大约整个靖朝,就算是皇帝也没有现在的林瑜消息灵通。
  姑苏那边; 黄石通过漕运知道了林瑜的命令,即刻与属下交接了地支的事项; 又与林老管家表明自己的行程。趁夜就赶去张府,拿着张府给出的信物; 一路向北边赶。
  张府本来就在北边有常来常往的香料生意,虽然数额在如今暴涨的胭脂水粉的盈利之下,已经被冲击的只剩下小的可怜的占比。但是; 林瑜也说过; 商路开辟最艰难。就算是亏本也要将这一条线给经营下去,兴许以后就有其他的用场。
  没想到; 他还没来得及打羊毛的主意,倒是现在救人之上先用上了。
  其实,要救一个被流放的犯官并不很难。林瑜错估了当今对这么一个长于机械的犯官的重视程度,或许就像是之前猜测的那样,进了辽东的范围,他的行动很容易漏下马脚。但是,跟着张家的商船,在进入辽东之前,就将人截下来,对于黄石来说,也不过是一个小菜一碟。
  他甚至还没来得及舒展什么手脚,也没用上自家大爷交代的王子腾这条线。乔装打扮一番,就顺着辰龙的安排的漕运船一路回了姑苏。
  最终,辽东那边等了许久也没有等到押解犯官的差役过来。寻过去,也不过得到一个船只侧翻,一船的人尽数亡于河底的结论。甚至他们都没有好好的打捞过,白费了黄石准备好的一句尸体。
  这个结论送至当今的案前,也不过得了他一个浅浅的一瞥罢了,连多一句问询都没有。
  戴梓还以为自己这辈子就是一个葬身鱼腹的结局了,没想到会被一伙强人从水里个救了上来。不,用强人来形容并不是很确切。这伙人对他很恭敬,虽然从来不和他说话,除了一开始的时候一个首领模样的人告诉他现在世人皆当他已经死了。
  但是,他看得出来。这些只靠着手势就能流畅沟通的人秩序井然,规矩严格。他因着造过子母炮的原因,京城里头的军营去过了也不只是一回两回。可就算是最严格的将军手下也没有这样一举一动皆有法度的人来,毕竟天下承平,军营里头难以保持彪悍之气也是正常。
  戴梓畏惧的就是这一点,天下承平,还有什么人会训练出这样的手下来。又是为了什么才将自己给掳过来,答案几乎就在嘴边,呼之欲出。
  难道是前明?
  不说戴梓心中百般的猜测以及畏惧,林瑜在得到黄石消息的时候,兴化府已经入夏。
  他这一任知府地处南方,虽日子将将立夏,天气却俨然已经烈日炎炎。就算是林瑜,也不大愿意在这时候顶着日头往外走。
  府衙不像是姑苏和京城两地,经过改造,光用冰很难降下暑气来。林瑜便请人在湖心亭架起了高高的水车,利用着流水之力转动水车,将水从亭上浇下,人工制造出雨亭来。
  湖心亭本就分作两层,为了造出那样庞大的水车,林瑜用得还是自己送姑苏那边送来的人手。幸好,因为预制甘蔗土地以及苗种的时候,那边很是派遣来一部分人手,其中就包括工匠。不需要他们亲自动手,只做指挥,那水车也很快地架了起来。
  亭子的一层被林瑜让给了本来在班房办事的秀才们,横竖这后衙除了白术也没什么女眷。而若是有人敢唐突白术的话,白术自己就能叫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生员吃一壶。
  林瑜自己待在亭子的二楼,身边伴着从建宁府跟来的爱德华·菲洛斯特。他跟在林瑜身边是以画画以及教授法兰西语的名义,也不算是撒谎,爱德华自己是这么想的,只是林瑜心里自有打算罢了。
  “实在是太神奇了。”就算不是第一次看见了,爱德华依旧为华夏贵族的精致而奢华的生活感到震惊,相比之下,还在摇扇子的故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