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果蔬青恋 >

第60部分

果蔬青恋-第60部分

小说: 果蔬青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敬文感叹道。

他今年下场,县试倒是过了,府试则出师不利。忆起当日情形。不免心下戚戚。

泥鳅摸摸头道:“我再多读两年再说,省得老是上场,老也不中,弄得都没信心了。”

葫芦看着二人,想起《破窑赋》中“满腹经纶,白发不第,才疏学浅,少年登科”的话来。觉得那功名又渺茫了几分。

可是,无论这功名如何难求,他是一定要求的。

板栗则细问李敬文。都考的是些什么。

几个少年聊着,不知不觉到了吃饭的时候,李敬文的弟弟在外面叫。方才起身出去。

李家厅堂里,大大小小、男男女女十几个孩子,足足围了三桌子。

少年们推让李长明坐上位。

汉子搓着大手呵呵笑道:“我要去给敬文爷爷奶奶送菜,顺便陪他们吃饭。葫芦,板栗,泥鳅,你们甭客气,咱们家不讲究那些个虚礼的。你们只管吃,这菜都是吃的。”

说着就出去了,也不跟他们一块坐。

李敬文解释道:“我爹是去我二叔家了。”

敬文娘笑道:“甭管他。今儿是请你们小的,该敬文敬武陪着;要是请你们爹,就该敬文爹陪着了。”

少年们都感激,晓得李伯伯是怕他们不自在,故意避开的。

少了家主在旁,敬文娘又是个性子爽利的,娃儿们都不怵她,这场面自然就热闹了。

泥鳅见敬文娘坐在女娃们桌上,不住招呼小葱姐妹和秦淼,尤其对小葱热心,不禁有些触动,看了李敬文一眼。

李敬文却忙着招呼板栗等人,又嘱咐另一桌上的弟弟李敬武好好让黄豆那些小的,很有长兄风范。

李家热闹不已,隔壁郑家也不寂寞。

泥鳅姑姑今儿回娘家,她是郑老太太的娘家侄媳妇,自然要上郑家来拜望姑妈,泥鳅奶奶便也跟着她一块来了。

泥鳅姑姑跟郑氏菊花未出嫁时,玩得极好,这时见面,自然高兴。

闲谈间,泥鳅奶奶透露出想跟张家结亲的意思,把小葱好一顿夸,又说泥鳅如何用功等等。

因她没明着说,郑氏只含笑听着。

儿子也好,闺女也好,这亲事都要慎重,不少媒人上门来求,她得好好琢磨才成。

闲暇的冬日,一桩桩亲事在走街窜户中落成。

关于葫芦的亲事,郑家几个长辈反复思量后,觉得既然小葱不成,跟葫芦相配的还真只有他表妹刘蝉儿了。

第101章 主动争取的葫芦


这日掌灯后,郑老太太在自己屋里对儿媳妇刘氏道:“蝉儿在咱家这两年,我都看在眼里,这女娃是个懂事的。就是年纪小了些,要是定了,还得等好几年,才能跟葫芦成亲。不过,说是这么说,你还是先去问问葫芦,总要他乐意才成。不是我老婆子偏心――就偏心也是常情――咱们总要向着自家人一些。”

刘氏忙道:“瞧娘说的,我还能不晓得这个理儿?要是葫芦不乐意,将来就算成亲了,那日子过不顺,我做娘的就不心疼了?”

郑老太太点点头,嘱咐她问了再来跟她说。

不等刘氏去问,葫芦先找上爹郑青木。

他是这个家的长孙,最近长辈们整日嘀咕自己的亲事,只要留心的话,不可能不知道。

这不,小青莲就来给他充当耳报神了。

“奶奶说,蝉儿表姐比旁人都强,让娘来问你,把蝉儿姐姐说给你可好。”

葫芦听了无语。

蝉儿表妹自然是不错的,可是秦淼难道就不好了?

为何长辈们就没想到要帮他求秦淼呢?

青莲见大哥不吱声,也靠在他身上不吱声,兄弟俩瞪着那摇曳的灯火一起发愣。

好一会,葫芦才轻声对青莲道:“知道了。这事不要跟旁人说,晓得么?”

青莲点点头,道:“我不跟人说。大哥,我晚上就在你这跟你睡好么?”

葫芦微笑道:“好!”

他知道这个四弟人虽小,那嘴巴却紧得很,跟自己又亲,所以才让他去帮自己探听消息。

看看时辰不早了,问了青莲已经洗漱过了,刚想帮他脱了衣裳上床,忽听小娃儿奶声奶气地问道:“哥哥。你不喜欢蝉儿姐姐,是不是?”

葫芦一怔,半响说不出话来,面上似笑非笑。

“哥哥,那你喜欢谁哩?”

平常不爱说话的小娃儿,忽然好奇起来。

喜欢谁哩?

他看了看小青莲。把他抱到膝盖上坐好,紧紧搂在怀里,心里有种冲动,想跟这个四弟说说自己的心事,这件连板栗也不知道的心事。

说起来。他跟板栗一直是无话不说的,可是,也不知为何。他把这件心事隐瞒了。

想起板栗表弟,他心里有隐隐的恐慌和戒备。

不等他开口,青莲忽然仰头,用细嫩的脸颊蹭着哥哥的下巴,小声道:“哥哥,我晓得你喜欢哪个,是淼淼姐姐。是不是?”

葫芦手一抖,惊问道:“你……你咋晓得的?”

连个小娃儿都看出来了。那旁人哩?

于是又急忙问:“你没跟旁人说吧?”

青莲见哥哥着急,忙道:“没跟人说。我猜的。哥哥身上一直戴着淼淼姐姐做的荷包。”

葫芦听了这话,松了口气。用暗哑的嗓音嗔怪道:“就凭这个?那哥哥不还常戴着你小葱姐姐做的东西么!”

青莲睁着黑亮的眼睛道:“小葱姐姐是姐姐。”

这话说的,小葱姐姐当然是姐姐了。

可是,葫芦却明白他的意思。对于他来说,小葱只是妹妹而已。

将小娃儿安置睡了,葫芦又去跟二弟黄瓜说了一声,告诉他青莲在他房里睡的事,省得他找不见人着急,然后又去了书房。

果然,郑青木还在书房看书,好像在查找什么东西。

他见大儿子来了,以为他是来看书的,也没在意。

葫芦静默了一会,又看了会书,等爹放下书揉眼睛,方才郑重开口,跟他说了自己不想跟刘蝉儿定亲的事。

郑青木很意外,没想到儿子是来跟他说这个。

他看着葫芦点头道:“你奶奶也就是这么提了下,定亲的事还要问准你。既是不乐意,我就跟你娘说一声。”

葫芦点头。

爷俩都不是爱说话的人,说了两句话就静默下来,各自捧着本书看。

直到夜深,整个山村陷入沉睡,四处万籁俱寂,葫芦才轻声问道:“爹,为啥你们没想到帮我去秦伯伯家求亲哩?”

郑青木其实准备去睡了,可是他感觉儿子好像还有话,于是便等着他。

听得葫芦这么问,他真是诧异了。

儿子的意思他自然明白,可是,他不是应该把这心事对他娘说,或者跟他菊花姑姑说么,咋跟他这个言语不多的爹倾诉了哩?

看着跟自己一样沉默寡言的大儿子,从牙牙学语长到跟自己一般高,看这情形只怕还要超过自己,如今也晓得求取想要的了。

他轻声笑了起来。

“淼淼是个好女娃。只是秦大夫家终究跟咱们庄户人家不一样,大伙有些不敢想这个。想是觉得淼淼那样的人,嫁到咱们庄户人家有些委屈了。”

葫芦听了这话,有些发呆:这算什么理由?

秦大夫和云姨除了不种田,还不是跟他们一样过日子,家中并不豪奢或者规矩森严,哪里有不同了?

再说,就算他将来不能取得功名,以郑家的家业,难道还会让淼淼下田干活不成?

郑青木微微抿了下嘴唇,心想儿子既然把心事跟他说了,当爹的该为他出头才是。

他把手上的书往桌上一丢,撑着桌沿准备起身,一边对葫芦道:“爹晓得你心事了。蝉儿的事,就算了。淼淼那边,爹去找你秦伯伯。不过,你也要心里有个数,这事可没个准儿的。淼淼还小,秦大夫说不定会等两年才肯帮她聘人家。要不,咱们也等两年再去说?省得被推了没个退步。”

葫芦听了爹前面的话,正自欣喜,又听了后一句,急忙道:“不用等两年。若是秦伯伯和云姨看不上我,等两年也没用;若是能相中我,先定了亲,晚几年成亲就是了。我反正还要读书应试,也不急着成亲。”

郑青木听了这番话。心里好笑,怕儿子难为情,也没敢表露出来。

不急着成亲,却急着定亲,这是怕秦淼让旁人抢了哩。

也是,下塘集如今好些权贵富户。到秦家求亲的人肯定多的很,这事得赶紧了。

从书房出来后,葫芦觉得冬夜格外安详宁静,一如山村人平静美好的日子。解决了一桩心事,他的心神也松懈下来。羏淳醯糜行├Ь肓耍匀ニ醪惶帷?

隔天,郑老太太跟儿媳妇这些日子挑出来的长孙媳妇人选。都被儿子青木一句话打发了。

他说自己看中了秦淼。

郑老太太失声叫道:“嗳哟!这可咋办?菊花也说看中淼淼哩,说要帮板栗求。这是咋说的,咋你们兄妹俩都一个眼光?当年相看云岚也是这样。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葫芦跟板栗可是两个人,不比当年,咱家就你一个儿子。”

青木愣住了:菊花也看中淼淼了?

那是不是说,板栗也看中淼淼了?

若是这样还真不好办了。

到底咋回事哩?

郑氏其实老早就相中秦淼了。

她最近头疼的很:好容易打消了葫芦和小葱的姑表结亲,却又冒出葫芦跟刘蝉儿这对姑表兄妹。这些人为何总盯着亲戚,想要亲上加亲?

她是嫁出门的闺女,也不好插手娘家事太多。好在娘跟嫂子都说要问葫芦自己的意见。

若是葫芦中意刘蝉儿,也只好罢了。不然,人人都同意。她这个当姑姑的却反对,那嫂子刘云岚怕是以为她有另外的心思了。

因为此事,她害怕婆婆也给板栗来个亲上加亲,于是就想到秦淼。

若是能帮板栗定下秦淼,那就不怕了。

她正要找个机会问儿子意见的时候,青木就上门了。

听了哥哥的话,郑氏不禁失笑:“哥,咱俩想再多也没用,最后不还得看秦大夫跟云大夫的意思么!你既这么说了,那正好,你这个当爹的,也顺便以舅舅身份出面,你就去求秦大夫:说葫芦也好,板栗也好,黄瓜也好,青山也好,随便他挑。要是都不成的话,不还有黄豆嘛,黄豆也就比淼淼小一岁,也是能配的。”

青木正喝茶,闻言“噗”地一声,将嘴里的茶水喷出老远,哭笑不得地望着妹妹道:“你这是让哥哥我上门找骂哩!”

张槐也在一旁坐着,哈哈笑道:“秦大夫不会骂你的。咱们这么稀罕他闺女,就算他不乐意,也没有骂人的道理。”

青木摇头,忽然想起一事,问妹妹道:“你咋想起来这事的?是板栗喜欢秦淼么?”

郑氏摇头道:“不是,我本来就喜欢淼淼的。板栗么,我正准备问他,要是他没其他想法,就要帮他上门求亲了。谁知哥哥也这样想。云岚姐姐哩,她跟娘不是都中意蝉儿么?”

青木听说板栗还不知这事,这才放心。

又道:“不是你说,姑表结亲不好么,哥哥最相信你了。葫芦又说,对蝉儿也是跟小葱一样,当她是妹妹待的。我才想起秦淼。”

于是三人议定,由郑青木去找秦大夫求亲,张家和郑家适龄男娃,随便他挑。

要是一个都看不中,那可没辙了,正好死了心,好去寻摸旁人。

不等青木去找秦大夫,腊月初十又出了一桩大事:泥鳅被人打了。

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张槐跟刘三顺去了下塘集找史班头,清南村各路口巡守的人也加强了看管巡查。

忙了一天多,第二天下晚时分,张槐才回到张宅。

第102章
  郑氏忙帮他去了外面披风,换上家常衣裳,把火盆炭火拨旺了,又让他喝了一碗热乎乎的米粥,方才问起详情。

“说是被人蒙了头,敲了闷棍,伤了肋骨。想来想去,没人会干这事,只有那个刚来书院的混世魔王胡镇。上回我们去敬文哥家吃饭,好些人都在场哩,这混蛋就敢拦住泥鳅,说要找他算账。后来见我们人多,才没敢动手。”

板栗跟爹一块去探望了泥鳅,先说了事由。

郑氏问张槐:“可跟书院说了?”

张槐叹了口气道:“这只是我们私下猜的。那胡镇狡猾的很,昨天下晚正下雪,他跟学子们在山上看雪,两个随从也没下山,要如何跟书院告他?”

跟着又道:“虽说是这样,我跟三顺去集上找了史班头,暗地里查访这事。差不多能断定是那胡镇的随从干的,却无法指证。”

他神情颇为郁闷。

板栗道:“爹,就是不查,这事也猜得到。前些日子,泥鳅除了得罪过这个胡镇,就没旁人了。先这么地吧,那胡镇是个狂妄的人,这一回虽然办的小心,日子久了终究会露出行迹来。”

张槐点头道:“也只能这样了。我已经让人盯着他那些随从了。有这样人在村里,你们都要小心些。”

郑氏轻声问道:“可跟周夫子说了?”

张槐摇头:“没头脑的事,说了白让夫子操心不痛快。夫子如今不做官了,在这养老,难得过几年清静日子,能少给他添些麻烦,尽量少些麻烦。”

郑氏点头,听着窗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