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王侯 >

第121部分

大明王侯-第121部分

小说: 大明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府内堂中,道衍奄奄一息的躺在堂中的地上,连呻吟声都虚弱得几不可闻。

    “画眉,那家伙叫你常宁郡主,什么意思?”萧凡面色凝重道。

    萧画眉俏脸苍白,浑身止不住的轻轻颤抖,薄薄的嘴唇死死咬着下唇,半晌说不出话来,显然受到了惊吓。

    朱允炆和太虚则好奇的盯着画眉,太虚一脸得意的哼道:“贫道刚见画眉时便说过,此女面相极贵,出身不凡,现在你信了吧?哼!贫道算卦的本事可不完全是吹出来的”

    朱允炆好奇的眨着眼,仔细回忆了半天,不确定的道:“我记得四皇叔燕王的幼女受封常宁郡主,那还是十年前的事儿了,数年前,四皇叔上表皇祖父,说常宁郡主早薨,呃这到底怎么回事儿呀?”

    一个当初靠乞讨为生的小孤女,竟然是皇家早已夭折的郡主,萧凡被眼前的变故弄得脑袋发懵,半天不敢接受事实。

    看着萧画眉不停抖索的惊惧模样,萧凡心中一疼,将她揽到怀里,抚着她的背脊,温声道:“罢了,你若不想说,那就不说,不用勉强自己”

    萧画眉将头埋在萧凡怀中,如同抓着一根救命稻草似的,紧紧的抱住他,过了很久,她瑟瑟发抖的身躯才渐渐恢复了正常。

    抬起头,萧画眉的小脸已平静如初,她两眼直视萧凡,慢慢道:“这和尚没说错,我曾经是北平燕王的幼女,两岁那年受封常宁郡主”

    听到她亲口承认,堂内众人尽皆大吃一惊。

    朱允炆失声道:“你真是四皇叔的幼女?哎呀!那你岂不是成了我的堂妹?”

    萧凡整个人如遭雷击,半天没回过神来。

    当初大街上随便救个孤女竟然救回了一个郡主,这世道太狗血了吧?或者说老朱的生殖能力太强,龙子龙孙们已经多到可以满大街随便乱捡的程度了?

    “你既是郡主身份,为何当初沦落到沿街乞讨的地步?”这是萧凡最想问的问题,也是堂内朱允炆和太虚最好奇的问题。

    萧画眉咬了咬下唇,神情忽然变得愤恨怨毒,幼嫩的小脸竟流露出成年人的沧桑与世故。

    “我母亲李妃本是江南乡绅家的女儿,自幼诗书传家,知书达理,温婉柔静,后来被燕王所聘,立她为侧妃,燕王就藩北平,我母亲随同前往,就藩北平的第二年便生下了我,我自幼长在北平燕王府,被人捧着宠着,过了几年快乐无虑的日子,可是到我八岁那年,一切都变了。我母亲性子柔弱,终不能被燕王府中其他嫔妃所容,被人寻了个‘秽乱王府’的罪名,给生生逼死了!我悲痛之下,连夜逃出燕王府,一路往南而去,哪怕就是饿死冻死在外面,我也不再回那个绝情的燕王府了,那一年,我才八岁”

    萧画眉说着已泣不成声。

    凄然哀婉的倾诉声悠悠回荡在内堂,堂内三人皆面带凄色,慨叹不语。

    萧凡抱住画眉,耳中听着她如同受伤的小兽般哀哀低弃的声音,心中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揪了一下,疼得连呼吸都困难起来。

    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这些年来到底吃了多少苦头,受了多少折磨啊!皇家的出身,尊贵的身份,而她的命运,却比草芥更低贱,更卑微,命运给她开了一个非常恶毒的玩笑,她已被这个玩笑折磨得伤痕累累。

    萧画眉仍旧抽噎着低声倾诉:“逃出燕王府这几年,我什么苦都受过,我也知道燕王曾派出大批人马寻找过我,但我母亲被人逼死的一幕一直在我眼前浮现,我忘不了这仇恨,更痛恨我的生父燕王对我母亲那种漠视其生死的态度,我母亲虽然是侧妃,可毕竟也是夫妻一场啊!他怎么忍得下心逼死她?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便葬送了妻子的性命和名节,所谓天家尊贵,所谓至尊皇族,原来皆是无情绝情之地,我若不逃,迟早会被那些恶毒的妃子们害死!”

    萧画眉倾诉的声音渐渐变得尖锐凄厉,如夜枭啼哭,令人颤栗。

    内堂的气氛低迷得令人窒息。

    萧凡轻轻拍着她的背,温声道:“好了,别说了,你受的苦已经到此为止,今后我们相依为命,我不会再让你受苦,我发誓!”

    萧画眉伏在他怀里,终于稍稍平静。

    萧凡努力挤出笑脸,轻松的笑道:“以后该叫你常宁郡主了”

    萧画眉飞快的抬起头,直直的望定他,大大的眼中散发出坚定的光芒,她一字一句道:“不,我是画眉,萧画眉,永远都是!常宁郡主早已死了。”

    *******************************************

    奄奄一息的道衍和尚被人抬了回去。

    来时如大鸟腾空,天使下凡脸着地,走时如砧板白肉,凄惨落魄欲断魂。

    萧凡和朱允炆面带同情的望着抬着道衍的担架消失在府门前,一脸唏嘘感慨。

    抬手指了指门口,萧凡悠然道:“殿下可认识这个和尚?”

    朱允炆笑道:“不是叫道衍吗?我刚刚才认识的。”

    萧凡面色沉静道:“殿下可了解这个和尚?”

    朱允炆瞧着萧凡无比严肃的神色,不由楞住,茫然的摇摇头。

    萧凡叹了一声,道:“殿下,你若欲削藩,就必须要彻底了解你的敌人,包括你敌人属下的性格,爱好,实力等等,一切都要了解,这样才能知己知彼。”

    “这个道衍到底是什么人?”朱允炆眼中浮出深思之色。

    萧凡淡淡的笑道:“殿下欲削藩,首必削燕王,若欲削燕王,首必除去这个和尚,留着这个人,必成大患!”

    朱允炆满脸深思的走了。

    萧凡又将哭得几欲晕厥的萧画眉搀进了卧房,温声劝慰她几句后,萧画眉终于哭累了,抽噎着沉入了梦乡。

    萧凡独自走出卧房,深深呼吸了一口气,暮春的夜晚,凉意深深,后院正中的桃树上,粉色的桃花已快凋谢,地上铺着一层弥漫着淡香的花瓣落英,微风吹拂,落英旋转起舞,如同天使般妙曼的翩翩飞远,煞是眩目。

    萧凡却无心欣赏这景色,他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他想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画眉是他内定的老婆,她若是常宁郡主,那么那个很萌很天真的朱允炆岂不是成了自己的大舅子?这倒还罢了,捏捏鼻子可以接受。

    最让他纠结的是,燕王朱棣好死不死的,竟成了他萧凡的岳父!

    再加上萧凡与朱允炆肝胆相照的朋友关系,朱允炆与朱棣天生的敌对关系,萧凡与朱允炆同仇敌忾的关系,萧画眉与萧凡的夫妻关系,萧画眉与朱棣的父女关系,萧凡与朱棣既是翁婿又是敌人的关系

    乱了吗?

    萧凡有种撞南墙把自己一头撞死拉倒的冲动

    这些一团乱麻般的关系,今后该怎么处理才好?

    ………以下不算字数………

    铺了n久的伏笔,终于在今天抖出了包袱。

    这里声明一下:历史上确有“常宁郡主”其人,而且她确实也是朱棣的幼女。,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22章 隐形驸马() 
皇宫武英殿内。

    时已暮春,暖阁中的炭火早已撤去。阳光透进朱红色的窗棂,洒在阁内三尺见方的龙案上。

    朱元璋穿着一身明黄便服,腿上搭了一条薄薄的毛毯,他的头仰靠在椅背上,刚刚批复完奏本的他,此刻神色显得非常疲惫。

    开春以后,他便感觉身子一天不如一天,这残破的身躯如同风中的残烛一般摇曳不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风吹灭。

    一个孤独的老人,静静的坐在屋子里,默默的倒数着死亡临近的日子,这种感觉除了他自己,谁能体会得到其中的辛酸苦涩?

    这些日子,每当他一闭眼,他的一生便如画卷一般缓缓回放,他想起那个遍地饿殍,赤地横尸的大灾之年,他想起家中长辈和哥哥们相继饿死,为了活命,他不得不出外当和尚,当乞丐,当反贼,他想起了这辈子被他打败过的敌人,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

    他更想起了这辈子畅快淋漓杀过的大臣名将,胡惟庸,宋濂,傅友德,蓝玉

    敌人都已不在人世,战友也都已不在人世,世间敢称英雄者,唯他朱元璋耳。

    如今英雄迟暮,鬓发斑白,一个人的权力再大,地位再尊,终究逃不过岁月淘沙,逃不过生老病死。

    很快,他也许便要下去见那些曾经敌人和战友了。

    朱元璋这辈子做过很多不该做的事,杀过很多不该杀人,是非对错,后人自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他并不在乎。

    他担心的是,这朱明江山暗里危机四伏,他那单纯年幼的孙儿,能否真正继承这座江山,能否打造出一个光耀千古的大明盛世?

    未来太不可测了,贵为皇帝者,亦无法预料未来会怎样。

    近日来朱元璋不停的问自己,我还能为允炆做些什么?还有什么人是我不放心,势必诛之以绝后患的?

    想来想去,一个魁梧高大的身影总在眼前浮现。

    朱棣,他的四皇子,那个表面恭顺至极,背地里却野心勃勃的燕王。

    朱元璋眼中迅速掠过一道凌厉的杀机,随即又消逝不见。

    如果他是外臣,那么现在他早已死了千遍万遍,可惜,为何他偏偏是自己的儿子,而且是诸皇子中最出色,最有能力,在民间享有最高威望的儿子!

    虎毒尚不食子,年已老迈的朱元璋又怎忍心向自己的亲儿子下毒手?外人眼中的朱元璋是残酷的,嗜杀的,冷血的,可朱元璋扪心自问,自己在皇子眼中却实实在在是个好父亲,好祖父,他做了那么多恶事,杀了那么多不该杀的人,目的不就是为了巩固朱家的江山吗?若他为了朱家的江山而弑子,这么多年来所做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可是朕该拿这个棣儿怎么办呢?

    朱元璋轻轻揉着额头,陷入了苦思。

    门外轻细的脚步声走进,接着,一双温暖稳定的手按住了他的额头,为他轻轻揉按起来。

    朱元璋仍闭着眼,脸上却露出和蔼欣慰的笑容。

    “允炆,这些皇子皇孙里,就数你最有孝心,懂得体谅朕的辛苦,在朕的面前尽孝心。”

    朱允炆站在朱元璋身后,淡淡的笑:“皇祖父,您可想差了,有孝心可不止孙儿一个,那些皇叔皇兄皇弟们也都想在您膝前尽孝呢,可您呀,老板着一张脸,吓死人了,他们是不敢靠近您,不是不愿尽孝。”

    朱元璋哼了哼,不满道:“朕为他们做了这么多,到头来他们还如此怕朕,朕呕心沥血操劳一辈子,为谁辛苦为谁忙?”

    朱允炆失笑道:“他们怕您,是因为敬您,皇祖父您这火儿可发得没道理。”

    朱元璋哈哈大笑,笑声恢复了几分当年跃马扬鞭的豪迈之态。

    目光满含欣慰的瞧着朱允炆,朱元璋心头涌起一阵感慨。

    很多时候,他将这个最疼爱的孙儿当成了自己生命的延续,无论是为人处世的道理,还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他都恨不得一股脑儿的全塞给朱允炆,只有朱允炆继承了他的一切,他才能感到自己就算肉体寂灭,灵魂亦会不朽。

    “孙儿啊,萧凡遇刺一案,他处置得如何了?”

    朱允炆闻言顿时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想想在萧凡手中连连吃瘪的四皇叔和道衍和尚,他就觉得特别解气。

    “皇祖父,萧凡遇刺一案,他已处置完了。”

    “哦?他是怎么处置的?”

    “他他向四皇叔勒索了三四千两银子,后来后来又偷了四皇叔别院的一尊玉佛,然后又以八千两的高价将玉佛卖给了四皇叔身边的幕僚”朱允炆使劲憋着笑道。

    朱元璋脸色顿时变得很古怪:“他居然勒索燕王?前后加起来一万多两银子?”

    “是呀。”朱允炆忍不住笑出了声。

    朱元璋慨叹:“想不到一件遇刺的案子落在他手里,竟然成了他发家致富的工具,这人实在是实在是”

    朱元璋沉吟了许久,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言辞来评价萧凡,不由面带苦笑的摇摇头。

    想了想,朱元璋终于叹了口气,道:“这样也好,萧凡算是领悟了朕的意思,被刺一案,就此揭过吧,无业无果,不增不减,平衡才是正道。”

    朱允炆神色有些不自在的道:“皇祖父,孙儿觉得觉得”

    朱元璋不喜不怒道:“你是不是觉得,刺杀一案如此轻易的揭过,这个结果对萧凡未免有些不公?”

    “孙儿确实是这么想的,皇祖父,这可是在天子脚下公然刺杀朝廷命官啊,如此胆大妄为之举,难道就这么轻拿轻放算了?”朱允炆觉得自己应该为萧凡鸣不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