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唐大魔王 >

第129部分

隋唐大魔王-第129部分

小说: 隋唐大魔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霸也就听李世民他们了了几个人的话,听李世民这么一说,将周围的江淮劲卒赶散,回到了玄甲军中。

    这些江淮劲卒再看向玄甲军就像看怪物一样,眼中充满了敬畏。后来查点损失,李元霸这一顿大锤,打死了大将四十七位,士兵三百二十一人,让王世充出吃了一个大亏。

    李世民下令让玄甲军进军帐休息;就听轰隆一声响,这些人集体转身催动战马迈着一丝不苟的步伐,整齐的进了军营。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屈突通和王世充一看玄甲军的动作,就知道这是一支劲敌,加上这一身装备,和李元霸这样天下无敌的领军大将,还真可以称得上天下无敌。

    李世民心中也暗暗得意,这曾经和程咬金深入讨论过练兵心得,这才有了这支命令一下,在所不辞的军队。

    江淮劲卒看的悚然而惊,再也不敢上去挑衅,偷偷的顺着墙角溜进了军营,远远的离开玄甲军驻扎下来。

    李世民、屈突通和王世充来到了中军大帐,三人围着雁门的地图走下;然后大家可是讨论怎么冲破阻碍救援杨广。

    李世民道:“突厥势大,咱们不可能歼灭他们;所以就要让他们撤兵。颉利可汗是看准了咱们雁门关没有粮食,才一直围着不放。我们就打破他的这个希望,把粮食运进雁门?”

    屈突通一皱眉道:“李将军,我们来的匆忙,也没有粮食啊!现在再去紧急征调,也是已经晚了。”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咱们可以从附近州城府县征调一部分牲畜!我们用布袋装上沙土,伪装成粮食就行了!只要让颉利知道,咱们的粮食已经进城了,就算大功告成。”

    屈突通和王世充闻言点了点头;李世民接着道:“那咱们再说说怎么冲破敌人的包围。”

    几人商量了良久,最终他们还是决定采取李世民的策略,在雁门关东门布下疑兵之计,做出大批援军到达要冲击东门的样子。

    实际上大军直奔南门,南门是室韦和契丹部的驻地。此时突厥势大,这些部落纷纷依附;突厥就派屯官管理着这些草原部落。

    可是突厥敛取无度,这些部落表面上臣服实际上早就恨的牙根直痒痒;这一次就是要利用他们之间的这种间隙,突破包围将运来的粮草送到雁门关内。

    这一年九月,屈突通命自己的儿子屈突寿带领5000士兵,在雁门关的东面摆下了十几里长的军营;里面密密麻麻充实着真人和草人,还不时有战马纵横,战鼓隆隆。

    伏允已经被李元霸和宇文成都打怕了,听说隋军的援军到了,一边向颉利可汗申请援军,一边命人固守营寨,再也不敢贸然出击。

    到了晚上,四周一片漆黑,李世民和屈突通,王世充带领着5万大军,押运着上千车的粮草;当然这其中有真的军粮,但绝大部分都是沙土。

    到了夜班三更,周围除了秋虫的名叫,已经没有了其他的声响;李世民带领着玄甲军为先锋,屈突通带领着30000隋军保护着粮草,王世充带着20000江淮劲卒断后,他们悄悄的来到了雁门关南门外室韦的大营。

    从王世充军中挑选出来的一些江湖高手,率先摸了进去,他们用暗器解决了守卫,然后清除掉障碍,慢慢的打开了寨门。

    李世民看的有些眼热,心中也想组织一只这样的队伍;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看到寨门被打开,大大吼了一声:“冲啊!”一阵闷雷一样的巨响,玄甲军率先冲进了室韦的大营。

    室韦有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大室韦五部,这次来了五万军队,由南室韦大将张焉豆伐为统兵大将,突厥的三位屯官为监军,应邀来到了雁门围攻杨广,并被分派驻守南门。

    这一个月的战斗下来,战士死伤了将近一万人,这让总共也就50万人的室韦受创颇深。五个部落的余莫弗瞒咄(酋长)借酒消愁,喝的醉醺醺的发了一顿牢骚,回军账倒头便睡。

    五位酋长刚刚躺下。沉闷的马蹄声就将他们惊醒,“怎么回事?哪来的马蹄声!”他们赶紧冲出了大帐,就发现军营里已经是一片火光,自己族中的勇士被杀的狼奔豕突,到处逃窜。

    一队黑色的洪流,就像从地狱里爬出来的魔鬼一样,已势不可挡的气势猛冲了过来。“怎么回事?哪里来的敌人?”三位屯官也衣衫不整的冲了出来。

    “大人,是隋朝的援军到了!”张焉豆伐连忙上前回复;“那还等着干什么?千万不能让敌人进城!给我杀!”三位屯官大吼。

    “是!不过大人这些玄甲骑兵太厉害,我们怕自己阻挡不住,还请达人帮忙命令契丹人前来帮忙!”张焉豆伐答应一声,飞身上马;指挥军队前去围剿。

    沉闷的牛角号响起,室韦勇士也上了战马,他们“呵呵呵”的吆喝着一波一波不停地冲向了玄甲军。

    玄甲军就像海岸边的岩石,任凭你风高浪急,一样岿然不动;冲过来的室韦骑士,就像浪花一样撞得粉碎。特别是李元霸两柄大锤,哪里敌人最多,他就冲到那里,那些室韦的骑士就像被火车撞了一样人仰马翻。

    李元霸杀人最多,但是李世民一样也不差,这位二公子躲在玄甲军中,手中的弓箭例无虚发,每一箭都有一名贼人落马。他的出色表现很快引起了张焉豆伐的注意,他调整军队冲着李世民就杀了过来。

    李世民看到敌人冲了上来,挂好了弓箭,然后从得胜钩鸟翅环上摘下一杆花枪,就冲了上来。侯君集作为家臣,赶紧舞动大刀随后保护。

    “大将军,不能再这么打了!咱们室韦的勇士不能都白白的扔在这里!”几位酋长围住张焉豆伐,不住地求情。

    张焉豆伐微微一笑道:“几位屯官都走了吗?”几位酋长一愣,接着大喜道:“走了,都走了!已经去契丹人哪里了。”

    张焉豆伐笑道:“领命部队不要冲了,只要围着敌人,延缓他们进程,然后礼送他们到契丹营地吧!”

    “是!”几位大酋长闻言大喜,还是大将军有办法,不仅能够保存实力;还能让隋军和契丹人硬碰硬,那帮契丹人竟然也敢称狼神的子孙;哼只有我们室韦才是狼神的后代,就让隋人消灭这些平顶的家伙吧。

    李世民等人明显感觉到压力一松,他们发现这些骑兵呼和纵横,却并没有人向上冲。李世民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他大喊一声率领着玄甲军不再理会飞奔的室韦人,一路向前冲了出去。

    果然室韦人也没有拦截,而是在后面呼喊着做出追击的动作,实际上把他们送出了营地。

    契丹人也不傻,当着屯官的面还在奋力抵抗,可是雁门关的隋军一出来接应,他们就装作被两下夹击,溃不成军的样子,哄得四散而逃。

    几位突厥的屯官大声呼和,反而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二公子箭无虚发,很快就将几人射杀;看的契丹人心中一阵畅快。

    隋军得到了接应,很快地就进入了雁门。这一战李世民等人损伤了两三千人,1000车粮食除了有几辆折损,其他的都安然近了城内。

    那些隋兵一看到粮草到了,一个个士气大振;张焉豆伐则带着随军丢下的几辆粮车去见颉利可汗。

    颉利面目表情的听着张焉豆伐的陈述,他抓起军粮看了看,详细询问了隋军冲破联营的经过,又联想到慕容伏允说的玄甲军而且东门出现大量隋军,也猜测是隋朝的援军到了,心中就生出了撤军的打算。

第二百零七章 没人咱们可以借() 
第二天雁门关内响起了一片欢呼,接着升起炊烟袅袅,颉利就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也恰在这时,辽东变故的情报送到了他的案头。颉利可汗被吓了一跳,他说什么没有想到,隋朝还有实力再次征伐高句丽,而且看情况还成功了。

    辽东一旦被隋朝获得,他们的大军就能直接威胁到自己心腹!那么这些年备受欺压的室韦和契丹会不会倒向隋朝呢?这都是他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

    正在颉利可汗头痛不已的时候,外面有人通报大隋朝的议和使者到了。“快请!”颉利终于找到了一个借坡下驴的借口,将隋朝的议和大使迎了进来。

    经过几天的谈判最终杨广赐给颉利可汗金五万,银一百万,锦帛20万段,奴婢100名;以后大隋和突厥互为兄弟之邦,永结友好。

    议和之后颉利可汗带着人马撤兵而去,杨广也赶紧离开了雁门关,马不停蹄回到了榆林。大隋的援军陆续赶到,听说皇帝已经和突厥议和脱离险境;让这些憋着立功受赏千里迢迢而来的士兵大受打击,觉着陛下不知体恤民情,宁可将钱财舍与外人,也舍不得分给手下分毫,心中对杨广的不瞒更甚,气呼呼的又返回了驻地。

    王世充一副精忠报国的样子,匍匐在杨广的面前大肆吹嘘着自己衣不解带前来救援事迹;杨广感动的热泪盈眶,大赞王世充忠心为国,乃是众臣表率,为救援雁门第一功;当即擢升他他为洛阳留守,让他带着自己的江淮劲卒同自己一同回洛阳。

    这君臣两个越说越近乎,杨广几乎不能一天见不到王世充,恰巧这一日杨广做了一场梦,梦到一株仙树,这颗树有一丈来高,上面开出十八朵大花,和六十四朵小花;这些花洁白如玉非常美丽。

    杨广看到这些花朵十分美丽就前去观看,结果里面冒出大小恶鬼前来找他索命。正在这时一位黄脸的天神和一位黑面天神出现,他们一个舞动双锏,一个轮动钢鞭,将这些恶鬼打散,杨广才得以生还。

    醒来之后杨广被吓得通身是汗,他赶紧找到画师将自己梦到的奇花画了下来;第二天就请众位大臣一同来观看。

    大家见了这画都暗暗称其,王世充上前道:“启禀陛下,这种花微臣在扬州见过,它叫做琼花;又叫吉喜之花,见花则吉,遇花则喜。万岁梦到这种花,岂不是正预兆着我大隋的天眷顾,大吉大利,国祚绵长?”

    杨广闻听大喜道:“好!好!难道只有扬州才有?为什么北方没见到?”

    王世充道:“这种花却也娇贵,耐不得土寒,北方无法栽培。就是在扬州也是羊离观的最妙。哪里的琼花,花树高大,花白如玉;蕊瓣团团,样子有些像聚八仙花。此花有异香,不同凡品,花瓣落不着地,飘然而去;我也是有幸认识羊离观的铁冠道人才得见此花。”

    杨广一听这种神奇之花,我得去瞧一瞧啊!想到这里立刻就下了一道旨意要明年春天下扬州赏花;接着大发劳役疏通运河,并且建造龙舟,为他的南巡做准备。

    等杨广离开山西回到东都的时候,程咬金也从高句丽回到了梁山,杜如晦带着众人出来迎接。大家回到了议事大厅,程咬金向杜如晦说了一下此行经过,然后拍着杜如晦消瘦的肩膀道:“老杜,你可不得好好地锻炼了,在这么瘦下去,小心身体吃不消。”

    杜如晦叹了一口气道:“还是人才太少了,特别是能治理地方的人才,大都掌握在世家的手里,咱们现培养更被来不及!”

    程咬金笑道:“这件事你不用愁,我来解决!”杜如晦一愣道:“你能有什么办法?再去抢几个回来?”

    程咬金哈哈大笑道:“天下也就老杜值得我去下手抢,哦,岑文本算是半个!其他人我还不屑与去抢。”杜如晦想到当年的事情微微一笑道:“大总管咱们可是定的四年之约,眨眼这就是第三年了;小心我撂挑子不干了。”

    程咬金笑道:“老杜怎么舍得离我而去?”杜如晦笑道:“你又不是什么绝世美女,我有什么离不开的?你说说有什么办法可以招来人才。”

    程咬金笑道:“老杜啊!你们的思想还是太保守,眼光要看长远!山东不是梁山的山东,是天下人的山东!我们先要启动招贤馆,招募天下英才,只要他肯为人民做事,而且有这个能力就可以到我们这里为官!另外,我去让人找一下太原李二,他的手下能人无数,我跟他接一部分人过来,不就什么都解决了?”

    “这也行?小心人家夺了你的基业!”杜如晦惊奇的问道;程咬金哈哈大笑:“老杜,跟你们说了多少次了,就这么一个山东都让我殚精竭虑,我根本就不是一个能够治理国家的人。只要他们能真正的为这个国家,这个人民,让给他又有何妨?”

    杜如晦看了程咬金良久,叹了口气道:“今日方知大总管之心,如晦真是惭愧!好!找二公子借人的事情你来办!招贤馆我来安排。”

    程咬金大笑道:“好!这一次征战高句丽让我真的感受到了兵力不足,咱们的人员基数还是太少了,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