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唐大魔王 >

第164部分

隋唐大魔王-第164部分

小说: 隋唐大魔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乘机向李渊汇报了整个计划;裴寂也说:“安排宫女侍奉,事情暴露后是要杀头的,我这么做就是为了要劝你下定决心起兵啊。”

    李渊气的浑身颤抖指着二人道:“你,你们;好大的胆子!谁同意你们这么做的?这是造反!让我以后怎么能够面先皇!来人,将这个逆子给我绑起来,我要亲自送到官府问罪。”

    李世民一看父亲坚决不同意,还表示要把自己送去报官连忙道:“父亲,现在天下尽反,您又怎么能独善其身呢?反正我已经通知大哥、三弟还有姐姐姐,姐夫让他们赶紧回来,您总不能把我们都斩尽杀绝吧!”

    李渊听李世民这么一说,微微松了一口气,坐在那里唉声叹气,过一会儿李渊对李世民说:“我爱护你,怎么忍心去告发你呢!你们先下去吧!起兵的事情让我再好好的想想。”

    李世民还要相劝,裴寂向他一使眼色,二人答应一声退了出来。“裴叔,父亲总是这么犹豫可怎么办?”裴寂捻须微笑道:“二公子,唐公这不是也没有拒绝吗?咱们起兵也需要准备的,你就先以剿灭匪盗为名招兵买马,等时机一到自然是水到渠成。”

    李世民听了不住的点头道:“裴叔高见,我这就开始安排。”裴寂道:“二公子,不防大张旗鼓,那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是杨广留下来监视唐公的;就让他们帮助唐公下定决心吧!”

    李世民答应一声,转身告辞而去,然后命令长孙顺德、侯君集、刘弘基在太原开始招兵买马。一听说留守李渊招兵,太原的人前来参军的络绎不绝,一天就招收了数千人。

    且在此时在四明山铩羽而归的刘武周得到突厥的支持,突然攻占李渊的治下马邑,斩杀了马邑太守王仁恭,接着他攻破楼烦郡,进占汾阳宫,并与突厥勾结,图谋南下争夺天下。

    炀帝闻讯后大怒,要捉李渊到江都治罪。在此危急情势下,李世民对李渊说:“父亲,事情紧急,可以举事了;千万不能再耽误了!”

    其周围的心腹裴寂、许世绪、武士眜等也纷纷劝李渊起兵,李渊终于下定了反隋的决心。

    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看到李渊招兵买马,怀疑李渊要造反,便密谋骗李渊父子到晋祠祈雨,想除掉李氏,向隋炀帝邀功请赏。

    不料,这一密谋被李世民安排监视二人的密探晋阳乡长刘世龙获悉,告知了李渊。李渊、李世民先发制人,指使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告发王威、高君雅二人暗中勾结突厥,引突厥入寇中原,借此将二人囚禁。

    这一年秋天,恰巧数万突厥军队进攻晋阳来打秋风,李渊立刻名正言顺地命人将两人推出斩首。

    李渊刚刚起兵,在长安的柴绍和妻子一商量,自己先跑回了太原,李秀宁一介女流目标较小,留下迷惑敌人。柴绍在半路碰到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惊慌失措想要落草为寇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将他们劝回太原。

    他们回到家中才知道父亲已经起兵造反,兄弟几个都很兴奋,李渊遣李建成、李世民率军攻杀拒命的西河郡丞高德儒。同时,李渊又设下空城计,吓退了突厥的军队。

    617年7月,李渊封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并且和两个儿子约定,先入长安者为世子。接着他又封李元吉为姑藏郡公、镇北将军,太原留守看守大本营。

    接着李渊率军三万誓师,在发布的檄文里他斥责隋炀帝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接着以“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名义正式起兵直趋关中。

    李渊兵至贾胡堡,距霍邑五十余里。代王杨侑派虎牙朗将宋老生率领精兵两万人驻防霍邑。八月初三早晨,李渊率军从小路向东南直抵霍邑,听说宋老生在前面驻扎,李渊就面生为难之色对众人道:“这宋老生长的是背阔腰圆,悍壮魁梧,手执一口大砍刀据说受过名人指教;每日必练刀法,此人骁勇不可力敌。”

    李世民笑道:“父亲,这宋老生虽然悍勇,但是脾气暴躁我们可以诱其出战,则一鼓可擒。”

    李渊从其言和李元霸率领几百名玄甲军在霍邑城东埋伏,派李建成、李世民率领几十骑到城下辱骂宋老生。

    宋老生果然中计率军出战,李世民等人见他面如紫茄,黑鼻孔,大耳朵,胸前飘着掺白胡子须,年近花甲,却不显老;正是老当益壮。

    李建成脱口赞道:“真是一员大将!”李世民笑道:“大哥,你看看隋朝的这些将军都是追随先皇的老朽匹夫,年青一代却罕有能手,岂有不败之理!看小弟怎么擒他!”说着命令殷开山、马三宝的人带动军队冲上前去厮杀。

    李世民与薛万淑率兵驰马而下,冲击宋老生的军阵,攻击宋老生军的背后。

    李世民一边攻击一边大喊:“已经抓住宋老生!”顿时隋兵大乱,争奔城门。但门已为李建成率部夺占,宋老生不得入,只得带人绕城而走,结果遇到了埋伏在这里的李渊等人。

    李元霸一马飞出三锤就砸死了宋老生,霍邑的隋军一看主将已死,,全部放下兵器投降。李渊很顺利的攻下霍邑,打开了进入关中的道路。

    李渊军攻取霍邑后,沿汾水南下,占临汾,克绛郡,于十五日进至龙门。宋老生一死关中的大将就剩下了长安留守屈突通;杨侑没有办法只好让屈突通率领关中的大部分援军前去抵挡。

    屈突通率军数万屯守河东,准备阻止李渊军入关;李世民招抚关中农民军首领孙华得军数万,李渊的势力突然暴增。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突然传来,本来大家认为在长安凶多吉少的李秀宁,突然归来。

    李秀宁在长安招抚了李神通、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关中义军队伍,一路上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带领着十万大军前来相见。

    李渊大喜派柴绍帅人前去迎接,并封其为平阳郡主和柴绍一起在李世民的右军听令。

    这一下子使得右军的实力明显强于左军,李建成的部下颇有微词;李建成虽然没有明说,可也认为是父亲偏向二弟。

    可这时李渊又突然下令李世民在这里围困屈突通,李建成和自己率领大军绕过河东直取关中。李建成才恍然大悟连忙带领着大军和父亲绕过河东城直取关中。

    屈突通闻知李渊要攻打长安后,留下鹰扬郎将尧君素守河东,自己率部自武关出蓝田回救长安,至潼关附近,被李世民派刘文静部阻遏,不得进。

    时隋将刘纲守卫潼关,屯军都尉南城,屈突通欲与刘纲合兵,李世民将计就计,诱出刘刚,然后派大将王长谐率部抢先袭占都尉南城。柴绍随即发动进攻斩杀刘纲,屈突通被迫退守都尉北城。

    屈突通在此与唐刘文静相持月余,急于进军,便派桑显和夜袭刘文静军营。桑显和率军攻破二栅,惟刘文静一栅久攻不下。

第二百五十七章 争入长安() 
此时桑显和率军大战了一夜,眼看着就要攻破大营,他却因军士疲惫,停止进攻,就地开饭。刘文静抓住战机,派兵重起营栅。

    李世民和李元霸数百玄甲军自南山击隋军背,三栅之兵也呐喊而出,前后夹击,桑部全军覆没,桑显和仅以身免。

    此战后,屈突通的处境愈加窘迫。有人劝屈突通投降,屈突通哭道:“我蒙受国家厚恩,侍奉二主,陛下对我的恩宠照顾非常优厚,拿着人家的俸禄而在困难时背叛,怎能逃避国难?只能以死报国!”他还摸着自己的脖子说:“大丈夫何惜一死,当为国家挨一刀!”屈突通慰劳勉励将士时,没有不痛哭流涕的,大家对此也很感动。

    李世民看到大局已定,就命令柴绍夫妻为左右领军带领大军继续围困屈突通,他则率领剩下的军队飞速的杀向了长安,争取渺茫的先入长安机会。

    也许是天意弄人,本来长安周边的州城府县都已经被李秀宁清扫的差不多了;李渊父子只要带着大军过来接受就可以了。他们一路也很顺利,很快就来到了长安城下。

    按照李渊和李建成的想法这长安城缺兵少将,只要一鼓就能拿下;可没想到他们在长安城却遭到了隋军的强烈抵抗。

    此时杨侑身边又战出了一位英雄,隋朝骠骑大将军,现任长安太守阴世师统帅长安剩余的军队,将长安城守了一个固若金汤,让李渊父子好没有办法。

    这位阴大将军是个能人也是一个狠人,他将在河东抓到了李渊第五子李智云斩首示众,并且把李渊在长安的亲属斩尽杀绝,最后连祖坟也都刨了。

    李渊气的差点吐血晕倒,就命令大军猛攻长安,但是阴世师做了十足的准备,让李渊的强攻徒劳无功。

    回到了军营中李渊大发雷霆将李建成一顿臭骂,自己进智云交给他看护,没想到他自己跑了回来,却把弟弟扔下;结果惨遭毒手。

    李建成也是十分委屈,你信中有没有说要起兵造反,只是让我们找机会速速回家,当时李智云正身染重病,我们也是为了他好才没有带上他。

    结果这一顿说辞出来,又惹的李渊一顿臭骂:“蠢货!你们都是猪啊!连着点儿眼力见也没有?”李建成无言以对,只好低头不语。

    李渊骂了一翻李建成,有骂阴世师发誓城破之日要将他碎尸万段,一泄心头之狠。

    可是长安城墙高大,他们飞了九牛二虎之力,所有的办法都用尽了也没有攻破长安,到时白白损失了许多人马。

    眼瞅着就进入了十一月,李渊围困长安已经一个月了还是那这座坚城毫无办法,这时李世民带领着大军也来到了长安。

    弟弟李智云的死让这位千古一帝差点失去了理智。李智云是万夫人所生,和李元霸同年只是小了几个月,名列第五。他性子恭顺,从小酷爱弓箭,经常照李世民学习箭术,是以二人最是相厚。

    听说弟弟被害,李世民尽起大军连夜攻城要为李智云报仇;城上阴世师对于唐军的手段已经了如指掌,这一次就差点着了李世民的道。

    李渊和李建成打仗中规中矩,还有迹可循;可是这位当朝太祖口中的自古能兵第一人,打起仗来就如羚羊挂角挥洒自如;有好几次唐军都冲上了城楼;要不是阴世师带人拼死反扑,今天长安就易主了。

    这一仗从夜间一直打到第二天傍晚,李世民数次登上城楼,如果不是李元霸跟着,很可能就再也下不来了。后来是李渊担心儿子有失,才鸣金停止了攻城。

    阴世师已经身受数处重伤,眼瞅着就要坚持不住了,听到唐军鸣金收兵,他一屁股蹲在地上,就再也起不来了。他的得力助手,长安郡丞骨仪连忙冲了上来,命人将他抬下去救治。

    骨仪看了看周围的士兵,发现大家的眼中都是一片惊恐,不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跟着转身离去。

    阴世师受伤的消息被杨侑列为绝密禁止外传;不过自从一些官员去长安陶居客栈潇洒了一回,这个消息就迅速的在长安城里蔓延,第二天就人尽皆知,城中一片慌乱。

    很多豪门大户就开始暗暗打主意,有些原先和李渊交情不错的官员也都新生二意,想在这其中谋取什么利益。

    第二天攻城的时候,李世民就发现阴世师没有出现,一直是骨仪在指挥战斗。这位郡丞大人虽然不怕死,可是他一个文人,作用力就差了很多;而且隋军的士气也不是那么强盛,很多人都犹犹豫豫的。

    看到这里李世民心中了然,就鸣金收兵,回到了营中。李渊和李建成一见十分奇怪,就问李世民怎么这么早就撤回来了?

    李世民神秘的一笑道:“父亲不用担心,我已经找到了破敌的方法。不出五日一定让你们进入长安!”李渊和李建成面面相觑,不知道他有什么妙计。

    第二天李世民就让人用弓箭射进去了大量的传单,一是宣扬唐军的策略,只惩首恶,不及胁从。二是警告隋军不要自误,免得城破之日玉石俱焚。第三则是造谣生事,说某某某大臣已经和唐军约定起事。

    这些书信被射入到了城中,引起了一片慌乱;代王杨侑大惊,赶紧按图索骥大肆搜捕那些和唐军有联系的人;弄的城中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阴世师顾不得养病,连忙跑出来向杨侑痛陈厉害;杨侑这才幡然醒悟将牢中的大臣们又放了出来。

    可是这些人哪一个不是憋了一肚子气,再加上酷吏们敲诈勒索,有的人短短两三天就已经家破人亡;让这些人更是满肚子的怨气。

    右侯卫大将军卫玄卫文升是杨广安排的镇守;此时卫文升已经七十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