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兰麝天下 >

第122部分

兰麝天下-第122部分

小说: 兰麝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卷九儿 第一百七十九章南平山庄

“一定是杏红这个妮子忘记跟你们打招呼了,咱们家里不兴叩头跪拜的规矩!”

“哎哟!看我这记性,昨儿光顾着高兴,还真忘记了这一茬儿!是我不好,陈头儿,忘了跟你交代了,咱们家里行的规矩是见面问安好,点头微笑就可以了,不必弯腰鞠躬,更不必行跪拜大礼!”杏红赶紧笑呵呵地上前来将陈东的老婆儿子一一扶起,一边爆豆子似的跟陈东一家人解释着。

陈东有点犯晕,愣愣呆呆的,不知如何回应。看着又有一个年纪大些的老妇人上前来招呼道,“我是林嬷嬷,是跟杏红一起照顾夫人的,这些规矩你慢慢适应吧,先带我们去瞧瞧主屋吧,这都下半天了,回头收拾一下马上就要天黑了,活儿多着呢。”

“哎!是……是……”看我这糊涂的,已经晕头转向的陈东手忙脚乱地赶紧带着一众人往内院里让。

如此忙乱了两天,陈东一家总算找着些眉目了:新主子是那天亲自搀扶自己起身的年轻女子,那两个服侍她的下人在自己别人面前称呼主子为“夫人”,转头对着主子说话却叫“九儿”,敢情是新主子的名字!光是这一幕,就让陈东一家咋舌了一宿。

记得年下的时候,陈东送山货到南平县城,曾经偶尔听闻旧主子说起洋人的风气,说是极度的没规矩,想来说的便是这个样子了!这新主子难不成是假洋鬼子?陈东把这疑问憋在心里,没敢说出口,连自己一家人面前也不敢提,生怕走了嘴惹祸,只能把疑问揣着,边做边看。在陈东来看,只要一家老小生计有靠。管主子东家是什么规矩呢?照着做就是了。

这天早上天光蒙蒙亮,陈东的大儿子早早地收拾停当了准备出门儿。前一天,护卫队的头领卓青已经跟陈东打过招呼,请陈东派个人领着查勘附近的地形。

“如今兵荒马乱的,这可是个要紧事儿,千万得说仔细了,凡是能过人的路径小道儿都得说全了,千万别落下什么。”大儿子出门前,陈东忍不住絮絮叨叨地反复叮嘱。

早饭吃罢,那个笑容可掬的杏红姑娘过来请陈东和他那黄脸婆子。说是夫人请过去说话。

陈东两口子急忙整整衣装,收拾停当了,便跟着杏红过去。夫人还有那个长者都在堂屋里坐着,陈东两口子站着请了安,嘴上说着“给夫人请安!给林老先生请安!”,没想到夫人居然招呼了一句“早上好啊陈头儿陈婆!坐吧!”,慌得两口子什么似的。尴尬地张嘴呵呵傻笑,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你们哪,等再过些日子就会习惯的!”杏红在一边笑着安慰,一边把两人按到了座椅上。

陈东习惯性地连声说着“是!谢主子!”以他的阅历,这两天的经历已经大大超出了他能理解和适应的范围,又生怕犯错被主家嫌弃。反正就先胡乱答应着,总不会出错。

“今儿请你们老两口过来,是林老先生想跟你们问问这附近的风土民俗。你们既是本地人,想来应该十分熟悉?”九儿微笑着开口问话了。

“是啊!陈庄头儿,你们一家人既然能得到主家的信任,在这里给主家看守庄园,应该也是长久居住在此地的。只是本地人大多说一口难懂的闽北方言,唯独你们一家儿既会说官话。也能听得懂闽北方言,可见是外地迁来的了?”林则徐一辈子都在做地方官,对于查探民情一类事情驾轻就熟。

“林老先生说得极是!小人一家确实是从浙江金华迁过来的,不过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儿了,因为是旧主子一门远亲介绍过来投靠的,所以这么些年数下来,也就得了旧主子的信任,将庄子托付给小人一家照看。”陈东见林则徐说得极准确,十分佩服,赶紧将自己一家人的出处交代清楚,想来这样也是让新主子安心才是。

“陈庄头儿,据你所知,这所庄子周围都住些什么人?民风如何?”林则徐便开问了。

“林老先生,这里离南平县城太远,离来往客商行旅的走道儿也远,荒僻着呢!周围就住了些佃农,大概四五十户,这周围的山坡都是旧主子家的,满山都是竹子,这些个佃农各自承包了一些竹林子,所以各家各户之间都隔得远着呢,主要都靠山吃山,给主家照顾竹林,还要负责放竹排,每年再上交些山货,还好靠着建溪,一年到头也总能在河里讨些吃口。反正都是穷得叮当响,一家老小连裤子都不够穿的,都是些老实巴交的苦命人!”

“哦!”林则徐捻着胡子点点头,再问,“这里到南平县城要走多远?往南下广东或者往北进浙江的管道可是都在南平县城那边?”

“到南平县城虽说有三十里地,可那是绕着山坡走的平道儿,车马必须得走这条道儿。如果抄近道儿的话,翻山过去可以缩短一半的路程,大车就走不了了,如果骑马的话,有些坡陡的地方,人得下马牵着,也能将就走吧。要说南来北往的官道儿,那自然是在南平县城那边,但是走小道儿的话,这附近南下北上的道儿都有,不必绕那么远!”陈庄头话说得多了,越来越顺溜,人已经自在多了。

“最近南边农民起义军闹得厉害,那么这里可曾听见些什么风声?”林则徐突然转了话题。

陈东立即煞有介事地描述道,“动静闹得那么大,就连主家都待不住了,自然总是有些议论!听说那农民军的首领是天神下凡,长着三头六臂,凡是加入他们队伍的人,个个儿都变得武艺超群、刀枪不入,就连火枪都打不进去呢!而且只要是穷苦人都能加入,听说那些官军一听到太平天国起义军的名头,个个儿都吓得尿裤子呢!不过……那毕竟是杀头的买卖,咱拖家带口儿的,但凡是能有口饭吃,总归不会有那个念想儿。”陈东眼里露出憧憬的神色,好歹醒悟过来,说几句话遮掩一番。

“就你那瘸腿儿,你死了这条心吧!你便是倒贴着送上门儿,人家还能要了你这个累赘?”陈东老婆听不下去了,大概见问话的主子都慈眉善目的,精神也放松了下来,一时隐忍不住,便出言讽刺起陈东来。

“你这个死老婆子,不说话能憋死你!主子在这儿呢,你胡说些什么?”陈东被老婆在新主子面前奚落,面上十分过意不去,忍耐不住,立即当堂训斥起来。

“还是你个死老头子说话小心些吧,没见我们两个傻儿子成天听你叨叨这些都上了心了?要是儿子去干了那杀头的买卖,我就跟你这个老不死的拼了!”陈东老婆岂肯示弱,两个人居然当着大家的面儿吵开了。

杏红皱皱眉头,赶紧上前大声阻拦道,“陈头儿,你们可以下去了!”

陈头儿两口子这才幡然醒悟,吓得急出一身冷汗,立刻从椅子上滑到地上,跪着便开始磕头,嘴里大声说道,“主子饶命!小人一时忘形,请主子开恩!”

“不必如此!这会儿我们暂时问完话了,以后再想起什么再找你们,你们先下去吧!”九儿笑着挥挥手,示意他们不必着慌。杏红赶紧便他们带下去了。

“但凡农民起义军,总是要弄些玄虚神怪之说迷惑众生!”林则徐摇头叹道,他一辈子都是朝廷命官,说话的语气立场很难站在农民起义军这边。

“是啊!听说北边的捻军部队里面也有一支娘子军,叫做白莲教,她们的首领自称‘圣母’,装神弄鬼的本事可不小,在北边着实吸引了很多穷人家的女子加入呢。”说起之前听说过的白莲教,九儿自然联想起太平天国里面的娘子军。

“哼……靠这些拙劣伎俩岂能长久?”林则徐斩钉截铁地评判道。

“是啊!不过,太平天国起义军的宣传,似乎对穷苦贫民很有吸引力啊!这也是这支队伍短期之内迅速强大的原因吧?听说目前已经纠集了好几万人了,声势壮大得十分迅速啊!”九儿说起卓青这次带来的消息。

飞虎队只有区区四百人,在太平天国起义军面前实在是悬殊巨大,只能化整为零,做些搜集信息的工作,反而充当起特种兵的功用。卓青对雄鹰队的训练过程也颇熟悉,临时也做了一些培训,这个情报搜集工作倒也做得有声有色。

“他们不可能一直憋屈在一地,一定想要朝北突破,挥师北上!相对来说,北上最容易!筹集粮草补给也方便!你怎么看?”

林则徐转脸问九儿,自从九儿坦诚没有平衡制约朝廷、起义军和洋人三方之间的具体计划之后,林则徐的脑子就一直没停止过思考。按着九儿的思路,他已经有了一些方案,不过他还是要先问问九儿,那个小脑袋瓜儿里的奇思妙想,可绝不容小觑!

第一卷九儿 第一百八十章定计

“我在想啊,最好能把他们引导至广州方向!”九儿眨了眨两只大眼睛,浓密的睫毛像扇子似的蒲扇着,一副天真无辜的样子,嘴里却说着骇人的大计。

林则徐却一听动容,两人想的不谋而合,笑着问道,“为何是广州?”

“广州是被洋人的鸦片烟荼毒被厉害的地方!即使不能将洋人势力清除干净,起码给他们搞些破坏也是好的!”九儿扑闪着亮晶晶的大眼睛,眼里异常兴奋。

“有没有考虑过洋人报复?这不是给他们口实再次要挟大清吗?”林则徐说出了自己的顾虑。赶走洋人是所有人的愿望,但是洋人海上的实力不是能轻易招惹得起的?

“洋人肯定会跟大清先谈判,如果口头上可以捞到好处,他们也不愿意大动干戈。而且皇上病重,奕欣已经在军机处行走了,军机处一定会把谈判的事情交给奕欣去办,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端华万万是不会出头去抢的!”九儿说出了自己的底牌。

“你凭什么认为恭亲王爷可以仅仅凭借谈判就能抵挡住洋人?”林则徐不解地问道。

“奕欣自然挡不住,但是以他的睿智,必定可以跟洋人纠缠许久。这个局面是否平衡还牵涉到许多未知因素:一、太平天国起义军如果有把握拿下广州,他们早就打过去了,毕竟是贸易港口,即可满足补给需要,又可以走海路北上,最重要的是可以壮大声威!但是,他们一直没有这个动向,说明他们有自知之明,而且广州那边的防范力量确实不可小觑,洋人的军舰在港口外游弋着呢;二、如果起义军攻击广州。呈胶着状态,朝廷是帮洋人还是帮起义军,后果将会十分悬殊;三、军机处是否愿意在奕欣的游说之下,态度坚决地把洋人赶出去?如果再次与洋人对垒,在奕欣的领导下,一定不会像道光朝那样输得一塌糊涂;四、太平天国起义军是乘机北上对朝廷赶尽杀绝,还是一致对外,这都是未知数……”说到后面,九儿无奈地摇摇头。

“在老夫看来,朝廷军队也不是完全废弛。只要有合适的领军人物,还是可以做些抵挡,即使不能完全清楚洋人的势力。哪怕只是重新胶着对垒,也是好的,起码大清朝廷可以借此机会停止向洋人继续赔款!”林则徐两只眼睛灼烧起来一般,白亮白亮的,提起这些便心痛不已。

“曾国藩前些日子上折子请求自行组建‘湘军义勇’的折子。军机处已经准了,皇上虽然病重,仍然跟奕欣商议了,也准了!现在其实就是差海军了,这个一时半会儿也是急不来的。”九儿对打仗基本没有什么概念。

“那我们就固防海岸,在陆上做功夫。有你在江苏水泥厂镇的军工厂里生产的那些膛线大炮,我看可以抵挡些日子!洋人远道而来,他们比我们难着呢!”林则徐立即分析出了双方的优劣。

“怎么把他们往广州方向引呢?”九儿喃喃自语道。两手撑着下巴,望着院子里的一丛绿油油的青草灌木发呆,脑中突然想起前世看过的一个电影镜头:太平天国起义军口中大喊“刀枪不入”,排成方队,勇敢地冲向敌阵。前赴后继,而对面却是端着长枪的洋人的洋枪队。镜头上尸积如山!

九儿一凛,脱口问道,“要是太平天国起义军跟洋人正面冲突了怎么办?他们只有冷兵器,面对洋人的长枪那不是白白地送死吗?”

林则徐似乎心定了,笃悠悠地反问道,“洋人的长枪队能有多少人?不是还有卓青在吗?只要离洋人的军舰远点儿,洋人的势力暂时不足为惧!”

九儿期待地望着林则徐,笑问道,“老先生可是有计策了?”

林则徐点点头,轻声说道,“我们帮洪秀全筹谋一番,助他拿下梧州!只要拿下梧州,向东进入广州的大门就打开了。

九儿吃了一惊,“梧州可是个大城市,你看如今太平天国起义军只能在金田、武宣、全州一带小县城活动,他们有这个胆子吗?”

“他们如果没有,咱们就借给他一个胆子使使!”林则徐越发笃定,端起茶盏啜饮两口,心情也极好的样子。

九儿愣怔片刻,突然长途一口气,两只肩膀也松软了下来,不再僵硬,开心笑道,“林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