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宅门记 >

第123部分

宅门记-第123部分

小说: 宅门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有个美男陪着自己一辈子,那是件多美的事儿啊。说不定以后生的孩子,那都是美翻了!
看看,叶四娘这自信心回来了,都想到孩子了,可见还真是想通了。
不过叶承修对于自己的四妹妹和司徒政定亲了,倒是没有什么奇怪的,他经常和司徒政她们一起,要说最开始没有感觉的到,但是现在一听说司徒政和自己的四妹妹定亲了,那些以前的事情,就完全的想起来了。
为什么自己的妹妹拜托政哥儿办事,他都很痛快的办了?一点儿犹豫也没有。四娘这几年在海运上赚的钱不知道有好多,这么好的事儿,政哥儿偏偏给了四娘一份子,连心都不让她操。
而且最开始那让人做的木雕的杯子,不会也是政哥儿为了讨好自己的妹妹,去找的吧,很有可能,越想越像!
叶承修觉得自己真是变笨了,这么明显的事儿,他怎么就看不出来呢?
这个政哥儿,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打自己妹妹的主意,以后等真的成了他的大舅哥,看他不好好收拾政哥儿。
其实叶承修觉得司徒政和四娘也挺相配的,也就是四娘有时候会觉得政哥儿长得太好了,没有人能配得上,那时候他心里就说,我的妹子当然能配的上,男人找妻子,首选是要品性好,当然,相貌也很重要,那是对两个陌生人来说的,第一印象不就是看容貌吗?
可是政哥儿和四娘不存在这个问题啊,两人都是熟人,这谁不知带谁长成什么样啊。
何况政哥儿天天对着自己的那张脸,对别的美女都能不看在眼里,所以政哥儿的容貌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眼光这么高的人,绝对不是只看皮相了。所以叶承修百分之百的保证,政哥儿是真的是喜欢四娘这个人了。而不是流于那肤浅的表面。
特别是这次在避暑山庄,政哥儿救了自己的妹妹,这可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政哥儿有能力护着自己的妹子,他有什么不放心的?
把四娘交给别人,他都不放心,交给政哥儿,他放心的很!
因为四娘和司徒政的事儿,只不过是口头约定,所以别人都不知道这两家已经有了口头婚约了。
连七娘都不知道,口头婚书,要是宣传出去了,万一以后出了什么变故,那可不就让孩子们的名声臭大街了?
所以在书面的婚书下来之前,这事儿也就是她们当父母的和兄长的知道了。
司徒煌觉得自己办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儿,很是在自己妻子那边得瑟了一番,觉得自己这截胡截得好,起码有了这口头约定,以后叶家那边就不会考虑别家了。
司徒煌得意之余,不忘跟妻子秦氏说道:“这也多亏了你我,咱们是正派人,是不会惹麻烦的人,要不是有我们两个还父母,那小子肯定还着急上火呢。”
哼,让他们着急,还不是因为他自己着急,这小子就不会直言直语,非要拐弯抹角的说出来。太狡猾了!
这下子好了,挡了别人提亲的道儿了!那小子智商能按一大半的心。
“我看阿政那小子,这几天能睡个安稳觉了。”那么多人打他看中的女子的主意,想要娶回家,阿政能睡的安心才怪!
秦氏道:“也是叶家是真心疼爱女儿,不然我们也不会这么快就定下来。”
正因为真心疼爱女儿,所以才会发现,她们两个当公婆的,其实是很好的,这一点儿秦氏很自信,她没有被婆婆磋磨过,一成亲就搬了出来,然后请了几年的安,婆婆过世了,那些小妾姨娘之类的,根本就没有资格让她们去请安。
公公在这个方面也很明事理,完全不给儿媳妇找麻烦,所以除了逢年过节的,他们才去一趟,平时可真是一点儿也不操心的。
就是自己家里,她也早早的发话了,只要成了亲,除了大儿子,其他的都搬出去,虽然是一家子,可是人各有各的脾气,弄不好,就是鸡飞狗跳,她和丈夫不希望天天见到的是那种情形,那样对下一代也不好,所以二儿子和二儿媳成家了,立刻就让他们自己去住了,现在不也过的很好,妯娌之间隔得远了,这感情自然是好,要是天天在一个屋檐下,那指不定那感情就给磨没了!

、第181章 赵楚

天天你觉得我偏心了;我又觉得你拿的多了,然后又是为了小孩子,或者别的鸡毛蒜皮的事儿;继续争吵;还不如都分开,这见的时间和次数少好了;感情自然好很多。
正因为他们这方面很通情理,所以叶家才会松口答应的。
“我看还是我这当老子的做的好;从来不纳妾;所以叶家看着我们门风好;就把姑娘定下来给我们家了,也是我有先见之明,看看,多少人想到咱们家来?”最难啃的叶家都如今被他们打动了,这是多有成就感的事儿?
而在冬天的时候,叶二老爷接了一封信,然后对付氏说道:“先生家的人要过来了。”
叶二老爷说的先生,是叶二老爷的座师,他考中进士后,是这位座师赵大人给自己保得媒,然后他才和付氏成的亲,不然说不定叶儿老爷要娶邱家的表妹了!
可以说,是他们两个的大媒人。
现在赵大人家的人要过来了,付氏也很好高兴,问道:“是在外面住,还是到我们这里?”
当初赵大人丁忧回了老家,然后三年过去,赵大人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就没有出仕了,前几年就过世了。
“还是住在我们这里吧,屋子也多。”叶二老爷说道:“是座师的孙子,名字叫做赵楚。”
不过这信当然不是赵大人写的,那赵大人都过世好几年了,写信的是赵大人的长子赵大老爷,赵楚是他的儿子,听说读书很不错。
“难道是叫他过来,让你指点指点学问?”其实这种事儿也根本就没有什么,毕竟是恩师,就是亲自教导赵楚都没有事儿的,只要那孩子有天分,然后勤奋好学,到时候能走上仕途,对恩师也是一种安慰,这读书人家最忌讳的就是有才之士断层了,一代中没有好的读书的苗子,那就是几十年都青黄不接的,所以很多家族都会支持族学,也是希望能从族学里发现读书的好苗子,把整个家族一代代的继续发扬光大起来。
至于去国子监读书,那也好歹得至少有个秀才的名头,不然就是找关系也进不去的。
但是一般有自己先生的人家,是不会把孩子送到国子监去的,想叶承修们,都没有去过国子监,照样都读出来了。
叶二老爷看完信,给付氏也看了一遍。
付氏皱眉,这赵家就落魄到如此地步了?连供孩子继续读书的钱都没有了?
“老爷,咱们每年都给恩师送了年礼去的,这不至于吧。”
只要好好打算,这过着富足的日子是不成问题的,怎么就成了现在这样了?
那边是赵大人的家,她们也不是赵家的人,根本就不好打听,难道那些年礼都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
可是既然送过去了,怎么处理,也会死人家赵家的事儿,她们要是过问,那就是越矩了。
信上面写了,想要叶士英支助赵楚把书继续读下去,不然这孩子就前程尽毁了。
然后是家里也不是读书的环境,还是到京城过来的好。
赵大人是他们两个的大媒人,他们也敬重赵大人,所以每年不管赵大人在不在,都会送东西过去的。
叶二老爷说道:“好好给那孩子安排一个地方,现在承修也成亲了,不再在外院住着,他以前住的地方就给赵楚住吧。”
这种事儿不过是小事儿,付氏自然是点头,不过付氏还说道:“赵楚毕竟是外男,以后让四娘,七娘,八娘她们都回避一下,免得冲撞了彼此,也不好。”
所以叶四娘,叶七娘,叶八娘他们都知道过不久家里就要来一个人,是要借住到她们家的。至于住多久,这个不一定,按照叶二老爷的说法,就是以后这个赵楚考不上,到了成亲的年纪,他也会出一份力量的。
这古代尊师重教,果然是很厉害!
她们都知道这来的人是爹以前的先生的孙子,叶四娘当家当的久,都知道每年家里都会送很多东西去那位赵大人的老家,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即使赵大人都不在了,也照常那样。
杨氏说道:“母亲,不如我派人去收拾收拾把,顺便看看有没有三爷的东西落在那里。”
付氏点点头,“也好,以后这位赵楚过来了,你按照承修没有成亲前的规矩给他发月钱吧。”
现在这些家务事,付氏都让权给杨氏了。
杨氏恭声说好。然后就去安排了。
而叶七娘则陷入了惶恐中,她听包姨娘说过,到时候给自己找个差不多的人家就是了,而且太太不插手,完全是爹自己定下来了。
那么这次来的这个找出,不会就是要说给自己的那位吧。
她不要,说什么书香门第,不过是个破落户,要不然也不会千里迢迢的跑到他们叶家来打秋风了,这一住还不知道住多少年呢,就这种人,哪怕考上了都是个问题,要钱没有钱的,她可不想过苦日子!
“都打听听出了没有?那赵楚是什么身份,现在?秀才?”
丫鬟摇头。
“难道是举人?”叶七娘继续问道。
那丫鬟还是摇头,
“不会是进士吧,这不可能,要是进士,不去跑去做官,巴巴的来我们家干什么?难道是想要爹给他照给好地方上任?”叶七娘说道。
“都不是,奴婢打听了,那赵家的公子到现在都没有功名呢,听说是因为听到老爷的名声,所以才过来的,想要老爷指点指点他。
原来竟然是这样,连个秀才功名都没有的人,凭什么要配自己?她不服气,如果爹真的要把自己定给这个赵楚,她誓死都不同意,过了这么好的日子,让自己去吃苦,那绝对不行!
“要陪也得是叶四娘配呢,凭什么是我?难道爹只记得叶四娘是他的女儿,我就不是了?凭什么我就得配这种人?要是爹你真的不讲情面,那么也别怪我了!“叶七娘自言自语。
而等到大家把赵楚接过来,都已经是快要过年了,那赵楚不过是十六七岁的年纪,长得很清秀,给叶二老爷和付氏行了礼,说话也特别的有礼貌,这次过来只带了一个书童。
付氏要给他多安排人伺候,赵楚说道:“多谢婶子的厚爱,不过,侄儿是来用功读书的,要是人太多,那就成了享福了,还请婶子见谅。”
付氏听了心里暗赞,这孩子果然懂事,只是长得太单薄了,以后给他补一补,这样的身子骨,以后进考场可怎么办好?
而家里的几个孩子也都和赵楚过来见了面,赵楚年纪比叶四娘她们都大,大家都叫他赵五哥,因为他在赵家排行第五,赵楚被安排到以前叶承修没有成亲前住的院子里,由叶承修亲自带了过去。
快过年了,翰林院就散馆了,叶承修忙着过年的事宜,主要是外院的,庄子上的庄头都过来汇报来了,他现在作为少主子,早就该和他们打交道了。
“要是有什么不习惯的,就和我说,不用客气。”叶承修笑着说道。
赵楚忙道:“多谢叶兄,实在是太麻烦你们了。”
他这次厚着脸皮过来,也是因为实在没有办法了,家里人和事儿太多,因为分家闹了好几次,家里的境况一年不如一年,都快要供不起他读书了,可是他却知道,如果不继续读下去,那么自己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出息。
所以父亲就厚着脸皮,给京城这边写了一封信,他也厚着脸皮过来了。
其实他祖父对叶家的那点恩情,这些年叶家早就已经还完了,他们心里清楚的很。
也是叶家这边厚道,不仅没有说什么,而且还亲自去接自己过来了。
他心里感激不尽,想着以后自己如果有朝一日好了,一定会报答叶家的。
只是目前他只能厚着脸皮占叶家的便宜了。
付氏对叶二老爷说道:“这孩子不错。”
起码人家知道感恩,不像有些人,都觉得理所应当,别人帮着他,那是他给别人面子,别人不帮助他,那就是他的仇人,她也不想遇到这样的人,那真是太膈应人了。
叶二老爷点头,“倒是和先生的性子有些像了。”他希望赵楚能够把书读出来,也好让九泉之下的先生能够欣慰,而不是像现在的赵家一样,乱糟糟的,为了点钱财,就能打起架来。
书香门第真是难得,不好维持,一旦出现青黄不接的时候,那就是不算什么书香门第了。
赵家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那,以后自己的孙子也要好好的,不然他以后不在人世了,看到家里那
个样,会直接气得从地下爬上来的!

、第182章 巧合了

因为和司徒政已经口头上有婚约了;所以今年司徒家正式给叶家这边送了很丰厚的年礼。
以前都是司徒政以个人的名义送过来的,现在是两个家里在走动。
按说叶四娘和司徒政定了亲,虽然是口头上的;但是叶二老爷他们还没有那么迂腐;在司徒政送年礼的时候,也让叶四娘她们过来见人了的。
叶四娘表现的是很正常;不过想着以前二姐姐和二姐夫见面的情形,怎么感觉就那么像呢?
而叶七娘则又一次的要头晕眼花了。
好久没有见到司徒政;如今司徒政成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