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宅门记 >

第163部分

宅门记-第163部分

小说: 宅门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承修笑道:“爹娘都急死了,昨晚上都没有睡好,我要是不早点来,就是在家里也会被赶过来的啊。”
“三哥的嘴巴越来越厉害了,我都说不过去了。”叶四娘说道。
“看见没?我这妹妹就这个样了,你也多担待担待。”叶承修跟一边的司徒政说道。
司徒政却道:“四娘这样挺好的,没有什么可担待的。”
叶承修无语了,这小两口人家现在是一家子了,他一个人怎么说的过这两个人,还是别自讨没趣了。
到了元宝胡同这边,守着的人远远的见到马车过来了,立刻把已经准备好的鞭炮给放了。等叶四娘他们的马车到门口,那鞭炮还响个不停。
一大家子都在门口等着叶四娘和司徒政。
见叶四娘下了马车,付氏对众人说道:“都一起进去吧。”
然后分成男女两边,叶八娘因为还没有回来,所以不在行列,而杨氏的肚子已经大的很了,估计就快要生产了。
本来她是可以不用到门口接的,但是却来了,也是对这个小姑子的重视。
叶四娘心里暖暖的,不过还是表示了,让三嫂以后不用这么客气,自己的身体最重要的意思。
杨氏笑着答应了。
叶二娘对叶四娘说道:“刚在门口,没有跟你说,大伯母和三婶他们都来了!”
“来就来吧。”叶四娘没有什么愤怒的表情。
姑奶奶回门,他们那边想过来,也没有人拦得住。
只是以前是要求到老宅,现在估计是使唤不动这边了,所以就自己过来了。
只要爹一天是大伯的亲兄弟,这亲戚就断不了。
不过,怎么对待这些人,态度叶四娘完全可以自己决定。
不冷不热就好,冷了,让人看出来,说不定就说你对人有怨恨,最后被人说成是不尽情面。
热了,她也做不到啊。
所以见到大伯母,她也只是按照规矩喊了一声,大伯母脸上讪讪的,对大家说道:“本来六娘今天要过来的,只是她昨晚上有些不舒服,所以就没有过来,不然啊,她和四娘这么好的,肯定要过来。”
叶三太太贾氏这一两年倒是和这边关系比以前好多了。
人也不像以前一样,看见什么都要占便宜。
就说道:“不来就不来呗,少了她一个,又没有什么关系!”
贾氏一点儿也不提三娘,今天出嫁的姑奶奶可以一起过来,看看回门的妹妹,不过贾氏对叶三娘有些寒心,又加上两个儿子对自己所说的,所以和三娘就没有以前那种亲密的劲儿。
叶三娘从小就是老太太养大的,贾氏只知道老太太对自己的女儿好就成了。
而且每次自己这个当娘的遇到那么难的事儿,这个女儿从来都没有出面,所以不寒心才怪。
叶大太太佟氏脸色变了一下,只好不说这个了。
而付氏是要和叶四娘说些私房话,所以找了个借口把叶四娘给弄到了自己的屋子。
听叶四娘说起婆家的情况,付氏点头,“一家子和和睦睦的,那就好,你以后多孝敬孝敬你公婆,这比说大话要抢的多。”
又问洞房的事儿,这当娘的,最担心就是洞房不成,那岂不是?
不过听到叶四娘说刚洞房完,就来了月事,付氏也有些哭笑不得,这还真是太巧了啊。
“注意保养,这样也好,你再大一些生孩子更好一些。”付氏说道。
感情这娘还想着让自己一举就能得子嗣呢,哪里有这么好的事儿?
“对了,你们回门后,是直接搬出去住,还是留在那边住?”付氏问道。
叶四娘摇头,“这我还不知道,政哥儿没有跟我说要出去,但是我看婆婆的表情,就知道肯定是要出去的,也留不了几天了。估计今天回去,就能知道是搬出去还是留在那里住了。”
“就是你公公婆婆让你在那边住,你也别不高兴,他们也是为了你好。”付氏劝道。
“知道,我明白,其实住在一起也挺好的,我挺喜欢那边的气氛。几个小侄儿小侄女儿也都特别好,可爱,也懂规矩,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就是大哥大嫂,和二哥二嫂都特别好,大嫂和二嫂还帮着我说话。去楚王府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懂,她们就都告诉我了。对了,娘,楚王府,大堂嫂是二嫂的族姐呢。”
“你这么一说,倒是那么回事儿。”主要是楚王府人口众多,她们以后也不住在楚王府,没有什么交集,所以在出嫁前也没有理清这些人脉关系。
“等回去后,你有大把的时间,到时候慢慢的理清,免得以后措手不及。”对女儿和女婿的感情,她是放心的,但是过日子不是小两口的事儿,还有这剪不断的亲戚关系,到时候一件小事儿都能弄成大矛盾。
“是,娘,我记住了,您甭为我担心,二姐都能过的好,我为什么不能?”
“哟,你这还喘上了。”叶二娘是来叫她们吃饭的,酒席已经摆好了,“你从小就没有我聪明,可别和我比。”
叶四娘说道:“那只是小时候,现在谁聪明都说不定呢。”
叶二娘拧了拧叶四娘的嘴角,说道:“成,咱们都是爹娘的孩子,都是一样聪明,娘,外面饭菜也要上桌了,咱们也该出去了。”
因为有叶大太太和叶三太太在,大家都是规规矩矩的,都是说些吉利的话,远远没有男人们那边热闹。
叶大太太笑着说道:“本来老太太也要过来,我给劝住了,她老人家身子不好,过来一趟也麻烦。”
这是在给自己请功,觉得是自己拦住了叶老太太,不然这叶老太太过来,那这边肯定更不好受。
付氏道:“老太太是长辈,过来也没有错,想过来就过来吧,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叶三太太贾氏说道:“老太太如今不爱出门了,就是我们那里,她也不去,一次都没有去过,我们老爷多想老太太啊,可是就没有盼着老太太。”
作者有话要说:还是四更君。
再求鲜花!
古时候,很多中华礼节,自己去看了些觉得很有意思和内涵,现在这些传统都是被淡化了,反而是外国的节日呗重视了

、第240章 将行

“大伯母;三婶,都吃菜,吃菜;这些菜都是从我们庄子上直接送过来了;早上刚刚送过来的;可新鲜了。”叶二娘忙堵住这两个人的嘴;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一点儿眼色也没有;大家都不喜欢老太太,还偏偏提老太太。
吃完了饭,叶四娘他们又歇息了一会儿,反而是付氏催着他们赶紧回去。
亲家们随和;但是也不能仗着这个;就不在乎,觉得理所应当。
还是先回去的好。
“回去看情况,如果政哥儿立马就要走,你也别难受,要好好的,把东西给他准备妥当。
免得他到了西边,心里也放不下。”付氏走之前对叶四娘说。
当然,叶四娘他们回去,也拿了从娘家带来的礼物,给上房的秦氏他们看了,秦氏笑道:“你们都留着吧,我们说说话,按规矩,是你们成亲回门后,就要从家里分出去单过,你们的院子也早就弄好了,只是,四娘,你估计也听到了,这很可能政哥儿就要派去西边去了,政哥儿一离开,你一个人在那边,难免让人放心不下,不如还是在这里住着,都是一家子,等政哥儿回来,再搬出去如何?”
叶四娘正要答应下来,这本来没有什么,不过司徒政却提前说话了,“娘,我们还是搬出去吧,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娘要是有空了,就搬去那里住一段时间。”
“你这孩子,你走了,四娘一个人住在那边,岂不是害怕?要是出了什么事儿,你怎么办?还是跟我们住在一起比较好!”这怎么能让儿媳妇一个人住那么空荡荡的院子呢,这也太不好了。
不过司徒政却很坚持,最后无法,秦氏只能是和丈夫搬去那边院子里住一段时间。
秦氏晚上对司徒煌说道:“你说政哥儿为什么这么坚持?在这里住不好吗?”
“还不是怕她媳妇住在这里有寄人篱下的感觉,那边才是他们的家,得了,既然他坚持,那咱们就先住在那里住一段时间,你也别管东管西的,只管住就成,这边毕竟以后是要给老大两口子的。
我们就当去老三那边散散心好了,其实我也很想去看看皇上赏的院子是什么样的。”司徒煌笑着说道。
他们过去住,想来老大是不会有意见的,又不是不回来了,只不过是照顾一下新进门的弟妹,也是为了弟弟着想。
秦氏难得的说了一声,“瞎折腾!”
要她说,还是在这里直接住下来,岂不是更好些?他大哥大嫂也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
不过呢,司徒政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既然当初已经承诺了,是他们两个单过,如今还住在这里,就不像话了,且到底没有自己的院子自在。
这边的产业是以后留给大哥的,这家里也是大嫂当家,虽然大哥和大嫂没有什么说的,可是还是不如在自己家住着舒服。
他们搬出去住,在他没有走之前,让四娘熟悉院子里的东西,还有自己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在那个院子里,加上他自己安排的有人手,肯定没有什么安全问题。
就他来说,没有人管束的生活,才是自己妻子要享受的,何必在这边住,很多事儿都不好开口呢?
不过,第二天,他们要打包回那个院子的时候,司徒煌给司徒政说了自己和秦氏的打算。
“好小子,这也是为了你们好,我知道你小子都安排妥当了,但是你总得让我们当老人家的看着放心才是,就这么说定了,我和你娘搬过去住一段时间,也算是去别庄住了。”司徒煌说道。
司徒政最后勉强答应,“你和娘过几天,等我走了,再搬过去。”
“臭小子,还用你交代,你赶紧的,给我们生个孙子,你也有儿子了!”
这可真不能,除了洞房花烛夜的时候,他和四娘有了一次外,现在四娘身上不方便,虽然两个人用别的方式亲热了,但是到底不尽兴。
就这几天,四娘的那个也没有干净呢。
这什么抱孙子,肯定是不成的了。
他们在这边的东西不多,这次搬了,那就是以后不住这里了,司徒政的地方说不定就要给大哥和大嫂的儿子们以后住了。
所以东西搬得很彻底,叶四娘和司徒政先行一步,到了这位于东大街这边的一个院子,外面看着是白墙青瓦,但是里面却布置得很精致。
跟那种园林一样,处处都是景色。小桥流水自然少不了,不知道从哪里引来的水,竟然是活水,小小的细细的,跟溪流一样,在花园子里贯穿着。
东大街可是寸土寸金的,有在这个地方有这样一处,特别难得。
果然皇上赏赐的都是好东西。所谓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叶四娘一进来,就喜欢上这个地方了,以后就在这里过日子,真是太好了。
“地方是有点小,以后会大的。我想着,目前就我们两个,用不着那么大的地方,等以后有了孩子,就再换一个大的。”
这人,现在都在说孩子了,叶四娘道:“这个就很好了,我很喜欢,以前去庄子上,听人家说,这乡下的人,有时候是四代同堂,也就住在还没有一个四合院大的地方,也能住下几十号人。”
司徒政笑问:“真有此事?那可怎么住的下?你说说看,说不定以后可以说给祖父听听,他也可以效仿效仿。”
这家伙,在打趣他祖父人口众多呢,叶四娘笑着说道:“睡觉的地方砌一个大炕,能睡七八个人,到时候男孩子睡一个屋,女孩子睡一个屋,这不就是睡下了?”
“这样一说,倒是那么回事儿。本来我想着,你一个人在这边住,也自在些,这屋里,我也暗中安排人了,一点儿危险也没有,不过爹娘有些担心,他们要过来住,我就答应下来了。”
叶四娘忙道:“爹娘过来,我求之不得呢,我一个人住,有时候也觉得没有什么说话的人,我也可以趁这个机会,多孝敬孝敬婆婆她老人家。正好,我好久都没有做点心了,在咱们家,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说完这话,叶四娘不由得想,政哥儿岂不是就是因为想要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才坚决的要搬出来吗?
唉!她太感动了!要是住在那边,她肯定不敢这么放肆,绝对会乖乖的呆在自己的院子里。而到了自己家,她闲事无事,就能把以前自己想干而不能干的事儿给做一遍,有时候看到书里,写些做胭脂水粉的方法,她都想做,可是还是受束缚了!
如今,在这里,真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过政哥儿怎么知道自己有这个想法的?难道有人给他报信了?但是也不对,就连自己的三哥也不知道她的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知道最后,叶四娘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原来政哥儿是从前几年,她让三哥去找木雕的杯子的时候,觉得她就是有这种敢于尝试的想法的,随后又老实交代,其实呢,他本人也喜欢木雕,而且还雕的不错。
“那我那一套杯子是你雕的?”叶四娘问道。她还当成陪嫁一起带过来了,就摆的好好的呢,结果现在是杯子回‘娘家’了,这还真是‘缘分’那。
“是为夫雕的,那时候看你和三哥都挺着急的,我刚好能做,就给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