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宅门记 >

第217部分

宅门记-第217部分

小说: 宅门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上其他的朝臣也在旁边说话,付阁老就接了今年春闱主考一职,另外还有几名副主考,然后一起都住在了专门准备的地方,不到考试完毕,是不准回家去的。
哪怕递出一个纸条,都是不被允许的,所在的地方都有官兵把守,吃住都有人送来。
完全的是封闭的环境了。
“这么说,永信表哥,这次是很有把握了?”叶四娘听夏氏和付氏说了这事儿,觉得永信表哥真的是长大成人了,一转眼,人家也当爹了。
不过也是,自己都当娘这么多年了,人家永信表哥还比自己先成亲呢,这有孩子也是正常的事儿。
夏氏到:“永信就是考上了,也是回到书院教书的,唉,我这好不容易见到他一面,这过个把月说不定就又回去了。”
叶四娘忙道:“二舅舅说不定还想让永信表哥靠庶吉士呢,那样呆的时间岂不是更长?”
在庶吉士上呆个三年,那回去书院,肯定更吃香。二舅舅真的是有视功名如粪土的胸襟了。人家谁不是指望着十年寒窗苦,一朝天下闻,为官做宰的,怎么着,也是把风景都看透了,然后再回归山林呢?
付氏也道:“这倒是也有这个可能,大嫂,你也别太担心,孩子们长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咱们那,就等着享福就成。”
夏氏也笑道:“可不是是我想多了。他们只要安好就成。”
叶四娘问道:“姨妈他们回来了没有?”去年程姨夫还是没有通过乡试,这跟着别人当师爷,也是学了不少人情世故。
至少去他们家上门,也带上礼物了。至少现在程姨夫能管住自己的娘不再说不着调的话了,听说了,也是当师爷期间,程太太因为嘴巴得罪了人,差点把程姨夫给坑了,所以才有了教训的。
“回来了!不过你姨妈现在不想让你姨夫考下去了。觉得考了这么多年没有用,还不如再继续做师爷。”
这怎么突然就转变了观点了呢?真是不可思议啊。
以前程姨妈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程姨夫读书考科举的。变化也太大了吧。
其实付氏和夏氏没有说的是,这程妹夫当师爷期间,大家都知道程姨妈的外甥女当了太子妃,谁还敢为难他们?
真是恨不得把人给供起来,程姨妈觉得那样当个师爷也不错,不过想着四娘都已经是太子妃了,既然程姨夫老考不上,还不如给他捐个官,至少能当个小小的县丞,虽然官小,以后升上去的机会也少,但是只要有了太子妃这个金字招牌,哪怕是当个县丞,那别人也得敬着。
从别处得不到的优越感,如今程姨妈得到了,所以在乎不在乎官的大小,程姨妈都不怎么重视了。
而且程姨夫也听上司讲过,像他们这样的外戚,一般的官都当不大,最好的就是闲散的官职,所以何必辛辛苦苦的去考什么举人进士?到时候熬一辈子都不能熬成什么样。
看看叶二老爷,不也是最开始考上了,然后都当了吏部尚书了,可是因为女儿当了太子妃,他就要避嫌,就不能继续掌握实权了,只能当个没有什么权利的侯爷。
这太子妃的亲爹都这样了,他们这样的,更是不会受到重视,所以还不如趁早捐官,到小地方被人供着了。
叶四娘道:“只要不鱼肉乡里,他们想捐官就捐吧,好歹以后也有进项。”对程姨妈这一家子,她要求不高,毕竟他们觉悟也不高,就是想惹事日,胆子和能力也有限。
不像这楚王府,一惹事儿就是大事儿,上次的王素芝的事儿,也多亏楚王当面表态,不支持王素芝从妾升为正妻,这才没有被御史们弹劾。
不过从楚王宣布这王家的姑娘和楚王府没有关系后,王素芝的娘三姑太太就知道他们沾不上楚王府什么光了。
于是不知道怎么和王家联系上了,人家王家的人去和田家的人去谈这个事儿了。
最后弄得诚意侯都出面了,实在是王家的人太极品,让人受不了,那王素芝夫婿这一支受不住
了,不得不请诚意侯出面。
诚意侯是大堂嫂田氏的亲爹,对这些旁支的事儿,很少管教,不过这次的事儿,涉及到楚王府,间接的涉及到太子那边,他不得不出来管。
王家的人嚣张,非要让把王素芝扶正,他们王家的姑娘不是让人随便欺负的。
不过诚意侯更绝,说他们田家从来没有妾室扶正的道理,如果他们这一支非要这么办,那么好啊,直接从他们这族里分出去,另外立祠堂好了。
以后他诚意侯再也不管他家的事儿了。这个时候表明态度最重要,人家楚王都表态了,他诚意侯还不赶紧的?
 
、第298章 楚王逝

别老拿着是楚王外孙女的事儿说事;不管用!
正好,楚王的外孙女给人当妾室,这事儿怎么说来着?也许对楚王这一脉还是好事儿。
有个污点;人家皇上还更放心一些。不然你什么都好,你这是想干什么啊。
王家人在楚王和诚意侯双方面打压下,王素芝到底是没有被扶正;还是在妾侍的位置上呆着呢。
而王素芝和三姑太太没想到结果还是这样;原来的雄心壮志一点儿用也没有了。
春帷很快就开始了;会试的结果也过了十来天出来,付永信榜上有名;不过才是一百多名;估计到时候殿试了,也就是在二甲中间的位置,不高不低。
不过这个结果已经很好了,要是弄成了三甲同进士,那这就不好听了。
这可不像是别的,考不好还能重新考试,中了这结果就是固定的了,同进士虽然也是进士,可是到底名声上不怎么好听。
叶四娘早就准备了贺礼了,就等着最后的结果。
而这次殿试,皇上自己没有主考,反而让司徒政去考这些新科进士。
得到了这个消息,朝臣们心里都在说,这一科的进士们算是有福气的,以后直接成为太子的门生了。
太子年富力强的,以后也是天下之主,这第一科被取中的,肯定以后会受到大用。
后宫里没有其他别的事儿,皇上如今年纪渐渐打起来,就很少宠幸嫔妃们了。
多数是修身养性。东宫这边,就叶四娘他们几个主子,出了那次下毒事件后,经过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洗,如今更是严格和安全了。
毕竟,也没有谁,整天没事儿都想着下毒,再说那毒药也不是那么好得的。
大部分人都想着好好活下去,宫女们都想着等到了二十后,能出宫和家里人团圆呢。
叶四娘后来又提议了一个事情,那就是可以允许宫里的宫女或者内侍,每年都有一次机会,可以在西华门那边见一见自己的亲人。
当然,是他们在外面的亲人过来见他们,虽然这检查的要求严格了一些,不过对浙西常年见不到亲人的人,这也是一种惊喜了。
除了实在是恨透了家里人把自己卖了的,大部分人谁不想见一见自己的家人?
很多人在宫里那么多年,积攒了不少东西,也都想着能交给家里人呢,也好改善改善家里的境况。
不过要带什么东西,也有专门的女官去检查,才可以放行。
其实宫里的东西,一般都是有内造的表急的,所以即使拿出去了,也没有人敢随便卖了,不然等待的就是官府的问罪。
但是却不允许外面带东西进来,毕竟宫里不是别处,谁都能带东西进来,那就乱套了。
叶四娘觉得,这个事情虽然会非一些人力物力,但是长久下去,也是一个好事儿。
她身边的人,都有机会出去的,这慢慢的改变后宫这些下人的处境,也方便她以后管理。
春天的时候,宫里就放了一批人出去。
效果就很明显,至少朝臣们都不再说太子妃是善妒的了,一方面能做好,就多方面受益。
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太子只有太子妃一个人了,连选秀的话题,都没有人提起了。
毕竟这选秀是劳民伤财的事儿,户部尚书可是对太子这种勤俭节约的行为表示了赞赏。不然他这钱袋子就又要紧张了。
付永信中了二甲第一百零五章名,中等的位置。
叶四娘听到这个消息,也第一时间把赏赐让人给付家送过去了。
赵太后一听,也凑趣,跟着叶四娘也送了一份礼品。
不知道谁得到了消息,京城里很多人都朝付家过去了,不管有没有关系的,都在为了付永信中进士而送礼,把夏氏给忙得够呛。
世人都是如此,捧高踩低,什么时候都一样。
不过,据说这次的探花郎是个美男子,在游街的时候,那街上的大姑娘小媳妇,都看呆了,恨不得把手绢都扔到探花郎身上。
还有这一路追着那探花郎跑得,简直是太疯狂了!
叶四娘听丫头们说笑,觉得这说的也太夸张了。
“就是那状元郎,年纪有些大了,看起来都要四五十岁了,唉。”闻笛几个都觉得可惜。
叶四娘心道,这状元郎年纪大点,也没有什么不好的,至少稳重。哪里都像戏文上说的,一个二个都是少年才俊,十几二十就中状元,那是很稀罕的事儿才对。
至于说探花郎长得好看,她的丈夫都俊美无双了,别人再好看,那真不在她的眼里。
不过,等有空了,叶四娘也问了政哥儿,那探花郎是不是真的很好看,倒是让政哥儿吃了一回醋,在床上狠狠的惩罚了她一番。
连叶四娘说,她觉得政哥儿是别人谁都比不上的,都没有说出来。
真是的,听话也不听完,叶四娘觉得他就是故意的。
“娘,您看,这是爹让人给我做的弓箭,好不好玩?”暄儿虽然经过了那下毒的事儿,不过时间长了,倒是又恢复了小孩子的活泼,现在天气渐渐的变暖和,他穿着箭袖的衣服,手里拿了一个很小巧的弓箭,正在给叶四娘显摆。
叶四娘点头,“果然是很好,不过,你现在不是还没有学射箭吗?拿着这个干什么?”
暄儿笑嘻嘻的说道:“皇祖父让人带我去御花园那边,让我射那里面的锦鸡。”
这是拿御花园那些装饰用的禽类在玩呢,“看你这满头汗的,过来,娘给你擦一擦。把暄儿的衣服拿过来,给他换一换。”
身上出了汗,换衣服才能清爽。
这孩子真是火焰高,倒是不怕冷,这天气才刚刚变暖和呢。
从上次那白团死了,暄儿就不养这些猫啊狗的了。
叶四娘给暄儿换了一身衣服,又和两个弟弟玩了一会儿。
叶四娘想着,又让人准备几个风筝,到时候春光明媚的天气也可以出去放风筝。这个时候,也没有那恼人的电线杆,上部空间直接是无障碍,在御花园都能放的很远。
“娘,表舅舅是不是中进士了?”暄儿问道。
“是啊,暄儿怎么知道的?”叶四娘问道。
暄儿回道:“是我跟皇祖父在前殿的时候,皇祖父问了付阁老,还恭喜付阁老呢,付阁老不是我舅爷爷吗?那个就是表舅舅了。是不是娘?”
“嗯,我们暄儿真聪明!”这孩子,还能把关系给缕清了,不错啊。
不过这样的话,看来不久皇上那边就要给他开蒙了,两岁多一点,也是可以开始了。
叶四娘自己也有空的时候,教暄儿认字,如今简单的字也认识了好几十个了。
“楚王过世了!”叶四娘听到这个消息,有些吃惊,想着当年自己去楚王府见楚王,那位老人家还真是很有精神的,怎么这一两年不到的,就突然去世了呢?
“父皇让我穿素服去一趟楚王府,给楚王上柱香。”司徒政已经开始换衣服。
虽然过继了,和楚王已经没有了祖孙关系,可是到底是亲祖父,那边皇上也不是什么小气的人,
让太子去一趟楚王府,也是对楚王的尊重。礼法不外乎人情。
太子带着人过去祭拜楚王,这在世人面前也说不出什么不好听的话来。
叶四娘也吩咐大家,给三个孩子穿的衣服不要太艳了,不管怎么说,楚王那边也是长辈,按照长辈过世的规矩,他们几个也该穿的淡雅一些。
赵太后叹道:“怎么突然就过世了呢?唉,这一辈的老人,都是越来越少了。”
见叶四娘娘儿几个,穿的都素净,四娘的头上都没有什么耀眼的首饰,就暗暗点了点头,还是四娘办事妥当。
楚王过世了,对楚王府来说,那无异于是塌下来天来。
不论是非对错,这楚王府是因为楚王在,所以才有今天,甭管他是否女人多的数不清,儿女多的都快养不活了,可是楚王却是跟定海神针一样。
天气不算热,也不怕到时候尸体发臭了,所以七七四十九天的办丧事的时间是足够的。
楚王世子披麻戴孝,等听到太子过来了,忙带着众人去迎接,还没有等大家行礼,司徒政说
道:“我奉父皇的令,过来替父皇和我给楚王上一炷香,各位都是我的长辈,行礼就不必了。”
现在的司徒政,比以前还有威严,上位者的气势不用刻意就流露出来。
哪怕楚王世子,都没有说什么别的煽情的话,忙带着太子进了灵堂,司徒政上了香,又行了正身鞠躬的大礼,楚王世子亲自把太子上的香给插了进去。
司徒政看了看那前面的棺木,他也不能在这边久留,所以就和楚王世子点了点头,带着一群侍卫从楚王府离开了。
楚王世子叹了一口气,这就是君臣之别,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