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宅门记 >

第4部分

宅门记-第4部分

小说: 宅门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姨娘还在坐月子呢,根本出不来,且因为生的是女儿,太受打击了。叶八娘都是奶娘看着的,这奶娘也是叶老太太送过来的,姓田,本来是想着向姨娘生了儿子,然后过了满月,就带着奶娘一起会京城去的。
结果生的是个姑娘,但是田妈妈却不能走,她本来以为自己能伺候个小少爷,以后小少爷长大了,自己也有体面了,且还是在京城,离自己的家人也不远,可是如今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洪妈妈和冯妈妈也告诫自己了,既然奶了八姑娘,那就要负责到底,虽然不是小少爷,可是也是主子,是主子就不能允许当下人的挑。不然你撂挑子回去试试看,到时候也没有好果子吃。
田妈妈也知道现在已经成这样了,真是不能撂挑子了,虽然不情不愿的,可是月钱不少,赏赐也有,二太太人很大方,除了不能见到亲人外,比在京城里都好多了。反正二老爷最后肯定是要回京的,所以也就安安心心的奶起了八姑娘。
等到有一次早上,叶四娘见到服侍的姨娘里多了一个向姨娘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位姨娘都已经做完月子了啊。
向姨娘是很年轻,不过没有了以前那种得意洋洋的笑。大概是知道自己生了姑娘,得瑟不起来了。而且没有了老太太的人当靠山,只能守着姨娘的本分。
秋天凉的时候,汝州下面的各个县衙的人也陆陆续续的到府衙来报道,付氏就接见了很多县令太太,叶四娘跟着去了好几次,收到了不少小东西。
又是三年一度的乡试年,学政对官员的考评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叶士英忙着让州府的秀才准备去省里参加乡试。衙门里比往常忙了些。
付氏让叶二娘跟着自己一起管家,叶四娘如今除了上学,真的是没有什么别的事儿。
要出去逛,可以,得等到大人们有空的时候,你一个人绝对不能出二门。
所以叶四娘只能自己捣鼓点吃的东西,好大也能打发寂寞,真是外面的世界好精彩啊,可惜看不到。
连高子衿人家都还去寺庙里走了一圈,给叶四娘带回来几个据说是开了光的佛珠手串,这都让叶四娘羡慕不已。
只是付氏要忙家里和外面的交际,这八月十五中秋节也快要到了,还得给京城和娘家准备节礼,忙乱的不行,哪里还有机会出去?
所以叶四娘也告诉自己,可不能不知足,人家有的家里连饭都吃不饱呢,自己是锦衣玉食的活着,可不要玩什么精神忧伤。那样是不道德的。
以往都是京城那边会派人送节礼,然后把这边的节礼给带回去,今年也不例外,来的人是邱国柱两口子。邱国柱一家子都是老太太邱氏的陪房,付氏不看僧面看佛面,也是客客气气的把邱国柱家的请到了自己的长房,问了老太太的安。又说了些家长里短。
“承志这孩子的婚事定下来了吧,”付氏问道,叶承志是大房的二爷,庶出。今年也都十六了,不过因为大太太佟氏想要嫡长孙,所以一直压着叶承志的婚事,大爷叶承庆成婚也有两年多了,只是如今只生了个女儿芳姐儿。
这下子又把二爷的婚事给担搁了。其实付氏也不想问这些,毕竟是大房的事儿。
可是她得把话题引到元娘那边,毕竟自己这边二娘的年纪也不小了,这老是拖着,也不是个事儿,上次老爷还说,他的顶头上司想给二娘保媒呢,可是老爷也不敢答应。
要是老太太知道他们越过元娘给二娘定亲了,那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说不定要把婚事给退了呢,那时候就撕破脸了。
邱国柱家的笑道:“还没有,大太太想给二爷找个好的,所以选了好几家,都没有合适的,大家都说大太太好呢。”
呵,这话说的真是很好听,付氏却知道这不过是借口,“承志是爷们,婚事晚点没有关系,那元娘呢,这孩子也不小了啊。”付氏问道。
“咱们家大姑娘这就要定亲了,奴才们这次过来,也是给二太太和二老爷报个喜信的。”邱国柱家的说道。
“哦?真是太好了,元娘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她定了哪一家?”付氏问道。
“回二太太的话,大姑娘定的是保龄侯徐家三房的长子。”
保龄侯徐家?付氏心里真是不以为然,京城那些人,总觉得这爵位快没有了,所以找姻亲都找这些世袭罔替爵位的人家,保龄侯就是其中的一位。
可是这徐家确实乱的很,好几个房头都有庶长子,这个三房的长子也是庶出,大嫂竟然把元娘配给了这户人家。
好歹元娘也是长安伯的长女呢,竟然配了徐家三房的人。估计大嫂觉得人家就是没有爵位,可是人家徐家是有个长久的爵位,不比他们以后要强的多?
等他们爵位收回了,也有个大靠山,不怕人欺负。
其实付氏倒是觉得,明年就是三年一度的春闱了,到时候给元娘找个新科进士不是挺好,元娘的
二叔也是咱官场上的人,不怕没有靠山。何必眼睛只盯着这些功勋世家呢,这些人家里面人口那么多,光是妯娌就不知道多少,以后分出来,还不定能得到什么呢。
不过心里这么想,她也不是元娘的亲娘,犯不着为了这事儿还去据理力争,她也不是闲着没有事儿干的。

、第8章 一封信

只是很高兴的说道:“等定亲的时候,我这个当婶娘的一定选些好东西给元娘带回去。”
等整理京城送来的节礼的时候,付氏真是觉得头疼,东西是越送越少了,这次也就是带了几大盒京城里特有的点心,然后还有十二坛子酒。其他的就没有了。
现在过来的是邱国柱两口子,她还真不能把火发在人身上。
“娘,京城里就送了这么一点儿东西啊,”叶二娘看着册子上登记的东西,“那咱们送的东西岂不是太亏了?”
付氏道:“你祖母还在,咱们也没有分家,所以咱们的东西,除了自己要花销外,剩下的都要交公的。”
叶二娘却说道:“既然咱们没有分家,那咱们的吃住开销也都应该花公中的钱才对,就是我们的月钱,也该大伯母给我们发,而不是我们自己用自己的。”
“明面上是这样,所以你父亲的俸禄要花在我们头上,交给公中的就少了,你啊,别担心,我和你父亲也不是傻的,肯定不会让自己家吃亏的。”在外面外放,要是指望这一家之主一年的俸禄,那可真是活不下去了。当知府,肯定有些黑色收入,就是这送礼的,每年也只多不少。
加上付氏也会用钱买些田产铺子之类的,这些和叶二老爷都商量好了,转到她的嫁妆里面去,因为只有算成她的嫁妆,才不会归到公中,不然真是白白便宜了别人了。
但是即使这样,京城那边也要求这边每年至少要送回去一千两的银子。
这些对他们现在来说,不是问题,可是要是给的太痛快,那肯定觉得他们这边还有更多的钱,所以叫叫哭是应该的,让他们也知道,这钱也不是那么好来的。
“这么说,我们不仅没有沾上京城那边一点儿光,还要倒贴出银子来了?难道京城那边没有祖产吗?怎么就养活不了人了?偏偏的要把眼皮子定到爹这边,他们也不体谅体谅爹,爹当个官容易吗?上头也要打点,还得安抚下属,只要出事儿了,他都得担责任,一点儿也不心疼我爹。”叶二娘真是受够了,京城只要一来人,就是要钱要东西的,把她爹娘的辛苦都不放在眼里,好像他们的银子是大风刮过来的一样。
付氏欣慰了,女儿长大了,知道心疼爹娘了。
不过小姑娘说话太伶俐了,也不是个好事儿,被人知道了,人家就会考虑这姑娘太厉害了。
“行了,这事儿你别担心了,我和你爹自有分寸,咱们既然没有分家,上头还有你祖母,你爹就当是给你祖母养老的钱,吃亏就吃亏点,你爹既然要做官,这孝道方面就不能让人有的说的。”
晚上安歇的时候,付氏就把叶二娘的话捡着说了,主要是女儿心疼爹娘了,这个事儿让人欣慰。
当然付氏也不会不长眼的把女儿抱怨京城的话说给丈夫听的,以为不管怎么样,那边毕竟是丈夫的亲娘。
叶士英听了,果然是感动的很,叶二娘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当初付氏嫁过来,好几年都没有动静,后来坏了二娘,那是他第一次当爹,心情真是难以描述,虽然生的是女儿,可是叶士英却很喜欢,也是如宝似玉的疼着长大的。
现在疼爱的女儿知道爹娘的不容易了,对于父母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安慰了。
“辛苦夫人了!”叶士英也知道自己的娘和大嫂那边是什么情形,这又快到了八月十五了,怎么着也得送些东西过去。
“这次东西,就送二十四坛汝州的菊花酒,然后再送一车干货。我再写一封信,这边的任期明年就要满了,也需要银子去打点打点。”
付氏觉得丈夫真是高明,有了这封信,他们就不会抱怨东西给的少了,毕竟他们手里的银子,可是每年都上交了的,这次为了二老爷的前途,他们怎么着也得拿出公中的银子出来,只是付氏可以肯定的是,京城宅子里是只进不出的主儿,要让他们拿银子打点,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既然这边的正常要求,他们都办不到,那么哪里还有脸开口嫌弃这边送的节礼少了呢?
而且要是一直不给回音,那么等年礼的时候,自己这边也可以再送少一些,原因嘛,自然是你们拿不出钱来,那么他们自己要留点,好歹也得自己打点打点,不然这前途不保。谅他们也没有话说出口的。
而如果他们真的良心发现,给自己老爷送银子打点了,那么他们也不亏。
反正不管怎么说,老爷的这封信真的是太及时太好了,付氏觉得自己以前受的气都烟消云散了。老爷的心站在自己这边,那是比什么都好。
“妾身新得了些杭绸,也给母亲那边送些去吧。”付氏说道。
“不用送了,京城什么样的料子没有?还是留下来,你做几套衣服,然后给孩子们也多做几套。
”叶二老爷说道。
节礼就这么定下来了,那边邱国柱两口子还不知道呢,邱国柱家的被向姨娘的丫鬟小娟给请到了向姨娘这边。
向姨娘殷勤的给邱国柱家的倒茶,“邱嫂子看着比以前更年轻了。唉,也不知道老太太如何了,我是好久没有伺候老太太了,她老人家还好吗?”
邱国柱家的悠闲的喝着茶,说道:“老太太好着呢,看姨娘这面色红润,也肯定过的好吧。”
向姨娘眼圈红了,说道:“我没有能生下个少爷来,太对不起老太太了。”
邱国柱家暗地里撇了嘴,这向姨娘的心可真是大,不过还是笑着说道:“这话说的,姨娘你还年
轻着呢,机会有的是。”
向姨娘心急了,这邱国柱家的,怎么还是不说点老太太的事儿,这一急就问道:“老太太那边有没有说起我来?”
“这个我倒是不清楚,你也知道,我不是在老太太跟前伺候的,老太太平时说了什么,也是她身边的丫头最清楚呢,我要是打听了,那我这差事也保不住了。”
邱国柱家的拿着手里的一两银子,心里还是嘲笑了,这个向姨娘,真是不老实啊,老太太把她送过来,就是想让她生个儿子的,结果又生了个姑娘,老太太没有气她都是轻的了。还想着老太太记着她,她以为她是谁啊,不过也跟她们一样,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
看来,这位向姨娘现在的处境不好,不过管她的,反正自己过不了几天都要离开了,操心一个姨娘的事儿干什么?
而向姨娘却在邱国柱家的离开后,很是发了一顿脾气,丫鬟小蝶和小娟都不敢上前。

、第9章 姊妹

什么玩意儿,一个下人,奴才,找你问话,是你的荣幸,竟然推三阻四的,半天都不给句实话,而且走的时候,给她银子,她还真的要了!
多早晚有一天,她要让这个邱国柱家的知道知道自己的厉害!
“姨娘,姨娘,向姨娘请了邱嫂子过去了!”丫鬟秋儿跑回来跟包姨娘禀报,“咱们要不要也请邱嫂子过来?”
包姨娘说道:“不用了!”也就是那个傻瓜才把老太太当成自己的靠山,她早就已经想明白了,这老太太肯定是比老爷太太早死,现在靠着老太太可以,但是以后呢,老太太偏心眼,说不得老爷心里都有些恼了,到时候看自己不顺眼,那就遭了。
且现在老太太是远在天边,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这边的主母是二太太,她现在的一针一线都是得二太太给她呢,所以现在二太太才是她的衣食父母,干什么要得罪自己的衣食父母,而去想着老太太那个靠山?
何况,从老太太把这姓向的送过来后,包姨娘对老太太那点子感激,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这分明是给自己找了个对手嘛。
幸亏她没有生儿子,不然自己和七娘还不被她给欺负死了?
包姨娘也想生儿子,可是却再也没有动静,老爷如今一个月也很少进自己的门,有时候就是来了,也就是直接歇息。眼看着女儿一天天的大了,以后婚事也掌握在太太手里,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