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宅门记 >

第46部分

宅门记-第46部分

小说: 宅门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四娘点头,确实她是做不得什么事儿,只盼望着二姐姐一切都好,能顺顺利利的把孩子生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六娘呢,其实本性不坏的!

、第74章 偶遇

等叶二老爷走的时候果然是把叶三娘带走了。
叶六娘那天还多吃了几碗饭呢,反正她和叶三娘是一直都不和睦;巴不得她早点回去。活该她那边为求表现;说了那些话,这就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叶四娘他们在这庄子又愉快的呆了好几天;直到有人过来打破了平静。
这天叶四娘正在付氏这边看着附近的铺子送来的册子;就有庄头家的在外面有事儿禀报。
付氏看着那名帖;镇国公府;“是镇国公府的老太君来了,”付氏还是不敢相信。他们和镇国公府没有什么来往;就是姻亲也是八竿子打不到的。
“是,太太;说是有女眷中暑了;看着天气太热;别的地方还来不及赶去,知道这边有个庄子,就想着能不能在这边叨扰一番。”
“好,请人赶紧进来。”这名帖是不会有错的。付氏也自己换了一身衣服,对叶四娘说道:“你一会儿跟着娘,去和人见见礼。”
又吩咐人去把另外的姑娘都准备准备,说不定一会儿就要出来见人了,四娘这是刚才在自己身边,就不用让她下去了。
付氏又安排人把凉着的绿豆汤给准备好,“娘,我住的地方最凉快,不如让人在我那个地方先歇一歇吧。”
中暑啊,可不是个好事儿。付氏点头,“好。”又让人去请大夫去了。
付氏见到镇国公府的人的时候,才发现是镇国公府的王老太君中暑昏倒了,因为有付氏叫来的大夫,给看了扎了几针,王老太君幽幽的醒了过来,才知道自己被长安伯府的人给救了。
“老太君,您好好的在这里歇着,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
王老太君低声说道;“多谢了!人老了,不中用了,给你们添麻烦了。”
“老太君客气了,任是谁碰见这种事儿都不会袖手旁观的。”
王老太君在休息了半天后,就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但是天色已晚,这个时候回去也是来不及了。
这次王老太君是去离京城二百里左右的地方走亲戚,回来结果在路上就中暑了,这地方有些偏,还是王老太君的孙子武家的哥儿骑马找到这个地方,打听是长安伯府二太太的庄子,这才让人把祖母送到这里的。
陪着王老太君一起走亲戚的是王老太君的两个孙子和一个儿媳妇。
付氏已经和王老太君的小儿子媳妇说上了话,这位齐氏也见了叶四娘几个人,给了见面礼,而付氏也见了镇国公府吴家的两个少爷,两人的一个大概十二三岁,一个十来岁,大户人家的孩子长得都很不错。
付氏早在知道这边来的人的情况的时候,就让人准备了见面礼。
孩子们也在大人在的情况下,相互行了礼。
因为有吴家的两个少爷在,所以付氏就又让人准备了一个院子,让他们晚上住。
齐氏见付氏每每的都准备的很妥当,感谢了又感谢,他们这冒昧前来都是打扰了,如今还要在这里过夜,说起来都有些惭愧。
付氏道:“妹妹别说这个,谁出门在外,不遇到点事儿,咱们都在一个京城住着,这点儿忙是应该帮的,你可别和我客气了,对我们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
晚上我让人准备准备,老太君这样,不能吃太荤腥的,这边的菜都是从菜地里刚刚摘回来的,特别新鲜,我就请老太君尝尝鲜。这边还有自家养的鱼,让他们晚上来,咱们喝新鲜的鱼汤。都说乡下的鸡散养着好吃,妹妹晚上可要多吃一些。”
齐氏忙点头,这还有什么可说的,盛情难却。
晚上付氏招待了一顿丰盛的晚饭,叶四娘把自己挪到付氏这边来住了,那边的房间就暂时安排给王老太君他们住,跟着他们的也有丫鬟和婆子,付氏也留下来两个人,如果有什么不方便的,可以直接问她们。
王老太君晚上却睡不着觉,齐氏在一边服侍,王老太君道:“都说叶家不像话,老太太偏心,我看这个付氏人倒是不错。”
通过这大半天的几处,王老太君还是能看出人的好坏的。京城里谁家偏心,谁家除了什么破事儿,王老太君也是能知道个一二的。
齐氏点头:“儿媳妇也觉得她不错,毕竟是跟着自己的夫君出门十几年的,她身边的那位姑娘也挺好,细心。今儿见我脸色有些不舒服,还让人给我端了凉透了的绿豆汤,儿媳妇喝了一碗,浑身舒畅。”
“绿豆汤本来就是清热解暑的,小姑娘是挺细心。应该是叶二太太的二闺女吧。付家的外甥女。”
齐氏说道:“是排行第四的姑娘,”
王老太君心里记下了,这样的小姑娘第一印象不错,以后镇国公府的帖子极有可能送过来。
“打听清楚了没有?”叶七娘问丫鬟彩绣。
彩绣道:“那两位武公子,都是镇国公世子的嫡子,奴婢是跟镇国公府的丫鬟套出来的。”
镇国公世子的嫡子?叶七娘眼前一亮,“他们都是排行第几?”
“大一点的公子是镇国公世子的第二子,小一点的是镇国公世子的第三子。姑娘,镇国公世子没有庶出之子,世子夫人一口气生了五个儿子。“
小兰听了羡慕的说道:“世子夫人太有福气了!”能生五个儿子,那可不是有福气的人?
“再有福气也不关我们的事儿,姑娘,咱们洗洗歇息去吧。”白露说道。
叶七娘看了白露一眼,没有说什么。但是还是听话的去洗洗睡了。
倒是得到消息的叶六娘晚上高兴的睡不着觉,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叶三娘不是一直向往着要嫁到有爵位的人家去吗?这镇国公府可是老牌的世家名门,镇国镇国,人家还是国公府,
叶三娘不是天天的想吗,可她就是没有那个命,你说她要是晚走几天,今天就可以在这王老太君面前献殷勤了,但是天意如此啊,天意让她叶三娘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却错过这个好机会。
如今二婶帮了王老太君一个大忙,这人情可是欠下来了,以后走动还不是经常的?
他们这几个人不说了,四娘以后肯定是可以去的,想着叶三娘听到这个消息后的表情,叶六娘不厚道的笑了,这真是太痛快了!
第二天一大早,镇国公府的人就要告辞而去,也是赶着天早,凉快的意思。
而付氏和叶四娘已经让庄子上准备了一些新鲜的菜蔬,还有果树林的果子一筐,“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老太君喜欢吃,带回去吃个新鲜。”
王老太君见不是什么昂贵的东西,就笑纳了。
武家的两位爷在王老太君的马车两边护着,远远的走了。
而几天后,付氏觉得在这里住的差不多了,毕竟没有分家,上头还有婆婆,所以就要启程回家去了,最热的天儿已经过去,回去后应该不会太让人受不了。
但是叶四娘他们几个都舍不得离开。可是再舍不得,这也只能算作是别院,不能长久的住在这里。
让人收拾了东西,打道回府,还是带了好几马车的东西。
赶在城门关之前回了来。
厨房里收到二太太从庄子上带回来的东西,当天晚上就做了新鲜的,给各房的主子尝了。
叶大太太自然是高兴,这东西不要白不要。反正是二弟妹的东西。
不过叶四娘从留守的人里听到了一些关于府里的消息,自己的那位三叔,这次还是和三太太贾氏卯上了,非要接外面的人上门,贾氏自然不干,说那人是不干不净的,差点都动起手来。
叶老太太这次也是没有站在叶三老爷一边,也觉得叶三老爷在外面玩是玩,但是把人带回府上是绝对不行的。
“这种不干不净的女人带回来,你是想让我们府上都不干净还是怎么的?
你别忘了你还有亲闺女都没有嫁人呢,要让这种女人玷污了我们府上姑娘的名声,我绝对让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你自己在外面怎么样,我不管,但是别给我带回府来,还有,不准让这种女人怀有我们叶家的骨肉,就是有了,这一辈子我们叶家是不承认的!你要是敢养,那就不是我儿子!你自己看着办!”
叶老太太难得对叶三老爷强悍,叶三老爷吃喝都靠着叶老太太呢,还能怎么着?只能是偃旗息鼓,为了一个女人,然后放弃自己以后的好日子,叶三老爷才不会干。
贾氏自觉得老太太这次是站在了她这边,没有偏着自己的儿子,终于是扬眉吐气了一场。
这些天都喜气洋洋的。说起来也是可悲,要求低就是容易满足。
“三姑娘回来,有没有做什么事儿?”叶四娘问道。
她也让人在颐景堂打听消息,这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实大家心里已经明白,颐景堂那边的消息都可以露成筛子了,全府的主子说不定都在从颐景堂打探消息,也不少她这边一个。
作者有话要说:六娘童靴在幸灾乐祸啦!

、第75章 过继这个事儿

“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儿,不过有一次奴婢的姨妈发现从三姑娘的屋里倒出来一些碎瓷片。”绿芍说道。
她姨妈是负责颐景堂洒扫的;叶四娘听了个点点头;碎瓷片,难道三娘发火了;把东西都给打了;这极有可能。
也许是因为被送回来了;也许是因为打听到镇国公府的老太君在她回去后不久去了那个庄子上;她因为错失了这个好机会,所以恼羞成怒了。摔了东西。
如果是后者;那么就说明一个问题,她们姊妹几个的丫头里有被她收买的。
不然她不会那么快的知道这件事儿;起码也是在她们回来后才该知道的;所以到底是谁的丫头;
或许是七娘那边告诉的也不一定。
叶四娘又摇了摇头,这种事儿,七娘估计也是不想第一时间告诉三娘的。
四娘身边的丫头,青枝和绿芍是从小就跟着自己的,忆琴她们几个无父无母无牵挂的,对自己也忠心耿耿,绝对不会这么眼皮子浅,把这种事儿说给三娘的。
得了,要给三娘报信的人多了去了,五娘不是她的同父异母的妹妹?她一句吩咐,五娘不敢不听,所以三娘知道这个事儿也不稀奇。
叶老太太对付氏她们回来也很高兴,不过还是问了关于镇国公府的老太君的事儿,付氏忙
道:“是王老太君有些中暑了,儿媳只是略尽绵薄之力,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叶老太太听付氏这么一说,也不说什么了,“你下去吧。”
付氏回到芷清院,脸色就沉了下来,“太太,是不是老太太那边有事儿?”付妈妈担心的问道。
每次从老太太那边回来,都是有事儿的。
付氏冷笑道:“咱们老太太在打听镇国公府的事儿呢,我看不用多久,她就会派人去给镇国公府的老太君送药材的。”
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老太太不用才怪。
“那可怎么办好?王老太君还不把我们想成了是顺杆子爬的人?”老太太做事儿怎么就不考虑考虑二太太的立场呢?
本来不过是一个顺水人情,让老太太这么一弄,说不定就让人厌恶了。
“她要送就送,我看王老太君是个睿智的,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儿媳妇救了人,这当婆婆的去献殷勤的送药材,哼,还是隔了这么多天的,王老太君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才怪。
自己这边什么动作都没有,那边或多或少的知道老太太的性子,付氏只是觉得有些为叶府的名声担心,这种上杆子爬的品性,一般人都不会喜欢的。
结果等到第二天,叶老太太还没有来得及送药材过去,镇国公府那边就有管事媳妇过来,专门指定是给叶府二太太送东西的,感谢她当时好心救了老太君一回。
送的是从南方运来的杨梅,还用冰给镇着,一个个个顶个的紫色。
镇国公府和长安伯府不是姻亲,也不怕得罪人,所以只给叶二太太这边送了东西,那边老太太出,只是有人过去行礼去了。
叶老太太自然不敢说什么,镇国公府她惹不起,何况就算是给二儿媳送东西,那也是叶家的。
所以叶二太太把送来的杨梅给各房都分了一些,颐景堂这边,说她亲自洗干净了,送了一大盘过来。
叶老太太说道:“那么些,你都送了,自己就不剩什么了,我这牙口不好,吃这个牙酸,你还是带回去吧。”
到底对镇国公府只送二房东西有些不舒服,在镇国公府的人面前不敢发作,见到付氏就有些不舒坦了。
付氏忙道:“母亲不吃,我们当晚辈的也不敢吃的,这也是镇国公府太客气了,儿媳妇真的没有帮什么忙。
就送了这些东西过来,实在是惭愧,以后儿媳妇更要谨严慎出,谨守为妇之道,才能不辜负母亲的教诲。”
叶老太太听了这才是放心下来,然后问道:“王老太君的身体如何了,你问了没有?”
付氏说道:“管事的媳妇说已经完全好了,现在没有问题了。”
这下子叶老太太的药材送不出去了,而且看了这镇国公府送来的杨梅,她自己的东西就有些送不出手了,毕竟这杨梅可是极其难得的,要从千里运过来,还要保持新鲜,这一路上不知道要花多少的冰块,到了一盘都是珍贵的,这次镇国公府竟然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