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老身聊发少年狂 >

第174部分

老身聊发少年狂-第174部分

小说: 老身聊发少年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她来说,对花嬷嬷的感激和感情,甚至在李茂之上,她看她确实不是“姐妹”,而是“阿姨”、“老师”那般的情感。
“能伴随老太君左右,这是我的福分。”花嬷嬷抹掉脸上的眼泪,郑重地说道:“老太君放心,有我在身边,谁也不能越过我伤了你去。”
“呃,我不是这个意思……”顾卿想说自己不是来刷友好度的,可是想了想,她就说自己不是这个意思,以这个时代人的观念,不说能不能相信,就算相信了,也不能当真,这种客套话有什么好说的呢。
人和人贵在相处,是不是这个心,处一处就知道了。
“花嬷嬷……”顾卿一想到花嬷嬷昨日那潇洒地身手,腆着脸问道:“你那功夫,能不能教我几手?”
嗷嗷嗷嗷嗷,人家也有一腔侠女梦好不好?人家也曾遍读金庸古龙梁羽生好不好!
求师父收我为徒啊!
“老太君,我这筋骨,是从小打熬的,而且我练的是保护人的功夫,您身份如此贵重,谁值得您以身相护呢?”花嬷嬷为难地看着顾卿的身子,若是个年轻人,她还能把这一身绝学传授与她,可是老太太这身筋骨……
不是她打击人,若是以才质来论,这真是根糟坏的朽木啊。
顾卿一听这解释的话脑袋就耷拉了下去。
好吧好吧,就知道没有速成的武林高手。
“那,不如你教教我两个孙儿?”学会这身本领,什么刺客都不怕了吧?
“可我的功法是女人才能学的功夫,若两位少爷学了我的内功,怕是以后不长胡须,声音阴柔……”
“我X,葵花宝典!”顾卿睁大了眼睛。
“何谓葵花宝典?我这门功夫并无名字。”
“那我给它命个名,以后就叫《葵花宝典》可好?”顾卿兴致勃勃地问道。
“这功夫自我之后,怕是要失传了,叫什么都已无妨,若太夫人觉得叫《葵花宝典》好,那就叫葵花宝典吧。”
是叫葵花宝典还是叫桃花宝典,对她来说都毫无关系。
她师父一死,这门宫中绝技怕是没有几人还会了。
傍晚时分,李茂回了家,径直去探望母亲。
顾卿此时已经磨了花嬷嬷说了许多当年宫中的秘事,甚至让她答应了以后没事就教教他们祖孙几人防身的诀窍。
学不得内功,学点皮毛防身,总比事到临头抓瞎要好。
花嬷嬷见李茂一来,连忙露出“啊得救了”了的表情,差不多是立刻蹦了起来,马上行礼退下的。
顾卿遗憾地看着花嬷嬷一阵风似得跑远了,露出了好可惜的表情。
呜呜呜,李茂你就不能明天再来吗?
李茂看着花嬷嬷的背影,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和顾卿问道:“花嬷嬷这事……”
顾卿担心李茂多想,便没有把花嬷嬷在宫里学艺的那段经历说出来,而是轻描淡写地说道:“花嬷嬷是你父亲安排在我身边的影卫,此时我知道,你就不要多问了。”
李茂一听是父亲的安排,顿时对父亲的敬畏之心更重一分。
父亲真是神人也!
花嬷嬷得了李茂来的机会跑了出去,连忙拍了拍胸口念了句“老天保佑”。
她以前从来没觉得顾卿是如此磨人的老太太,今日她被抓了一天,说自己的经历说的口干舌燥不说,甚至还被问了许多奇怪的问题。
“尹朝时候有没有一个官员叫黄裳?”
“你知不知道有没有一个太监出去以后做了和尚?”
“那你们有没有留下什么前朝公主?”
“外面有武林吗?有江湖吗?你认识什么高人能收我家两个孩子吗?”
“有没有……”
救命啊,她怎么知道有没有啊!
她就是一个宫女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信国公说哭就哭,这本事实在让人佩服。
李茂指了指袖口:陈轶师父给我配的药,一碰就流泪。 
133、
陆家的珺娘这几日茶饭不思;神思恍惚;让陆珺的娘亲顾氏十分担忧。
“郎君,你说珺儿是不是那天被吓到了;半天回不过神来?”顾氏育有两子一女;大儿子已经成亲;陆珺是长女,排行老二;下面还有个弟弟年方四岁。
顾氏既要管家,又要照顾幼子;有时候不免疏忽了这个女儿一些。但她们住在一个园中;不过隔着一道墙而已;陆珺每日又要去她房中学习理家管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她自然是一下子就看了出来。
“我家珺儿岂会如此胆小,兄妹三人之中,我看就属她胆子最大。”陆元皓轻笑着安抚自己的妻子,“就算有些害怕,过几天也就好了。”
“我不放心呐,听说有些人魂魄都能被吓得离散,我可不敢赌。”顾氏家中笃信道教,她父亲正是正一派的道士,这时候不免想到魂灵之事上去。
“你若不放心,我们现在过去看看就是。”陆元皓被妻子的想法给逗笑了,“要不,顾大仙做做法,把她魂给召回来?”
他这话就是玩笑了,顾氏听他逗弄自己,忍不住也笑了出来。
陆珺的院子并无名字,只是院门上挂着陆元皓提的“幽兰清芷”四字。
陆元皓的原意是让陆珺自己给住的地方起名字,就如他哥哥一般,但不知为何,陆珺一直都没起,这个院子也就被叫做“大小姐住的院子”,没有名称。
陆元皓和妻子顾氏到了陆珺院子的时候,因时间还不晚,便没有叫下人通报,而是径直往主房而去。廊下的下人们倒是称职的很,陆元皓夫妻还未走到主房门口,就有奴婢飞身进去通报,连让老爷主母阻止的机会都没有。
“我看珺儿房里这几个奴婢调1教的倒是不错,她如今年纪大了,等下半年开始,我就让她跟着孙氏一起帮着我管家,学些真东西。”顾氏见女儿把几个小丫头教的只认主子不认其他,心中也对女儿满意的很。
陆元皓但笑不语,对于这些后院如何管家的事,他向来是一概不问,全交给妻子的。
没一会儿,陆珺出来迎接父母,三人进了屋内,顾氏眼尖,发现女儿桌上放着一本《史记》,笑着说道:“你不是一直觉得读史闷得很么,怎么今日倒有闲心拿出史记来看了?”
陆珺咬了咬下唇,没说话。
她自然不会说她前日从德阳郡主府回来,心神受到了多大的震撼。邱老太君每一个字都敲在她的心头,在讽刺着她是一个多么无知的小姑娘。
可即使她耐下性子去读史书,却也看不出头绪来,只让自己越看头越晕,一下子觉得邱老太君说的对,一下子又觉得邱老太君只是面子上过不去说的气话,不知道哪一种才是事实。
顾氏是何人?出身顾家,做了多少年陆家的宗妇,虽说现在只留一些忠仆在京中,管的事也没有以前那般多了,但城府还在,一见陆珺的神色,便觉得不对。
“珺儿,你到底藏着什么心事?”顾氏走上前去搭住女儿的肩膀,摸着她的小脑袋瓜子说道:“花会那天吓到了?”
陆珺摇了摇头。
她并没有看到邱老太君遇刺那一段,自然也没有所谓的吓不吓到。
“那是为何?”
陆珺听着娘亲的温言软语,带着一丝不可察觉的期冀问道:
“娘,我家当初为什么要和李家定亲?”
“怎么了,邱老太君人不好,你担心了?”顾氏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她最担心的也是这个。听说邱老太君不识字,性子又直,气起来的时候连老国公都打,以后女儿嫁到她家,婆婆这关是不用磨,可是老祖母这关要是难过,就得熬到她驾鹤西去才能松口气了。
陆珺摇了摇头。虽然邱老太君最后那般说她,但她并不觉得邱老太君是个坏人。
“你不是知道吗?我们两家定亲,是因为先皇做的媒。”顾氏见女儿还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拉着她一旁坐下,问她道:
“怎么了?”
“可先皇为什么要帮我们两家定亲呢?明明李家可以选择的对象很多,我又不是公主,先皇注意我一个小孩子的婚事做什么……”陆珺心中一直憋着这个疑问,这几天邱老太君“是我家牺牲了孙儿的婚事保全了你们家”的说法一直在心头萦绕,她实在是不愿意相信。
因为这与她从小看到的事实完全不符。
“珺儿,说话要看话能不能说!”陆元皓连忙打断女儿的话,“你好好的问这个做什么?”
顾氏看了丈夫一眼,瞪得他不敢再说话。
“你爹与已故的前平章政事李蒙大人是知交好友,两家……”
“娘,我要听的不是这个,这个我都听了好多年了。”陆珺心头烦躁,“这次花会,我去找了邱老太君……”
“什么?”
“你找老太君做什么?”
“孩儿去找她退亲。”
陆珺觉得自己祸事已经闯下,想来信国公府那边的邱老太君已经在家中把她说的极为不堪,她心中觉得这亲事就算不黄,将来她也过的不会多好,索性跟父母说个明白。
“邱老太君说,这婚事他们退不了,除非我家上门去退。”
陆元皓知道自己女儿胆子极大,却不知道竟然大到这种地步。顾氏更是觉得耳边一嗡,脑子都要炸开了。
“全部退出去!院子里不准留一个人!”
下人们见主母发火,吓得战战兢兢,一下子跑了个干净。
“孩儿和邱老太君说了这些年家中的艰难,希望她能高抬贵手,退了我家的亲事……”
“你到底做了什么混账事!”陆元皓怒不可遏地拍桌而起。
“我陆家的家教,怎么养出你这样不顾自尊的女儿!”
“陆元皓,你休要骂我女儿!”顾氏见丈夫说陆珺的不是,立刻寒着脸骂道:“我当年就说把女儿接进京来细心教养,是你后来见李锐失了父母,让我不用教她太多事情,以免日后生出许多无谓的事端。如今珺儿心中有怨,做出这样的事情,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夫人真是好不讲理,我们不教她这些,才是爱护她!她嫁给李锐,一不是宗妇,二不是国公夫人,若开了府去,学些管家和后院间的手段就行了,学这些国家大事,难道留着给李锐用吗?那她的一辈子才叫毁了!”
“可她毕竟是陆家的女儿!不是你陆家的家教教出这样无知的女儿,是你陆元皓哄出了这么一个无知的女儿!”
“难不成还是我教她去男方家找长辈退亲不成!”陆元皓的气也被妻子勾了出来,饶是他涵养再好,也沉下了脸去。
陆珺见到父母突然争起了有的没的,吓得大气也不敢出。
她一下子听不懂父母所说的那些话了。
还有她娘,她娘的性格虽然没有到温柔似水的地步,但平日里和他爹一起抚琴作画,十分恩爱,她从来见过娘亲对他爹如此大声。
“你们别吵了。”陆珺惨白着小脸说道,“此事是孩儿不好,孩儿甘愿受罚,只是希望爹娘不要为孩儿伤了和气,那才是真的罪过。”
顾氏听见女儿的话,对着丈夫说道:“此事你到底说是不说?你若不说,我就说了!”
“什么说不说?你真是疯了,和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说这个,你能指望她听懂什么!”
“她为何听不懂?我这女儿生来伶俐,若是一早就让我随着自己的想法养,何至于到如今什么都听不懂?”顾氏就这一个嫡女,听到她做出如此出格的举动,真是咬掉丈夫一块肉的心思都有,“你以为珺儿做出这种事,她的婆家还能好好对她?你若还按那种寻常闺秀的方法养珺儿,那才是疯了!”
陆元皓脸上又青又白,但他毕竟还是希望女儿过得好的,只得说道。
“罢了,此事还是我来说吧。”
陆珺见父母似是要说一桩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心中升起了向邱老太君退亲前才有的那种不安。她隐隐间感觉到这件事只要被她一知晓,她的人生就会走向另外一条道路。
但即便是如此,她也不后悔。
像是邱老太君口中所言那般如同蠢物一般的活着,还不如知道事实有多残酷,从此清醒着度日要好。
“当年,胡人南下,江南地方是最后被攻克的地区,胡人不善舟船,北方已经被占领了十几年,我们江南的世族还在依靠大江和堡坞苦苦支撑,那几十年间……”
陆元皓开始对女儿说起了旧事。
江南士族众多,但谈的上世族的,如今无非也就江、顾、孙、陆四家。原来魏晋时期叱咤一方的江东世族朱、张两家,早就被后期冒起的江家和孙家吞并了个干净。陆家多出文人名士。会稽只留下顾氏这一大支,经营多年,英才辈出,一时成为江南诸族之首。
而后胡人让汉人操舟,大军渡江南下,终于还是攻破了江南。顾氏一族成为首当其冲的泄愤对象,被屠戮的干干净净,只有一些提早送到江、孙、陆三家的孩子逃过一劫,托庇与三族之中,得以成长。
孙家后来投降了胡人,被江南世族嗤笑,羞于为伍,如今虽然还在,过去的名望也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当年,只有陆、江两家互为犄角,守望相助,愣是没有让胡人得了什么便宜。
而后他们献上钱粮,换来一时安宁,胡人本就不善水战,也不喜欢南边的气候,大小世族乖乖给钱给粮,他们也不愿消耗实力,便一直这么暧昧的共存着。当时许多世族就是如他们这般苟且的生存着的,凡是不屑于过如此生活的大族,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