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老身聊发少年狂 >

第22部分

老身聊发少年狂-第22部分

小说: 老身聊发少年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这几年身子不大好,已经有很久没有出来过了,今年依旧是皇后主持大宴会。
顾卿身体虚弱,入冬后关节也疼,叩拜时差点直不起腰来,腿也一直在晃。方氏一边心里暗暗叫苦,一边去扶。她们站在最前排,一举一动都有人看在眼里,这已经算是“失仪”之罪了。
没看到晋国公府的老太君都快八十岁了,那腰还挺得直直的,身子摇都没摇吗?她这婆婆乡野出身,规矩是差了点,也不至于磕几个头身子都抖啊?还是说老太太一直和皇后不太对付的话是真的?
“是本宫疏忽。来人啊,给几位老太君看座。几位老太君、怀有身孕的和身体有疾的夫人们今天都免了叩拜之礼。”
“娘娘仁慈!”
顾卿也随大流的喊着。被迫磕头、被沉重的衣冠压得透不过气的顾卿开始后悔入宫了。早上穿了稀奇衣衫的新奇劲儿一过,她开始昏昏欲睡起来。
早知道就请病不来了!反正往日里都是这么做的。
“李老夫人身体大不如前了。想过去时您老一直是跟着李老国公一起行军的。”皇后和颜悦色地对已经坐下了的顾卿说道。“有时候出去走走,身子骨自然会健朗起来的。老闷在府里,反而会闷出病来呢。您老说呢?”
顾卿不得不又一次站了起来,躬身应和道。
“娘娘说的是。”
万恶的封建社会!如果注定要穿成老太婆,为什么不让她穿成老太后算了!至少不用跪来跪去,也不用拍马腿。
“没事常来宫里坐坐吧,就算是圣上,也老念叨着您呢。若是实在不耐烦穿这些累赘的东西,大可轻车简服前来。”皇后的话让所有命妇都大吃一惊。这样的恩宠,就算是皇后的娘家晋国公府上都没有过!
在场的命妇齐刷刷地向邱老太君看去。被这么多女人盯着,顾卿觉得有些不自在。皇后说完这段话,像是随口说的那样,又去一一问候其他的封君和命妇们去了。
可皇后的话出口,谁会当她是随口说出来的?人人都不由得掂量掂量这话后面的分量。
俗话说,夫妻本是一体,这位皇后又最是稳重不过,这样的话绝不会是想起来才说的。
说是“常来宫里坐坐”,这常来就很值得商榷。这“常来”是一个月一次,半个月一次,还是想来就来呢?
就算是皇后的娘家,坐在邱太君左手边的仇老封君,也才每隔半年带着府里的命妇进宫见一次娘娘。若分亲厚,信国公府一不是皇亲,而不是国戚,凭什么老太君能常常进宫?她并没有什么要探望的对象。
还有那句颇有深意的“圣上老念叨您。”
再说这“轻车简服”。乍听起来只是担心邱老太君的身体,所以免去了诸多繁缛礼节。可能够轻车简服入宫的,大都是被宣召,以“私人”的名义入宫。也就是说,这种入宫并不是后宫定时的朝见,而是叙旧,或是正常的交际。
就如同李老公爷当年卸了所有公职,但还是经常入宫陪伴先帝一样。
这些朝廷的命妇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向自家的男人们传递发生在后宫的事情了。更多年轻的命妇,在脑袋里斟酌着有没有哪门亲戚和信国公府沾亲带故,年节里去信国公府走动走动,拜访下信国公府的夫人方氏。
可惜的是方氏没有女儿,不然小辈们也可以走动起来呢。
受到这样的恩宠,若是别的命妇,怕是早已感激涕零的下拜,要么愧不敢当,要么歌功颂德。可是作为一个现代人,顾卿完全不能理解皇后娘娘这段话的含义,只能当成是皇后娘娘的客套。
就如同你去别人家做客,别人说“下回常来我家玩儿啊,别带什么东西了空手来就成!”这样的话。关系好的,你自然就大大方方常去走动了。可是关系要就一般的,也就只能随便应付着,并不会放在心上。隋隅而安
刚穿到古代的顾卿,并没有获得“七窍玲珑心肝”这样的装备。
所以顾卿呆了半天,眨巴眨巴眼睛,像以前经常做的那样应了声。
“哦,好的,一定一定。”
……
贵妇们面面相觑。顾卿又一次成功的施放了大范围的“群体沉默”。
方氏已经用笏板把自己的脸挡起来了。
皇后给邱老太君的反应逗乐了。皇家和外面人家没有任何区别,她从腊月里开始忙年,忙了这么多天,还是第一次真正的露出笑容。
这老太太,还真是可爱。若是自己当年嫁的是信国公府,怕是要快活许多吧?若是李蒙还在世……
算了,为何这段时间老是想这些有的没的呢?她真是老了。
竟然连这种大不敬的想法都敢生出来了。
“老太太率直。”皇后轻笑着说:“我这话不是客套。老太太,您要想进宫见见太后,或者看看我这个晚辈,后宫的大门都向您敞开。”
皇后从一旁的女官手里接过一枚腰牌。
“这个您收着。出入时给宫门前的侍卫看一下,核对身份无误就可放行。”
若说皇后前面那番话让命妇们生起了各种心思的话,皇后娘娘的主动示好和送上腰牌,那就无疑是在命妇们之中引起了七级地震。
随意出入后宫!这等于是送了一条通天之路啊!若是邱老太君家有女孩子,老太太经常带着入宫,难保未来信国公府里不会多一个娘娘什么的出来!
她家现在是没有女孩,可是方氏肚皮里难道不会再爬几个出来吗?信国公府今年可是已经脱孝了!
方氏战战兢兢地看着自己的婆婆。她生怕婆婆突然说出一句“这东西我要了干啥”或者“入宫太麻烦了还是算了吧。”
从她一贯的作风以及最近越来越古怪的脾气来看,说不定真的会这样做。
天知道她多想得到那个牌子的是她!
还好顾卿不傻,看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看着她,就连方氏也是一副热切的表情,她就大大方方地接过了皇后送上来的小牌子,将它塞到了袖子里。
看见邱老太君随随便便就接过了木牌,像是揣手绢或者香囊那样把宫牌揣进袖子里,很多家教严格的妇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她应该双手捧过头接过木牌,然后跪下谢恩才是!听说这邱老妇人是出了名的怪人,看起来真的是一点也没错!
方氏已经吓得“咕咚”一下直接跪在了地上,膝盖撞击地砖的声音让顾卿听着都肉疼。
“家母身子骨不好,膝盖经常不听使唤,臣妾方氏替信国公府谢过娘娘的恩典!若家母冒犯了娘娘,臣妾愿受责罚。”
方氏重重地磕下头去,深埋不起。
顾卿这才知道自己又做错了。她考虑是不是也该跪下去给皇后磕个头?可是一来内心就不愿意跪来跪去,二来方氏说了自己膝盖不听使唤,她刚说自己膝盖不听使唤,她就下跪了,这不是说方氏在骗人吗?
方氏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信国公府的脸面现在还不能丢掉,至少不能丢在她顾卿手里,否则那也太对不起死去的邱老太君了。
呃……她是不是无意间已经把脸丢完了?
看着尴尬立在那里的顾卿,深知邱老太君为人的皇后安慰地拍了拍她的手,当年邱老太君对太后,也都是一副平辈论交的样子。
她又弯身扶起了地上的方氏。唔,好像遇见这府上的人,一直都在不停的扶来扶去呢。
“我刚刚说年高德劭的老太君、患病之人和孕妇都无需多礼,贵府的老太君当然也不在此列。你的孝心我看见了,为婆婆甘冒‘失仪’的罪责,理应嘉奖,怎么能责罚呢?来人啊,赐信国公夫人并蒂如意一对!”
刚被扶起来的方氏又扑通一下落地,再次叩首谢恩。“膝盖中箭”的顾卿只得应景地弯了弯腰。
得,今儿的命妇宴会成她们家和皇后上演“君臣相得”的场子了。
顾卿看着方氏受宠若惊的从地上爬起来,不禁为张摇光的手段叹服。至少所有命妇都是以各种羡慕的眼神对着她们婆媳俩,而方氏的眼里全然是对皇后宽厚的庆幸和敬佩。
原来她们成了皇后刷“好感度”的对象。战锤之米登兰的雄狮王
直到宴会结束,她们一行人的车驾在宫门外等李茂出来的那半个时辰里,都一直不停的有各府女眷前来拜会。期间方氏也收了无数其他人家的帖子,有邀约的,也有要去信国公府上拜会的。
总之,方氏总算有了自己是“国公夫人”的底气。
张摇光自然不是无缘无故对信国公府宽厚的,更不是随随便便的送出了“出入平安”的腰牌。
事实上,这种“出入平安的”腰牌她是没有的,整个宫里,只有皇帝和太后有。而她“出入平安”的宫牌,是圣上在大宴前三天给的。
看样子陛下是下决心要扶起信国公府了。
也是,信国公府向来无依无靠,上一代就是靠着一心为君的“孤臣”老国公而一直傲立在京城贵胄之中,这一代李蒙虽死,但李茂也不是那种扶不起的阿斗,陛下只是要一个肯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之人,这人必须有分量,无党无群。
这李茂身后一无势大的外戚,再过两年,身为大理寺卿的丈人也要致仕了;二无世族豪绅亲戚的牵绊,只能一心为君。
陛下信的,是像老国公那样的人。或者说,陛下信的是“孤立无援”的信国公府。京里像信国公府这样只依靠圣恩立足的人家是少之又少,更重要的是,军中到现在还在私底下偷偷祭拜着老国公和李蒙的灵位,李家军的威势依旧不减。
若世族真要有什么变故……
这些年世族之争是越来越激烈了,前朝和后宫都受了影响。她虽出身大族,但父族早亡,母亲是现任晋国公丧夫投奔的嫡亲妹妹,原就不能算是嫡亲的血脉。
况且他和陛下做了这么多年的夫妻,他应该早就知道她无意搀和到世族和王权那些斗争里去,她只想一心伺候好他。甚至在她的劝说下,连晋国公府这么多年来也收敛了许多。
可是陛下还是不能完全信任她。只要她姓张,只要她出身世族,她就永远打上了“世家”的烙印。外戚势力过大,让她的皇儿年近十岁都没有封为太子。
她要重新考虑考虑伴读的问题了。李锐不行的话,不是还有李铭吗?
要说大楚这位皇帝陛下为什么要给老太君这枚腰牌,除了皇后猜想的那些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担心旧友李蒙的儿子会有什么闪失。
李蒙是为了他的父皇而死,总不能让他死后连个继承香火的人都没有吧?
信国公府离开朝堂这么多年,需要再次证明自己府里的地位,他观察了李茂一阵,觉得是可用之人,至少在“谨言慎行”这点上,他和李老国公很像。只是楚睿是一心想要扶起信国公府,他们府里自己先不能出现什么问题。而且绝不能出现让御史弹劾的事情。
楚睿会让李老夫人常进宫也是整个原因。一来向群臣显示了自己对信国公府的重视;二来老太太性子直,什么话都有话直说,藏不住事,这样信国公府里行事不免就会慎重再慎重。三是楚睿从探子那里得报,说信国公府里的李锐被老太太接到了身边亲自抚养,他有些怀疑方氏和李茂的手脚不干净。
那孩子原本是天之骄子,嫡嫡亲的长孙,现在却成了尴尬的长孙少爷,一个府里倒冒出两个嫡孙来。虽听说国公夫妻将这孩子视如己出,就连外人也挑不出错来,可是楚家和李家相交多年,早知道邱老太君是个什么样的性子。
若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她这样寡淡的性子是不会伸手干预孙子的教养之事的。
她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琴棋书画更是一概不会,能教导什么呢?
种菜?养鸡?
所以这其中必有问题。
作为心思沉重的一国之君,楚睿的心里最先浮上的是各种后宫倾轧,各种图谋家业会出现的阴私。方氏虽然出身大理寺卿府,但大楚立国尚没到十年,这个大理寺卿也是看他家老爷子当年在军队里管着狱讼之事,又忠心耿耿才恩封的。若说见识,真比不上她那出身累世的大嫂。
若是她要暗害李蒙之子李锐,邱老太君不会饶过她。现在没告发出来,恐怕只是犯了一些小错,惹了老人家不悦。
但这种事做了一次总会再做第二次的,给老太君腰牌,就是给老太君一个入宫申饬的机会。若方氏不贤,他就让太后下旨罢了方氏的一品夫人诰命,再赐一个身家清白的平妻给李茂就是了。
李蒙和他相交于贫贱之时,虽因摇光的事情疏淡了几年,但终是莫逆。若非他早逝,现在应该已经是他的肱骨之臣。李锐那孩子,现下看来应该是不能继承国公之位了,但却不能就因此断定他不能成才,更不能因为没了父母的庇佑就任人摆布。
李茂若自毁长城,做出这等背信弃义,毫无孝悌之事,不用也罢。
、第30章 一掷千金
从除夕开始,顾卿也不知道被人磕了多少个头;光是做金锞子和银锞子的金银就不知道用掉了多少两。
作为国公府里地位最高;年纪最大之人;所有的下人们是要先来她院子里磕头的。
除夕那天;一大堆丫鬟婆子,在院子里站得满满的;一排排的进来磕头,顾卿那一天的脸都笑僵了。穿着新衣,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女人们跪在地上给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