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蒋四小姐 >

第164部分

蒋四小姐-第164部分

小说: 蒋四小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欣瑶心下叹道,靖王果然走了这步棋,这是一步好棋。
庆王府与韩王的关系隐在暗处,靖王拉拢庆王府放在明处,这一番保媒拉纤除了能试探一下老庆王爷外,还能看看韩王的反应。
倘若庆王府拒了去,靖王也就别放心思在这上头了。若庆王府应下了,那韩王与老庆王爷之间必心生龌龊,相互狐疑。到时候老庆王能为谁说话,还真不好说
欣瑶不紧不慢道:“二哥,要是庆王府应下了呢?”
燕淙元轻叹一口气,半晌才皱着眉头道:“我不过是想试探试探,要真应下了,我倒有些看不懂我那皇叔公了。”
萧寒却道:“二哥,也不是不可能,庆王府这样的盛名,又有这样一条规矩摆着,那燕红玉想嫁也难。说不定老庆王爷为了孙女的前程,咬咬牙也就同意了。放眼京城,阿远的条件最合适不过!更何况老庆王爷能安稳至今天,眼光自然看得长远,前些日子朝廷的局势,他自然能看出一二。二哥的好意,也许庆王府会顺势而为。”
燕淙元笑着问欣瑶,道:“弟妹,这事,我就等你一句话!”
欣瑶心道,小叔叔啊,你着实可怜,好好的婚姻大事,就成了旁人的试金石。
她咬了咬牙道:“要是庆王爷拒了去,我也无甚可说的。万一应下了,小叔叔他……”
“你不说,我自然明白。先太后去世三年多,周家如今已今非昔比,你家那个老太太掀不起多少风浪。十六在阿远身边放了两个高手,我身边四个人与这两人交手,堪堪打平,你尽可放心,再说,日后阿远背后站着的是庆王府,就算有人要算计徐家,算计瑾珏阁,只怕也得掂量掂量。宫里的人,我会留心的。你放心,阿远是我护着的人,我不会让他受一点委屈!这门亲事,不过是走个过场,日后他想做什么,我不会拘着。”
燕浣元说得隐晦,蒋欣瑶听得明白。
她故意拧了眉头沉思了半天,才心不甘情不原的说道:“就照二哥说的办吧!”
燕浣元轻笑道:“弟妹无须愁眉苦脸,说谋的人还坐在这里,成不成还两说。我有个东西,你且看看!”说罢,从怀里掏出一张信纸,递给萧寒。
萧寒接过信纸看都未看,径直给了欣瑶。饶是欣瑶有过心里准备,也被信上的内容惊了一跳。
她把信递给萧寒,喃喃自语道:“怪道福伯前两日来信说,苏州府,安徽府今年的粮食价格比去年贵了一成多,原本都到了他手上。”
萧寒略看了一遍,半晌才道:“二哥,十六那边怕是有危险了。”
燕浣元点了点头道:“弟妹,你那日在桌上写的两个字,是我错怪你了。前些日子,御林军里头有几处人事变动,看着细小,细想想则大有深意,我倒没料到,父王尚在,他的胆子居然这样大。”
欣瑶抚了抚额头,谦让道:“二哥,我也是瞎猫遇着死老鼠,我跟你写那两个字,心里是没底的。”
蒋欣瑶没有说实话,她心里有底,而且很有底。
这几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谁又会那么大老远,冒着风险,跑到京郊来收粮食?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有人正在筹备大量的粮食。古往今来,都有大战之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
联想到这一年来,今上对韩王,对苏家,对江南的打压,欣瑶觉得换了她,只怕也只能选择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了!

☆、第四十九回 谁哭谁的穷

书房里一时安静了下来,只余烛火明明暗暗的跳跃。
燕浣元端着茶盏的手顿了顿,思了思道:“收粮一事,事关重大,咱们且坐下来,好好商议!弟妹,我知道你一向聪慧过人,谨小慎微,凡事总不愿多说,生怕惹了祸事,只是如今的局面,摆在眼前,我希望你能来帮我。这事,我与小寒说过几回,他顾虑你良多,总不肯应下。”
欣瑶目光灼灼的看向萧寒,男人回了她个苦笑。
欣瑶长叹一口气,轻道:“二哥,我一个闺阁女子,见识有限,有些事,不过是碰巧而已!”
燕淙元笑道:“一回碰巧倒还罢了,回回碰巧这样的好事,我还没见过!上回安南侯府的事,弟妹可是神机妙算啊。那日怡园二哥有什么得罪弟妹的地方,还请弟妹原谅则个!”
蒋欣瑶这个向来吃软不吃硬,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她要再拒了去,只怕那靖王要怒拂而去,道一声不识抬举。
她柔声道:“二哥,这么大批的粮食,如何运输,藏于何处,可查探清楚?”
燕浣元笑眯眯的给萧寒打了个眼色,道“只能查到粮食是通过各个商队运到西北,到了西北就销声匿迹了。西北苦寒之地,地广人稀,线拉得太长,很难打探!”
欣瑶既打定了主意,便不再左右摇摆,如实道:“二哥,前些日子,庆丰堂的长柜陆尘晓跟我说,今年药材价格,像三七,仙鹤草,血余炭,棕榈,艾叶,槐花。地榆,白及这几味药材涨得最厉害。”
萧寒虽不识药理,对药材还是有几分见识的,遂正色道:“二哥。这几味药都是止血的。”
燕浣元点了点头,沉默良久,道:“这事没有真凭实据,只凭我们几个人的推测,不足为信。”
萧寒却道:“二哥,还需早做准备,等有了真凭实据,说不定就晚了!”
燕浣元叹道:“如今之计,唯有多派人手,追查这批粮食及药材的去处。十六那边。得尽快派人通知他。弟妹有什么好计?”
欣瑶面色凝重,秀眉微皱,道:“西北五军,赵虎统兵二十万,位中军;十六统兵十万。位左路。右路,后路,前锋营各有五万,这么算起来,西北半数军权握在赵将军手里,赵将军从来都是韩王的人。韩王暗中收粮,收药。想必也是在做最坏的打算。我在想,如果咱们有本事把那二十万大军收入囊中,来它个釜底抽薪,二哥大业可成!”
燕浣元轻轻摇头道:“我何尝不知?只是那赵虎在西北十年光景,骁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在军中威信极高,他的兵权不是那么好收的,弄不好,西北大乱!西北乱,则天下大乱!”
欣瑶长叹道:“二哥。一个手握重兵二十万的人,即便他不是韩王的人,也保不准哪天他自个就反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燕淙元赞道:“弟妹看得分明,西北五路大军,原本中军人数并不占多。先太后在时,有一回蛮子入侵,太后硬是把十万大军归入中军,大战后,迟迟不还。太后仙逝后,父皇想要动,已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赵虎这颗棋子便是先太后一早就为大哥预备下的。”
怪道先太后对儿子迟迟不立太子也不着急,原来是有持无恐。怪道今上要让十六坐稳左路军,原来也是怕被人造反。蒋欣瑶心下思量。
萧寒慢悠悠的道:“二哥,今上龙体安康,那赵虎暗中收粮,造的可不是二哥的反。”
欣瑶心中赞许道:“二哥,小寒说得对,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最急的可不是我们。”
燕浣元心下一动,气定神闲道:“看来过两天,得让天翔给父皇请个平安脉了。”
萧寒又道:“要防着打草惊蛇,如果能把人调到京城就更好了。”
欣瑶心思微转,嗔笑道:“我娘家的祖母今年七月份是六十整寿,府里要大办,听说我大伯一家都要进京贺寿呢!老太太想念重孙子,想让大伯早些进京。不过苏州府到底是蒋家的根,要我说,得派些个得用的,看家护院,免得府里那些个下人趁着主子不在,山中称大王。”
好主意!
燕淙元深深的看了眼女子娇笑的脸庞,半晌才道:“弟妹啊,以后凡入我府里的消息,每日我着人另抄一份让他送过来,你看看,心里也好有数。萧府统共就三个主子,没什么大事,小寒衙门里公务繁忙,也不能长陪你,你就当消遣消遣吧!”
蒋欣瑶幽怨的看一眼萧寒,谁说我日子过得清闲?管着府里大几十口人的吃喝拉撒,管着庆丰堂,谨珏阁,怡园的一年到头的帐本,我的日子过得很忙,相当忙。
蒋欣瑶苦着一张脸,目光深深道:“二哥,不是我推辞,实在是谨珏阁,怡园,庆丰堂这三处……哎,您是知道的,小叔叔没几个月就要脱了孝。他一回京城,衙门里的事还忙不过来,哪有时间打理这些个俗物?再说,如今几处铺子的生意也不大好,我总得把心思多放些在这上头,万一小叔叔真要娶那个什么红玉的,没个十万,八万的,哪里能应付过去!”
燕淙元哈哈一笑,这个女子算计的本事一流,哭穷的本事也是一流:“小寒,你这个媳妇娶得好啊。也罢,弟妹想要什么,直说,我喜欢痛快人!”
蒋欣瑶摇摇头,笑道:“二哥,欣瑶只想二哥大业得成后,把西北的采玉之地,在官家的范围外允我开采五年时间。五年之内,瑾珏阁四处铺子,分利二成给二哥,不知二哥意下如何?”
燕淙元倒吸一口冷气,真真是好胆量啊!
他沉吟许久,才抬了抬眉道:“五年二成利是不是少了些!”
欣瑶弯了弯嘴角,轻叹道:“那就得看二哥给我的范围有多大!哎,不瞒二哥,残羹剩饭也只能填饱肚子而已。”
燕淙元觉得脑门有些疼,他深深的的看了女子一眼。目光似箭,许久才道:“允了!”
蒋欣瑶大喜,忙上前一步,深深一福。谄笑道:“日后二哥有什么吩咐,只管与欣瑶说,欣瑶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燕浣元冷哼一声,朝萧寒一瞪眼,甩袖而出!
萧寒无可奈何的看了欣瑶一眼,眼中都是笑意。
他上前捏了捏欣瑶的手,轻声道:“瑶瑶,你先睡,别等我。今晚我不一定回府。”
欣瑶分外温顺点点头,柔声道:“早点回来!
蒋欣瑶待男人走后,实在按捺不住激动的心绪,索性在书房里踱起步来。
西北五年的采邑权。发了,发了。这下瑾珏阁真的发了!
这一夜,男人果然没有回府。蒋欣瑶则是抱着被子,睡得酣畅无比。
在外头守夜的轻絮,梧桐半夜听到大奶奶呵呵笑了几声,吓得赶紧进屋察看,却看大奶奶蜷缩着睡得正香!
……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暮春的京城淅淅沥沥下起雨来。三五日没歇!男人越发的早出晚归,蒋欣瑶也渐渐的忙碌起来。
靖王一咕噜把三年来朝廷上上下下发生的大事,小事都让人眷写好了,给欣瑶送过来。蒋欣瑶每日晚间埋头苦读,心里对靖王十分的鄙夷。
不过是五年的采石权而已,至于把哪年哪月哪日宫里哪个娘娘在御花园唱了首歌。某年某月某个大臣纳了房小妾这样的小事也眷写过来吗?她是给他卖力,不是给他卖命!
渐渐的,欣瑶却看出些道道来。
娘娘唱歌,唱的是歌,引的是人。这不,皇帝心喜之下,一连三天歇在其处,第四天,就把娘娘的父亲往上升了升。这小曲唱得,忒值。
臣子纳妾,纳得是下属送来的美妾,偏这美妾却是死对头布下的棋子,至此后,臣子府里的大事小事不出三天,就到了死对头的书案上,供其笑阅!这妾纳的,真冤!
蒋欣瑶阅览的同时,也时常会有些念头从脑子里跑出来,深思熟虑后,一一写下,让暗卫送过去。
燕淙元常常看着这一手漂亮的隶书,陷入深思。
这个女子看问题总与旁人不同。
比方说,他去庆王府说谋,老王爷称病不出,世子客客气气把他请进府,又客客气气把他送出来。身边众人都说这是拒了意思,也不必把心思放在庆王府了!
偏这个女子来信道:“举秋毫不见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言下之意是厉害的人,都是不动声色的,不打眼的,弄清他客气的表面后头藏着的东西才最重要。
果然第二日,靖王接到线报:昨夜老王爷与世子两人议事至天明。
又如:杜天翔给皇帝请脉,皇帝问起近日京城中有何趣事,天翔笑称杜家庄子里放了三年的陈米居然被人高价收走了,母亲为此乐了三天。
皇帝默然,却并无动静。
众谋士商议说是不是让哪个娘娘在今上耳边提一提,透透口风。这个女子却写信道:“多说反无益,不如静而待之”
就在众人等得心急如焚之际,十天后,父皇把他叫了进去,让他留意京郊收粮的去向。
燕浣元事后询问她为何笃定父皇一定会重视这事,她却只让小寒带来两个字“猜的”。
燕浣元只觉得血气上涌,后牙槽咬得生疼。
ps:
长假结束,包子又要恢复起早起晚,堪比狗的日子,心中忧伤。
鉴于有些可爱的书友说包子三观不正,琼瑶附身。
想包子一生在红棋下,长在春风里的四好青年,那三观……向*保证……绝对是妥妥的正。
新手写书,难勉有不足之处,书友们大人大量,好歹也撑个船嘛!

☆、第五十回 读医书,闻百草(二更)

燕浣元一袭半旧不新的袍子,接过下人递来的酒,一饮而尽。
他握着酒杯有意无意的把玩了半晌,突然起身,把蒋欣瑶的书信扔给一旁的刘滔,叹息道:“刘公,此女子若为男儿之身,必是将相之才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