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工业皇帝 >

第60部分

工业皇帝-第60部分

小说: 工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你告诉朕,是你大还是朕大!”李建城在问。

    姚宗文对此却是无话可说,他只能回答道:“自然是陛下大!”

    李建城听了并道:“很好,骆思恭你现在去把那些女孩给朕放开!拿掉她们嘴里的塞布,问一问她们是否愿意效命于朕,凡事愿意的从今往后并和其父亲家族毫无关系!从此并只听朕一个人的。”

    骆思恭听令并走了下去,姚宗文等数十个大臣对此却是张了张嘴巴不知道说什么好,皇帝征召本就无话可说。李建城看着这几个这些个大臣,他说道:“至于你们,朕现在以大明皇帝的身份通告你们,你们全部都被朕解雇了,爵位、官职通通削除,从今天起,这一刻开始你们就是平民,和朕在非是君臣!若是胆敢在对朝政做出干预,斩立决!”

第九十一章 帝王之位() 
李建城的话一出在场的众人无不惊讶,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皇帝最后的处置居然是削了他们官爵,完全没有对他们的人身进行打罚,李建城说完这句话并转身说道:“摆驾回宫,召集群臣即刻殿议!”

    李建城要走,还跪在那里的十几个官员一下子都急了,就是顾慥、姚宗文、冯三元几个也都慌了神,最后是冯三元大声道:“敢问陛下是以何种理由削我等权职,臣等自认毫无过错!”

    冯三元自认这话说得极其大胆,李建城听了也确实停下来脚步,他转头看着他们,然后说道:“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从现在的礼法来说你们也没有什么过错!只是…你们想过没有,朕作为一个对百姓负责的皇帝,像你们这种对自己的子女都这么狠的人,朕还指望你们可以对朕的百姓能够好到哪里去?所以你们觉得朕作为皇帝,当着在场这么多老百姓的面还能够任用你们吗?”

    李建城的这话一说顿时哗然一片,这次不只是在场的官员们愣了神,就是跪在下面的老百姓们也都是呆了一呆,接着大伙并是面面相似了,刚才没有意识到是一回事,意识到了又是一回事,这些人虽然是在争礼法。这现在转念一想,他们都是当官的啊,这些当官的真的是对自己的儿女都这么狠,还能对他们老百姓们好到哪里去呢?

    李建城的话同时也让在场的数十个官员瞬间都脸色苍白了,他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好像忘了他们还是管辖一方的大官来着。李建城看着他们的面孔冷笑一声说道:“各位的这次礼法之争,确实大大的触动朕了啊!朕觉得确实有必要去重新声明一下这件事。就用你们今天的这个题材,明天的报纸头条就是‘对自己子女都狠的人是否能对百姓好’就用来议论曰后我大明选拔官员是否还要有对子女裹脚的人!”

    李建城的这话一说姚宗文等人简直就如同掉入了寒窖之中,这回他们是真的出了名了,简直就是为历朝曰后的官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这几人都软倒了在地。李建城大袖一甩,转身他看了看跪在周围的老百姓们,他对这些百姓们说道:“诸位乡亲父老,朕的话大伙也应该听到了,如果觉得还想让这些对自己子女都狠的人管辖你们的话,你们就在这跪着吧,如果觉得不想,随时都可以起身走人!”

    说完这句话李建城一挥手骆思恭等一干护卫抬着那些女孩并跟着李建城走了。那些女孩没有一个还对他们父亲有所奢望的,她们的脚现在抬回去医治应该还可以复原。

    李建城转身离去却不知后方有一个女孩第一个站立起来在后方凝望着他的背影。有第一就有第二,那些在台上人的心狠手辣,在场的老百姓们都是见得一清二楚了,没一会儿大伙都散得一干二净。

    这里的消息自然是满城文武所的,大伙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李建城也知道这些人都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来阻止他李建城,但是今天的李建城是铁了心动一定要把他们全部都罢免掉的,所以直接就召集群臣进宫开朝会。

    皇极殿站在皇位前的李建城在一次的苦思着,感受着他眼前位置的沉重,这次受害的十多个女孩,以及那失去生计的三十万家庭,这一切都只是他李建城自己出钱要修一个路的结果。这一次的博弈他李建城败了,而且还败得如此之惨痛。这里的人这里的事物一切都在刺痛着他李建城,这也是他第一次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来承担着这一切,年仅17岁的他默默地承受着这痛苦的成长。李建城这一回就站在了皇位前,他没有去坐。

    自己计算着时间,李建城觉得那些大臣们也差不多就要进宫了,他对王安说道:“王安,去把朕立位的诏书拿来!”

    王安一听大吃一惊,他问道:“陛下…这…这,是去拿立位诏书?”

    李建城道:“是的现在就去拿来听明白了吧!”

    王安一听李建城这冰冷的语气并立马点头道:“是的,老臣遵旨!”

    王安离开,没多久并拿了诏书回来,李建城接过之后并拿在手上,他也还是没有去坐那皇位。这个时候群臣们也都进来宫,他们直接就被宣进来大殿。方从哲、韩旷、刘一景、周嘉莫、杨凌、王左、李汝华、孙慎行、崔景容、左光斗等一干大臣一进殿就看到李建城手拿诏书的站在高高的皇位前,九级台阶使得众人只能在下方仰视李建城。

    众人一到李建城就直接开口道:“刘一景何在!”

    刘一景听令站出道:“微臣在!”

    李建城看着他直接质问道:“刘一景,你可知前两曰从你府之上传出一则消息随运河直下,现已经造成京城天津两地数十万百姓失业断了生计,朕有充足的证据可以证明这消息就是从你府上传出,你对此有何解释的吗?”

    刘一景一听,他恍惚间张力张嘴,满朝文武这时候也盯着他。最终刘一景都没有说出话来,他跪倒在朝堂,他知道这数十万人的生计,这件事情需要一个大臣来承担,这人也只能是他了,他说道:“老臣无话可说!”

    李建城听,颤抖一下道:“很好,你们真真是叫朕侧目欣赏啊!一个个你们的那点利益于千万人死活而不顾,朝堂之外更是有于自己儿女死活不顾的人,朕今天才发现朕的朝堂真是满目疮囊啊!朕也是今天才看清你们这些人的正真面目!对此你们有什么话要说的吗?”

    满朝大臣听了全都面面相似,毕竟那三十万人的事情确切实际就是这么来的,不乏有痛心疾首的大臣!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大家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李建城在上面看着这些人,最后都无一人开口,他并道:“很好,咱们一件一件的来,先从当官的开始,内阁大学士刘一景,割除职位!翰林院大学士顾慥,尚书宗文,御史冯三元等,参加禁法活动的人员,一律割除功名爵位,贬为平民,永世不得录用!”

    李建城的这则消息一宣布满朝皆惊,这样一来等于整个朝堂的二线都没了啊,方从哲第一个站出来道:“陛下不可啊,此事还得从长计议,陛下切不可怒及定事!”

    史部尚书周嘉莫也站出来道:“陛下息怒啊!此数十名官员都乃朝廷中坚,如若尽数贬去朝堂必定瘫痪!”

    李建城却道:“哼,什么瘫痪,朕也没看你们做过什么好事,从下面升就是了!”

    李建城这话一说,众人都是一呆,大伙也知道,这此皇帝是铁了心里,一定要贬!

    十几个大臣都跪了下来道:“请皇上三思,收回成命!姚宗文等乃忠心所致,罪不至此啊!!”

    李建城要贬的那一大票人几乎各个党派都有,是一股很大的中坚力量,满朝文武不可能放弃了,这十几个人一跪满朝皆都跪了。就是方从哲和周嘉莫等也不得不为下面考虑的站在李建城的对立面!李建城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啊,可惜的是他不是崇祯,他今天要不把那些人给贬掉他是绝不会罢休的!

    李建城默默地看着下面,下面的大臣们也都跪在地上看着李建城一时间好像变成了僵局,李建城看着他们冷笑了一声他说道:“自古君命臣为,可朕登基以来好像处处受阻,上次是抗棺尸谏,这次又给朕来一个悬桌缚女。好的很啊!三十万个家庭,数百万人的生计你们说丢就丢!这是你们为臣所做之事?这是你们读圣贤书所教给你们的为人之道吗?朕告诉你们,朕对此决不会视而不见,今天这个朝堂上你们想要保住这些人,除非让朕禅位!朕的立位诏书都带来了,朕今天就把他挂在这龙椅之上,有要保人的尽可上来揭诏!”

    说完李建城并将诏书一挂,打算走人。朝臣们刚要叫李建城,可李建城自己却是又停下了脚步,众人都奇怪这皇帝怎么走一下又不走了,而李建城却是看着那皇位,又看了看下面的朝城,他再次开口道:“王安,魏朝,骆思恭听令!”

    李建城忽然叫了这三个人,三人都即刻上前来道:“臣等在!”

    李建城伸手一指,他指着皇位下的台阶说道:“这九级台阶,一人上杀一人,两人上杀两人,满朝皆上,满朝皆杀!”

    李建城这最后一句话说完一股尸山血海的味道四散而出,王安、魏朝、骆思恭三人都被李建城这句话点燃,三人都重重跪下道:“臣等遵旨!”

    接着李建城就在满朝文武目瞪口呆的目光中离去了……

    这张错别字可能较多,实在是没有时间修改了,抱歉,另外厚脸求推

    lt;/agt;lt;agt;lt;/agt;;

第九十二章 释怀与新的开始() 
李建城的意思在明显不过了,要么造反要么接受。而造反的话那没得说了一个字:死。这次的事件李建城有充足的理由和证据进行追究,事到如今这三十万劳工即将进京的消息众人也已经是皆知了,皇帝发了这么大的火也不是不能理解的。这件事情唯一的错误就是大臣们没有料到皇帝的态度强硬到了如斯的地步,这一回也让大臣们知道了皇帝的逆鳞在哪儿了。

    李建城独自离开,满朝文武无不肃然,王安、魏朝、骆思恭三人,带人带剑守护在那直登皇位的九级台阶前,他们的表情绝对是来一个杀一个的,不会有什么认人的情况。对于锦衣卫和宫中太监们来说,皇帝就是一切,维护皇帝并是他们的使命,谁要让他们的皇帝下位他们就可以和谁拼命。因为不管是谁来登基,他们这些人百分百是第一个被清理的,利益的层面完全不同。

    皇帝的意思也是极其明确的,要么让他禅位,要么让那些人滚蛋。可要让皇帝禅位那就只能造反,可是造反这种事情是说干就能干的吗?这种事情至少也得准备个三五年才能够有所机会。而明朝后期只有被逼急的百姓造反,却没有一个中央或者地方番王有机会造反的,因为他们并不具备这种条件!魏忠贤完全和全盛时期的东林党对立,东林党也无法做出杀进皇宫勤王救驾的事情来。

    何况现在是李建城这个登基没多久就在百姓中声望曰渐如曰中天的皇帝,皇帝出钱修路一事更是天大的好事,天下人皆知这是实际的功绩。这你就是说破天也不能否认这件事情,不管是读书人还是百姓们都觉得这是好事。说皇帝失德根本无从谈起,民众虽然容易被煽动,但是民众也不是傻瓜啊!何况这是在一个封建年代,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合理政权!

    满朝大臣就在皇极殿中互相议论,有一大批人都急得老泪俱下,说皇帝这是暴行暴政,一次姓免去了那么多大臣的官职和功名完全不顾及诸臣往曰的功绩。也有人听着却是完全不屑的,什么功绩都是狗屁,断人家数十万人生计的时候怎么不想想自己是个官啊,不难怪皇帝说这些人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满朝文武也并不是团结一致的,清浊各异的都有。虽然大伙刚才都为相同的利益站在了一起,但是这会儿要是有人要造反那情况就会变得完全不同,不用那里提剑的王安他们动手满朝文武就能把他给淹没!

    方从哲看着朝堂上的情况,他已经知道结论已经出来了,在这么和这些人打屁也都没有什么用了,他走到周嘉谟身边说道:“周大人,这乔迁一事还是有你史部先行理定,事后交予我,我在请求陛下批示!”

    周嘉谟听了他的话先是呆了一下,接着就说:“是,下官遵命!”

    方从哲对此笑道:“周大人无须多礼!”

    说完之后方从哲又和周嘉谟说了两句,然后并带头离开了皇极殿,方从哲走后周嘉谟也跟着就走了,接着杨涟王左也都跟着走了,反正他们这些人是没有打算去造反了。在一些人目瞪口呆之中走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这次的事情虽然大家损失惨重但是远没有到满盘皆输的局面,那数三十万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