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妻居一品 >

第62部分

妻居一品-第62部分

小说: 妻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勋贵之首信阳王有牵扯?
“子墨,你休要拦我,念慈庵我一定要去的。”
“承善,我帮你。”
尹承善?丁柔歪了歪脑袋,看样子他很着急去念慈庵,丁敏等得八成他,那尹承善许有一份光明的将来,丁柔将马车帘子放下,遮挡着严严实实的。
太突然问道:“你认识他?”
他指的尹承善,丁柔轻笑:“九九重阳那日在落凤山碰到的,他同妹妹一起去落凤山赏景,我同姨娘在亭子里歇息时,听了几句他们兄妹的谈话。”
丁柔没打算瞒着太,落落大方的将那日的事情讲出来,她同尹承善不过见过一面,今日不巧遇,连姓名都不知,看他如此着急,又去念慈庵,大半为了他生母,看尹承善的穿着,尹家也大户人家,比丁府怕要富贵些。能以字称呼信阳王的人,才学、家境、人品都应数得上。
那位坐镇信阳王府的老太妃不寻常女子,疆场产子箭射蒙古帅旗,唯一继承太祖皇后衣钵之人,信阳王又她唯一嫡亲的孙子,老太妃对舍得让他镇守北疆,疆场拼杀,立下战功。但回到京城,聪明的老太妃会对孙子周围的人多加注意,京城各方势力交错,皇子们对太子储君之位跃跃欲试,信阳王府不能错走一步。
虽然同信阳王不过匆匆见过两面,话没说上几句,丁柔直觉信阳王齐恒有着武将的一切特质,骄傲,刚烈、勇猛,在排兵布阵上的智谋,但在京城,他这种烈如火的性子,很容易被人算计。以信阳王老太妃的精明,怎么会看不出孙子的劣势。。。丁柔转念一想,许信阳王这样用着才会放心。
“你。。。你信阳王殿下?”
外面出来尹承善的惊呼,丁柔了然一笑,原来隐瞒身份结交,因尹承善眼前的困难他才无奈表露身份,尹承善会如何做?卑躬屈膝?勃然大怒?还割袍断义?丁柔提起些许兴趣,卑躬屈膝——小人行径,勃然大怒——不够圆滑,略显自卑,至于割袍断义气——书生意气,自命清高。
太显然也对外面的事感兴趣,不曾催促马车前行,专心的听着,丁柔猜透太心思,尹承善怕太也听说过,丁柔再次撩起马车的一角,寒风丝丝卷进来,足够让太看见外面的动静。
她顺着一角向外看去,尹承善不敢相信的愣住了,一身鹤袭大麾的信阳王齐恒尴尬的解释:“我不有意瞒你,回京后我见了不少人,那日在酒肆, 我同你拼酒论剑何等的快活自在?你对我的脾气,如果我告诉你实情,尹承善,你一定会疏远本王,撇下我离开,哪有后来咱们相交的事儿,除了没告诉你我信阳王之外,我没瞒你任何事,子墨祖母为我取的字,京城鲜少人知道。”
“你今日专门因我偷跑出信阳王府?”
“听说你母亲病了,你去念慈庵求庵主师太救命,我同你说那位老尼姑最会糊弄人,神神叨叨的没一句准话,她又不妙手回春的大夫,如何能救你母亲?”
尹承善眼底黯淡了几分,叹了口气,“我何尝不知?可别无办法。。。信阳王殿下。。。”
尹成山突然握住信阳王的手臂,“信阳王府神医门座上宾,你同神医阁阁主认识的,能不能请动神医阁的人,为姨娘把脉?”
“你不怪我隐瞒身份?”
“不怪不怪,能认识子墨,姨娘有救了,子墨,子墨。。。快些。。。快些。。。”
尹承善拽着信阳王就向神医门走,“能救下姨娘,我明日亲自将五年前埋于树下的美酒启出,让子墨尝尝我酿酒的手艺。”
“好,好,好。”
尹承善做了最好的选择,丁柔看着他们两人离去,据说神医门之所以奉信阳王府为座上宾,因受过老太妃的恩惠,昔年曾同太祖皇后有交情,想到在念慈庵等着尹承善的丁敏,丁柔推测尹承善定去了念慈庵,求医无门时,丁敏安慰他?还丁敏手中有医治他生母的方法?莫非前生信阳王没同尹承善认识?还信阳王偷溜出府没成功。。。街角处人影一晃,丁柔敲了敲身子,看见那人腰间的玉牌,信阳王府的人,老太妃派来跟着孙子齐恒的。
如此想来,前生信阳王并不认识尹承善,方才听他们谈话,他们在酒肆相遇很偶然,前生可不一定会碰到,不认识信阳王的尹承善能让丁敏冒着风雪去念慈庵,将来的成就一定不小,而认识了信阳王。。。丁柔倒有些拿不准,他会不会比丁敏那世更出色,信阳王耀眼尊贵却也暗藏凶险,或者说得信阳王府提携,尹承善仕途顺畅?仕途之路太过顺畅,少了历练沉浮不见得好事,尤其同信阳王交情莫逆,尹承善还会尹家庶子?
因突然而来的富贵,失了本心,如同丁敏对翠烟无缘由的宠爱,宠得翠烟不知身份好歹,尹承善会另一个翠烟?落凤山上自傲自强的话,“一定要给生母挣个诰命。”犹自在耳,希望他能记住,信阳王老太妃可看不上软骨头趋炎附势之徒。
太不着急赶路,偶尔撇过沉思的丁柔,嘴角欣慰般的翘起,不打扰丁柔的思路,虽然太也不知道丁柔从中想到什么,但她只要肯想肯琢磨,总比轻易放过的好。
太见丁柔逐渐清明的眸子,抿了一口茶:“尹承善,尹大学时府上四公子,生母为良家妾,他学富五车,通读经史子集,在太祖皇帝所立的燕京学院里颇有名望,比之尹家其余嫡出公子强上许多。”
“燕京学院?”这什么地方?太祖皇帝怎么没直接再搞怪点用燕京大学?“不万岁爷燕京学院的院长?”
太点头,“大泰全国共设立四所皇室承认的学院,一为燕京学院,二位直隶学院,三位杭州学院,四为广州学院,四所学院的院长都当今陛下,天下文人大多汇聚四所书院,每所书院有五十名助学名额,免除一切学费,为这五十名额寒门子弟争破了头,丝毫不亚于科举大考。”
丁柔对那位花心薄情的太祖皇帝有些佩服,天下读书人都称呼他为山长,天子门生不再每次科举后中进士的人称呼,南北各设两所书院实力均衡,只南北纷争并不容易解决,在古代地域家乡往往被读书人看重,亲不亲故乡人,这天然的纽带。
“你可听说过尹大学士?”
太的问话让丁柔回神,她根本就没想尹学士的事儿,大学士听着好听,为正三品的官衔,没什么实权,陪着解闷的清客,尹学士并不很得看重,朝中光挂着大学士官职的有五六位呢。
丁柔笑着摇头:“我没听说过。”
“他一辈子稀里糊涂,他个糊涂的,府里的规矩该严的不严不该严的。。。被他封为铁律。偏就他府上养出了四公子尹承善,两年前当今陛下钦点尹承善去燕京学院入读,否则的话尹会把庶子庶女瞒的死死的,如嫡子争气倒也罢了,不会有庶子出头的机会,尹府嫡出的四个儿子赶不上尹承善一人。尹直到现在还命其母打帘子立规矩,也不想想尹府将来得谁?分清嫡庶可没像她这样的,尹大人耳根软,听他的,尹府上。。。糊涂账多。”
太说起尹家的事,丁柔仔细的听着,她同尹承善又不熟悉,太用意不太早了些?听到丁老太爷曾称赞尹承善才学难得,看起来他有真本事的。
丁柔笑盈盈道:“他个有福气的,遇上了信阳王殿下,想必能请动神医门的人治病,总好过去求到寺庙庵堂里去。”
太微怔,旋即笑道,“省的跑一趟庵堂,耽搁了病情。”
丁柔心眼不大,虽然没提念慈庵,但太想必也琢磨出一丝不同,丁敏对大太太有用,可她去念慈庵到底做什么?为何偏偏今日去?等尹承善?心太大的庶女,得受教训。在没有绝对实力摆脱嫡母掌控之前,收敛锋芒才最好的选择,丁敏太着急了。
马车进了吏部侍郎府上,丁柔扶着太下车,抬眼看去,还有两三辆马车停着,侍郎府太并不只邀请了丁家,丁柔打起精神,在一众人老成精的太面前,不能露怯。
念慈庵门口,丁敏走来走去,缩着肩膀,他怎么还没到呢?明明记得他会为母求医,她前世曾得了个方子,专门治他母亲这病的,丁敏跺了跺冻得发麻的脚,再等会吧,他一定会来的。
ps一个问题不同人看有不同的认识,丁敏,丁柔不在一条道上,各有各的归宿,重生也好,穿越也罢,都不万能的,重生女力图改变命运,焉知没蝴蝶效应?而且古代的女人啊,出一趟门太不便利了,夜只将有些盲点放大了一点。
前路有选择自己走出来的,不幸福,十年后再看。这个文无论布局还剧情设计都比较大,不再纠缠着男女情爱中,主奋斗算夜的突破吧,其实夜很没底的,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夜。

第一百零八章 保媒
丁柔低眉顺眼紧跟着太夫人的脚步,方才下马车时悄悄的看了一眼,周围马车样式规制,她做到心中有数,最高规格的是二品大员的诰命夫人,今日来吏部侍郎周大人府上的贵人不少,二品诰命夫人都到了,在大秦朝,官职升迁并不容易,虽然入阁的是为七人,但只有排名在前三位的才是正一品,其余阁臣皆为从一品。
不知晓那对穿越夫妻如何想的,太祖皇帝对官职或勋爵制定的极为苛刻,远不像后世小说电视剧里演的随随便便的都是一品官。除了三名阁臣外,大秦的江南总督,两广总督,直隶总督,三大总督也是一品官,也就是说在大秦从上到下几十万的官员中,一品官职的只有六人,也只有他们的夫人才能获封为一品诰命。
勋贵之家的夫人,比如,兰陵厚夫人丁怡,不过是三品诰命,信阳王王妃,楚凌王王妃勉强算是一品诰命,王府勋贵不掌权,王府王妃也受不得一品诰命夫人的礼,当然这些有一品诰命夫人也不会在王妃面前放肆,一般会行平礼。至于宫中的妃嫔,晋升又有另一套规矩。
太祖皇帝制定下的政策,是为了抑制开国勋贵,也使得勋贵的夫人不敢骄横跋扈,皇帝手下的官员不会在勋贵门面前卑躬屈膝,虽然官员无爵位,但官职要比勋贵列侯高得多,唯一的例外是信阳府的老太妃,在嫁给信阳王前,太祖皇后封她为安国夫人,她是唯一一个超品级的诰命夫人。
至于当今皇帝的皇子公主,有几位册封为王,有几位是郡王,因中宫皇后无子无女,公主的封爵大部分都是二品,尚了公主的驸马爷,会得个二品的驸马都尉闲职、在大秦娶公主不是好事,许多有志气的读书人敬谢不敏,丁柔听说过笑话,大比之前,凡是有志向高中的举子,大多会定下亲事,就是防着皇帝赐婚。读书人流传着一句话,宁肯娶座师家的小姐,也不娶公主。
因隐王之乱,太祖皇后立下铁令,大秦皇室不同勋贵联姻,皇子还好办,娶得大多是朝臣之女,有句老话最适合大秦的公主,皇帝女儿也愁嫁。丁柔不厚道的猜想,是不是太祖皇后没有女儿,才会下了此命令?当今陛下有几位公主,据说选驸马时,正经费了一番心思。
丁柔抬了抬眼儿,听太夫人说过一句,私底下有传说信阳王老太妃许是太祖皇后的私生女,如果真是如此,太祖皇后是同外人生下的女儿?丁柔不信太祖皇后会这么报复丈夫,她是那般刚烈鲜活的女子,也许她不是报复,太祖皇帝能负心薄幸,辜负她,她为何就不能爱上别人?丁柔有些遗憾手札里并没这段的记载,不仅简体汉字没有,用拼音写出来的,也没有。
信阳王老太妃,昔日的安国夫人,身份成谜,据说很小就跟着太祖皇后,以师徒相称。丁柔轻笑,怎么又想到信阳王府里去了?她是对老太妃好奇,不管是不是太祖皇后的私生女,可老太妃是穿越者教导出来的,同太祖皇后一样,为巾帼英雄,在某些方面,她比太祖皇后更狠,更决绝,放在现代一定会被称为铁娘子。
只可惜她站的太高,离丁柔太远,相见也见不到。听见丫头的请安声,丁柔发现他们已经穿过穿堂,走进了住宅,吏部侍郎周府比丁府奢华些,但远远赶不上兰陵侯府富贵。
迈进跨院,五明两暗的正房,旁边配有厢房,耳房,小厨房,院子铺着石子路,因是冬天又下雪,为了不弄湿太太小姐们的鞋子,清扫干净路面,难为扫雪的丫头,来一人就得扫一次路面。丁柔见廊下站着桃红厚袄的小丫头,头上带着护耳儿,但脸也冻红了,穿得再厚实,即便回廊下是避风雪的,但冬天站在外面当值,也会冷,丁柔有几分庆幸老天爷没让她穿成丫头,丁敏在念慈庵前,是不是冻僵了?
丁柔承认她不厚道,帘子挑开,滚着股热气带着淡香扑面而来,进了门,有丫头上前献上进门参茶,献上温热的绢帕。丁柔第一次随太夫人出门,也是第一次享受这等待遇,偷瞄着太夫人的做法,她照猫画虎,退下大麾交给侍立在旁的梳着双辫子的小丫头,先用热热的帕子暖手,再抿了口参茶暖胃,虽然丁柔意外,但一系列动作做起来并不见生涩拘谨,仿佛她享受过这种待遇一般。
太夫人勾了勾唇角,她有意不告诉丁柔,也不是有意试探她,在府里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