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大清皇家弃妇 >

第294部分

大清皇家弃妇-第294部分

小说: 大清皇家弃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弘历的话,你不用太放在心上。”雍正看完。便走到烛台边,把那信给烧了。
虽然面上雍正还是很是正常,不过,心底是极为的不高兴,这弘历和宁华说的话。那叫一个随意,还和以前年幼的时候一样,和自己还有和他的亲额娘呢?
那叫一个一本正经!!
这算什么意思??
老四自从登基之后,心态转变了很多。
他希望臣子还有奴才仰望自己,可是对自己的亲人,比方说,妻子。儿子,比较亲近的弟弟,弟妹,侄儿们,还是像以前那样待自己。
你说这种私下的书信,难道和自己说话不能随意些?
记得以前弘历说话挺随意的啊。现在呢?
因此,宁华朝着他说,我来我去的,雍正也没说啥,相反。还挺高兴的,至于弘昼还像儿时那样喜欢撒娇,雍正也高兴,因此,便特地和乌拉那拉氏提了提弘昼的婚事。
虽然他是不怀疑妻子和宁华的友谊,不过,自己提一提,她不是更加上心不是?
“不用放在心上啊?”宁华脸上有些为难,这弘历以前说话可是吊儿郎当的,可这次的信,很是真诚,而且看着弘昼的样子,明显确实还是个处的嘛。
你说当额娘的,能不多想?
“那一切就麻烦皇上了啊,我什么也不懂,也不知道哪家的姑娘贤良淑德。”
宁华一见雍正好像有意包揽,便立即把这个球踢给了雍正。
乌拉那拉氏一见宁华那样子,便有些不高兴了,你不知道哪家的姑娘贤良淑德,难道皇上就知道啊??
把皇上当什么了?
而且你这话传出去,多少影响圣上的名声啊!!
刚想说什么,雍正却道,“行了,这事儿,朕放在心上了,会给弘昼做主的,你和你嫂子也多留意留意,弘昼是个好孩子,多挑几个好姑娘。”
然后又和乌拉那拉氏聊了几句家常,雍正便又带着大部队回了养心殿。
“这下可好了,有皇上和嫂子给帮忙掌眼,弘昼的婚事我就不用担心了。”宁华见雍正走了之后,便松了一口气。
以前四爷给自己就特别大的压力,感觉和他面对面,就特紧张,至于现在,更加不用说了。
虽然雍正现在没穿上明晃晃代表着君王的明黄色龙袍,不过,穿着那蓝色的,也让自己很压抑啊!!
以后自己进宫得好好打听打听,雍正不来乌拉那拉氏这儿,自己才过来,要不然,这样,频繁的进宫,每次碰见雍正,自己的小命,岂不是也要短几年?
“你呀,就是懒,这可是弘昼的婚事,圣上的意思很明显,正室他帮着掌眼,至于侧福晋,你自己来挑,就按你说的,挑漂亮的吧。”乌拉那拉氏说道。
“侧氏?我来挑?不用吧,我看侧氏还是过些日子再说,等他们成亲五六年,倘若没嫡子嫡女啥的再说,你说万一我的儿媳也像其木格这样能生,我帮着挑几个侧氏,多膈应她啊,多影响婆媳关系,影响了婆媳关系,可是会影响弘昼的前途的。”
宁华很郑重的说道。
乌拉那拉氏听了宁华的话很是无语,这什么人啊,哪有做婆婆的,去在乎媳妇的看法的啊??
一向是媳妇讨好婆婆,这千百年来就是如此的。
更何况,你们婆媳关系和弘昼的前途有个p的关系,圣上都说了,会照顾弘昼,很明显就在表态了。以后不会委屈了弘昼。
你说你只要抱好了弘历的大腿,弘历自然会帮你儿子争取了,更何况,二人的感情本来就是不错。小一辈中,侄儿当中,皇上最看重的,除了弘昼谁还能排第一的?
或者老十三以后的孩子能排得上号,可是,现在弘昼是第一,是毋庸置疑的。
毕竟年纪相仿些的弘暾一来是没有任何的经验,二来,身体也弱了些,皇上也会相对照顾些。安排一些轻省的活计。
比方说翰林院的,或者是宗人府类的。
不像弘昼,以后不是进兵部就是进户部这种重要位置。
“对了,弘历的书信里说了啥?怎么皇上把那信给烧了?”乌拉那拉氏发誓,自己绝对不是八卦。是真心好奇,宁华刚才没把那信给自己看,绝对有问题,特别是皇上问起来的时候,她还吞吞吐吐的。
和宁华处得时间长了,便知道,她特别怕皇上。以前是,现在更加。
虽然京城也有人怕皇上的,可是那都是贪官或者做错事情的,你怕什么??
“嫂子知道的,弘历和弘昼在西北这些年,最了解弘昼的莫过于弘历了。”
见着乌拉那拉氏点了点头。宁华继续瞎编,“我刚不是说了嘛,弘昼喜欢美人儿,所以,嫂子你懂的……”
说话还是说一半吧。至于领悟,就看人家的本事了!!
果然,乌拉那拉氏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哎,这孩子也是,哪个少男不喜欢漂亮姑娘的,别说弘昼这样的年纪,哪怕是我,看见一些姿色好的姑娘,我也喜欢多看几眼,呵呵,这有什么好丢脸儿的,宁华,这事儿啊,包在我身上,不难,不难,呵呵。”
宁华的话也算是提醒了乌拉那拉氏。
这二人相处的时间长了,弘昼肯定和弘历的口味差不多嘛,看样子,自己的儿子肯定也是喜欢美人儿了。
嗯嗯,一等一的自然是给自己儿子留着,至于稍微差一些些的,归弘昼好了,到时候圈几个出来,让宁华自个儿挑。
宁华和乌拉那拉氏的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真心是残酷的。
十四在进紫禁城的那天便和雍正起了严重的冲突,十四头也不甩的离开了皇宫,然后便去了九爷的府上。
再然后,雍正又和德妃起了更加严重的冲突,德妃七天之后便与世长辞了。
大清再一次经历了国丧,据传恩选取消了……
可以说,那十天的经历简直比那夺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片子还要精彩。
虽然宁华是极为的好奇和八卦,这可是世纪迷案啊,在现代有多少人怀疑德妃的死因。
至少有八成以上的传说都是德妃是被雍正给害死或者逼死的。
宁华曾经是很想了解事情的真相,不过,穿越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自己,珍爱生命,远离八卦,特别是皇室的秘辛。
没看见李氏被圈禁起来了么,明显啊,看见一些什么了。
再想到之前自己进宫有传言,据说李氏会被封为李贵妃,宁华是觉得,到时候看册封的号吧,倘若还是李贵妃,说明人家真是生病了,可倘若是历史上的齐妃……
宁华不由得庆幸,那天和乌拉那拉氏说过之后,便在第二天鼓动了成嫔第一时间搬进了慈宁宫,然后便是和嫔,惠妃也搬了进去。
虽然数量不多,不过,由于三位的搬进去,也使得一些在观望的人陆陆续续搬进了慈宁华占个好位置,毕竟,毕竟康熙后宫人数太过庞大,而慈宁华又太小了。
成嫔的成功搬进去,让成嫔远离了是非,毕竟,本来永和宫的一角那是成嫔的居住之所,哪怕德妃成了太后,别的小答应常在搬离了,成嫔也没有搬离。
这是当初德妃亲自下令的,她的借口是习惯了成嫔每日的陪伴,雍正一想,便也答应了。
而成嫔在德妃过世之前,或者说在德妃和雍正起冲突之前搬离了永和宫有三大好处。

☆、第四百三十章 再回西北

第一好处自然是雍正哪儿刷了好感,其实这点成嫔也知道。
成嫔生了一个身有残疾的儿子,再加上娘家背景只是一般,能混到嫔位,其实很不容易了,这靠的一部分是康熙的恩典,另一部分也是成嫔会做人,善长揣磨最*oss的心思。
因此,宁华从乌拉那拉氏哪儿出来,成嫔自然知道,宁华的意思是谁的意思了。
成嫔也看得出,德妃和新君之间的关系,已经是势成水火了,那么,后宫的站队就很重要了。
其实这些日子,她也一直在考量,是站到德妃这边还是新君这边。
情感上讲,她是站在德妃这边的,毕竟和德妃这么多年的邻居,德妃对自己也算是照顾有加,倘若不是她,康熙后面的十几年,她的生活未必有像之前那样顺心如意。
毕竟,自己的儿子常干混事儿,惹了康熙,宫里的奴才最是跟红顶白的了。
应该说成嫔是很领德妃的情。
可是,宁华说得也没错,后宫以后是皇后的天下,朝堂是新君的天下!!
成嫔那时候一听宁华的话,很是气恼,毕竟德妃还好好的呢,哪里轮得到说后宫是皇后的天下的。
先帝以仁孝治天下,对那时候的皇太后可是尊敬有加,新君自然也会效仿,哪轮得到皇后掌管后宫的?
更何况,太嫔太妃自然是归太后管的。
皇后毕竟是隔了一辈的。
而第二个好处便是至少会不拖晚辈的后腿了。
成嫔也不是个傻的,儿子估计是没指望了,之前在炕上,康熙也没说句,现在新君自然不会说什么,毕竟弘昼的成就,人家是看在眼里的。
有个乖巧的侄儿可用,新君得有多傻,找个老干混事的弟弟出来的?
更何况。躺在炕上这么多年,不废也废了!!
而弘曙这个世子,估计也就世子到头了,那还是得没有行差踏错的情况下。
淳郡王府的爵位明显是归弘昼的。
哪怕弘昼不去西北。就以前新君家和弘昼的关系,也有可能落入弘昼手里,更何况是现在弘昼的军功高于弘曙了。
至于第三点,成嫔也是为了自己和家族,倘若自己能成为成太妃,怎么着至少对家族也是种庇佑。
以后家族的姑娘进宫当小答应,小常在,或者可以因为自己的面子,嫁个不错的人家什么的。
因此在宁华劝说之后,成嫔是想了又想。便搬过去了。
而成嫔搬过去之后,便发生了德妃在见过十四后病倒,然后没多少日子便病逝的消息。
成嫔以在皇宫生活了多年的经验来看,知道,这里面肯定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发生。
不由得庆幸。还好自己早早搬离了,要不然,生在永和宫这个大漩涡,自己的无论做什么,都会被人误解来攻击圣上。
虽然对圣上的一些性格上的事儿,成嫔是不予置评,但是对于新君的孝。成嫔是这么多年来看在眼里的。
新君的孝是孝在心里,平时的日常生活表现出来,那时候成嫔可是羡慕了,觉得,倘若老七有老四的一半,她就心满意足。
至于老十四。那可是比老七都不如,老十四唯一的好处便是嘴甜,可是说到孝顺,成嫔只会摇头。
老十四除了从德妃手里挖私已银子还会干别的啥?
老十四家的也是如此,现在在宫里。也不见得说些安慰德妃的话,只会哭,或者去诉苦,说宫人怎么欺负她。
帮忙,你以为现在还是你男人是大将军王的时候吗?
还老把眼睛放在头顶,一点也不知道收敛,也是这几十年来,顺风顺水惯了,完全不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在宫内做人!!
不过,现在自己在慈宁宫里,反正外面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应该说,这次德妃的过世,雍正的名声更加是跌落到了谷底。
是个人都知道,这是谁的手笔了。
其实宁华有悄悄的怀疑过,德妃的过世,会不会是十四的手笔,毕竟,从最大利益归于谁的这点来看,现在舆论的风向明显倒向了十四那边。
那么,十四害死或者说气死了德妃,太正常不过了,本来他就不是什么好货色。
或者十四是帮凶,主谋是八爷和九爷,这也有可能。
宁华带着弘昼去宫里守孝的时候,也只是随大众,反正该哭的时候哭,该沉默的时候沉默。
虽然宁华是可以让人打听,或者找成嫔,不过,这种时候,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小命比八卦重要。
“额娘,儿子想先回西北。”弘昼在某天守完孝之后,到了宁华的院子里很认真的和宁华商量道。
“怎么了?才回来,怎么又要走?你皇伯父的意思?”这屁股都没坐热呢,再说了,不是雍正答应过自己,让他成了亲再走,本来是想着,等成了亲,媳妇怀上了,他再走比较合适,这样,怎么着也要再过个一两年的。
而且媳妇怀上了,不管生下的是孙子还是孙女,自己也可以安慰一下,现在别说孙子和孙女了,连媳妇也没见影呢,这……
雍正,你不可以这样欺负人的!!
宁华觉得,自己有些接受不了。
“京城现在就是乱,儿子觉得,还是不要牵扯其中的好,额娘怪儿子自私也好,怪儿子胆小也好。”弘昼用很低沉的声音说道。
“傻孩子,你当好差便是,你四伯那是天命所归,别听别人瞎说。”宁华劝慰道,可不能让弘昼这傻小子听信了别人的话,比方说弘旺。
弘昼听了宁华的话,有些哭笑不得,便道,“额娘,我怎么会不认为四伯的啊,只是听着一些叔伯这样重伤四伯,心里好难过。而且弘旺……儿子是觉得,军营挺适合儿子的,真的,京城太复杂了。而且,儿子还有很多事要向延信大将军学习。”
“弘旺那孩子不用理会,那你去了西北的话,弘历呢?”好像有听乌拉那拉氏提过,弘历也是时候回京城了,而且打算,弘历回京城之后,不会让他再去西北了。
也是,哪有皇子涉险的道理,战场上毕竟不安全。安全系数不高啊!!
“我听皇伯父提过,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